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作文网

青少年口腔保健知识(收集3篇)

时间: 2025-09-09 栏目:实用范文

青少年口腔保健知识范文篇1

【关键词】调查报告口腔错牙合畸形中小学生

口腔错牙合畸形,是一种发育畸形,其发病率高,不仅对儿童及青少年的颌面部发育、功能影响较大,而且影响美观而对患者的心理产生严重影响,极为不利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我们对本社区内的5886名学生进行了检查和分析,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1调查对象和方法

1.1调查对象

1.1.1以天河区林和街社区的6所小学和1所中学的学生进行了检查,对其咬合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共检查了5886名学生,年龄在6-18岁之间,检查时按牙列中是否包含乳牙的情况分为混合牙列和恒牙列。

1.2检查方法

由口腔医生用口镜进行检查。先让儿童作吞咽动作,使其达到正中咬合,然后进行检查,记录错牙合的发生情况。

1.3分类方法

1.3.1采用目前广泛应用的Angle氏的分类方法,对牙列分为安氏一类、安氏二类、安氏三类。正常标准,采用个别正常牙合标准。

1.4资料处理

1.4.1使用SPSS12.0统计软件包进行分析。

2结果

2.1通过资料统计分析,7所学校学生的口腔错牙合畸形率达29.1%。在所检查的学生中,恒牙列的错牙合畸形明显高于混合牙列,分别为33.3%,27.4%,方差分析有显著性差异(P

2.2女性错牙合畸形高于男性错牙合畸形的发生率,分别为30.7%、27.8%,经卡方检验有显著差异(P

转贴于

3讨论

3.1林和街位居于广州市中心,生活水平和人口结构素质较高,学校较为集中,故本次调查的学校有一定的区域代表性。本次调查7所学校学生的口腔错牙合畸形率达29.1%。

3.2本研究发现恒牙列期错牙合的患病率高于混合牙期。一般认为混合牙列早期的局部障碍是错牙合畸形常见的局部原因,它包括乳牙的早失、乳牙滞留、恒牙早失、恒牙早萌、以及恒牙萌出顺序紊乱等[1]。恒切牙萌出时,较原有的乳牙大,出现替牙期暂时性的拥挤;第一恒磨牙的萌出也会在一定程度上使牙弓长度减小可能使牙量骨量不调,造成错牙合的出现。乳牙列期原有的错牙合畸形在生长发育期延续并加重。严重错牙合的牙列在行使咀嚼功能时也会遇到许多干扰,对儿童的生长发育、颞下颌关节的发育、面型的发育都有严重的影响。

3.3在本报告中,安氏三类畸形发生率虽然远低于安氏一类和二类,但是安氏三类畸形所出现的症状严重影响着青少年的生长发育和外容外貌,其对患者心理影响也远大于其它两类畸形。本报告中的恒牙列畸形率高于混合牙列,证实乳牙龋病的发生及过早脱失,是影响牙列稳定的重要因素。

4控制措施

4.1增强早期口腔卫生宣传教育,积极进行口腔疾病的预防,普及错牙合畸形防治知识,把错牙合诊断和早期预防、阻断性矫治等广泛开展起来[2]。

4.2针对全体学生加强口腔健康教育:①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坚持天天刷牙辅导儿童正确的刷牙方法;②积极宣传口腔保健知识,充分利用每年9月20日的“爱牙日”活动,宣传口腔卫生知识,针对不同层次的人群,采取灵活多样、通俗易懂的宣传方式,为社区群众进行健康教育;③利用学生健康教育课,加强学生对口腔卫生知识的认识,树立自觉爱护自己的牙齿的意识;④定期对学生进行每年一次的口腔健康检查,对于已发现的龋齿,及时给予有效的治疗;⑤及时充填和治疗龋病,做好六龄牙的保护,大力推广应用窝沟封闭和防龋凝胶保护儿童的牙齿。

4.3加强对学生家长的口腔健康教育,让家长首先掌握口腔健康知识,经常督促子女保持口腔卫生,及早发现子女的牙齿健康状况,及时预防和治疗龋齿。

参考文献

青少年口腔保健知识范文篇2

【关键词】口腔保健;健康知识,态度,实践;健康教育;对比研究;学生

【中图分类号】G479R181.2R788R78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9817(2010)02-0192-02

