第一次,鸟儿第一次离开森林的怀抱;第一次,鱼儿第一次离开妈妈的臂膀;第一次,花儿第一次绽放美丽的花蕾;第一次,袋鼠第一次离开妈妈的口袋。人生中有很多第一次,而这第一次便是你迈向成功的第一步!
我人生的第一次便是学会谅解。记得当时年仅7岁的我,和妈妈要一起乘公共汽车去乡下姥姥家,我开心极了,和妈妈买了票就直奔汽车。上车了,车上非常拥挤,不过幸好我和妈妈有座位,漫长而又艰难的旅途开始了,我们刚出发车就在半路停住了,原来是有人要上车。一个高大威猛的男子拎着一个旅行包上车了,后面还有个老奶奶,妈妈看见了急忙给老奶奶让座,妈妈刚起来,男子要把包放在上面的夹层上,可是一不小心碰到了妈妈的头,并没有一丝歉意,更别说从那金口里听见一句“对不起”了,我看见了,生气极了。我刚要上前去理论理论,可却被妈妈拦住了,我问妈妈为什么不让我过去,妈妈却说:“孩子,可能他并不是有意的,你已经长大了,要学会谅解,得饶人处且饶人。”听了妈妈的话我仿佛明白了些什么。
下车了,到姥姥家了,我仔细品味着妈妈的话,忽然之间仿佛明白了那句“得饶人处且饶人”。我特别珍惜这次来之不易的旅行,让我学会了谅解,也向成功迈出了这宝贵的第一步。
鸟儿第一次一开森林的怀抱,向着美好的未来迈出了第一步;鱼儿第一次离开妈妈的臂膀,向着独立的生活迈出了第一步;花儿第一次绽放美丽的花蕾,向着梦中的舞台迈出了第一步;袋鼠第一次离开妈妈的口袋,向着全新的生活迈出了第一步;我第一次学会谅解,向着成功迈出了这宝贵的第一步。
小时候父亲每一次去学校接我,都附加了好多问候,例如:今天冷不冷?你在学校没被同学欺负吧?今天中午吃了什么?好吃吗?今天老师留的作业多不多?……我都会耐心回答。
有一天,我在学校等待父亲来接我,突然下起了大雨,但当时我们学校旁边那一条马路堵得水泄不通。我在心里默默的想,父亲怎么还没来呀?难道父亲忘了来接我?难道父亲在家太累睡着了?或者是父亲单位有事没来接我?但一个画面否定了我所有的疑问。父亲头发全湿了,衣服也都湿了,狼狈的跑了过来,总认为父亲有什么地方不对,看到其他家长来接他们的孩子,我才发现父亲没有带伞,我便把不开心挂在脸上,我什么也没有说,只是很生气。
走到车的路上,我便再也忍不住心里的不开心,便一下子对父亲责备:你怎么这么粗心大意?你能不能做事专心点?别这么马虎,行吗?父亲什么也没有说,只是慢慢脱下自己的外衣,盖在了我的身上,我停止了对父亲的责备,脸上慢慢的出现了洋溢的笑容。虽然我全身湿透了,但是父亲的衣服是满满的爱。
回到家里,我反复思考我对父亲说的话,心里感到好多惭愧,并决定去和父亲道歉,我谅解了父亲的粗心大意,父亲向我说我再也不能这么马虎了,我要细心的做每一件事。听到父亲说的这些话骂我心里开心了许多。我便又跟父亲说:“没事,您工作忙,粗心一点也没事,我只不过是耍一下小孩子脾气罢了,并没有真的生气。说完这些话,我就拉着父亲的手,下楼吃饭。
家长们工作又忙又累,粗心一点也没有关系,作为孩子的我们,就算是家长的不对,我们也要谅解父母。
人的生活中总有一些让你生气的事,但在生气中你要学会宽容,更要学会谅解,因为只有自己的心态好,才能健康地生活在这个世界上。
记得那是一个万里无云的下午,我和弟弟在广场上玩飞机,正玩得兴高采烈,忽然,弟弟打了一个滑,“扑通”一下摔倒了,趴在地上嚎啕大哭。闻讯而来的母亲先是看了眼弟弟,然后再看看一旁手足无措的我,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扔给了我一个生气的表情,随即大声责问:“你讨不讨厌,又把弟弟撞倒……”我先困惑了一秒,立马反应了过来,感到委屈,可这时,弟弟的哭声戛然而止,我和妈妈立马看向了弟弟,只见他伸出小拇指,在鼻孔里抠了抠,然后哭得更大声了,妈妈立马关心地问道:“你怎么了?”“妈妈,我流鼻血了!”弟弟哭喊到。妈妈用更加责备的眼光瞪我,眼睛都恨不得跑出来踹我一脚。我看着弟弟,恨不得把他大卸八块,越来越生气:“明明是你自己摔了一跤,让妈妈错怪我,把我骂了一顿……”
