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校园网;教学评价
【中图分类号】G40-057【文献标识码】A【论文编号】1009―8097(2008)13―0128―04
引言
教学评价是教学设计中一个极其重要的部分,是利用教育评价的理论和技术对教学过程及其结果是否达到一定质量要求所做出的价值判断,其目的是促进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和对被评价对象做出某种资格证明。教学评价是指以教学目标为依据,制定科学的标准,运用一切有效的技术手段,对教学活动的过程及其结果进行测定、衡量,并给以价值判断。网络教学评价属于教学评价的子范畴,其具备了教学评价的三方面含义,即价值判断、评价发展和参照标准。
随着我国高校教学评价工作的日益完善,不同条件的高等学校采取了不同的教学评价的方式。(1)会谈法,管理者与教师或者管理者与部分学生谈话,该方法有很多弊端:参与评价的人只是一部分,评价结果的信度较低,评价结果难免有偏颇;面对面的会谈,会使许多真实的问题反映不出来,没有达到各个评价土体之间的互动效果;没有明确的评价标准,评价结果仅仅是些主观评价的综合。(2)调查问卷法。借助纸质调查问卷,是目前高校普遍应用的方法。较之会谈法,避免了许多弊端,调查问卷不用署名,使参与评价的学生可以在没有顾虑的情况下真实的反映问题。但是必须集中学生分发、回收调查问卷,问卷的回收率不能得到保证,而且得到的问卷只能通过简单的人工计算得到结果。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成熟和校园网络的普及,问卷调查可以借助网络实现,这也是本研究的主要内容。(3)跟踪调查法。实施跟踪调查法,与用人单位和毕业生保持联系,让其参与到教学评价的工作中来,但该方法在实际工作中较难实施。
本文的工作是借助快速发展的计算机技术和遍布的校园网络,建立网络教学评价系统,采取网络教学评价和调查问卷、跟踪调查法相结合的方法,灵活地实施教学评价,得到更加全面的评价结果。在网络教学评价模式下,学生通过联网的计算机,在学校限定的时效范围内,随时都可以上网对任课教师进行教学评价,所有的这些评价数据都被自动保存到网络数据库中。网上教学评价结束后,对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统计,就可以得到教学评价统计结果,统计结果也在网站上,任课教师通过网络就可以查询到自己的评分结果。网络教学评价工作模式主要在数据获取方面提高了效率和准确性,既免去了深入课堂进行教学评价问卷调查或填表打分的过程,也省去了繁琐的数据录入和校对过程。
一网络教学评价国内外发展状况
在欧美等国家,一些大学己经开发使用了基于网络的教学评价系统,如华盛顿大学的教学评价系统IAS、亚利桑那大学的教师-课程评价TCE、堪萨斯州立大学的教学评估和个人发展系统IDEA等,这些系统通过校园网络实施教学评价,且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还有一些大学开发了网络教学系统,如WebCT、WISH、Virtual-U、BlackboardCourselnfo、PathWare等,在这些系统中已经开发了基本的教学评价功能,如Virtual-U教学平台在教学评价方面做的比较全面,包含了作业、考试的定性与定量评价与管理。
国内的基于网络的教学评价系统的研究和开发工作在近几年开始起步,有一些高校已经开始在此方面做了一定的研究和尝试。例如北京师范大学开发的一套网络教学系统Vclass中就包括了教学评价功能,Vclass教学评价含有作业、考试的管理和评价,包括了对系统、对教师、对学习者的定性的评价,但是这些平台对于教学系统的四要素:教师,学生,课程和综合环境,缺少系统的考虑。其他的还有浙江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空军雷达学院等学校均开发了基于网络的教学评价系统。但是有些高校己经研发的基于网络的教学评价系统只是网上调查问卷的形式,其评价指标体系和权重的制定缺乏灵活性,对于评价结果缺少综合的分析,在结果分析上没有发挥网络和计算机的强大功能。
