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作文网

隧道养护管理方案(收集3篇)

时间: 2025-08-23 栏目:实用范文

隧道养护管理方案范文篇1

***年在分公司和管理所的正确领导下,以提升养护管理质量为目标,抢抓机遇,锐意进取,紧紧围绕分公司和管理所下达的主要任务,着力提升部门的执行力,不断提高工作效能,转变工作作风,在管理所各部门大力支持配合下,通过部门全体人员共同努力,各项工作稳步推进,为顺利完成年度目标任务奠定了良好基础。现将今年上半年养护管理工作总结如下:

一、总体养护费用执行情况

截止五月底,日常养护费用完成****万元,绿化管护费用完成***万元,养护设备维护费用完成***万元。

二、日常养护管理

***年,养护技术股认真贯彻落实分公司、管理所的各项工作要求以及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任务,以精细化管理为核心,要求小修保养单位不断加强日常养护的及时性、预防性和持续性;通过全面整治路容路貌,及时修复路面病害,积极完善沿线设施等一系列有效措施;加大日常养护巡查频率特别是恶劣天气下的养护巡查频率,做好相关记录工作;根据自身路况特点及天气气候等实际情况,按照小修保养施工合同全面制订了年度小修保养计划,并落实到每月计划与完成考核工作中;加强小修保养工程的验收管理,每月按照小修保养单位上报验收单,养护股及时组织养护股、监理及施工单位对每月完成工程量按照《****分公司养护管理办法》严格验收,切实做到月前计划,月中监管、月末验收。确保所辖道路保持良好的技术状况水平。

第一季度,管理所所辖高速公路(包括匝道和引线)公路技术状况指数MQI平均值为95.04;4个分项指标平均值分别为PQI=93.46,SCI=98.77,BCI=98.71,TCI=98.71,无次、差路段;无四、五类桥梁;隧道土建结构全部达到A级以上,全部达到目标责任书中的要求。

三、养护工程管理

根据分公司养护工作安排,截止**月**日养护工程单位尚未进场,正在进行施工证办理手续。

四、路容路貌整治

**年**月交通集团开展了路容路貌专项整治活动,养护技术股积极做好预防性养护,发现路面坑槽裂缝等病害及时修补,修补工作彻底,工艺环节严谨完善,提高了坑槽裂缝修补水平,避免因工艺材料控制不严格造成短时间重复修补;完善沿线设施,对沿线缺失的钢板护栏螺丝进行了修补,确保交通安全设施完好;针对***段居民生活垃圾问题,养护技术股重点防控,进行了集中整治,通过宣传教育、设立标志牌、补植绿化等,全面提高附近居民爱路护路的意识;利用高压清洗设备对全线隧道的检修道及洞壁、沿线标志标牌、隔离墩进行了集中清洗,既达到了实际清洗效果,又减少了水资源的浪费;对全线排水设施进行了定期彻底清理,同时加强事故多发段隧道内的排水设施清理力度,增加隧道内缝隙排水沟清理频率,确保道路行车安全;积极督促绿化单位对全线绿化物定期灌溉施肥防虫治理;加强保洁人员管理工作,严格按照保洁人员出勤时间和清扫效果实行工程量计量,对于抛洒较为严重的路段,委派专人定时、定点清理。通过以上措施,****所确保所辖道路保持良好的技术状况水平,为社会提供了“畅、洁、绿、美、安”的行车环境。

五、桥隧管理

养护技术股严格按照交通集团《长大桥隧安全运营管理办法》、《公路桥梁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公路桥梁安全事故责任追究制度》、《公路桥梁养护管理工作实施细则》等的规定,切实加强桥隧养护管理和指导工作。对管辖所有桥梁和隧道均实行“户籍式”管理,健全检测数据库,建立桥隧技术档案,实施预防性监控、动态化管理,确保桥隧安全良好运行。截止目前,未发生因养护管理责任问题而引发的桥隧结构物损毁或垮塌事件。

六、防汛保畅

截止**月**日,***年****高速岭北段未发生水毁。为检验抢险队伍应对突发事件能力,做到协调联动,步调一致,保证保畅工作顺利进行,于***月**号于包茂高速公路*****处组织了防汛演练,通过应急演练,检验了各部门各单位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深化了相关部门在抢险时的团结协作意识,对于确保本年度防汛工作顺利圆满完成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和实践意义。

