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作文网

观察动物的作文范例(3篇)

时间: 2025-09-26 栏目:办公范文

观察动物的作文范文篇1

一、热爱生活,学会观察

叶圣陶先生早就说过:“生活犹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因此,语文老师要想办法让学生在家庭、学校、社会的大环境中观察、体验,积累写作的素材,在作文时做到下笔如有神。

教学中,我让学生从生活中学会观察,有意识地指导他们把一天中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事记下来。这种做法,学生们容易做到,而且觉得有趣。为了调动他们的观察积极性,我经常组织小组交流活动,特意安排小组长把同学们说的新鲜事记下来,定期或不定期地在班上交流,推荐出最好的,把它当做当天的新闻,以班报、课前演讲等形式展示出来。同学们看到自己的作品被展示出来后,个个眉开眼笑。有些学生为了收集到比别人更有趣的事,一回到家,就通过看电视、听广播、阅读课外书等方法,挖掘有意义的事,渐渐养成留心观察的习惯。

二、将观察方法渗透在教育教学活动中

在实际教学中,我发现学生的作文,有时会有一部分条理不清,内容一团糟。这是因为教师在活动中没有有意识地渗透观察方法,学生不清楚观察目的、观察任务、观察顺序。因此,在相关的教育教学活动中,语文老师要巧妙地在各环节渗透观察方法的指导。

有一次,应学校要求,我组织本班学生参加了“走进敬老院”的活动。活动前,我有意识地向学生指出这次观察的重点:留心观察敬老院的建筑设施,用心感受敬老院里的工作人员的工作态度,把你在活动过程中听到的、想到的内容写下来。明确了参观的目的和任务后,他们像记者一样边走边看,边走边问,积累了大量的习作素材。活动结束后,好多学生一气呵成,很快交上了作品。有的学生在作文中写道:“走进敬老院,一座高楼映入我的眼帘,墙上贴着白瓷砖,显得庄重大方。院内专给老人娱乐的器材应有尽有。老人们在这里生活得无比快乐,一个个神采奕奕,精神焕发。”还有的在作文中写道:“再看看那些工作人员,一个个比亲人还亲,来回穿梭为老人倒茶、按摩,忙得不亦乐乎,老人们高兴得脸上乐开了花。”这次作文训练完成得这么顺利,主要得益于观察目的和任务的明确。学生有目的地观察,作文时就觉得有话可写,写得有声有色。

当然,学生明确观察的目的和任务之后,教师还需要注意观察的顺序,特别是要注意在观察中抓住事物的特点。我非常注意引导学生根据不同的观察对象及观察目的确定观察的顺序。比如,观察景物时,可以采用空间顺序,也可以采用定点观察或移步换景的观察顺序;在人物方面,则可以从人物的肖像、语言和动作等方面进行观察;观察物件、动植物等时,可以按事物构成的几个方面去观察;对运动着的事物,应注意运动的全过程、时间的变化;要抓住事物的特点,首先要对事物有个整体认识,突出重点,然后从各个方面去考虑。学生掌握了观察事物的方法,就能按一定的顺序观察,抓住事物的特点,作文时得心应手。我在教学生写《我的家乡》时,先让学生从教材中找出《桂林山水》、《迷人的天山牧场》、《西双版纳密林奇观》等写景课文,然后让学生细细体会作者抓住了事物的什么特点,按什么样的顺序写,让这些课文成为学生写作的范文,再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家乡,抓住特点按顺序描写家乡的美景。学生们有的描绘了秋季美丽的田园风光,有的描述了家乡的特产,有的写出了春季百花盛开的场景,再现了家乡的美景。

三、引导学生通过日记巩固观察所得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如果学生只观察而不作记录,许多新鲜事、印象以及场景就会被遗忘,需要用到时再回忆,则会感觉迷迷糊糊、朦朦胧胧,很难做到提笔成文。如果我们能引导学生把每天令自己感动的事情及时记下来,他们写作文时就不用愁没有内容可写了。同时,写观察日记,锻炼的不仅是学生的观察能力,还有助于学生对观察内容进行思考,增强思维能力。学生坚持写日记,写下每天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尽管所记事件是些繁琐小事,语言也并不生动感人,但这些小事可以成为学生作文的素材。我班的王斌同学有一次看到部分同学在水龙头前玩水,没有及时关闭水龙头,就写了《节约用水,从我做起》的日记,对同学浪费水的行为提出了批评,并向学校德育处提出了较为合理的建议。实践证明,写日记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还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净化心灵。为了不断激发学生写日记的兴趣,语文老师可以经常在班级内开展日记评选活动,激发学生争强好胜的心理,提高作文积极性。