我的目光转移到路旁的那些不起眼的小花小草,是啊,它们好好地开着,却被行人左踩一脚右踩一脚,它们也生气,但他们并没有去想还击行人,而是忍受、谅解,因为它们知道,那些行人不是有意的……再回头想想我自己,也像小草一样,无缘无故地被踩了一脚,但我应该学习小草,妈妈不知内情,也不是故意责备我……
待弟弟不哭了,我将实情告诉了妈妈,弟弟也大公无私地给我作证,妈妈得知真相,向我说了声对不起……
其实,在生气中学会谅解是非常重要的生活智慧,你就把自己想象成一根“草”,生活中有很多“行人”,只要你知道他们不是故意的,就千万不要去计较,去伤害。
谅解是二月里的春风,融化了心灵的冰封;谅解是一杯清茶,冲淡了痛苦的回忆;谅解是一剂良药,医治了内心的创伤。
那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可是却让我一生难忘,因为它让我学会了谅解。翁祖斌既是我的同桌,也是我的好朋友。可是在那个星期一,我们发生了一件不愉快的事。
记得那一天,我和同学正在对桌椅,这时翁祖斌一个箭步冲了上来,把我们刚对好的桌椅撞得歪歪扭扭。我看了,委屈的眼泪直流,气呼呼地对他嚷道:“你没长眼睛啊,我的辛苦全白费了,都是你惹得祸。”翁祖斌也似乎被我的态度给激怒了,气势汹汹地回敬道:“我又不是故意的,干什么那么凶。”就这样,我们你一言,我一语地争吵起来。那一天,虽然我们是同桌,但是谁也不理谁,心里似乎都在和对方呕气。
放学后,他不声不响地走在我的前面。看着他的背影,我的眼前不禁浮现出许多情景:下雨时,是他借给我雨伞,而自己却冒雨跑回家;生病时,是他替我打来热腾腾的饭菜,而自己的饭菜却冷了。想到这,我不由自主地追了上去,吞吞吐吐地说:“对不起……今天这件事……是我的态度不好,请你原谅。”他马上插嘴说:“没关系,我也有不对的地方,请原谅。这不,我们还是好朋友吗?”我俩笑了,手挽着手,向夕阳掩映的余晖中走去,我俩也被夕阳照得金灿灿的了。
朋友们,让我们到谅解的花园里,采一朵谅解之花,给伤害我们的人。这样,你也会因此得到快乐。谅解他人,快乐自己。
谅解是二月里的春风,融化了心灵的冰封;谅解是一杯清茶,冲淡了痛苦的回忆;谅解是一剂良药,医治了内心的创伤。
那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却让我一生难忘,因为它让我学会了谅解。那是一个春天风和日丽、晴空万里的上午,我和小伙伴们正在公园里踢足球,昊昊传球给我,我一个大脚开去,却发现大事不好:球如离弦之箭一般飞速射去,敌方后卫没拦住,守门员没扑到。球朝一个骑车的大概四岁的小男孩射去,球“啪”地一声撞在了把手上。车应声而倒,后面跟着的大约十五岁的大哥哥也没能扶住车,车斜驶上草地,越来越斜。终于,在我离车子还有二三步时,车子撞到树丛里,他连人带车翻倒在地,我急忙上前扶起。我心想:哎,这下肯定完了,半个月没的出来踢球了。这时,他妈妈来了,她的眼神既慈祥又柔和,表情十分温柔。我急忙说:“对不起,我球踢的太……”这位妈妈好像知道我出来玩一次不容易,经常玩过头,她居然一下子就谅解了我,我话音未落,就听见她那柔和的声音响起:“不要紧不要紧,你继续去玩吧!”我顿时开朗了,又蹦蹦跳跳地去玩了。
我当时觉得谅解他人与被谅解是一件多么美好的事情呀!万物似乎都是那么美好。谅解别人,就是宽容自己;谅解别人,就是帮助别人;谅解别人,就是感受世间……让我们学会谅解吧!
