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作文网

养老旅游市场分析(整理2篇)

时间: 2025-07-17 栏目:办公范文

养老旅游市场分析范文篇1

[关键词]老年旅游市场;旅游行为;开发对策

[中图分类号]F590.7[文献标识码]A

SeniorTouristBehaviorAnalysisandtheDevelopmentofTourismMarketfortheAged

WANShaojuan,WUChuanbiao

Abstract:Travelingmotivationoftheagedincludesseekingforfitnessandknowledge,visitingfriendsandrelatives,religiouspurposeandself-valuerealization.Theelderlyalsohaveplentyoffreetime.Theyaremoreindependentindisposingtheirincome.Andtheirwillingnesstospendmoreontourisincreasing.Asaresult,thereisgreatpotentialforthegrowthofthetourismmarkettargetingontheoldpeople.However,thetourismproductsdesignedexactlyforthesepeoplearefarfromenough.Thehealthcareservicesforthemarenotcomplete.Andthemarketingstrategyissingle.Basedonthecharacteristicsoftheagedintermsofdecisionmaking,consumptionandpost-purchasebehavior,tourismenterprisesshouldcreatepropertourismproducts,offerpeople-orientedservicesandtakediversifiedmarketingstrategiesfortheagedtourismmarket.

Keywords:tourismmarketfortheaged,tourismbehavior,developmentstrategy

随着老年人口数量的快速增长,我国已经进入人口老龄化阶段。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提高了物质生活水平,老年人开始注重精神生活的丰富。因此,老年旅游飞速发展,老年旅游市场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但目前我国的旅游企业对老年旅游市场的关注还比较少,在这样的情况下,充分了解老年旅游者的旅游动机及其行为特征,认识到老年旅游市场中存在的问题,并据此提出几点相应的发展对策,希望能更好的发展我国的老年旅游。

一、老年旅游者的旅游动机

人的动机来源于需要,而旅游需要是复杂多样的,这就决定了人们的旅游动机也呈现出复杂性和多样性。旅游动机是在旅游需要的刺激下,直接促使人们外出旅游的内部驱动力,促使人们旅游行为的发生。由于人生经历与生活背景的差异,我国老年旅游者的旅游动机呈现出独特性。

(一)注重身体健康

老年旅游者上了年纪,由于身体系统各机能的退化,对自身健康最为关注。外出参加旅游活动的目的是为了舒展筋骨、散心娱乐、健康疗养等。老年旅游者通常选择的旅游目的地是风景优美、气候宜人的地方。

(二)追求知识文化

我国大部分老年人有自己的个人兴趣和爱好,他们出游的动机是为了增长见闻,开阔眼界,欣赏异地的民风民俗。活到老,学到老,老年人的兴趣爱好十分广泛,如有的老年人爱好历史、有的爱好摄影、有的爱好戏剧、有的爱好异地的民俗风情等。

(三)注重探亲访友

情感在老年人的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人到老年,对物质的追求已经趋于平常,只要吃饱穿暖没病没灾已经是极大的满足,老年人怕寂寞,怕被社会及家人淡忘,开始变得失落、孤独、疑虑、抑郁和恐惧[1]。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出游的动机是为了探访远方的亲朋好友,维护社交网络,再续亲情、友情。

(四)追求

老年旅游者的人生经历独特,他们热衷于,以此为精神支柱。他们出游的动机是为了寻找心灵的寄托,瞻仰宗教圣地。据有关研究表明,老年人对宗教的热情随年龄的增长而愈发高涨。

(五)强调自我实现

对广大国内老年人来说,多年的生活经历和生活环境养成了他们平淡、悠闲的生活基调,一辈子忙忙碌碌到晚年是该享受或者休息了,对工作、人生价值的追求早已没有年轻时那么热切[2]。他们出游的动机是为了追寻业余爱好,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

二、老年旅游者的行为分析

旅游者行为是指旅游者以旅游为目的的空间位移及发生的游乐活动和生活行为,在旅游过程中的吃住行游购娱行为均属于旅游者行为范畴。老年旅游者的行为特征主要表现在决策行为分析、消费行为分析和购后行为分析三个方面。

(一)老年旅游者的决策行为分析

旅游决策是指人们在外出旅游之前,收集各种有关信息,然后根据自己的主观偏好,做出决定的过程[3]。老年人的旅游决策行为特征主要体现在信息获取方式、旅游目的地、出游方式及出游季节等方面的选择上。

