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拖拉机驾驶培训的发展背景
从2004年农业部第41号部长令实施至今,拖拉机驾驶培训方式已经发生了许多变化,以我在开原农业学校多年的拖拉机教学经历分析,拖拉机驾驶培训主要在如下几个方面发生显著变化。
1.1教学主体发生改变
以我所在的农业学校为例,拖拉机驾驶培训原来多以县级农机主管部门开展农机学校或农业机械化操作培训班的模式进行,其它一些机构没有进行培训班的参与。自从管理办法实施后,拖拉机驾驶培训班可以引入更多的办学主体,驾驶培训以社会化的办学模式为主,农机主管部门不能举办相应的驾驶培训班。在这一市场化、社会化的操作过程中,我校就是以此为契机,开展办学主体多元化教学模式,进一步引入社会资金,以单位的形式申请驾驶培训,这样不仅可以进一步降低成本,还有利于形成驾驶培训竞争市场效力的出现。
1.2培训对象与培训目标发生改变
我在多年的教学中发现,以往拖拉机培训的对象主要是指农村的拖拉机手,但随着新农村建设的开展,变形拖拉机越来越受到农村道路运输的重视,拖拉机不仅可以应用到农业机械化建设中,还可以专门从事道路运输,因此,很多培训学员参加拖拉机驾驶培训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进行道路运输工作。不仅如此,培训目标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过去培训模式中结构、原理以及使用是拖拉机培训的关键,这在教学过程中属于理论教学的范畴。而随着社会的进步,目前拖拉机培训主要以驾驶技术为基础,再加上交通法规、机械保养等目标,虽然是以技能培训为主,但理论培训仍旧占据着主导地位。
2拖拉机驾驶培训技术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培训主体独立性较弱
目前,辽宁全省共计约有100余家农业学校,其中像我单位这样拥有拖拉机驾驶培训资格的约有80余家。但是,这80余家拥有拖拉机驾驶培训资格的学多数还是归属于农业学校管辖,一些相对独立的拖拉机培训学校很多教职工也是农机学校的原有成员,在培训管理上较为混乱。虽然,上级主管部门要求农机校要与驾校进行分离,但由于监管的空缺,在实际的管理过程中,拖拉机驾校管理仍然等同于农机校管理,培训主体意识较为淡薄,容易出现管理上的漏洞。部分拖拉机老师在授课的过程中,由于自主性的限制,只能先以理论为主,延伸理论由于教学时间的限制无法进行讲解。
2.2培训师资知识性较低
以我校为例,由于很多现任老师大多数毕业年份较早,很多知识已经老化,并且,在教学手段上过于单一,不能充分调动课堂气氛。特别是随着多媒体技术的不断应用,学校在教学上倡导教师采用多媒体教学形式,从而进一步增强培训教学水平,提升培训质量。但是,由于部分现任教师教学认知的缺乏,很多教学方法无法在短时间内得到应用。此外,我在教学的过程中发现,很多学员对维修保养知识学习热情不高,通过了解发现,由于很多大中型拖拉机厂商目前已经全面实现“售后三包”服务,很多保养知识已经不再适应新的操作需求,由于年龄、学历的限制,部分学员在学习完基本的保养知识后,没有再对操作性进行深入学习。
2.3培训设备科学性不高
在很多的教学模式中,用粉笔、黑板的教学方式显得授课形式过于无聊,就算将多媒体技术应用到教学过程中,但驾驶技术作为一项实用性操作技术,应当在实际的培训过程中提升学员的综合技能。以笔者所在的开原地区为例,本地区很多拖拉机培训专业未能进行新机型的应用,在培训的过程中甚至应用很多当地已经不再使用的老机型,这就造成学员在完成培训后无法适应新机型的要求更不上拖拉机驾驶培训新形势、新要求。
3进一步完善拖拉机驾驶培训技术具体对策
3.1提升教学质量
根据上级农机主管部门的要求,拖拉机驾驶培训学校需要与传统的农机校分开,完全按照市场化的操作模式进行独立的驾驶培训模式,驾驶培训学习与培训老师之间实行双向选择的培训方式,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升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同时,结构合理、业务水平强、技术成熟应当成为一名合格的拖拉机培训老师的基础技能。我们教师可以在定期对相关培训知识进行学习的同时,还需要学习一些新的知识和技术,并使得自身的知识体系不断得到扩充。
3.2开展灵活教学
由于拖拉机学院普遍存在学历水平较低、年龄较大的特点,针对这一共同点,我们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需要进一步强调多样化教学模式的应用,可以开展示教形式、多媒体教学形式,进一步提升教学趣味性。由于一些学员年龄较大、文化水平较低,可以尽量减少理论教学时间,多开展一些实际的技能教学实践。在培训时间上,可以以全日制与学时制相互结合的方式,对一些私人事务较忙的学员可以开展学时制教学,保证其技能操作水平得到有效提升。
3.3完善培训手段
我校对拖拉机驾驶培训专业较为重视,在以往的基础上,对专业教学条件、硬件设施以及相关道路驾驶模拟设施等均进行了配套与更新。在这一标准下,我们教师需要进一步完善自我,增强培训手段的多元化,针对不同的年龄层次、不同的时间安排、不同的操作难度、不同的操作需求等制定出详实的培训计划,在充分满足教学需求的基础上,不断对学员的疑问进行解答,对教学难点与教学漏洞进行排查与补充,从而最终使得学员真正掌握拖拉机驾驶技术。
参考文献
[1]华文宏.浅谈拖拉机驾驶培训的发展现状与对策建议[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3,07:15-16.