时光匆匆,转眼间七年级便过去了。在这一年中,我学会了许多许多:有知识类的,如文学的赏析,历史的探索,数学的钻研等;更学会了做人所必须的品德和道理。
我的脾气不是很好,在很多的时候会因为一些不大的事与同学闹矛盾,甚至打架。因为这脾气,以至于在小学时与同学的关系并不好,而且还总是被老师和爸妈教训。
在七年级开学那时,班里同学下去跳绳,有位同学只是用跳绳甩了一下,我便火冒三丈。怒气冲冲的冲过去和他打了一架,导致我们俩被老师叫到办公室挨训。如果那时我懂得谅解,就不会与他打架,也就不会被老师训了。
记得有一次,我后面的同学在用红笔甩来甩去地与人聊天。我呢,也正好做着数学作业。气氛和谐,并没有什么矛盾产生。这时,只听旁边的同学大叫一声:“啊!”我感觉是关于我的事,但我感觉没有犯事啊。我只好转过去看了看,结果我后面同学用一种歉意的眼神看着我,我就觉得大事不妙。我低头一看,原来我的椅子上有一大块红墨水。我一想,不就是把红墨水甩出来了吗,也没什么事,旁边同学干嘛大惊小怪呢?但我又转眼一看,我的裤子上也有一点一点的红墨水。再看看旁边同学桌上,椅子上也有一些,但裤子上没有,还不算糟。我感觉有一种火进入心中,脸色也越发的难看。这时旁边同学说:“你衣服上也有。”这句话如火上浇油,我赶忙脱下衣服一看,上面也有斑斑点点的红墨水。
当我正准备大发雷霆之时,后面那位“肇事者”向我道了歉,说道:“对不起,我错了,我帮你擦掉。”他这句话犹如炎热夏天中的一股清凉的泉水,把我那满是怒气的心头之火浇灭。这时我看了左右同学仔细想了想,他们虽然没有我身上墨水多,但都沾上一些了,但是他们没有发火,没有计较,我又如何要发脾气呢。同学们都有了一颗懂得谅解的心,为何我就不能有?我也不能因为一件不大的事与同学闹出矛盾,破坏了珍贵的同学情谊。于是,我说:“没事,我回家可以洗掉。”这句话让我后面的同学松了口气。
常言道:“得饶人处且饶人。”何必为了一件小事就发火,那岂不是显得我太小家子气了?从那次以后,每当我遇到矛盾时,都会想到这件事,内心里不断告诫自己:要冷静不要冲动,要懂得谅解别人。
当今社会,人们的交际显得愈发重要。一次握手,可能是远的友谊:一次合作,可能是永远的朋友……在性格迥异的人类世界中,不可能没有错误,若没有错误,人们就失去了积极进取的心态,然而,错误始终是人生的一道考题:你应该怎样对待他人的错误?
有的人认为:“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凡我,我必犯人。”有的人认为:“现在是弱肉强食的世界,一次小小的错误可能是终生的遗憾,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为什么要插手别人的错误呢?不理不睬有时是最好的办法。”有的人认为:“每个人都有犯错的时候,但人的本性终究是善的,错或恶的背后一定有什么阴影罩着他,只要将他拉回光明,生活不就又美好起来了吗?”
相比之下,孔子认为:“以直抱怨,以德报德。”意思是说,要正确对待他人的错误,该谅解就谅解吧。所谓谅解,是对一个人的衡量,一个人怎么样才能变成伟人,在社会上立足,就看心胸宽大与否。一个人要是心胸宽广,能为他人设身处地的着想,那么这人就是一个“大写”的人,一个大写的人,怎能不在社会上立足呢?