1.信息获取方式较为传统。旅游信息的获取是产生旅游动机以及旅游行为发生的前提条件。老年旅游者旅游信息的获取主要来自报刊杂志、电视广告、亲朋好友和同事的介绍,这与老年人的生活习惯有关,老年游客喜欢把自己的旅游经历告诉亲朋好友[4]。

2.对目的地有较强选择性。老年旅游者对旅游目的地有较强的选择性,对旅游目的地选择比较慎重,在出发前会尽量通过各种媒介,对旅游目的地的情况作详尽的了解,并会很早就计划出游,提前安排行程[5]。尽管出游的目的仍主要是观光游览,但由于身体机能等退化的原因,对健康疗养类和度假旅游类的旅游产品需求量较高。

3.出游方式多为结伴出游。在出游方式的选择上,首先,老年旅游者出于身体、安全等方面的考虑,老年人通常会参加单位组织的旅游或加入旅游团;在交通工具上,主要是乘坐汽车和火车。其次,大部分老年人害怕孤单寂寞与社会群体脱节,加上子女忙于工作等原因而无法陪伴其左右,所以老年旅游者通常选择结伴出游。

4.出游季节多为春秋季节。老年旅游者更多地选择在春秋季节出游,出游天数多为1-3天。老年旅游者对出游时间的选择与老年人身体条件有着密切的联系,一般选择在春秋季节出游,气候适宜,老年人不容易因天气而身体不适;出游天数少,老年人体力能完全支持,不会给其造成身体上的负担。

(二)老年旅游者的消费行为分析

老年旅游者的消费行为主要表现在消费频率、消费水平以及消费喜好等方面[6]。旅游消费频率主要指旅游者一年平均出游次数;消费水平指旅游者一次出游的平均花费;而消费喜好则是老年旅游者心理特征的体现。

1.消费频率相对较低。一般情况下,老年旅游者一年内出游次数多为1-2次。但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和生活观念的变化,老年旅游者出游的次数也在不断增加。

2.消费水平相对较低。大部分老年人是由单位组织旅游,旅行的费用自然降低;老年旅游者大多为新中国成立前后生长的一代人,生性节俭,对消费持谨慎态度[7];此外,老年人坚持勤俭节约的美德,不奢侈不浪费,理性消费。总的来说,老年旅游者的消费水平低于一般旅游者。

3.消费偏好传统产品。老年旅游者偏好安全成熟、参与度弱的传统旅游产品;偏好精神体验丰富的旅游产品;偏好故地重游的旅游产品。老年旅游者最为偏爱的是自然美景类和历史文化类旅游产品。在旅途中,老年旅游者欣赏美丽的自然风光,追溯历史的痕迹,重温亲情友情革命情谊等,获得身心的满足。

(三)老年旅游者的购后行为分析

购后行为,指的是消费者在产品使用后对其感受如何及消费者的后续行为。其重要内容有顾客满意和购后行为。老年人旅游结束后对本次旅游的反馈将会影响到下次的旅游决策以及通过口碑效应影响到相关群体的旅游决策。老年旅游者的购后行为主要体现在购后自己的活动和影响他人的活动两方面。

1.高满意度产生重复购买行为。在旅游活动结束后,老年旅游者对旅游产品的满意度高,会使他们形成对该产品和该品牌的信赖感,从而使其产生重复的购买行为。

2.高满意度增加他人购买行为。在旅游活动结束后,老年旅游者的行为特征通常表现为在社区中与一起锻炼身体的同伴或亲朋好友交流旅游经历。老年旅游者通过口碑传播,增加了同伴或亲朋好友的购买行为。

三、老年旅游市场现状

(一)从旅行社的角度分析

1.缺少专门为老年旅游者设计的产品。老年人由于生理机能的退化,参加旅游活动不同于一般旅游者,而应专门对待,为老年旅游者设计具有特色、个性化的旅游产品。现在的旅游企业对老年市场比较忽视,没有针对性的旅游产品,住宿餐饮比较粗放,服务也不周到健全。此外,有的产品价格偏高,并非大部分老年人可以负担得起;有的产品时间安排恰好赶上黄金周,人满为患,交通堵塞,给老年旅游者的出行带来了极大的不便,降低了老年人旅游体验的质量。

2.老年旅游产品缺乏完善的医疗保障服务。老年人外出旅游承担着生理和心理的双重压力,对餐饮的清淡健康、住宿的舒适和交通的安全等有较高的要求。老年旅游者在旅游期间无随团医生陪伴,一旦老年人在旅游过程中突发疾病就无法得到及时有效的救助。有的老年旅游团队在行程安排上过于紧凑,老年人的身体状况承受不了,易导致老年人旧病复发。

