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上完语文课,反复读着那篇《桃花源记》,心中充满了向往,多希望在我的身边,也有这么美好的地方。下课后,我还坐在原位上,心中想着那世外桃源。
记得法国雕塑家罗丹说过:“生活中不是没有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尽管当今世界局势复杂多变,但我们的国家发展势头越来越好,人民安居乐业。其实在我们的身边有像桃花源那样的地方,只是没有注意罢了。
不过,在我心里也有一片纯洁美丽的土地,它在哪里呢?我想那一定是在云端之上的一座天空之城,就像世外桃源,有广袤的土地,茂密的森林,整齐的房屋和金色的池塘,到处是林荫小道,能听到鸡鸭鹅的叫声。那里没有战争,没有喧嚣,只有快乐和欢笑,人们和睦相处,悠然自得。
白天,大人们来来往往耕田劳作,小孩们坐在教室里读书学习,而且学校的课程都变成了有趣的陶艺课、动漫课,还有诺大的电影院、水世界、游乐园供小孩们游玩,可以和海豚一同嬉戏,同孔雀一起玩耍。晚上,小孩们不用上课,可以自由自在的,和大人们一起,或跳舞,或唱歌,或讲故事……还可以看到从你面前划过的流星,仿佛一伸手就可以摸到,星星眨几次眼睛也能数清楚了。
多么美好的.事啊!一阵幻想后……被同学叫醒:“你在想什么啊?笑得这么开心!”我说:“不告诉你!”
但心中却充满了欢乐,因为在心灵的深处,有这样一片纯洁而美丽的土地。我要悄悄地告诉你:我一定要好好的守护你!
俗话说:人之初,性本善。每一个刚刚呱呱落地的婴孩,都是一位天使,他们纯洁、善良。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不同文化的渗透和负面因素的影响,我们心灵的土壤在不知不觉中多了一些杂质。
它们如强酸强碱般腐蚀着我们的心灵,使我们堕落、消极。没有人愿意这样,但我们无法阻止这种事情的发生。
你不能延长生命的长度,但你可以扩宽它的宽度。诚然,这亦是如此。我们虽不能保护我们的心灵不受一丝侵蚀,但我们可以减少伤害。
在我看来,台湾作家龙应台和林清玄便是最好的例子。
龙应台、林清玄二人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龙应台文章中的那句有些路,只能一个人走。写出了她对人生路途的理解。再者,不必追。这简短的三个字,有力地触动了我的情感。
而林清玄先生则是借事物阐述哲理。家中有本林先生写的散文集,我只是读了几篇便觉收获颇丰,意犹未尽。那清新的文笔,令我心生羡慕,读过他的文章,只觉如品了清茶一般,精神饱满,平静似水。我想,只有不被世俗缠身,心如止水之人才能有如此风采。
而那些有意触犯法律的人,则是心灵的土壤被严重破坏了。上海复旦大学投毒案的作案者,因与被害人互看不惯而发生口角,最后心生歹念将有毒物放入被害人的饮水用品之中。当然法网恢恢、疏而不漏。最终,他被正义绳之以法。
我们应当守护自己心灵的净土。大千世界无奇不有,若是被一些不良事物蒙蔽双眼,会毁掉我们光明的前程,危害我们的身心健康,并极有可能进一步危害社会。守护心灵的净土,是为了自己、集体、国家。同时,它还是立足于现代社会的一种能力!
让我们一起守护心灵的净土,共创美好人生!
净土何为净土?幼时的纯真,童年的趣,为人的善……都是心灵中的一方净土。
幼时,身在西南地带的我,从小就未看见过那皑皑白雪,对那是向往,憧憬。终于,在那年回到了故乡,冬天的故乡,飘着鹅毛大雪,土地被雪覆盖着,枝上落着零散的“花”,整个就是雪的世界,充满梦幻。“砰”一个雪球落在地上,孩子们的欢笑声在耳边回荡,看着一个个雪球扔来扔去,被勾起了兴趣的我也加入了战场,那雪拿在手中甚是冰冷,但玩儿着玩儿着竟不觉得冷了。远处,立着几个刚堆好的雪人雪人,脖子上的红围巾,和这白色世界产生了剧烈的对比。战斗结束了,孩子们也陆陆续续的离开了,但我仍待在原地,慢慢的,红旗彭雪堆起了雪人,渐渐的雪人从只有肚子里头,到黑曜石般的眼睛,用胡萝卜做成的鼻子,以及那用树枝做成的手,十分的活灵活现,看着自己栩栩如生的作品甚是骄傲。
那以后,随着年龄的增长,回故乡的次数越来越少,感受的乐趣也越来越少,但是却永远刻在了我的心中,为我的童年添了一道彩。回忆中的那一幕幕场景,是充满童真的,而我现在依然保留着这份童真,我相信我会一直坚守着这份童真。
人生中有太多的变故,可是在变化中,人的内心想法,记忆中的美好,以及幼时的纯真,童年的乐趣更是不可磨灭的。而我的净土则是童年的乐趣,现在我仍坚守着那份乐趣,坚守着那方净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