龋病、牙周疾病及其继发病给儿童健康带来很大危害。WHO已把口腔健康列为人体健康的十大标准之一[1]。学生时期是口腔疾病的高发期。中学生既处于容易患龋时期,又处于牙龈炎发病的高峰时期;学生时期也是健康观念与行为的形成期,通过健康教育促使学生获得口腔保健知识,建立口腔健康新观念,提高学生自我保健能力,预防口腔疾病的发生,可为保持终生的口腔健康打下牢固的基础[2]。为了解健康教育对中学生口腔保健知识、态度和行为的影响,分别于2008年2月27日和2008年6月20日对郑州市第二中学的139名学生进行了口腔保健知识、态度和行为的问卷调查。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随机选取郑州市第二中学为目标学校,再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按年级分层,随机选取初一到初三年级各1个班,共抽取139名中学生为调查对象。其中初一学生47人,初二学生46名,初三学生46名;男生71名,女生68名。年龄为12~15岁。分别于健康教育前后进行2次问卷调查,2008年2月27日发放调查问卷139份,收回有效调查问卷138份,有效回收率为99.3%;2008年6月20日发放调查问卷139份,收回有效问卷139份,有效回收率为100.0%。

1.2方法

1.2.1调查方法参考第3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方案设计的调查表,结合该年龄段学生的知识接受能力,设计调查问卷。采用集中问答式方法进行调查,分别于健康教育前后各调查1次。问卷包括3个部分:口腔保健知识12项,态度2项,口腔卫生行为5项,调查内容主要有牙釉质能否再生,龋齿病因和危害,含氟牙膏、含氟漱口液和窝沟封闭的作用,饮食护牙,牙间隙的清洁,牙刷的选择和更换,定期口腔检查;刷牙出血和发现龋洞如何处理;牙膏的使用,刷牙次数、时间和方法,进食后漱口情况。

1.2.2干预方法由专业医师对该初中年级的班主任进行系统的口腔保健知识培训,然后由教师对学生进行3个月的健康教育。健康教育的内容主要有2个部分:第1部分为口腔健康基础知识,包括乳牙和恒牙基本知识,牙齿的结构,龋齿和牙周病的发病机理、危害和防治,牙菌斑的形成及其在牙病发生中的作用;第2部分为正确的口腔卫生习惯和保健态度,包括牙刷和牙膏的选择,刷牙方式、次数和时间,进食后漱口和含氟漱口液,多吃健康的食物,少吃含糖食物,定期进行口腔检查,发现牙病及时就医。使用健康教育处方,采取授课为主,并结合卡通挂图、电视动画和游戏的形式定期、定时开展健康教育。

1.2.3质量控制对健康教育教师进行系统培训,培训结束后统一考试,合格后才能开展健康教育。每次开展健康教育时应提前通知学生,参加者要签到,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参加所有健康教育课程;使用统一宣传资料,按相同进度进行健康教育。数据录入、整理和分析后进行复检,发现错误及时修改。

1.3数据整理与统计分析利用Excel2003将调查数据录入计算机,用VFP6.0构建数据库,采用SPSS12.0进行统计学分析,分析过程中运用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结果

2.1健康教育前后中学生口腔保健知识的比较中学生口腔保健知识12项内容健康教育后答题正确率均高于健康教育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

2.2健康教育前后中学生态度的比较中学生口腔保健态度2项内容,健康教育后答题正确率均高于健康教育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

2.3健康教育前后中学生口腔卫生行为的比较中学生口腔卫生行为5项内容,健康教育后答题正确率均高于健康教育前,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

3讨论

调查结果显示,口腔健康教育前中学生对口腔保健知识有一定的了解,就医态度优于王琳等[3]2005年的调查结果,良好口腔卫生习惯养成率高于冯奕文[4]2005年的调查结果。这与近些年来重视口腔卫生保健工作,积极开展口腔卫生知识宣传,推动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有关,尤其是对儿童和婴幼儿口腔保健的重视,从小做起,保护牙齿。