养护技术股根据上级文件要求积极储备充足抢险物资,并且要求抢险队伍在进行作业时按相关要求严格摆放安全标志标牌,确保施工人员和自身安全。养护股积极对路基、高边坡、桥梁护坡、隧道仰坡等防汛重点段落以徒步的形式进行排查并于**月**日将春融排查情况(*****字〔*****〕***号)上报分公司。

七、内业管理

不断加强养护内业资料规范化管理,总结以往在内业资料管理方面的经验和实际需求,每月按要求上报桥梁、隧道、涵洞经常性检查、季度评定和水毁快报等报表,做到记录准确,上报及时;不断完善防汛和除雪应急预案,通过组织防汛抢险,切实加强队伍应急反应能力。细化养护台账,建立日常养护费用台账和绿化费用台账,详细掌握计划完成状况。

八、下半年工作计划

(一)工作目标

1、大力提升公路养护管理水平,整治沿线路容路貌,消除管理薄弱区域,建立长效机制,全面做好日常小修保养及绿化物管护工作,工程质量合格率100%,单点合格率91%以上,关键指标抽查合格率93%以上。

2、高速公路(包括匝道和引线)综合养护质量指数MQI经常保持在90以上,4个分项指标均保持在85以上;无次差路段,隧道土建结构物A级;无四、五类桥梁,加强桥梁养护,全年无因养护管理责任问题引发的桥梁结构物垮塌事件。

3、全面做好防汛抢险和除雪保畅工作,加大巡查力度,提前部署做好各项准备工作,极力减少自然灾害造成的财产损失,确保所辖路段安全畅通,保证人员和财产的安全。

4、全力配合分公司进行专项养护工程的实施,对养护工程的进度、质量、安全等方面进行认真监督和监管。

(二)主要措施

1、提高养护人员的业务素质,加强专业知识学习,提升养护管理水平,确保养护任务高质量完成。

2、日常养护工作中要做到齐抓共管,不能厚此薄彼,要扎实开展各项工作,彻底消除环境较差路段和管理薄弱区域,加大道路巡查力度,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实现预防性养护、周期性养护及科学性养护,努力提高公路养护质量。

3、加强对小修和绿化施工单位的管理,完善小修验收程序、保证工程质量、压缩养护成本,确保工程顺利实施、质量达标。

4、严格按照分公司要求分类整理、归档各类资料,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对已建立的路产电子档案进行更新,完善各类系统资料,实现内业资料管理的办公信息化。严格控制养护经费支出,做到专款专用,使养护经费落到实处。

5、明确任务,夯实责任,对存在的安全隐患及时排查并及时整改,消除不安全因素,实现年度养护安全生产工作目标。

在下半年的养护工作中,我们将继续发扬优良的作风,努力干好本职工作,加强业务知识学习,增强养护意识,提高养护工作质量,创新养护管理方式,拓展工作思路,有力推进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的提升。

隧道养护管理方案范文篇2

KongLiang;ChengYang

(①JiangsuDongfangRoadandBridgeConstructionandMaintenanceCo.,Ltd.,Nanjing211811,China;

②NanjingSuqinPowerEquipmentInstallationCo.,Ltd.,Nanjing210001,China)

摘要:本文通过老山隧道机电工程养护管理,分析养护模式的选择,预防性养护以及养护过程中重大问题处置,剖析双电源切换装置的设置、绝缘监察装置异常和照明跳闸原因,提出相关解决方案。以对特长公路隧道仍至小隧道群的机电工程建设和养护提供借鉴。

Abstract:ThroughLaoshantunnelmechanicalandelectricalprojectmaintenancemanagement,thisarticleanalyzeschoiceofmaintenancepattern,preventivemaintenanceaswellashandlingofmajorissueinprocessofmaintenance,analyzesthedoublepowerswitchingdevicesettings,abnormalitieswithinsulationmonitoringdeviceandthereasonofilluminationtrip,proposestherelatedsolutions,soastoprovidereferenceformechanicalandelectricalengineeringconstructionandthemaintenanceofsuper-longroadtunnelandsmalltunnelgroup.

