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作文网

包装创新设计(整理2篇)

时间: 2025-07-16 栏目:办公范文

包装创新设计范文篇1

关键词:包装设计;绿色;大胆;创新;趋势

中图分类号:J5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3)26-0067-01

把一种计划、规划、想象这种思想感知,通过视觉的形式传达出来的活动过程,大家将它称作设计。从远古到今日,劳动是人类最重要的行为方式,人类发展离不开辛勤的劳动,人类通过劳动来改造世界、创造文明、促进发展,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而造物是最根本的创造活动,在造物前人们都会思考该如何造物,怎样造物,那么这个前提思考过程就是思想感知,设计就是将这些思想感知有机的展示、展现出来,可以把任何造物过程中的计划、规划、思考理解为设计。由于造物行业的多样性,由此产生了平面设计、室内设计、景观设计、建筑设计、工业设计、动画设计等等。最直白,最简单的定义设计应该是“有目的的创造行为”。人类在向信息时代迈进的过程中,普通公众的价值取向和审美情趣应由科学家与设计师来引导。未来社会追求的是高速、环保、多元化、绿色、多媒体,人们应该有更健康、更绿色的生活方式。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主办的“雅致中华”二十一世纪生活文化设计国际大赛,宗旨是号召全世界的新一代设计师在世纪之交,从引导二十一世纪的消费市场时尚潮流的观点出发,以跨时代的审美意识去重新发现和认识中华之千年传统和民族文化中的审美意识及表现方法的价值和意义,特别是那种以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哲学为其中心思想的,人与自然交融和谐的生活。由此看出未来生活的走向是绿色生活,那么设计应该是绿色设计。维克多・巴巴纳克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绿色设计理念将成为未来设计市场的主要思想和设计准则。但在考虑绿色、健康设计的同时,设计还应该更大胆,更富有创新精神,21世纪的设计理念应该围绕大胆;绿色;创新这三大主题出发。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出现,所有企业都在追求自身的品牌身份和理念,那么就需要设计师设计出更多符合该企业形象的设计产品。那么设计的重要性悠然可见,国内外关于设计的定义多种多样,但从根本上来说,它是一个“为明天工作”的概念,与维系社会发展与进步的经济有着密切的联系。我们甚至可以说,设计的属性主要在于经济,经济属性是第一位的,设计与经济紧密联系,密不可分,设计为经济服务,艺术属性是第二位的。包装设计作为设计范畴的一个分支,其个性突出地体现在经济属性方面。正因为如此,全面了解其经济属性不仅有助于深化对设计本质意义的认识,而且对准确把握包装设计的过程及其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应用效果,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包装是建立品牌的关键,同时也越来越被人们高度重视。世界上的包装设计领域不仅有浪漫的欧洲包装设计、精致细腻的日本包装设计,也有市场性特强的美国包装设计和具有典型东方特色的中国包装设计。中国的包装设计正在不断发展建立自己的地位,随着世界设计的大环境变化和进步,有更多的设计师对未来的包装设计方向提出了思考。简约、环保、低耗和创新已经成为包装设计的新潮流。

现代包装设计在我看来必须符合三个核心价值观念:环保、大胆、创新。在全世界都在提倡绿色设计的大环境、大走向里。在设计时必须保持环保意识和环保理念。在设计过程中,还必须抛开各种束缚,不断挑战自己,寻找新的创意。大胆,顾名思义在设计工程中,要有大胆创新小心求证的设计过程,但是大胆是第一步,有大胆才有创新,才有进步。这三个核心价值观有两个主要的作用,首先是,在设计的时候在我们脑海里保持这三个核心价值观有助于我们在设计上高度重视这些设计原则,同时又能够帮助我们不断地挑战自己,以及自己的设计。其次是,在创作优秀设计的工程中,这三个核心价值观为我们认为有必要考虑的因素设定了很好的参数。现代的设计,尤其是包装设计中,我们不难发现,一个好的设计师能够通过自己的设计语言和视觉语言,传递当今时代潮流和风尚。

包装设计,尤其是现代包装设计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领域,设计师必须在不同层面进行工作以获得好的结果。设计的标志、选择的色彩组合和材料的运用都很重要,这些可以使包装设计与众不同,并易于消费者辨认这些形形的产品,所有这些都需要设计师的创造技能。通过包装设计把信息整合在一起组成一个在情感上和实用性上都能够与消费者在不同层次上进行交流的故事,这必须依赖于设计师对自然、社会、人性的理解。在战略领域里,把品牌设计和产品的整体品牌个性融合在一起,则必须依赖设计师的文化和社会领域能力,最后,把握最新的发展趋势,如环保设计,必须依赖于设计师的环保意识、道德和好奇心。如果设计师能够掌握这些,那么一件优秀的、环保的、个性、独特的设计作品便能够应运而生了。

参考文献:

包装创新设计范文篇2

笔者从“安藤忠雄对建筑的文脉性的理解”中得到启发,并反思我国现代包装设计中,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的这一问题。从我国现有的包装中来看,我们对于包装设计中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其表现形式仅仅局限在对传统文化符号的简单拼贴,并应用到现代包装材料上。例如,在每逢中秋佳节的时候,市面上都会出现各式各样,富丽堂皇的月饼包装,但大都对古代元素的生搬硬套。难道这就是我们所谓的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安藤忠雄在对日本文脉的处理手法中,更注重如何采用去激发、融合与传承一座的城市的“古老”与“现代”文明,这种融合形式,不是我们理所当然的认为,就将“传统”与“现在”东西的直接搬用与并置,而是一种“自然的融合形式”,它即不冲突,也不怪异。在安藤忠雄规划与设计的城市里,我们能够回忆城市的“过去”,品读着城市的“现在”,展望着城市的“未来”。所以,对于我国包装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我们需要传承的是自古几年的中华传统文化精神,创新的是艺术新的表达形式。翟墨先生主编的《人类设计思潮》一书中指出,“没有对形式的探索,艺术和设计将永远匍匐在物象的泥淖里不能飞动起来;只有把形、光、色、线等形式因素相对独立出来进行研究,找出其特有的形式规律,才能有艺术和设计的现代、后现展。”2所以,我们需要深入挖掘,提炼传统文化符号,创新出符合现代人审美的、值得推敲的新视觉表现形式,清晰传达我们的传统文化精神。

包装材质设计的创新

对于材质,安藤忠雄在建筑方面追求的是清水混凝土材质的平滑感以及柔和的质地美感。他曾提及:“为了得到平滑的质感,以及为了将美感保持长时间,要尽量将坚硬的混凝土打造得具有平滑感,这是不可或缺的。为了在基本质地上获得美感,我反复研究了最合适的调和比。”这种对于材质质地美感以及手感的高要求,导致出安藤忠雄的建筑有一种难得的细腻,高雅的美感。这让笔者不由得想到了我国市场上的包装设计,不仅对包装材质的选择不讲究,而且包装材质的手感粗糙。这些细节,都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我国包装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例如,劣质的快餐盒材质给人一种“白色污染”的视觉感。轻轻一扯,就会裂开,并且气味刺鼻。这样即使再美味的饭菜,到了这样饭盒里面都会给人恶心发呕的感觉;且有的企业为了获得更高额的利用,以最低的价格的脲醛类模塑粉替代三氯氰氨(密胺),并在制成的碗,勺,筷子,杯子的外层涂上一层三氯氰氨粉,使得这种餐具会析出较高的游离甲醛,具有强烈致癌性。由此可见,包装的材质问题已经不再是简单的美观性问题,其更是牵扯到食品安全性的问题。所以,有了这种劣质的包装即使是再好的中国产品,同样都会大打折扣。我国包装除了基本的材质选择上,不够合理讲究,对于材质上的印刷也存有很大的问题。与国外的包装相比,由于中国落后的印刷技术,使得我国包装在“品级”上与之相比差强人意,劣质低廉。因此,质地美观,手感细腻的材质,加上好的印刷,也是好的包装品质体现的基础。如同安腾忠雄对于材质表现形式的苛刻要求,才能制造出打动人心的“清水混凝土”。所以,中国包装的创新变革,对于材质而言,我们应该更加讲究材质间巧妙的搭配形式,讲究材质的奇特的手感形式,让它与消费者之间产生互动,感受到它细腻的存在。

包装镂空结构设计的创新

在我国,包装结构设计中的镂空设计很不讲究,使得常出现密封性问题等性质,致使内部产品受损或者内部食品的变质等情况。所以,在我国,对于包装镂空结构的设计应该如何创新和提高呢?笔者,从安藤忠雄的建筑里得出了以下的启发:安藤忠雄在建筑领域,被人们称作是用光的高手。在他的建筑里,无处不在的是光与建筑之间的运用,那种虚实相生,灵活变化的美感。但安藤忠雄利用建筑的镂空所制造出来的光与影,其最初的设计目的,不是为了单纯的好看的形式,而去进行建筑的结构设计。例如,光之教堂的建筑设计,其墙体的镂空,是为了引用自然的光,让进入教堂内的人,感受到那种宗教的神秘感。由于采用的是自然光,引使得馆内的绘画作品,根据季节或时间的变化,其引入的自然光,让绘画作品产生美轮美奂的视觉效果,同时也很好的起到节能环保的作用。所以,安藤忠雄建筑中的镂空开口设计,并不是空穴来风,而是为了让进来参观的人,感受到建筑本身所要传达给人们建筑本质思想和功能的目地。从而,对于包装结构的镂空开口设计,也应该是用一定实用功能为目的的去设计,我们可以利用开口,解决好包装中的食品安全,产品属性特征等问题。例如,对于茶叶的包装设计而言,首先注意到茶叶几点存储属性:1.喜阴凉忌日晒。因为长期的日晒会使茶的品质下降,并且急速氧化,产生一些不良的化学成分,且味道会逐步消失。2.喜通风忌密闭。因为包装内的水分不能过高,否则容易霉变。通风只能适度,让茶自然氧化,加速茶体的湿热氧化过程,也为微生物代谢创造条件。3.喜开阔忌异味。所以,对茶叶的镂空开口,就应该开的适度,这样既有利于通风透气,加速茶体湿热氧化,防止茶叶应为开口过大,导致品质下降,产生霉变。所以,我们的镂空开口设计既讲究适度的原则,同时,更讲究适度背后,以实用功能性为设计目的。

    【办公范文】栏目
  • 上一篇:艺术文化管理范例(3篇)
  • 下一篇:包装发货管理制度(整理2篇)
  •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相关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