该调查结果也显示,中学生口腔保健知识、态度和行为某些问题正确率较低。首先可能与家长自身有关。家长缺乏必要、系统、准确的口腔卫生保健知识,致使传递给儿童的信息不全面、不正确;家长对儿童口腔卫生行为监督不够,致使儿童形成不健康的口腔卫生习惯,家长应注意自身的口腔卫生态度和对儿童的影响。其次,学校口腔卫生工作不到位。学校对中学生口腔保健工作不重视,参与力量薄弱,导致口腔保健知识宣传效果不强,这也是学校口腔卫生工作需要改进的地方。

对中学生开展为期3个月的口腔健康教育后,中学生口腔保健知识知晓情况、疾病就医态度和正确口腔卫生行为实践情况较健康教育前有明显改善,因此要提高中学生口腔保健知识水平,改善中学生口腔保健态度和口腔卫生行为,应该重视健康教育的作用,联合多方面的力量,运用多种形式,积极开展健康教育活动。

与学校教育融合的口腔健康教育可明显提高学生的口腔保健知识[5]。在学校中开展口腔健康教育和有效刷牙指导,可提高学校儿童的口腔保健知识水平,加强儿童的口腔保健意识[6]。口腔健康教育可以有效改善青少年的口腔卫生状况[7],经过有计划地开展系列口腔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活动,不仅增强了学生口腔卫生保健意识,还可以纠正以前不正确的口腔卫生习惯,形成良好的自我保健行为[8]。提示口腔健康教育在学生口腔保健工作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学生口腔健康教育离不开政府、学校、家庭、社会的共同努力:一方面政府要加大口腔健康教育的投入,制定正确的口腔健康教育指导方针,规范口腔健康教育的执行程序,明确口腔保健的发展方向,监督口腔保健工作的进展;另一方面各级口腔医疗单位,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健康教育工作计划,通过与社区、学校的合作,利用多种多样的形式,推动口腔健康教育工作全方位的开展;学校要重视学生的口腔卫生保健工作,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加强与区域内医疗单位的联系,系统、全面的开展口腔健康教育。

4参考文献

[1]李刚,主编.口腔预防与社会医学.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61-134.

[2]卞金有,主编.口腔预防医学.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211.

[3]王琳,林居红,刘渝嘉,等.重庆市12岁儿童口腔健康知识及行为的调查分析.重庆医科大学学报,2008,33(1):91-94.

[4]冯奕文.健康教育对儿童口腔健康状况及其知识、行为的影响.实用预防医学,2008,15(5):1621-1623.

[5]卞金有.口腔预防医学.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119.

[6]韩晓兰,马燕,颜雨春,等.12岁儿童口腔健康教育效果评价.现代预防医学,2008,35(18):3557-3559.

[7]何冰冰.口腔健康教育对改善青少年口腔卫生状况的效果评价.中国妇幼保健,2007,22(12):1594-1595.

[8]武剑,阮世红,彭绩,等.深圳市小学生口腔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效果分析.中国健康教育,2007,23(8):604-605.