二系统需求分析
1教学评价的实施过程
高校教师教学评价的实施过程包括三个阶段(1)学生或同行评价教师教学信息收集阶段。本阶段主要工作有组织者准备,人员的配备、工作安排、调查问卷形式的定制。(2)学生或同行高校学生评价教师教学的信息处理阶段。本阶段主要工作是对收集的评价信息通过各种方法、手段进行处理。(3)学生或同行评价教师教学的信息反馈阶段。本阶段主要工作有评价结果的表达,定量部分进行排名,定性部分按照一定逻辑,进行有条理的组织表达;评价结果的反馈,把评价结果反馈给教师本人、学校领导;对此次评价活动进行总结。
根据教学过程和质量监控体系的规定,教学评价从新学期学生上课开始,整个学期都可以请专家进行听课、考察、评价,给出定性或定量结果;中间可以穿插同行评价;学生评价教师一般在学期末,因为学生对一个没有给自己上过课的教师评价显然是不现实和不客观的,经过一个学期或更长时间的听课、与教师面对面的交流,学生才能对老师有一个较全面的印象,才能给出客观的评价;最后,把各方评价结果和数据统计分析反馈给教师以及校领导,以供参考。由此得到教学评价工作流程如图1。
其中教师,学生信息中包含院代码表、教研室代码表、学生基本信息表、教师基本信息表、课程信息表。这部分数据来源于学校的《综合教务管理系统》。教学评价信息采集包含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及维护和通过网络采集来自评价主体的评价信息。建立一个科学、有效的评价体系是教学评价的基础和必备条件,必须遵循导向性、科学性、可行性和可变性原则。教学评价是一项比较复杂的工作,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既涉及到教学态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教师本人素质,又涉及到学生学习状态,还涉及到校风、教学条件、社会风气和有关政策,因此在教学评价体系的构建过程中,首先根据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按照教育部文件精神,以提高教育质量为根本;其次认真借鉴国内外高校的评价经验,同时结合本校教学改革的工作实际,运用系统分析的思想,采用由表及里、自上而下、由外向里的分析策略,确立学校的评价指标体系。本系统中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以教师基本素质、教学态度、教学内容、教学能力、教学方法与手段、学术水平六个方面为基本出发点。这六方面能反映学校教学过程本质,反映了国家和社会对学校人才的基本要求。教学评价数据处理主要指数据的查询和分析等。评价结果输出主要完成通过网络将评价结果反馈给教师、管理者和学生,使教师能根据评价结果来发现自己的不足,及时的调整、改进教学手段、方法等,并能坚持和发扬自己的长处;使管理者能全面掌握学校的总体情况,给学校制订政策提供客观的参考依据;使学生能全面了解教师,在选择课程和选择导师时做出有利于自己发展的选择。
2系统数据库设计
1970年,E.F.Codd创立了关系模式的概念。这其中最流行的是实体关系图(Entity-RelationshipDiagram,ERD),它是P.P.Chen在1976年提出来的。这就是语义数据模型,因为它试图捕获业务要素的语义或正确含义。在这个模型中,实体定义为可标识的对用户重要的事物,所有给定类型的实体构成实体类,一个特定的实体称作实体实例,实体有描述它们特征的属性,一个或多个属性表示一个实体。因为关系模型本身几乎就是一个依据语法的模型,是一种主要处理结构的模型,实体――关系图(ERD)通常用于补充它。实际上,实体―关系图建模必然先于关系建模。一个实体――关系图可以准确地映射到关系模型上,从而实体变成了表,属性变成了列,标识符属性变成了主键。关系是指实体之间的关联,E-R模型清楚地定义了关系,每个关系都有名字,有关系实例,也有关系类。关系的元是参加关系的实体的数目,大多数关系是二元的,二元关系的三种类型分别是一对一、一对多和多对多。