关键词:隧道机电工程养护管理

Keywords:tunnel;mechanicalandelectrical;project;maintenance;management

中图分类号:TD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27-0030-02

0引言

老山隧道位于国家高速G2501K114+410至K118+085段,是建设时期华东地区长度最长、跨径最大、标准最高的双向六车道高速公路隧道。自2006年底建成投运以来,老山隧道安全、畅通一直是关注的课题,而机电系统的稳定运行又是重中之重。隧道养护管理单位建章立制,以制度管人,以制度促养护,严格执行上级单位制定的《隧道养护管理实施办法》及相关细则,按照“规范、精细”的养护原则,保证了所养护的老山隧道的机电及附属设施安全、洁净,技术状况始终处于良好状态。文章通过老山隧道机电养护模式的选择、机电设施预防性养护以及维护管理中机电设施问题的解决等来阐述老山隧道机电工程养护管理相关做法。

1老山隧道机电工程养护管理

1.1养护模式的选择老山隧道的机电齐全,基本涵盖了交通工程强、弱电的全部单项工程。系统集成化程度、技术含量非常高。要求维护人员的素质和专业技术水平达到较高的水平。老山隧道养护机构引进社会专业协作单位,通过“自主+协作”的养护模式,两者相互配合,相辅相成。充分借助专业公司的技术力量,对隧道机电系统运行中存在的故障进行预防,及时排除隐患,保证系统正常运行。在专业维修单位选择上,主要考虑维修公司资质、实践经验、技术实力、人员配备以及服务信誉等,通过招投标或邀请比质比价的方式的予以确定。在设备维修质量上,维护管理流程分为五个阶段,即养护计划阶段、现场配合维修阶段、中间报验整改阶段、交工验收总结阶段、后续跟踪评价阶段。通过双方合作,缩短了问题处理时间,提高维护工作质量,从而降低了运营风险,间接控制了运营成本,树立老山隧道的良好形象。

1.2机电设施预防性养护公路隧道机电系统维护大致分为:日常巡查、经常性检查、定期检查、特殊检查和预防性维护、故障诊断及排除。日常性巡查、保养只能对外在环境、设备外观、照明功能进行粗略巡视和简单功能测试,但对设备内部以及渐进式隐患无从知晓。电气设备的绝缘部分是薄弱环节,最容易被损坏或劣化。电气设备处于长期运行状态,其技术性能会逐渐降低,而处于间断运行或长期停运状态,其绝缘特性和机械性能受温、湿、尘等环境影响也会劣化。通过预防性检测这一重要环节,主要诊断电气设备的绝缘状况和机械特性,发现运行中设备的隐患。对试验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判断缺陷发展趋势,以便分轻重缓急对设备有序地更新、修理,从而保证设备安全运行。电气设备预试试验的依据是国家《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行业的有关标准、规范及设计资料。包含三部分内容,即电力设备的检修和绝缘试验及继电保护装置的调校。老山隧道2008月11月和2010年11月两次预试,保证了机电设备处于正常状态。

2老山隧道机电设施问题处置

2.1双电源切换问题及解决老山隧道的供电系统[1]见图1。由于此方案设计了双电源切换,但疏忽了之间切换和自发电启动的时间长短。10KV线路乙(2号隧道)一旦停电,由于双电源自动切换具有两级,第一级为垭口开闭所内的双电源自动切换经历以下几个过程:从正常供电失压至正常供电断路器断开的延时时间t1(调节范围0.5~30秒)、从正常供电采样电源中断至输出发电机组启动的延时时间t2(0~10秒)、柴油发电机组启动运转至应急供电正常的延时时间t3(10~20秒)、从应急供电正常至应急供电断路器闭合的延时时间t4(0.5~30秒)。第二级为隧道内的双电源自动切换,从正常供电断路器断开并应急供电正常至应急供电断路器闭合的延时时间t5(0.5~30秒)。完成上述两级自动切换,一般需在1分钟以上,也就是说10KV线路乙一旦故障失电,即使在正常切换的情况下,2号隧道出现黑洞1分钟左右,这对于24小时通行且没有任何车型限制的高速公路特长隧道的过往车辆存在较大安全隐患。

鉴于上述问题,供电系统改造势在必行。利用现有的两路独立的10KV线路及设施,在垭口开闭所内增设一台同容量的所用变压器和一台两路市电电源切换柜,在10KV变压后进行两路市电电源的自动切换。若其中一路10KV市电电源停电,在没有设置不间断电源的情况下,自动切换到另一10KV市电线路上的所用变低压开关下,再将柴油发电机组作为两路独立市电电源的备用,只有在两路独立市电电源全部停电后启用(见图2)。改造后隧道双电源切换即由两级增至为三级,老山隧道内一级负荷供电切换时间由分钟级缩短到秒级,有效地保证隧道供电的稳定。老山隧道2号隧道供电在改造后多次故障失电的情况下,均实现由1号隧道供电电源切换提供,有力地保证了供电安全和交通畅通。