3.老年旅游市场促销策略较为单一。在对老年旅游市场进行产品宣传促销时,目前我国旅游企业的促销策略较为单一,普遍采用的是降低价格招徕顾客,有的产品报价甚至低于成本价,这样导致老年旅游市场发展不规范。不仅不利于旅游企业利润的增加,也不利于我国老年旅游市场的健康发展,更会使旅游企业在公众心目中的形象受损。

(二)从老年旅游者的角度分析

1.老年人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充裕。老年人可自由支配的时间充裕,原因有二:一是“空巢家庭”的出现。自我国实行计划生育以来,家庭结构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出现了“空巢家庭”,即家里只剩两个老人,子孙都在外工作求学,只有在节假日才能团聚在一起,共享家庭之乐。二是现代人教育观念的变化。年轻的家长们为了要给孩子良好的成长教育环境,都不再愿意把孩子给老人带。故在大部分时间,留守在家的老年人是孤单寂寞的,而外出旅游恰是散心娱乐的最佳方式。

2.老年人在收入支配方面比较自由。大多数老年人已上无赡养父母的责任,下无抚养子女的义务,因而可以倾其所有来满足自己的需求,使老年人将相对有限的经济收入最大限度地转化为现实购买力[8]。老年人的子女为开拓老年人的眼界,丰富老年人的晚年生活,他们在旅行社为老年人购买旅游产品,由旅行社的导游、领队等代替自己陪伴老年人外出进行旅游活动,以此来表示自己对老年人的孝心[9]。总体来说,老年人在金钱上比较富余,在收入支配上比较自由。

3.老年人的消费观念发生变化。社会经济的发展带来了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老年人的消费观念也随之更新,体现在消费层次和结构上。他们不再仅仅满足于物质层面,而是更加注重精神生活的丰富以及文化素质的提高。通过参与旅游活动,老年人领略了祖国的大好河山、开阔了眼界、增长了知识、益智健体及愉悦身心等等,从而获得生活的满足感。

四、老年旅游市场的开发对策

(一)定制老年旅游产品

老年人有着特殊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在开发旅游产品时要注重对老年人的适用性[10]。未来的老年旅游产品在线路设计上要坚持“特色鲜明”、“内涵丰富”的原则,根据老年人的心理需求安排适合老年群体参与的旅游项目。如“夕阳红旅游专列”、“金婚游”和“快乐老人专线”等老年旅游产品。

(二)提供人性化的服务

为确保高质量、个性化的服务,老年团队的导游不仅要具备高度的责任感和良好的职业道德,还要掌握老年人常见病的急救方法,旅游全程应有专职医疗保健人员陪同。旅行社整个行程安排要轻松适宜,旅游活动节奏要适中,随时根据整个老年团队的身体状况进行灵活调整,为老年旅游者提供人性化的服务。

(三)采用多样化的促销组合策略

在对老年旅游市场促销时,应采用多样化的促销策略。在价格上,旅游企业应在保持产品质量的基础上制定较低的价格,最好是采取包价旅游的形式,另外,应根据旅游的淡旺季对旅游产品实行浮动有竞争力的价格。在渠道上,旅游企业可以加强与老年机构或其他旅行社等的合作,形成规模,从而给予一定的优惠。在促销方式和产品上,可以在一些像父亲节、母亲节等节日里,向子女们推销“家庭旅游套餐”这样的旅游产品。

总之,老年旅游者是旅游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伴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老年旅游市场呈现出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潜力,正成为新的旅游经济增长点。我们应该从考虑老年人的物质及精神需求出发,深刻分析他们的旅游动机及其行为特征,提倡“旅游生活化”的消费理念,定制符合老年人身心特点的旅游产品,提升老年旅游者旅游体验的质量和满意度,采取有针对性的、行之有效的营销方式,使这个潜力巨大的市场焕发蓬勃生机。

[参考文献]

[1]邬沧萍,姜向群.老年学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23

[2]魏来,章杰宽.老年人旅游动机及其旅游景点选择偏好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2(18)

[3]保继刚,楚义芳.旅游地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35

[4]包亚芳.基于“推-拉”理论的杭州老年人出游动机研究[J].旅游学刊,2009,24(11):47-52

[5]申明新.我国老年旅游市场及营销策略研究[D].吉林大学,2007

[6]陈蕾.国内老年旅游者旅游行为研究―以福州市老年旅游市场为例[J].宜春学院学报,2011,33(10)