青少年口腔保健知识范文篇3

(贵医白云分院贵州贵阳550014)【摘要】目的分析青少年口腔正畸疗程与口腔卫生的相关性。方法随机抽取我院青少年正畸患者50例,主要症状为牙齿上下前牙中度拥挤,需要手术拔除上下颌第1双尖牙,将其分为两组:实验组和观察组,实验组35人,对照组15人,实验组35例青少年患者在口腔正畸过程中进行口腔卫生教育,包括家属监督和护理人员指导等,对照组15例患者照样重复其以前的口腔卫生习惯不给于任何干预或护理指导,一个月、四个月和六个月后,对比两组青少年患者正畸的治疗疗程,得出结论。结果实验组青少年口腔正畸疗程较之对照组明显缩短,两组口腔正畸疗程对比具有差异性,p<0.05。结论青少年口腔正畸疗程与口腔卫生有关联,口腔卫生状况越好,正畸疗程越短。【关键词】青少年;口腔正畸;口腔卫生;征集疗程;卫生状况【中图分类号】R78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5511(2012)04-0457-01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青少年对于正畸治疗的需求越来越大,这是由于青少年缺乏口腔卫生保健意识,长期没能维护自身的牙齿健康就会出现牙龈充血、牙釉质脱矿、龋齿等情况,病因学认为这些情况发生的原因是青少年在矫正牙齿时忽略了口腔的卫生,正畸治疗的过程中口腔卫生状况直接影响正畸的疗效和疗程[1]。本课题中笔者结合2009年4月―2011年1月本院50例病例,运用回顾分析法,对青少年口腔正畸疗程与口腔卫生的相关性进行了探讨和研究,实验成果显著,现将情况汇报如下。1.资料与方法1.1基本资料:本次实验研究对象有50例,牙齿上下前牙中度拥挤,均要手术拔除上下颌第1双尖牙,将50例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35例,男20例,女15例,年龄为10―18岁,平均年龄为14岁。对照组15例,男6例,女9例,年龄为11―16岁,平均年龄为13.5岁。所有患者身体健康、牙龈状况较好,无口腔和牙齿相关类疾病。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等基本资料无明显差异,实验具有可比性,p<0.05。1.2治疗方法:治疗方法结论中将会给出。2.结果2.1结果观察指标:为两组患者准备口腔卫生登记薄,方便对患者口腔卫生状况、正畸抗毒情况、牙龈情况、口腔牙龈及组织的损坏状况充足的了解。为方便统计,将牙龈指数根据病变程度分为以下几个级别:3分:牙龈发炎,牙龈出血、红肿,牙龈有溃疡。2分:牙龈红肿,有炎症,探诊会出血。1分:牙龈轻度红肿,基本不出血。0分:牙龈颜色和周围组织正常[2]。

菌斑指数根据菌斑量和菌斑厚度分为以下几个级别:3分:龈沟及其四周和边缘可见大量软性污垢。2分:龈沟及其四周和边缘存在中等堆积物。1分:龈沟及其四周和边缘近看或诊视无菌斑,探诊可见薄层菌斑。0分:无菌斑[3]。2.2统计学标准:用SPSS11.0软件包。计数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用x2检验,P<0.05,差异具有显著性,有统计学意义。2.3实验结果:两组患者一个月、四个月、六个月后矫正牙龈指数对比表(x±s)(表一)表一可见,相比较初诊,正畸一个月后牙龈指数有所上升,到四个月和六个月时,牙龈指数开始下降,而且两组牙龈指数对比可以发现,实验组牙龈指数始终是低于对照组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