2.2绝缘监察装置异常处置老山隧道垭口10KV开闭所供电系统为中性点不接地,是小电流接地系统。在小电流接地的配电网中,一般装设绝缘监察装置。当配电网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绝缘监察装置警铃响,接地光字牌亮,电压表指示值变化。但开闭所“接地信号”发出的原因有很多,不仅仅是发生单相接地故障。由于电磁式电压互感器的励磁电感和线路的对地电容形成非线性谐振回路,在特定情况下引起分频、工频或高频铁磁谐振过电压,在PT中性点串电阻、PT二次开口三角绕组接入消谐器等的效果并不显著,仍经常发生PT熔丝熔断、PT过热烧毁等。铁磁谐振会使系统中性点位移产生零序电压,从而使接电压互感器的一相对地产生过电压,绝缘监察装置也会发出接地信号。因此要将接地故障与PT保险熔断、谐振等区别开来。现将小电流接地的配电网中绝缘监察装置接地信号或故障特征与原因[2]分析如下:

①一相电压指示为0,另两相指示为线电压,指示为0的一相可能为接地相。一相电压升高,另两相降低,可能线路断线。②一相电压指示较低但不为0,另两相指示较高;或一相电压指示接近线电压,另两相相等。指示最高相的下一相(按A、B、C相序)可能为稳定接地相,电压低的一相不一定是接地相。③一相电压指示较低但不为0,另两相电压表指针不停地来回摆动,可能是间歇性接地。若另两相电压表表针打到头,常伴有电压互感器高压熔管熔断,烧坏电压互感器,可能是弧光接地。④一相或两相正常,余相为0,可能是PT二次保险丝熔断。若余相降低但不0,可能是PT高压熔管保险丝熔断。⑤合闸空母线时,变电所发出接地信号。属于谐振现象,非单相接地故障。是由于合闸空母线时开关三相合闸不同步,三相对地电容不平衡,可能使中性点发生位移,三相电压不对称,甚至一相、两相或三相电压超过线电压,导致变电所发出接地信号。一旦投入线路,谐振条件被破坏,接地现象消失。

2.3照明故障情况浅析老山隧道照明远程控制的开启和关闭主要依靠交流接触器辅助触点开合进行。当隧道照明控制界面(监控软件或触摸屏)通过监控系统的通信线路向本地的PLC控制器发出动作信号时,控制器产生一个脉冲信号给交流接触器,交流接触器接收到该脉冲信号后,断开或闭合这个照明回路。因而照明系统包括以下环节:操作者、主回路及设备(含交流接触器、空气开关、低压电缆和高压钠灯(含镇流器、触发器、电容、保险丝和光源)、控制回路设备(含监控软件或触摸屏、PLC控制器、通信光电缆、接触器辅助触点)。照明故障集中在:

2.3.1操作频繁跳闸“老山隧道在照明供电线路设计上有一定的缺陷,它的照明线路主干电缆设在隧道墙壁内,且电缆直径较小,所以在正常开启运行时温度很高。在频繁开关高压钠灯的情况下,由于线路不均匀热胀冷缩的原因容易形成短路,从而事故隐患比较严重。所以我们建议隧道的管理养护机构尽量减少开关隧道内照明设施的频率”[3]。

2.3.2主回路及设备故障①高压钠灯损坏。光源达到使用寿命,光效降低,导致灯具内镇流器、触发器烧毁,严重时引起短路,使整条照明线路合不了闸。②照明支线回路的某一相所带负荷中零线存在虚断或接触不良故障,导致照明变压器负荷侧三相电压异常且零线有电压,三相负载不平衡,中性点发生偏移的问题。③电缆绝缘性能降低。从照明配线管引出线接头处包裹的绝缘胶布受到隧道渗水浸蚀,加上车辆刮扯导致绝缘性能降低,甚至与配线管搭接发生短路。还有过往车辆尾气烟尘造成绝缘水平降低,出现漏电情况。轻者致开关、接触器长期处于高负荷运行状态,重者致开关跳闸后当时投合不跳闸,运行一段时间后开关发热到一定程度后过流保护跳闸,甚至短路保护导致跳闸。

