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妊娠高血压;治疗;解痉;疗效
[中图分类号]R714.24+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4-4721(2011)03(b)-101-02
妊娠期高血压病是产科较为复杂也是常见的综合病症,是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常继发重要器官严重并发症,并可致胎儿宫内窘迫或死亡,占全部孕妇的7%左右[1]。该病常见于年轻初产妇,高龄孕妇以及多胎妊娠、葡萄胎、糖尿病者。积极治疗妊娠高血压对母儿的安全至关重要,由于某些治疗高血压的药物对胎儿会产生一定影响,因此,妊娠高血压患者用药时必须慎重选择。临床上对于该病的治疗主要是以解痉、镇静,降压,合理扩充血容量以及改善微循环状况为主,必要时利尿,让患者的重要脏器和子宫胎盘供血量得到提高。本院2005年6月~2008年6月收治的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172例,经过积极治疗取得了不错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该组患者172例,均为本院收治的妊高征患者,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临床分型诊断标准参照乐杰主编的第5版《妇产科学》,剔除妊娠前即有高血压的患者。年龄18~42岁,平均28岁。孕28~41周。血压150~240/115~160mmHg。其中,轻度高血压患者33例,中度高血压88例,重度高血压51例。初产妇131例,经产妇41例。该组患者86例采用西药常规治疗(对照组),86例采用丹参、黄芪注射液治疗(治疗组),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血压等方面均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
1.2.1病情监测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血压、心肺疾病、体重、腹水、尿量、尿常规、眼底、生化、24h蛋白尿定量、EKG凝血机制,此外,B超检测羊水及胎盘情况,对胎儿的发育及胎心情况、胎动次数都要严加注意。
1.2.2治疗方法①对照组:该组患者采用硫酸镁解痉,酚妥拉明10~20mg+5%的葡萄糖盐水500ml,静脉滴注降压,或采用拉贝洛尔100mg,口服,2次/d,根据血压渐加量,先兆子痫和子痫患者给以地西泮10mg肌注,每6~8小时1次。出现全身性水肿时,心脏负担过重可以采用利尿剂,但同时要注意补钾。贫血者输鲜血,低蛋白者输白蛋白或血。对于颅内压增高的患者可用20%的甘露醇250ml快速静滴,脱水减轻颅内压。②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用黄芪注射液30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中静脉滴注,丹参注射液20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中静脉滴注,1次/d。对于胎盘早剥、前置胎盘、子痫已控制者,胎龄已达36~37周以上,合并有胎儿宫内窘迫或其他异常情况,尽量行剖宫产结束分娩。病情严重,药物治疗无效者,可给予地塞米松10~20mg+20%的葡萄糖盐水20ml,静脉滴注,1~2次/d,促进胎儿肺成熟。对于子痫反复发作,无法控制者,可行引产术。
1.3疗效评定
①治愈:症状体征消失,血压
1.4统计学处理
用SPSS11.0统计软件。计数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用χ2检验,P
2结果
2.1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组的患者治愈59例,好转19例,总有效率为90.7%(78/86),显著高于对照的74.4%(64/86),P
2.2两组患者母儿结局比较
治疗组在剖宫产、产后出血、胎心异常、新生儿窒息等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P
3讨论
妊娠高血压疾病是妊娠中晚期的特发疾病,一般在妊娠20周后发病,以高血压、蛋白尿及其他全身功能紊乱为特征[3],严重危害母儿的健康。减少母婴的病死率和避免新生儿出现严重的后遗症,是治疗该病的最终目的。目前对于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治疗原则是适时终止妊娠,它是治疗妊高征最重要的方法。丹参、黄芪注射液为临床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常用中药制剂,两组联用有改善微循环,清除自由基,扩张冠状动脉,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血压,增加肾流量,增加红细胞携氧的作用。本文结果表明,降压,镇静,扩容与利尿,解痉加丹参、黄芪注射液等治疗对减少妊高征并发症,确保母儿安全有重要的意义。此外,孕妇在妊娠早期进行定期检查,主要是测血压、查心率和测体重,注意休息和营养,保持精神放松,心情舒畅,可以有效地预防妊高征的发生。
[参考文献]
[1]郑碧华.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及其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J].中国妇幼保健,2006,21(4):465-467.