然而谅解并不等于懦弱。“懦弱”是没有风骨的`表现。人活在世上面对挑战,每个人都是一个拳击手,懦弱就像被别人打也不还手一样。正确对待他人的错误,学会谅解,才是重要的。阿Q的行为不是谅解,别人打肿了他的右脸,他又让别人大肿他的左脸,“确保”左右对称。这才是懦夫的表现,也是跟谅解最不符合的一点。
谅解,是人生道路上最亮的明灯,它可以温暖人的心,也是最有力量的武器,拥有它,我们就会走上生活的阳光大道,使人们之间的隔膜变淡,使人们的心灵更丰富多彩。
谅解是一缕春风,融化了冰封的心灵;谅解是一杯清茶,冲淡了痛苦的回忆;谅解是一剂良药,医治了内心的创伤。
秋风总爱吹起风尘,揭起历史的空尘。“5·12”汶川大地震,给人们带来了无尽的痛苦,但我们谅解大地的无情擦擦眼泪重建家园。8月8日的奥运会又让我们欢呼雀跃。在我们的记忆中,永远也忘不了还在与病魔做斗争的“飞人”——刘翔。“刘翔”这个名字对我们来说再熟悉不过了,他曾被誉为“亚洲飞人”,曾创造过“12秒88”的世界记录,曾谱写过中国,乃至世界的辉煌,我们中国人以刘翔为叫骄傲,但在刘翔的背后,却有着不为人知的艰辛付出。在奥运会之前,刘翔一直被病痛缠身,这种刺骨的痛我们是无法想象的。但是,刘翔一直在坚持着,他从不把痛苦表露出来,而是将痛苦深深地埋入心底。在比赛的时候,全世界人的目光都集中在刘翔的身上,为他呐喊,加油。但由于伤痛,他遗憾地退出了比赛。顿时,人们为刘翔感到惋惜,有的甚至伤心地哭了。我们要谅解刘翔,鼓舞他,支持他,跟他一起分担痛苦,让他早日重新走上110米栏的赛场上来。对于他退赛的无奈,我们一句“刘翔,相信你已经尽力了!”也让我们在无意中学会了谅解!
因为谅解,生命才足以延续;因为谅解,野草才足以生存。谅解别人,就在释放自己。让谅解走进我们的心灵,支撑起一片蓝天!
小时候,我总是很任性,动不动就和别人吵架,并且每次我都不会原谅对方,一碰面就像对仇人似的,又骂又打。
但是,这种想法在一次遭遇中无影无踪了。那天早上,我像往常一样去倒垃圾。拉着身后重重的垃圾桶,一点一点地挪向垃圾池。突然,一个高大的青年骑着自行车向我急驰而来。我吓呆了,急忙将垃圾桶丢在一旁,自己则跑到旁边的大树下。只听“咣铛”一声,青年的自行车撞倒了我家的垃圾桶,五颜六色的垃圾袋撒满了一地,狼狈不堪。“死东西你干嘛撞倒我家的垃圾桶,你有好处啊?没有用,连自行车都控制不了,不会骑就别骑!”这奸声刻薄的话从我口中传出,搞得青年不知如何是好。
只是一边帮我捡垃圾一边说:“对不起,对不起……”我怒了,斥道:“你发神经了?道歉都向个木鸡啄米,都不认真的。还有,这些垃圾你都捡起来,要不我打110!”这些话震怒了青年,他把脚往自行车上一蹬,双手叉着腰,刚要说些什么,却慢慢地把双手放开,脚放在地上,又一点一点地捡垃圾,捡完后就默默无闻地推车走了。看到这情景,我愣了,愣了足足30秒,一直不明白,他为什么要走呢?我对他发火他干嘛不反驳呢?为什么?为什么?我边想边继续倒垃圾,不知不觉中,我拉着垃圾桶来到了垃圾池前,望着臭哄哄的垃圾,我似乎明白了什么。对了!
那位青年的举动正是谅解,从那一刻起,我开始为自己的一点一滴所惭愧,立志一定要学会谅解别人,宽容别人!可见,谅解是多么重要啊!
表弟媳妇又和她婆婆闹矛盾了,其实,她家的矛盾一直都在,那就是关于孩子的看护问题。表弟和媳妇都是二婚,彼此有自己的孩子,重新组建一个新家庭,本来就是比普通的家庭复杂,如今又有了个小闺女,更是乱上加乱。
一开始的时候,表弟媳妇对表弟家的孩子也不错,可是,后来慢慢的就这也不对,那也不对起来。对孩子,自己始终有着近乎于偏心的宽容,总想着,孩子嘛,淘气些,闹腾些,只要不过分,都可以原谅。可是,在表弟媳妇眼里,却成了很大的不是。从一开始的好,到后来慢慢的不满意,再到后来的完全不管不顾,这其中的对与错也真的说不清。
如今,孩子每周五放假回家,都是孩子的奶奶接送,表弟媳妇却不是去这里,就是去那里,这不,在我家住了几天了,说要过了周日就回家。
表弟媳妇对婆婆的不满,还有就是婆婆不给她看小闺女。自己不可以出去上班。不过,个人认为,自己的孩子还是自己看着比较好,毕竟,做父母的陪伴自己的孩子,也就那么几年的时间,等孩子稍微大点,自己还有更多的时间去上班。
可以,因为孩子问题引发的一系列矛盾就在她家一直不断的上演着。真的让人劝也没法劝,说也没法说。
个人看来,一家人,还是得相互理解,相互体贴,相互关怀,这样才能够做到真正的家和万事兴!