2.3.3控制回路异常①PLC控制器断电故障导致无合闸信号发出,照明回路无法接通。通过PLC控制器上端电源柜――应急照明柜接通常开按钮两端触点短接。只要应急照明柜连续供电,PLC控制器就能确保不缺电,从而保证隧道各负荷控制信号正常保持。②终端负荷控制回路得不到合闸控制信号。通过将照明柜中的终端负荷的接通常开按钮两触点线头短接,不论PLC控制器有无发出合闸控制信号时,还是双电源自动切换装置无法自动切换到备用电源上,都能保持在接通状态,可避免该负荷在PLC无合闸控制信号时分闸。

3结语

特长公路隧道的机电工程是一个系统复杂、技术集成度高、运行安全可靠性要求高的综合性大型机电工程,一直以来也是隧道养护管理重点。如何搞好隧道机电工程的养护管理,是公路经营管理部门及养护企业面前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参考文献:

[1]赵卫平,周正兴.老山隧道的供电解决方案.江苏宁淮高速公路老山隧道环保型建设技术暨大跨径隧道建设技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人民交通出版社,2006.

隧道养护管理方案范文篇3

关键词:隧道日常养护问题与措施

中图分类号:U45文献标识码:A

前言:

持续增长的公路里程加快了经济的发展速度,但公路里程的增加及其科技含量的提高也给公路养护工作提出了许多挑战。特别是隧道的维修和养护在公路管理中的重要性日益突出。因为隧道是公路线上的咽喉工程,一旦出现险情,轻者阻塞交通,重则中断运行,必需加以重视。

一、公路隧道养护原则和内容

隧道养护工作首先要正确了解及评价其运营状况及服务水平,根据实际情况,安排养护维修,创建安、畅、舒、美的良好环境。运营和维护的目标是通过管理数据库和有效的预测,建立优质高效的机械化养护方式,采用新技术、新工艺,以最经济的方式保证隧道安全、畅通、设施完好,使公路隧道养护达到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益的要求和服务水平。为此重视调查研究和信息采集,作好养护工作的分析评价,根据不同的病害情况采取不同的技术措施。养护时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充分发挥现有工程设施的潜力;尽量采用国内外先进的科学技术,推行机械化、专业化,运用新工艺,采用新材料,保证养护的质量标准。

1、系统性维护

1)预防性养护

预防性养护旨在预防操作性故障。经验表明,预防组件和系统损坏式的养护比修补损坏式的养护更安全也更经济。此类养护具有系统性和良好的计划性,因而被称为系统的预防性养护。其养护依据是业主编制并提供的有关操作须知或指南。预防性养护有以下两个类型:

(1)定期养护:通常按日历或运行时间确定养护周期的长短。

(2)根据状态进行的养护。

状态评估:这也是定期养护系统的一部分,对组件检查并评估整个系统,以确定在何时、何种范围内进行必要的整修或更换等,以降低养护成本。检查:最简单的状态评估是目测检查,即搜索渗漏组件脱落和故障、检查结构组件、听有无异常声响等。状态测量:通过设备或自动检测装置对正在运行的设备、结构组件等进行测量和观察,以评估状态。但必须考虑使用这些仪器所产生的费用应与收益相对应。

2)修正性维护

修正性养护就是在操作出现故障或事故发生后要进行的养护措施,亦称基于故障的养护,有问题的部件不是被维修,而是被更换。

2、公路隧道养护管理的内容

1)土建结构

土建结构包括:洞外路堑、路堤、防护、排水等路基工程;洞口仰坡、洞门门柱、端墙、侧墙、翼墙;防积雪和雪崩工程;寒冷地区防冻保温层;引道和洞内外路面工程;洞内衬砌,如拱顶、侧墙等;各种辅助工程,如横洞、竖井、平行导坑、排水边沟、中心深埋水沟、洞顶截水沟、排水吊沟和盲沟等。养护时应使结构物衬砌断面完整,无腐蚀、剥落和变形裂缝,洞内无渗水、滴漏和结冰、挂冰等现象。排水构造物不阻塞,流水通畅,防止洞外水流渗漏或流入洞内。保持路面平整、坚固,无积水,不出现破坏断裂、推移、鼓包、车辙、翻浆、坑槽破碎等变形现象。

