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发现那些英语成绩不太好的学生都不怎么喜欢英语,对英语不感兴趣。
小学英语必须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乐于学习英语。这就需要教师在课上有多样的教学手段,灵活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有学习英语的热情,并能长久地保持下去。我在自己的课上,导入环节习惯性用歌曲导入或者情境导入,并在其过程中进行提问,学生总会把小手举得很高,乐于开口表达自己的想法。英语课上,一定要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学生能看、能听生动形象地展示新知识。当讲到重点难点时,我总会把声音提高,语速放慢,如果还是有学生跑神,我会给他一个眼神或者一个动作,学生就能意识到自己的状态,集中自己注意力。在练习环节,我也会贯穿一些小游戏,复习学过的单词或对话,尽量让每个学生都有展示的机会,要表扬,少批评,增加学生学习英语的自信心,让他们在玩中学,学中玩。如果是对话课,练习环节我也会让学生们创编一个新对话,同学们都非常喜欢自己创编新新对话,可以自由发挥,在创编的过程中,也能再次检测学生知识的掌握程度,也锻炼了学生说的能力。最后总结,我就让学生自己总结,说的不到位的地方我再补充,让学生发现学习英语的乐趣,真正对英语感兴趣。
其实提高小学英语兴趣的方法有很多,这只是我在课上经常用到的。只要我们能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征不断钻研教材,相信能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作为一个学了这么多年英语的中国学生,我的感想还是很多的。
记忆中最早接触英语这门课是从小学三年级开始的。那时我们的小学刚刚从三年级普及英语教学。和大多数孩子一样,当时的我对英语可以说是一窍不通,只记得小学的课本上有很多的图片,老师布置作业就是把图片画出来,然后写上它的英文单词。例如:床(bed)、伞(umbrella)、鞋(shoots)、铅笔(pencil)之类,都是一些很基础的单词。那时的我对这些不感兴趣,倒是每次老师用录音机放磁带的时候,我很喜欢,也不知道为什么。就是喜欢读,喜欢模仿磁带里的发音。可以说,小学的我除了读,我什么都不会。
上了初中,英语被当做三大主课之一。恰好的我的班主任也是英语老师。无形之中,英语变得重要起来。虽说也是从abc教起,但我刚开始的英语成绩却也平平。为了改变这一状况,我在初一下学期开始努力,每天往老师办公室跑,向她请教。课上我也积极主动发言,为此还得到了她的表扬。也就是从这时开始,我觉得我找到了英语的“门”,觉得豁然开朗了。这也成为我学习英语过程中的一个重要转折点。随之而来的,是成绩的一天天提高。在成绩的刺激下,渐渐地,我也喜欢上了这门课。当然,付出是有回报的,我收获了接近满分的中考英语成绩。
这种对英语的喜爱也一直延续到了高中。刚进高中时的第一堂英语课令我印象极深。英语老师讲完课文之后,让我们retell(复述)课文的大概内容。随后一片沉默。当时觉得英语成绩还不错的我积极地举起了手,向老师讲述了这个故事。我们用英语对着话,好像全班只有我们两个在交谈。随后,老师和全班同学为我鼓了掌。也正因为如此,我顺理成章地当上了英语课代表。从那以后的一段时间里,我渐渐地把英语当做了我驾轻就熟的科目,就不那么认真地去学了,有些浮躁。不久我就得到了教训,一直引以为傲的英语成绩跌落下来。这让我认识到,脚踏实地地学习是多么重要。从那以后,我又恢复了以前学英语激情与努力并存的学习状态。
上了大学,英语虽说是必修课,但课堂上老师讲的毕竟是有限的,主要还是靠自己。其实不光是英语,其他学科也是如此。而且也有了硬性要求,不过四级,就没有学位证。所以,大学对英语也不能放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