以前的我,常常不知不觉地望着天空发呆。我不知道为什么,总是觉得心中隐隐约约有种不快感。我十分迷茫,无助。
我不知那种感觉从何而来,也不知该如何挥之而去。我想过很多,也做过很多,可却没有任何结果。我觉得整个世界都会在不知不觉间消失,只剩下我一个人。
而直到我听了“谅解”这一节课,我才发现,原来是我谅解别人不够。
我开始试着去谅解别人,换位去思考。当我再次听见父母的唠叨时,我会选择倾听,而不是阻止;当我再次被路过的同学碰掉文具时,我会选择捡起,而不是埋怨;当我再次等待别人很久时,我会选择继续等待,而不是催促。
我知道,这一切的一切,都有着自身的原因,我也感受到了内心的一种变化。
我内心深处的那种不快感消失了,取而代之的则是一种踏实与愉悦。我深切地体会到了谅解带给我的好处,我想沉浸在这种感觉中,永远。我知道,只要谅解别人,这种感觉便会出现。
我想这就是我该为自己做的事了。虽然是去谅解他人,但我觉得,受益最大的还是我自己。我让迷茫、无助远离了我,驱散了自己的恐惧。
我曾听过这样一句话:让别人因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我想,我做到了。我谅解了他人,他们的心里一定会感到幸福。我也会感到很幸福,因为世上有人肯定了我的存在。
同时,我也原谅了那个不懂事的自己。我知道,人无完人,我之所以不懂事,是因为我成长得还不够。
经历了这一个假期,我想我真的成长了。我让曾经的恐惧、烦恼远离了我,我让自己心中多了种释然、轻松。
我想,这就是我所为自己做的。
理解是二月的春风,融化灵魂的冰;理解是一杯绿茶,冲淡了苦涩的回忆;理解是良药,能治愈内心的创伤。理解是东方天空白茫茫时,打破黑暗的第一缕阳光。理解是旱地期待已久的甘露;理解是一股汩汩的泉水,流经心灵,洗涤灵魂。
是太阳懂得白云的遮掩,才使天空如此美丽;当种子发芽,迎客松出现在我们面前时,山彦理解了这种肆无忌惮的傲慢。冰雪了解春风,有一个春光明媚、百花齐放的日子;太阳原谅了细雨,有一个缠绵的夏日,下雨了,晴了;烈日理解秋风,有萧瑟秋日,庄稼丰盈;枫叶懂冬雪,有一个银装素裹的美好冬日。
因为对冬天的了解,生活足够继续。因为夏的悟性,人生足以舞蹈。
理解是齐桓公对管仲开启齐国霸权的宽容;重用魏徵创造贞节之治是李世民的侠义之心;康熙时期发展“六尺巷”,是张掖两家的谦让。有了它,夫妻之间有一种挥之不去的悲伤,那就是“冬雷地震,夏雨雪,天地合,却敢与你独一无二”;有了它,朋友之间就有了“赴汤蹈火,不择手段”的冷静和从容。
朋友,请敞开心扉,让理解走进你的内心,用我们真挚的感情撑起一片理解的天空!
昨日聚会,送我们单位老领导退休。
我被邀请入列,深感荣幸。
至少在与老领导磕磕碰碰、牵牵拌拌十几年里,回首工作中,生活与凡尘,往事历历,真有点不堪回首。
人生当中,有几个十几年,却也如此短暂,杯酒释前嫌,不知道这样存味中纳辛,酸中纳甜,却也能对酒原先的拒绝,现在竟也如此惆怅地接纳。喝干杯中酒,笑吟生活甜,如此美味,岂能辜负这大好时光、美好人生呢!