[7]余颖,张捷,任黎秀.老年旅游者的出游行为决策研究―以江西省老年旅游市场为例[J].旅游学刊,2003(3):25-28

[8]左莉.老年旅游者的旅游行为特征探析―以成都市老年旅游者为例[D].西南财经大学,2010

养老旅游市场分析范文篇2

一、养老旅游的概念界定

李松柏认为养老旅游是老年人为了寻找更舒适的养老环境离开他们的常住地,到其他地方休闲、度假、养生,连续时间不超过一年的活动。

周刚认为养老旅游在本质上属于老年度假旅游,是老年旅游者以异地养老的形式而发生的不以工作、定居和移民为目的的旅行和游览活动的总称。

这两种定义都是站在旅游者的角度来定义的,笔者认为养老旅游作为旅游的一种,应该以旅游的定义为基础,旅游是人类社会的一种短期性生活方式,是旅游者在旅行和暂时性停留中所引起的一切现象和关系的总和,所以我认为养老旅游是指老年旅游者在连续时间不超过一年,且不以获取经济利益为目的的异地养老过程中所发生的一切现象和关系的总和。

二、中国老年旅游消费市场与旅游养老市场分析

(一)中国老年旅游消费市场

老年旅游是旅游养老发展的基础,老年旅游市场的发展与旅游养老规模化的形成有着直接的联系。从整体需求来看,2013年我国老年出游人数达到全国出游总人数的25%,而由于发达国家则己高达60%以上,同时,中国老年旅游者的出游率只有65%,远远低于全国城镇居民94.8%的出游率,可见我国老年旅游还有继续上升的空间。然而,由于老年旅游存在价格低、利润低、风险多、要求多等特点,旅行社对于老年旅游线路的开发并不热心,产品相对比较单一,老年人的消费需求远未得到满足,这使潜在的消费转化为强制性储蓄。同时据北京的一些旅行社调查结果显示,70%的老人退休后有旅游的倾向,所以养老旅游有一个庞大的消费群。

(二)中国发展旅游养老市场需求分析

旅游需求是具有一定支付能力和余暇时间的人们在一定时间内,愿意按照一定价格而购买某一旅游产品的数量。因此,中国旅游养老的市场需求分析包括购买能力和意愿分析两部分。

一是购买能力。据调查,我国老年人年平均收入水平较2002年增长了6.1倍,城市老年人中有52.8%的人拥有储蓄存款,退休金到2015年就将增加到10383亿元,老年消费者的月收入平均787.2元,略高于其子女732.3元的人均月收入。因而,可以预见的是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以及养老体制的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我国老年人的收入水平会持续平稳提高,而恩格尔系数却会平稳下降,旅游养老市场的购买能力可以有较好的保证。二是意愿。现代的很多老年人不再简单地满足于最基本的物质生活需求,而有了丰富生活、享受生活的强烈愿望,旅游作为一种融知识、娱乐、健康为一体的更高层次的休闲活动很自然的开始在老年人的生活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随着老年人社会生活消费观念的转变以及老年人具体成员的变化,70%的老人有退休后旅游的倾向,走出家门参加各种旅游活动成为越来越多老年人的生活组成部分。

三、养老旅游的产品开发策略

(一)专家观点:异地旅游严格说不算养老,但值得提倡

“严格意义上讲,这种并不属于养老方式,但这种方式值得提倡。”江苏省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所长陈颐告诉记者,我们通常所说的养老方式不管是居家养老还是机构养老,都是指由谁来照顾老人,不论家庭成员还是工作人员要为老人提供生活上的照料、疾病护理还有心理安慰。“像冬天往暖和的地方待上一段时间,酷暑去外地避暑十天半个月,这种度假休闲的方式对老年人来说是不错的。”陈颐认为,只要老人有经济能力,自己愿意,而且身体允许,短期去外地居住,不仅有益于老年人的身心健康,还推动了当地旅游经济的发展,是一举多得的好方式。

陈颐说,到另一个城市长时间居住,交通、住宿、餐饮等方面都是刚性生活支出,对退休族来说,如果没有足够多的资金支持,就很难玩得转。“现在很多子女不跟父母一起过,感觉到身边尽孝是心有余而力不足,给父母一定的资助让父母玩得开心也是一种尽孝的方式。”

(二)重点开发物美价廉型养老旅游产品

    【办公范文】栏目
  • 上一篇:包装公司规章制度(整理2篇)
  • 下一篇:自驾游战略(整理2篇)
  •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相关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