观察动物的作文范文

一、培养儿童观察的兴趣

儿童观察的兴趣是很广泛的,他们能从书本上以及千变万化的大自然中摄取智慧的花朵和知识的画卷。例如: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习作《介绍我自己》,我请两位差别较大的同学来到讲台上,让其他学生说说他们之间的不同,再由这两位学生说说自己的兴趣爱好喜恶,将两人加以区分,大家用笔写下来,写后念给大家听。学生通过这样的观察总结,认识到写人物的时候,要写出每个人物的特色来,写出他的与众不同。写得好的,其他同学给予了热烈的掌声。这样一来,学生的兴趣很高,观察的也非常仔细。在写自己的时候,有些同学更是拿出了小镜子观察自己。创设情境,也能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有一次作文课,我让学生动手制作自己的手工作品,可以合作来制作。除了美术课,很少有语文课来制作手工,而且没有条件限制,自己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学生的兴趣很浓厚,很仔细的制作每一个环节。制作结束后,老师板书了习作主题《我的小制作》,学生顿时恍然大悟。接着我进行了简短的指导,然后让学生动笔写作文。结果每个学生都写出了自己刚刚的制作过程,步骤清晰,有的学生还写出了自己在制作手工作品时的心理活动。这样自己亲手操作,既避免了学生作文虚、假、空,又锻炼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制作仔细观察仔细的学生在写的时候就比毛毛糙糙的学生写的丰富。

儿童认知世界,总是由近及远,从身边开始。因此,教师还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的事物,如自己种的一种植物,最熟悉的一个人,升旗仪式,妈妈做饭,小卖部阿姨卖东西……要求学生每天都观察一件事或一种植物的生长,或一个细节,都写成观察日记,两个星期进行一次交流汇报,并随时加以鼓励。得到表扬的学生或是进步了的学生,兴趣越来越浓厚,观察的也更仔细了,差一点的学生从中受到了提示和指导,在下次的观察中也学会了别人的方法,有时也有了自己新的改进。长期的训练,学生从中感受到了观察的快乐,就会产生越来越浓的兴趣。

二、方法的形成能激发学生的思维情感

小学生的注意力很容易分散,观察也往往只停留在事物的表面,不能透过表面而深入观察事物的实质。有的观察只注意了一般,面面俱到,蜻蜓点水,忽视了有重点的观察;有的观察过于片面,因此观察的结论不正确。所以,教师在引导学生留心周围事物的同时,还要教给学生观察事物的方法。

首先,指导学生集中注意,全面仔细地观察。启发学生集中各种感官,去感知和认识事物。比如观察一种动物,就要用眼仔细观看它的头、身、尾,对各个部位的形状、颜色、姿态作已全面的了解,还要用耳去听听它吃食时、玩耍时、睡觉时的声音。不了解的地方,还要翻阅资料或者请教他人。如果只是大概的让学生看看,就不会留下深刻的影响,不会写下事物鲜明的特征。

第二,要指导学生按顺序有条理的观察。依据事物存在的状态,观察事物有两种基本的顺序。一种是按照空间顺序观察,多适用于静态观察。在引导学生观察景物的时候,特别要求他们注意观察对象的位置,可指导学生由近及远、从上到下、从左到右去观察,或者根据学生的立足点和习惯自行确定观察的顺序。观察人物、动植物的外形特征,就要指导学生从整体观察入手,然后一部分一部分依照一定的方位顺序去观察。另一种是按照事物发展的时间顺序观察,多适用于动态观察。如观察雷雨、一节课、欢乐的节日等,就可以指导学生按事物发展变化的时间先后,一个阶段一个阶段地观察。根据不同对象,依照一定顺序进行观察,不仅能使学生观察得全面细致,而且有助于抓住观察的重点,否则东看看西看看,只会杂乱无章。

第三,指导学生在比较中抓住事物的特点进行观察。什么是特点?特点就是指事物的个性差异,与众不同之处。世界上的事物千姿百态、五花八门,有的事物千差万别、变化无穷,有的事物很近似,乍一看似乎没有多大差异,但是把这些近似的东西放在一起进行一番比较,它们的差异就会分明了。指导学生观察,要在全面仔细观察的基础上,联系同类事物或同一种事物在不同时间的发展变化,进行分析比较,以便抓住事物的特点。

第四,指导学生进行联想和想象,巩固观察的结果,丰富观察的感受。例如在写家乡的一处景物,很多学生选择了描写家乡的汉江河。秋天汉江萧瑟一片,于是启发学生想象:夏天,人们在汉江戏水游泳是什么样的?冬季,候鸟们到汉江过冬又是怎么样的景象?夜晚灯光璀璨,汉江又是一副怎样的景象?还启发学生想象一下,十年后二十年后的汉江又会是什么样子。通过联想和想象,学生拓展了思路,作文的内容也丰富起来了。