2)机电设施

机电设施包括:供电动力部分,有电杆、输电线路,变、配电机具以及临时紧急供电机具等。通风设备因隧道设计时采用的机具不同而种类较多,养护时应以主机或通风管道、排烟机、机房等为其养护对象,相应的检测、监控仪有一氧化碳及烟雾浓度测定仪、温度测定仪等。对这些仪器应定期保养,维修校正,使其保持正常运转。利用竖井、边窗通风的应清除井口杂物,保持井口和窗口不让雨雪灌入。照明设备所使用的灯具要求防振、防尘、防潮,定期检查,保持明亮、干净;所有管线器材注意防潮、防鼠咬。在交通安全工程方面,洞内外标志、标线、灯箱、信号应保持完好,醒目明亮,定期检查或重新拆换,按时喷漆。对消防设备,包括供水水源、洞顶消防池、洞内消防栓、灭火器应保持齐备,定期检查和按时换新。洞外消防工具、用具、灭火砂袋等材料宜放置在固定的地方,必要时可及时调用。

3)装饰

装饰包括:雕塑、艺术品、陈列室、休息室等,要定期打扫和修饰;隧道外绿化注意按时做好洒水、施肥、剪枝、补种或更新等工作,使其保持旺盛不衰。

二、公路隧道常见病害与处置措施

1、交通荷载增加

交通车辆荷载量的增加是公路建成运营后带动本地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公路修建的目的所在。随着车辆数量和车辆荷载的增加,公路隧道路面的强度也受到很大的影响,常见病害有车辙、网裂、龟裂,且多发生在主车道上,加上隧道工程通常是公路交通的咽喉,汽车的启动和制动,特别是紧急制动会使主车道沥青材料面层出现剪切变形和塑性累计变形,容易诱发结构拉力,久而久之导致网裂、龟裂等。

2、水害与冻害

隧道治水的具体措施就是防、排、堵、截相结合,刚柔相济,因地制宜,综合治理,使之既能自成体系,又能互相配合,形成一个完整的隧道防治水体系。

(1)主要的处置方法

①完善或者补充地表和地下截水;

②在娅口和地质不利的地方采取截留和引排使水远离隧道;

③贯通隧道内的原有排水系统;

④衬砌背面注浆;

⑤在渗漏水的衬砌设置排水设施包括引水管、泻水管和引水渡槽;

⑥在衬砌内贴防水层;

⑦在施工缝和变形缝处用止水带、遇水膨胀橡胶等密封防水材料进行封堵;

⑧对严重漏水的隧道应采取套拱加固。

(2)冻害的根本原因就是围岩地下水的冻结,如果能将水排除在冻结圈以外,杜绝水进入冻结圈,就能达到防治冻害的目的,综合治理是防治冻害的最基本措施。为防治冻害而采取的治水措施主要是:

①消灭衬砌漏水缺陷,保证衬砌污工不再充水受冻;

②加强结构层和接缝防水嘶用防水材料要有一定的抗冻性;

③对有冻害的段落,保证排水系统畅通,不允许衬砌背后积水,并防止冻结圈外的地下水向冻结圈内迁移;

④衬砌背后空隙用砂浆回填密实;

⑤保证排水设施或泄水沟应在任何季节,任何条件下不冻结;

⑥在严寒地区可采用中心深埋泄水洞;

⑦更换土壤、增加保温材料防冻、防止融坍、加强结构等措施。

3、衬砌裂损和侵蚀

整治公路隧道衬砌裂损病害,首先要消灭已有的衬砌裂损对结构及运营的一切危害,并防止裂损扩大。其次是采取以稳固围岩为主,稳固岩体与加固村砌相结合的综合治理措施。稳固围岩的工程措施有:治水稳固岩体、锚干加固岩体、注浆加固岩体、支挡加固岩体、衬砌背后空洞压浆、回填和换填等。衬砌更换与加固的方法有:压浆加固、嵌补加固、喷锚加固、套拱加固、更换衬砌等。

采取的防治措施主要有:

(1)提高混凝土的密实性和衬砌的整体性;

(2)外掺加料法;

(3)选用耐侵蚀水泥;

(4)加强衬砌外排水措施,使用密实的与混凝土不起化学反应的材料在衬砌外表面做隔离防水层;

(5)采用与侵蚀性环境水不起化学反应的天然石料砌筑衬砌;

(6)向衬砌背后压注防蚀浆液;