想必当初的牵拌,是因为个性、因为脾气,还是因为角度---交流---我都不甚了了,因为这个中滋味,真的犹如味开嚼蜡,在吃下的当儿,会觉得酸,会觉得涩,但是你能发觉这来自体内的热,牵一发而动全身,不可小瞧,更多的是犹如胃中添了一把辣椒,有点五味翻陈,想工作上的争吵,想个中理由的错对,想工作上的完善,也想想日子中,你我共同拥有的:冬天的滑雪、温泉湖的冷滩、奎屯的客让,更有那拉提草原上的纵酒,想唱浏阳河,变得声嘶力竭下的失态,幸好,还有杏阳花开路,山路弯弯,好景在何方,梦就在何方------
这一细节重叠,琐事历历,更有甚者,曾在工作之余,挖坑、栽树、撒粪平田,想必原先的树苗,恐怕此时已经垅亩成行,如一首哥“为了谁”“嫂子颂”------这些耳熟能详的歌曲,此后恐怕犹如早春寒,春天埋在雪堆里,人情却在练达中了。
为一件小事争吵过,为一人埋怨过,更有为告知、为传达、为公平、为生活的点滴牵扯,互相指责过------我都忘却了。
我只想叨扰过相守的这十几年,真的是弹指一挥间。
在市场经济的“AA制”下,我们为县上的廉洁,唱过赞歌,也唱过冥歌,反正希望与渺茫并存,苦涩与甜酸并重——我还是会回想,为苦苦劳顿下的回家面条,也为高兴摘得县上、州上、自治区级以上桂冠,拾得荣誉而喜傻过。
一位领导说:“这个孩子不寻常,没有成天想着为自己的事,倒是考虑起别人来------”
当时,我不知道,这是真话赞同,还是假话虚斥,反正牵手都很重,犹如面对我办公室窗前的马蹄花,花花开放,花花娇容,也落得过花花不是,花花败落,终归尘土。
春来生发,雨中栽树,小姑娘的问候,秋来躲藏------这都是我所藏心中的话,心生的趣事,竟然这般鲜活,站在花之后。为花拾得前味水,也为春天招来满身泥。
好在天之骄士,性前培土,多有秃败,成事人定——这都得感谢,与我及我们生活中有过交往、有过吵嘴、有过牵拌的人。
全都不是为了单位的钱花光了,还是本身就不够,而自寻烦恼,倒是愿为遇上爱心的工作人员,那是喜在难得——
生活中竟然有如此“拾公”之人,但愿你我他在举杯之时,再想想这位自治区领导下基层为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的真言吧!
“生活中多需要理解,生活中也多需要宽容!”
同样的酒,不同的人,碰上同样的日子,会有不同的结果。
这都为了啥?
——就是简单的谅解与尊重。
因为这都很重要。谅解是为了追求完美,而尊重却是锤炼人品,他们真的犹如人的支架,外在的与内在的合二为一,才构成一个真正的人。
社会需要它,你我也需要它,在性情中生活的人同样需要它。
体谅,是一种美德,是我们这个社会最需要的。在日常生活中,如果没有了体谅,就会发生很多不必要的纷争,如果大家都多一点体谅,社会就会变得更加和谐。体谅在世间,世间因体谅而美丽。
有一次,我早上去上学,看见我心爱的钢笔躺在地上,被一个同学踩了一脚,四分五裂。我看到这里,就喊了一声:“我的钢笔!”他连忙说:“对不起!”而我看见我心爱的钢笔被踩坏了,抑制不住心中的怒火,便骂了他几句,他也不耐烦了,说:“我已经说了对不起了,我也不是故意的,一支钢笔有什么了不起,大不了我赔你一支得了……”“你怎么赔!怎么赔!这是爸爸在我11岁生日那天从成都带给我的礼物……”我愤怒了。随着两人的激烈争吵,我们扭在一起。在同学们的劝说中终于拽开了,我“庄严”的宣布:我和他绝交了!