两组患者一个月、四个月、六个月后菌斑指数对比表(x±s)(表二)表二可见,两组初诊时菌斑无明显差异,一个月后菌斑指数均有所上升,但无明显差异,四个月和六个月后,菌斑指数开始下降,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对侧量资料进行分析比较时,经常用均数(平均数)和标准差两个指标。标准差是方差开方后的结果(即方差的算术平方根),假设这组数据的平均值是m,方差公式s^2=1/n[(x1-m)^2+(x2-m)^2+...+(xn-m)^2]3.讨论表一、表二对比结果看到,实验组经过干预后牙龈指数和菌斑指数均小于对照组,实验组正畸治疗疗程明显小于对照组,这提示我们青少年口腔正畸疗程与口腔卫生有关联,口腔卫生状况越好,正畸疗程越短。实验结果与结论相符。本次实验两组口腔正畸的青少年患者采取的治疗方法如下:两组患者正畸治疗均采用全程式直丝弓托槽,两组治疗时干预方法不同。对照组:依照患者原来的口腔卫生保健习惯,护理人员和正畸医生仅向其介绍一些常规的治疗中注意事项[4]。实验组:实验组35例患者除了介绍基本治疗注意事项外,还给予了以下干预手段,主要是指导患者正确的刷牙方法,讲明口腔卫生的重要性。1)指导正确刷牙方法。指导其每天刷牙次数至少在三次以上,每次至少在三分钟以上,刷牙的最佳时间为饭后五分钟之内,家属要对其刷牙质量进行监督,保证刷牙时颊面、舌面和咬颌面都要清洗到。还要演示正确的刷牙方法,选择刷头较小、刷毛较软的牙刷,最好是选用专业的正畸牙刷,其V型曲度刷头能配合矫治器更好地洁净牙齿。刷牙时,牙刷倾斜角压于牙面与牙间隙,刷毛要尽量深入到牙龈沟和牙齿缝隙内,上下内外的顺序顺着牙齿竖刷,力度要适中。必须时3d左右进行口腔复诊,以便了解口腔卫生状况,更好配合治疗[5]。2)口腔保健宣教。青少年年纪较少,对口腔卫生的问题没有太多意识,不够讲究,保健知识也懂得较少,因此,为了辅助正畸治疗效果,要让当事人患者明白口腔卫生的重要性,可以在其正畸全过程中不断对其宣传口腔卫生相关方面的知识,让患者明白饮食、菌斑等对牙龈和口腔造成的损害,宣教的方式有很多种如口头上、示范性,也可以两者相结合,让患者自觉维护口腔卫生环境,改掉以前不良的口腔卫生习惯,改正不正确的刷牙方法[6。3)正畸矫正的注意事项。正畸矫正过程中,进食的食物容易陷入牙齿和矫正器的间隙中,此时就会形成细菌薄膜助长牙结石,最终导致蛀牙;矫正器拆除后,牙齿和牙龈可能会留有污痕和细菌,最后导致牙齿的松动,因此,要指导道患者认识到正畸治疗可能出现的问题,才能让患者自觉维护好自身的口腔卫生环境。不同干预方法后,两组的正畸治疗疗程明显不同,最终统计两组正畸疗程对比表见表三。

两组患者正畸治疗疗程对比表(x±s)(表三)实验结果显示,口腔卫生情况直接影响其正畸的治疗疗程,两者之间具有直接的相关性,这给笔者的体会是以后的正畸治疗中正畸医生要从口腔卫生的角度向青少年患者讲述口腔卫生与治疗疗效的相关性,让患者自觉维护口腔卫生,养成较好的刷牙习惯;对于家属,要发挥其监督作用,保证青少年患者的刷牙质量;医院方面,要大力宣教,宣传口腔卫生的重要性。附:2例患者,均为男性,年龄分别为16、17岁,1例牙列拥挤,选用邻面片切方法,在弓丝末端弯制阻挡曲,解除拥挤或视情况减数拔牙,关闭拔牙间隙;1例开牙合患者,利用唇弓的位置使上下前牙向牙合平面靠拢。治疗过程中进行口腔正畸知识宣讲,介绍矫正治疗的一般情况,消除患者的紧张恐惧心理,交代佩戴固定矫治器注意事项,要求进行定期复诊检查,给予刷牙指导和健康指导,经治疗后,6个月内均恢复健康。参考文献[1]李洪,陈蒙,黄娴君,欧卜宾,周筱怡.青少年口腔正畸疗程与口腔卫生的相关分析[J].现代医院,2009,(06)[2]袁玉霞.青少年口腔正畸疗程与口腔卫生的相关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1,(12)[3]钟萍萍,陈辉琳,张端强,胡志坚.关于口腔正畸疗程的影响因素初探[J].海峡预防医学杂志,2009,(01).[4]王铁瑛,王栾双,殷忠平,张彬,果利.成人与青少年在正畸治疗中的社会心理影响比较[J].中国伤残医学,2011,(01)[5]吴亚菲,吴爱华,肖丽英,肖晓蓉,朱(石米),龚其美.口腔卫生预防措施对固定正畸患者牙周菌群和牙周临床指数的影响[J].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05,(05).[6]ZammitMP,HansMB,roadbentBH.MalocclusioninLabradorInuityouth:apsychosocial,dentalandcephalometricevaluation.ArcticMedRes,2005,54(1):32-44.

    【实用范文】栏目
  • 上一篇:医药市场营销观念(收集3篇)
  • 下一篇:网红宣传推广(收集3篇)
  •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相关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