[2]邓大梅,李琴.产妇妊娠高血压综合征3167例分析[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9,30(3):263-267.
[关键词]妊娠高血压疾病;围生儿;死亡率
[中图分类号]R714.24+6[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673-7210(2008)08(a)-051-02
妊娠高血压疾病是妊娠特有的,且常见的并发症,至今仍是严重威胁母儿的生命安全和健康的主要原因之一,由于近年来重视对围生医学的研究,加强围生期保健,其发病率有所下降,且不断提高了产科诊疗技术,有效降低了孕产妇和围生儿死亡率。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患者均为2003年1月~2006年12月在我院住院分娩的孕产妇。
1.2诊断标准
参照乐杰主编的《妇产科学》(第6版)妊娠高血压疾病诊断标准[1]。妊娠高血压疾病包括:妊娠期高血压、子痫前期(轻度)、子痫前期(重度)、子痫。
1.3方法
对同期在我院进行保健和分娩的孕产妇进行观察、追踪、统计。采用统计学χ2检验进行分析。
2结果
2.1两组发病年龄比较
4年间,分娩的孕产妇共2186例。并发妊娠高血压疾病与无妊娠高血压疾病的对照组的平均年龄分别为(28.5±3.0)岁和(30.5±2.0)岁,二者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2.2妊娠高血压疾病发生情况及围生儿死亡率比较
并发妊娠高血压疾病121例,发病率为5.54%。其中,妊娠期高血压72例,占59.51%;子痫前期(轻度)37例,占30.58%;子痫前期(重度)9例,占7.44%;子痫3例,占2.48%。孕产妇死亡1例,围生儿死亡17例。围生儿死亡比无妊娠高血压疾病的高6倍多,死亡率分别为41.32‰和5.81‰(表1)。
两组死亡率比较,χ2=18.68,P
2.3合并症与妊娠高血压疾病发生率的关系
合并各种内、外科疾病的孕产妇,妊娠高血压疾病的发病率是无妊娠合并症孕产妇的3倍多(表2)。
两组妊娠高血压疾病的发病率比较,χ2=56.39,P
2.4有无合并症与产科并发症的关系
合并内、外科疾病的妊娠高血压疾病孕产妇,更容易发生各种产科并发症(表3)。
两组并发症的发生率比较,χ2=6.11,P
3讨论
目前,国内研究表明,妊娠高血压疾病是由于遗传方面的某些缺陷导致母胎免疫功能失衡,胎盘缺血,低氧或免疫病理反应引起毒性因子的产生,损伤血管内皮引起全身小动脉痉挛而发病[2]。本组资料发病率为5.54%,与上海市的5.57%相近[3]。
合并各种内、外科疾病的孕产妇,更容易并发妊娠高血压疾病,且病情重,对母儿危害远较单纯妊娠高血压疾病严重,尤其合并心脏疾病,更容易危及母儿生命。本组死亡的1例产妇,正是妊娠高血压疾病合并心肌炎患者,由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妊娠晚期心脏形态变化以左室壁增厚、左房增大及心包积液为主[4],加上心肌炎症纤维化和心血管阻力,容易引起心力衰竭,应引起临床医生的高度重视。
妊娠高血压疾病时,胎盘上母体和胎儿连接处发生异常变态反应。青岛医大及湖北医大对妊娠高血压疾病胎盘绒毛滋养层细胞凋亡进行了研究,发现妊娠晚期的妊娠高血压疾病胎盘绒毛细胞凋亡指数明显高于正常妊娠的胎盘,并随着妊娠高血压疾病病情的加重,凋亡指数呈上升趋势。绒毛细胞凋亡的增加,可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母胎物质交换。因此,容易发生早产、胎盘早剥、胎儿宫内发育迟缓等产科并发症。
妊娠高血压疾病的治疗,要努力降低孕产妇、围生儿的病死率,避免孕产妇,尤其是新生儿后遗症的出现。妊娠高血压疾病患者的早期监测、积极治疗和防止并发症的发生尤为重要。对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心脏病积极控制心衰,适时终止妊娠是重要手段[5]。但对于基层医院,由于设备、诊疗技术、人员等条件的不足,因此,正确识别高危妊娠,估计病情变化,及时上送上级医院是避免孕产妇、围生儿死亡、确保母婴安全的关键。
[参考文献]
[1]乐杰.妇产科学[M].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
[2]全国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基础与临床研究学术研究会议纪要[J].中华妇产科杂志,2001,36(4):199-201.
