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暑假,爸爸给我报了新东方英语补习班。
我去新东方时,发现每天门口都有数不清的电瓶车。密密麻麻的,挨挨挤挤的,稍不注意就会刮蹭到其它的车,发出滴滴的声响,震耳欲聋。没错,所有电动车都安装了防盗系统!方圆十里开外还有电动车,每次骑电动车过来,就得在好远好远的地方停下来,因为在靠近新东方的停车位上,被人们围得水泄不通,别说开车了,连人都挤不进去。
再说大楼里。电梯里挤满了人,人都被挤成俄罗斯方块了,可是还能再挤,直到电梯超载。整个2——4楼全都挤满了学习语文、数学和英语的人。
人们拼命地让孩子没日没夜的学习,上补习班,上兴趣班(有个别家长让孩子学他不“兴趣”的特长,所以可以叫“特长班”),每天不辞辛苦舟车劳顿不顾一切白加黑五加二996007地学着,可还有用吗?没用。因为所有的人都这么学着。家长想让自己的'孩子赢在起跑线上,可所有的家长都有这样的心理。这样一番下来,孩子和别人不但没有差距,而且还让孩子失去了童年。这样世界上将会少N个音乐家、艺术家、舞蹈家和小说家,多N个平凡乖巧如机器人一样的知名大学博士生。可人毕竟是人,不是机器人,他毕竟有感情,有喜怒哀乐的一个活生生的人。还有那些看着孩子有点小毛病,就说想生个“机器人”的人,机器人也会出现故障,世界上没有任何东西是十全十美的。
每个孩子都是最美好的天使。愿你善待你的孩子,让他度过一个美好的童年。
生活中,有许许多多看似对我们有益的东西,可是并不是每一种都适合于每一个人,双方的契合度要视个体的具体情况而定。
有这样一个现象在当今社会司空见惯——随着学业上的竞争日益加剧,学生们和他们的家长开始绞尽脑汁,想方设法地从各种途径去获取更多更广的知识补充,弥补知识缺漏。于是,“补习班”横空出世。虽然,补习班在某种程度上让某些学生增长了知识,提高了学习成绩,可是,对每一个补习班的学生都是这样吗?不容忽视的是,有这样一群学生,在本可以获得充足休息的周末,早晨,披着初升太阳的`日光,早早地踏入了补习班的教室;晚上,在如同缀花地毯般的星空下,离开补习课堂,匆匆赶回家中。整个周末,疲惫不堪。他们得到应有的回报了吗?然而,并没有。令人疲惫的持续补习不仅没能使他们的成绩提高,过度紧张的学习却严重透支了他们的精力和体力,甚至一点点地在降低他们的学习热情。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说到底,那是因为补习班对于这部分学生来说不是一个正确的路径。也许,他们在学业上不尽如人意,需要来自学校外的支持弥补不足,但显然,这样密集而忙碌的补习于事无补。个人认为,当静下心来,认真分析自身存在的问题,有的方式,将学习效率和时间调配有机结合起来,去寻找一条适合自己的路径。
社会飞速发展到了今天,愈来愈完善的服务提供了愈来愈多的选择。但即便是鱼和熊掌,亦不可兼得。我们在面对多如繁星般的所谓“正确选择”时,要充分考虑到自己的实际情况以及承受能力,选择我们需要的,选择我们适合的,科学安排,合理分配。否则,在错误选择和盲目蛮力的双重夹击下,到头来,都是“竹篮打水一场空”,一切只能是徒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