(7)使用防腐蚀混凝土等。

三、隧道养护管理的模式

隧道在运营过程中,由于地下水、环境、材料劣化、地震、冻害等自然条件的变化,会发生开裂、错位、冻结、崩塌等各种病害,从而大大缩短其寿命。隧道中即使病害状态相同,结构物的安全性和耐久性也会有很大的差异。因此在养护管理中,必须要掌握可能发生的各种病害,分析发生的原因,评定损伤程度,并分析是否有必要采取相应的措施。一般维修养护的基本模式遵循检查发现病害分析病害原因确定病害后结构物的健全度制定相应的整治措施。隧道维修养护组织及其管理机构,一方面要适应当前养护管理体制转变的基本方针,另一方面也要适应作业模式的基本要求,其目的是提高维修养护作业效率、确保隧道结构物的良好运营环境。根据国内外公路隧道的养护管理经验和做法,可以根据隧道自身的特点,建立相应的养护管理体制,以适应隧道管理技术的发展。设置隧道管理中心作为养护维修综合协调管理机构,其工作主要包括:主体结构维修,电气设备维修,通风、电力、照明等机电设备维修,施工计划与调度、设备检测、灾害监控和微机管理控制等。同时,在出口和进口分别设置养护工区,主要进行经常性的线路及隧道的巡查。

四、提高公路隧道养护管理对策与措施

1、养护管理制度建设

一是健全完善制度。认真总结好的经验和做法,在广泛征求各方意见的基础上,对不适应科学养护的规章制度进行全面的修改和完善,对阻碍隧道养护发展的规章制度终止执行,制定或完善公路隧道养护管理办法、奖惩实施办法、隧道巡查制度、病害修复限时制度、养护责任公示牌制度等。二是严格执行制度,注重制度的严格执行和作用的发挥。防止形式主义,做到职责清楚、事权分明,工作程序规范,克服工作的盲目性和随意性,进一步提高工作管理水平,增强工作的透明度。

2、养护管理数据库的建立

在日常管理中,隧道管理部门要结合实际,翔实记录发生在隧道路段的各类事件、事故,不断总结经验。建立隧道管理信息数据,将发生在公路隧道路段的重大、有代表性的各类事件进行归类,汇编成易于一般工作人员理解的工作手册或操作规程,指导实际工作。同时,不断更新数据的数量和可靠性,或者将数据纳入计算机及其它隧道管理系统,使其具有良好的人机界面,便于总结、推广。

3、重视日常养护

经常性养护:如隧道内的保洁,必须每天进行清扫;灯具要勤检查、维修,如有损坏要及时拆换;通风机械、通讯设施如有故障应派员检修,加以排除,使隧道经常保持正常状态。这些工作以目测为主。

定期性养护:即按一定时间去检查,不管其运转情况如何均按预定的周期去进行。如消防设施、供配电、供水和排水、通风机械、电视和广播等,还有监控中心设施、洞内壁饰、路面等各项工程都要按一定周期进行检查、清刷、维护,使这些项目定期得到保养,处于完好状态。定期检查一般使用测定仪具和量具进行,一至数月检查一次,一年应全面检查并进行保养一次。

特殊性检查:凡发生突发性事情需作专门处理时,应进行特殊性检查。如发生交通事故、洞内火灾等,或出现自然灾害她震、泥石流、洪水等脆及隧道安全时,需作振救与抢险,采取紧急措施方能加以排除,如引起隧道土建结构变形、机电设施损坏、交通工程破坏时需要专门施工单位、养护部门相配合,必要时甚至需要地方有关机构协同作战,才能使隧道尽快恢复。一般先应迅速采取补救措施,待恢复正常通行后再逐渐安排修复工作。

结束语:

本文所讨论的只是隧道宏观养护管理方面的办法,更科学、合理、系统的公路隧道养护维修以及病害治理办法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和完善。今后公路隧道养护维修发展的方向是应用机械化,配合人工进行,以先进测量仪具检测,对需维修工程及其项目和各隧道技术资料应用微机建立档案实行管理,这是公路隧道养护维修的主体方向。

参考文献:

[1]赵河清,管频,王运周公路桥涵与隧道养护[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9.

    【实用范文】栏目
  • 上一篇:隧道安全监理细则(收集3篇)
  • 下一篇:宣传工作个人总结(整理10篇)
  •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相关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