以教师教学评价数据模型为例,可以从评价、数据处理两个角度出发建立实体联系图。教学评价,对教师进行的教学评价,就教师而言是一个个体,对整个学校才是整体。在建立教学评价的实体联系图中,可以只对单个教师建立。评价关系的实体联系中,多数是一对多的联系,只有调查问卷和教师是一对一的关系以上不同局部模型图设计完成后,要进行的就是把这几个局部模型图集成,方法是按某种原则(重要性或设计实体数目多少)对各个分E-R图排序,排在前面的先集成,集成时同类实体和属性进行合并。一般有三种方式:二元平衡、多元平衡和二元阶梯。将以上评价模型图集成,然后再把数据分析集成进来,建立E-R图如图2所示。
三教师教学评价系统详细设计与实现
分析了教师教学评价业务流程以及数据流后,可以划分出教学评价系统的功能框图如图3:
系统的用户可以分为三类,即教师、学生和系统管理人员。三类用户所能实现的功能是不同的,因此可以将系统分为三个子模块,即教师子模块、学生子模块和管理人员子模块。
1用户登陆系统的设计
系统针对多类型用户登录系统设计了选择“身份”:教师、学生、管理人员,经身份验证登录系统后,系统根据用户身份跳转至不同页面。
2教师模块的设计
系统设计教师模块各个功能如下实现:
(1)登录系统
全校每个教师都有统一的编号,根据各自唯一的编号作为标识登录系统,初始密码与统一编号相同,教师登录后可以自己修改密码。教师的信息记录在数据库的教师信息数据表中。
(2)参与教学评价
只能对同一教研室的老师进行评价,评价页面显示管理人员制定的该评价方向上的评价表,评价完毕之后提示将不可以再做修改。通过建立与数据库的连接对相应的数据表使用select语句和insert语句,即可实现此处操作。
(3)查看评价结果
主要包括查看学生和老师对自己的评价信息,对每一种评价信息分别建立查看评价结果页面。
3学生模块的设计
学生是参与教学评价的主体,其主要任务是参与并完成教学评价。根据学生学号的唯一性,设定其登录系统的标识,初始密码同学号相同,学生登录后可以修改密码,考虑与校园网教学系统的接口,建立学生基本信息表;建立课程评价页面,教学系统的接口,建立学生基本信息表;建立课程评价页面,评价完毕之后提示将不可以再做修改,一门课只可评价一次;学生评价完毕,退出系统。
4管理人员模块的设计
系统设计管理人员模块各个功能如下:
登录系统。管理人员都有唯一的用户名和密码。管理人员的信息记录在系统信息表中;
开启系统。管理人员登录后可以设置开启或关闭系统,只有在系统开启时才能进行评价。通常在学期的最后几周开启评价系统,评价时间为期一周左右;(3)添加信息。主要包括添加学生、老师、课程、院系部和教研室信息。对每一个任务,分别建立添加页面。(4)查询功能。可以查询每位老师的得到的评价信息,包括学生和同行的评价。
图4是本系统中学生评价功能的运行截图:
四结束语
本文从高校教学质量监控实际需求和实际应用出发,设计了基于WEB的教师教学评价系统,分析和建立了教学评价系统模型,包括基本模块的功能分析及模块之间的数据流向分析;完成高校教学评价系统的总体结构和详细设计,包括各功能模块内部的功能设计、数据库结构设计、接口设计等,经应用证明该系统科学方便有效。
本研究还需要扩展和完善的地方:
(1)教学评价指标体系有待于进一步改进和完善,以后可通过咨询专家、院校调研,对评价指标体系进行更合理的分类,以完善教师教学评价指标体系。
(2)可采用更加先进的方法对教师教学质量进行量化评价,这样得到的结果更能准确反映出教学的质量,从另一个角度讲可以为改进学校的各项工作提供更准确的依据。
(3)对评价结果可进一步数据挖掘,进行相关评价项目的分析,建立教师档案,为教师改进教学提供更多的依据。
(4)对评价主体进一步细分并增加评价主体的权重信息,可以使评价结果信息客观、准确。
参考文献
[1]杨红颖,王向阳,吴俊峰.网络教学评价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现代远程教育,2007,(4):45-48.
[2]张喜妮.用现代化手段提升教学质量评价系统[N].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04,12(6).
[3]陈明忠.基于Web的教学评价系统的研究与设计[J].广东科技,2005:60-61.