回到家里,我将自己的委屈讲给妈妈听了,妈妈听了,耐心地给我说:“孩子,他又不是故意的,人与人之间相处要学会体谅……”我想,也是,平时里我和他还是好朋友,难道一支钢笔比这种友谊还重要吗?我们马上就要小学毕业了,初中还不知道是不是在一个学校读呢?我终于想通了。
第二天,我一到学校,他就来到我的座位边,递给我一支崭新的钢笔,他说,他妈妈告诉他,一是要做一个勇于负责的男子汉,踩坏了别人的钢笔就要赔,这是用他自己的零花钱买的;二是要学会“体谅”人,别人把你心爱的东西弄坏了,你会怎么想,别人生气是正常的,不要和别人一般见识……我拉住他的手,激动的说:“都别说了,是我太冲动……”他执意要将新钢笔给我,我说:“还是你自己留下吧!”他说:“你不收下,就是不原谅我。”我们又是争执不下……
最后,我想了一个办法:我将妈妈昨天重新给我买的钢笔与他准备赔我的钢笔互换,也算作日后的一种纪念。
“体谅”在世间,世间也因“体谅”而更加美好。这一天,我心情特别愉快!放学时,我们手拉着手走出校门。
我的父亲就像是一滴水,平凡得不能再平凡。
然而,我和父亲之间那段不寻常的感情却不是一般人能够体会到的。
我的父亲从小没受过什么教育,性格里有着浓重的野蛮和粗鲁的味道。随着我的年龄逐渐长大,父亲的这种性格不但没有收敛,却反而有些加重了,仍不懂得避讳地在我面前满口污言秽语,那些脏话出自他口,是那么的轻松自然。但是,对于一个心理逐渐走向成熟的女孩来说,是多么的难于入耳啊!于是,厌恶感开始自我心底产生,他的一举一动都遭到了我的白眼,我甚至不愿意和他在一个餐桌上吃饭……
在我十三岁那年夏天的一天,一件小事使我和他之间的感情冲突达到了顶点。
记得那是一个清晨,不知什么原因,父亲训斥了我几句,还夹杂着粗话。当时,我积压在心头已久的不满像火山一样爆发了。
我和他大吵了一架,完全不顾及他的脸面,将我想说的话统统倒了出来……
面对突如其来的顶撞,父亲完全气呆了,好一会儿,他才回过神来。我扭过脸去,不愿看他,也不想逃避,心里又出现了巴掌落在脸上的感觉。可是不知为什么,父亲那本已高扬起的巴掌却久久没有落下来,空气似乎凝住了,一点声音都没有,连掉在地上一根针都能听得见。过了几秒钟,依然什么事也没有发生,四周只是一片沉寂,一种说不出的沉寂。我偷偷地看了父亲一眼,只见他的巴掌不知何时已经放了下去,他站在那里一动不动,眼睛里流露出一种从没见过的痛苦和无奈。
从那以后,一堵无形的墙将我们父女俩隔开了,在家里见面也不打招呼。父亲好像变了一个人似的,整天总是少言寡语,闷闷不乐。我在心里暗自庆幸:总算听不见那些污言秽语了。
随着时间的流逝,我对父亲虽然没有以前那样厌恶,但互相间的感情也没有什么进展。
一日就餐,我无意间抬头看了父亲一眼,突然,我的目光在他的头上凝住了,不知从何时起,父亲的两鬓竟冒出了许多银丝,脸上还多了几条皱纹。这是从什么时候有的呢?我以前怎么没有发现?我怔怔地捧着饭碗,突然感到一种莫名的惆怅和内疚。
时隔不久,我在一本书上偶然看到了一篇关于孝亲敬老的文章,那篇文章的故事很感人,故事的主人公和我的处境差不多。当我读完那个故事时,我已经泪流满面。霎时,我感到那天对父亲的顶撞是多么的无理。我终于明白了:父母养育我们是多么的不容易,人无完人,做子女的不应该因为他们身上的一点儿缺点就全盘否定他们,相反,应该体谅他们并帮助他们改正缺点。于是,我决定向父亲认错。
第二天黎明,雄鸡嘹亮的叫声唤醒了睡梦中的我,我睁眼一看,天还没有大亮,可父亲的床铺上已经没了人。侧耳一听,知道他正在厨房做早饭。我穿好衣服,悄悄地走到他的身边,鼓足勇气叫了一声:“爸爸!”声音里饱含着忏悔和内疚。父亲愣了一下,好像明白了什么,但是没有转过身来。
“爸爸,我帮您做饭吧。”我一边故作轻松地说着一边接过了父亲手中的碗。
父亲转过身来看着我,看了好久,他仿佛不相信自己的耳朵似的,渐渐地,两行浑浊的泪水像瀑布一样从他的面颊上滚滚落下。他笑着使劲点了点头……
从那以后,家里不时地传出我和父亲愉快的笑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