关键词:农机安全驾驶;培训;教育效果
中图分类号:S274.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432(2013)-04-0186-1
1农机驾驶培训中存在的问题
1.1教学人员所掌握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技能相对落后
对新型农机及柴油发动机新技术掌握不多,新型配套机具的使用调整缺乏资料,多媒体视频教学、远程网络辅导等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不会使用,培训水平明显滞后,难以跟上时代的发展。
1.2部分农机驾驶培训机构对学员学籍档案管理不够重视,存在不规范现象
学员学籍档案中存在学员申请表、培训情况表及培训记录中学员信息资料不完整现象,农机驾驶培训记录中理论教员、实践教练员签名采用盖章的方式代替签名,有的学校在拖拉机驾驶培训记录中的培训内容、培训学时等方面的记载与教学大纲要求不符,且档案编号的填写不符合规定。
1.3有些农机驾驶培训程序过于复杂,多数学员难以接受
一些农机虽然保有量较大,但在农村多数只是代替牛、马耕作或用于农田作业运输,维修、保养都是农机维修点为其服务的,有的地方要求也必须参加理论知识和实践驾驶操作技能的学习,这样要经过多次考试,时间跨度太长,占用学员时间较多,所以大多数学员并不是自觉到培训机构报名,只是靠执法人员进村入户做工作或在路检路查时无证驾驶才来参加培训。
1.4《农机驾驶培训情况表》定期不上报或少报
有的培训机构因诸多原因造成,每次培训结束后都不上报或少报《农机驾驶培训情况表》,导致培训数量与农机监理部门掌握的申领驾驶证数量差距较大,难以全面掌握其培训的实际情况。
1.5农机管理部门监督管力度不大
省、市级农机管理部门监督管理职责、权限不明确,特别是市级农机管理部门监管力度不大,缺乏政策的支持,经费开支难以保障,没有行之有效的处理和处罚手段,在规范管理上难度很大。
2提高农机安全管理人员培训教育的效果
要提高培训教育的效果,作为一名教员,应着重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2.1要了解参训人员的组成结构
从参训人员的来源看,有三个特点。一是来自不同的单位和地方,既有农机管理人员、生产销售人员,维修维护人员,也有农机大户及农机手等人员,具有多样性。二是从参训人员的素质看,有初中学历的,也有本科学历的,既有农机安全管理基础知识的,也有从未参加过安全培训的,每个人的文化程度及知识结构各不相同。三是从参训人员的心理看,有认真参加学习的,也有的仅仅是为完成任务,拿个证书而已。因此,在每次培训授课前,要对参训人员的基本情况进行了解,掌握人员的构成、素质和心理状况,只有这样,才能了解参训人员的实际需求,做好教学准备工作。
2.2要注重教学内容的针对性
在开展培训时,一是要按照材和培训大纲的要求,认真编制切实可行的教案,使教学内容符合参训人员的需求,能够学以致用。二是要根据每次参训人员组成结构的情况,在保证完成教学大纲的前提下,灵活调整教学内容,做到既保证重点、又有针对性和实用性。三是要采取通俗易懂的语言,将理论知识部分内容,进行深入浅出的讲解,使大多数参训的人员都能听懂并掌握。
2.3要开展教学方法创新
要避免照本宣科,坐着念书与划杠杠的方式,注重创新教学方法。一是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手段,将文字、声音、图形、图像等相结合,集中学员的注意力,使抽象的问题形象化,增强了直观性,使枯燥的文字叙述变得生动有趣,从而提高培训质量。二是要善用案例教学,以身边发生过的人和事作为典型案例,采用典型案例分析的方法,使参训人员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深刻掌握所学的农机安全理论知识。三是要开展教学互动,用开放、互动的方式,鼓励参训人员亮出自己的观点和意见,畅谈自己的想法和做法,同大家一起探讨,分享收获,听取别人的经验和体会,互相启发,互相学习。
为规范我区联合收割机驾驶员培训管理工作,解决市、县农机学校缺乏联合收割机教练员的问题,推进联合收割机驾驶培训工作,经研究,决定在武鸣县举办全区联合收割机教练员培训班。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培训对象
从事联合收割机驾驶培训工作、并持有操纵杆自走式联合收割机驾驶证(S)的人员;具备条件的推广技术人员可参加培训。
二、培训时间
2年6月2日报到,3日-5日培训,共3天时间。
三、报到地点
武鸣县城灵水运动员之家(灵水路训练基地内)
四、培训及考试考核内容
(一)联合收割机及驾驶人管理规定,联合收割机驾驶人考试内容与评定标准。
(二)联合收割机结构原理与维护保养。
(三)联合收割机驾驶技术。
五、考试及发证
考试分为理论知识和驾驶技能考试。考试考核合格的,由自治区农机化管理局颁发《**壮族自治区联合收割机教练员证》。
(一)理论知识考试
1、考试内容为培训班讲授的相关知识,采用笔试闭卷考试,时间为90分钟,成绩在80分以上的为合格。
2、考试要求。试题分为选择题与判断题,共100题,每题1分。
(二)驾驶技能考试
考试科目为:场地驾驶(科目二)和田间(模拟)作业驾驶(科目三)。(培训期间不安排训练,请参训人员在校自行训练)。
六、培训经费
学员每人交700元,其中食宿费400元,会议室及教练车租金、交通费、教材费等费用300元。
七、培训班承办单位
培训班由自治区农机化管理局组织,由**市农机化管理局和武鸣县农机化管理局承办。
八、工作要求
(一)请各市于2008年5月29日前将培训班回执报我局科教质量处,以便安排食宿。
(二)学员报到时需提交:《**壮族自治区联合收割机教练员申请表》、联合收割机驾驶证复印件、居民身份证复印件和近期1寸免冠彩照6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