[3]上海市妊娠高血压综合征调查协作组.上海市10年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发病的研究[J].中华妇产科杂志,2001,36(3):137.
[4]林腾,陈丽函,陈映缄,等.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妊娠晚期心脏形态及心功能变化的超声心动图研究[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5,21(8):487-489.
[5]姜兆芹,杨秀芝,王金霞.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性心脏病终止妊娠的时机、方式及结局的临床研究[J].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07,9(6):13-15.
关键词妊娠高血压;待产期;护理干预
妊娠高血压疾病多发生于妊娠后期,以待产期尤为多见,患者主要表现为蛋白尿、高血压、水肿、抽搐、昏迷、心肺功能衰竭等症状,可导致严重结果,是导致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对待产期妊娠高血压疾病患者在实施对症治疗的基础上全面进行护理干预,对提高患者生命质量具有积极意义。本研究对2012年5月-2014年5月收治的待产期妊娠高血压患者122例实施全面护理干预,取得的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12年5月-2014年5月收治待产期妊娠高血压患者122例,其中初产妇104例,经产妇18例。患者入院时血压均≥90/160mmHg,尿蛋白>300mg/24h,患者年龄20~37岁,平均(32.12±5.43)岁;孕周36~40周,平均(37.12±4.28)周。
护理方法:①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待产期妊娠高血压患者入院治疗过程中,普遍存在对自身生命安危,以及药物治疗对胎儿影响的担心,焦虑和恐惧情绪比较常见。对此,护理人员应在与患者接触过程中耐心与患者沟通,构建良好的护患关系,向患者耐心介绍疾病知识及护理重点,消除患者紧张心理,引导患者积极配合治疗。②饮食及体外护理干预:指导患者低脂肪、低盐、高蛋白营养摄入,注意饮食中钙、铁等微量元素含量。要求患者采取左侧卧位,保持卧床休息,确保胎盘供血充足,避免胎儿缺氧。③生命体征监测:每日定时对患者进行血压测量,对重度妊娠高血压患者应持续监测患者体温、呼吸、脉搏、血压等生命体征,同时要对患者精神状态及意识情况进行观察,一旦发现异常应立即采取对症治疗措施。④治疗同步护理:对于采用硫酸镁治疗的重度妊娠高血压患者,应注意慎重用药,在给药前要确定患者膝跳反射正常、排尿量和呼吸症状,同时要做好葡萄糖酸钙解毒准备,一旦发现患者出现中毒症状要立即进行解毒抢救。⑤监测胎心和胎动:待产期严重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可出现子痫前期症状,可导致胎儿窒息和死亡,为此应对胎儿胎心和胎动进行密切监测,胎儿胎心音160次/min,应立即对患者实施吸氧护理。⑥环境护理:确保住院环境整洁舒适,病房内要保持安静、通风良好、光线充足。⑦睡眠护理干预:良好的睡眠对减轻患者症状具有重要作用,患者休息时间段中,要保证病房绝对安静,避免光线刺激,避免一些打扰患者休息的治疗和护理活动,如有必要可给予安定、苯巴比妥等镇静药物解决患者失眠问题。
评价指标:采用世界卫生组织公认的生存质量测定量表(WHOQOL-BREF)对患者护理前后的生命质量情况进行评价。得分越高视为生命质量越好。
统计学处理:数据均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处理,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采用t检验进行分析,以P
结果
生存质量测定量表测试结果显示,全面护理干预后患者心理、生理、环境及社会关系方面均明显优于护理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讨论
妊娠高血压疾病是一种临床较为常见的疾病,其发病原因及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一般认为受环境和基因影响,在患者妊娠中期至分娩前均可发病,待产期是妊娠高血压的高峰期,当前医疗技术依然无法彻底预防妊娠高血压。做好待产期妊娠高血压疾病患者护理工作,对于防治病情进展和恶化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