[4]王智钢.基于技术的网络教学评价系统的开发[J].金陵科技学院学报,2006,3(1):27-30.
[5]WalterF.Heineke,LauraBlasi.Methodsofevaluatingeducationaltechnology.Greenwich[M].Connecticut:InformationAgePublishing.2001.
[6]刘浩+SQLServer网络应用系统开发与实例[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5.
[7]Matthews,P.Holmes,J.R.Vickers,P.Corporaal.AspectsoftheReliabilityandValidityofSchoolInspectionJudgmentsofTeachingQuality[J].EducationalResearch&Evaluation.Jun98.Vol.4Issue2:167-189.
[8]刘恩允.高等学校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构建的思考[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4,(3):85-87.
关键词:教务日志;管理系统;技术
随着社会网络化和校园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院校逐步完善办公及教学管理系统。对于教学管理系统的研发进行自主研发成为热门的课题,自主开发与研制教务日志管理系统应运而生,本课题的研究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开展的。
一、系统分析
教务日志管理系统则是面向学校实际情况进行教务管理工作开展的软件,其主要的目标是对师生电子资料等数据进行自动采集并存储,实现无纸化教务管理,同时完成繁琐的教师评价工作,从各层进行立体评价,让该项工作更规范和清晰;最后学生的成绩管理是重要的一项功能,主要的目标是高效高速的完成学生成绩的录入、查询、自动生成成绩构成与绩点学分等功能。
二、系统整体设计
该系统对目标的进行研究和制定,需要系统达到以下各项功能和技术指标:
(1)教务日志的填写:完成学生的数据进行采集和存储,并且保存成功后能在系统中进行数据同步和互通,各用户在权限范围内进行查询。
(2)教师工作评价:教师工作的评价形成立体评价,学生的教学日志,科组长、教学部长、教务管理人员、教研工作人员、教师的电子资料等都形成评价体系中的一部分。
(3)学生成绩录入与管理:学生成绩的录入需要达到快速便捷,对学生成绩的管理也是常用的对后台数据库的增、删、改以及对各用户群体的不同查询等操作。
(4)各项信息的查询:在系统中以不同的用户身份登陆有不同的操作范围,对于系统中存储的各项信息也要达到灵活的查询,班主任和教学部长要按不同的要求进行操作,班主任按班进行,教学部长按专业部或年级进行,达到快速的进行信息管理。
以上是对系统需求的简单阐述,也是对几项主要功能的描述,系统的设计与研发工作围绕着这些功能要点开展。
1.教务日志管理模块。教学日志管理主要实现从学生填写评价表,采集和存储学生的信息。(1)教务日志录入:学生调出教出评价表进行数据填写。(2)教务日志统计:对填写的教务日志进行统计反馈,反应填写是否完整。(3)教务日志查询:查询教务日志填写的具体数据。
2.教师工作评价模块。教师工作评价主要实现各管理人员的评价统计与百分配比形成评价值,同时统计电子资料和录入学生成绩,给出最终的评价值。(1)课堂评价表:对课堂评价值进行对应填写,并形成记录表格。(2)电子资料提交:对教师的电子教案、计划、论文、获奖证书等电子资料进行提交并自动统计。(3)问卷调查记录:对学生录入的问卷调查进行统计和记录。(4)评价百分配分:对各层管理人员的评价进行百分配比,自动生成教师评价。
3.学生成绩管理模块。学生成绩管理主要实现录入后的成绩查询、自动生成总成绩与绩点学分等操作。(1)学生成绩录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成绩录入方式,批量录入学生成绩。(2)学生成绩查询:对学生成绩进行条件查询。(3)学生成绩统计:根据用户权限对学生成绩进行自动计算。
针对我校教务工作的现状,本系统设计了教务日志管理、教师评价和学生成绩管理等三个功能模块。系统采用技术,结合SQLServer数据库,实现基于B/S三层架构的教务日志管理系统进行研发,具有操作简便有效、实用性强、可靠性与安全性高等特点。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