学生掌握了观察的方法,逐步形成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在观察的同时会投入自己的情感,使整个文章“活”起来,具有了属于自己的生命力。

三、习惯的养成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质

当学生掌握了一定的观察方法之后,要引导他们运用这些观察方法,自己进行观察。在观察活动中,逐步养成有意的注意习惯,自己进行观察。集中注意力观察事物,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态度和习惯,以及良好品质。如果缺乏持之以恒的精神、细心观察的习惯,观察能力很难得到提高。

观察动物的作文范文

关键词写作观察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3.23文献标识码:A

什么是观察?所谓观察,就是用眼睛去看。要远“观”近“察”,事事留心,时时注意,并养成一种习惯。观察不像摄影一样,按一下快门,就可以把生活的全貌拍下来,它是人的一个知觉过程,需要发动人的各种感官把事物的方方面面有顺序、有重点的留在自己的头脑中,这样写起来才能言之有序。要留心观察身边的人、事、景、物,从中猎取你作文时所需要的材料:你要对一些看似不大实则很有意义的事情产生兴趣,注意观察起因、过程和结果;你要留意校园花坛里的植物一年四季如何变化它的颜色,学会刨根问底,弄清这些变化的来龙去脉;你要走向社会,同更多的人接触,观察他们的一言一行,要思索一些东西,随时将它们汇入自己思想的长河。这就是观察的过程,观察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1)观察要有顺序。或从上到下,或从左到右、或从外到里、或部分到整体等,只有按顺序观察,写作才能有条理,文章才有合理的层次。

(2)观察要调动“五官”。状物类的作文很容易空,写一片“枯叶”,除了形状、颜色、茎脉好像没有什么可写的了。其实,我们在观察过程中还可以利用各种感官的功能作用:“我把它凑到鼻子前闻了闻,一股淡淡的清香飘入我的鼻孔,令人心旷神怡。”是嗅觉;“我又把小叶子放入嘴里尝了一下,先是一阵苦涩,接着又是一丝甘甜。”则是味觉了。在生活中用“五官”去感受事物是很常见的:超市买菜,用眼睛看青菜是否新鲜;用耳朵听西瓜是否熟透;用手摸看看黄瓜是否刺手以判断它的新鲜度;用鼻子闻一闻水果的香味;用嘴尝一尝熟食的可口度。对于一种物品,如枯叶,调动“五官”去观察,则能更为真切、完善,从而留下深刻印象。

(3)重点部位应详细观察。在全面观察的基础上还要有重点观察,这样写作时才能突出重点,写得生动具体。

(4)观察中要有比较。用比较的方法观察事物,目的在于区别事物的异同,抓住事物的主要特点。

(5)观察中要学会联想、想象。心理学上联想可分为四种:

①类似联想,即从事物之间的相似性方面想起。

②接近联想,即从空间和时间方面接近的事物想起。

③对比联想,是从相反的事物想起。

④因果关系联想,是从事物的因果方面想起。

观察中要有此物想到彼物,由眼前想到过去和将来,这样才能把事物写得栩栩如生。爱因斯坦说过:“想象比学识更重要”。这也是写文章是否形象生动的保证。

(6)观察过程中要注意运用好“烂笔头”。俗语说得好: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好多同学每天看到的挺多,思索的也挺多,但是不善于随时记下来,这样就会使观察到的材料付之东去,许多有价值的东西也会白白浪费掉。

(7)观察尤其要注意持之以恒。别犯“脑热病”,三分钟的热度对与写好作文是没有益处的,你要将观察生活、思索生活贯穿于你生活的每一天,这样你才会写出妙文佳作来。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指导学生写好作文离不开细致的观察指导,要求学生要有序地对事物进行观察,用眼和心去看和体会,细致的描绘所见事物。这才是写好作文的关键。作文指导重在观察指导。而细致的观察就是作文成功的关键。

总之,只要我们留心一下,日常生活中的许多事物都会使我们有所发现。苹果落地,再平常不过了,牛顿却从中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开创了科学的新纪元;壶水翻滚是很平常的事,瓦特却因此发明了蒸汽机,引发了一场工业革命。正如契诃夫曾对一位青年作者所说的:“您看这堵墙,似乎它连一点有趣的地方都没有,可是您凝神地看着它,就会在那里面有所发现,找到别人以前还没注意到的东西,那您就可以把它写下来了……”这就是说,要观察,要思考,这样才能为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进而培养出自己的写作能力。

参考文献

[1]陈娜.让学生学会观察,学会读书[J].祖国:建设版,2013(3):273-274.

[2]黄珊.让学生学会观察与发现,做一个有思想的人[J].基础教育论坛,2012(2):36-37.

    【办公范文】栏目
  • 上一篇:财务风险的基本理论范例(3篇)
  • 下一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范例(3篇)
  •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相关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