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习报告网精心整理了《2014年5月大学生医院实习报告》,望给大家带来帮助!
实习是每一个大学毕业生必须拥有的一段经历,它使我们在实践中了解社会、在实践中巩固知识;实习又是对每一位大学毕业生专业知识的一种检验,它让我们学到了很多在课堂上根本就不到的知识,既开阔了视野,又增长了见识,也是我们走向工作岗位的第一步。
一、实习单位
改革开放给我的家乡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尤其是这两年建立了一系列的经济技术开发区,带动了乡镇、农村经济的发展,得知这一消息,在一位朋友的引荐下,我找到了离我们家比较近的一间企业,想在这里施展一下我的专业手脚,开发一下我的专业头脑。
怀着一种美好的憧憬,我来到了,企业推行全面的质量管理,采用先进的生产工艺、齐全的测控手段。设备先进,技术力量雄厚,具有生产和开发各种产品的能力,该企业生产的系列产品,凭着过硬的质量、良好的使用效果、完善的服务受到广大客户的欢迎,在省内外已经占有一定的市场。
护士的工作是非常繁重与杂乱的,尽管在未入临床之前也有所感悟,但是真正进入病房后,感触又更深了。的确,护士的活很零碎,很杂乱,还可以说是很低微,可是透过多数人的不理解,我们发现,护士有着其独特的魅力。医院不可能没有护士,这就说明了护士的重要性。医生离不开护士,病人离不开护士,整个环境都离不开护士。这琐碎的工作,有着完整的体系,可谓“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也正因如此,才能发挥其独到的作用,产生不可或缺的作用。因为有了临床的实习,我们才更全面而深刻的了解护理工作,更具体而详尽的了解这个行业。进入临床的第二个收获:正确认识护理,树立了正确的职业道德观,养成了良好的工作态度。
到病房实习,接触最多的是病人,了解甚深的是各种疾病,掌握透彻的是各项基础护理操作。实习的最大及最终目的是培养良好的各项操作技能及提高各种护理工作能力。所以在带教老师“放手不放眼,放眼不放心”的带教原则下,我们积极努力的争取每一次的锻炼机会,如导尿术、插胃管、床上洗头、床上檫浴、口腔护理、自动洗胃法、静脉输液、各种灌肠法等各种基础护理操作。同时还不断丰富临床理论知识,积极主动地思考各类问题,对于不懂的问题虚心的向带教老师或其它老师请教,做好知识笔记。遇到老师没空解答时,我们会在工作之余查找书籍,或向老师及更多的人请教,以更好的加强理论知识与临床的结合。一附院实习科室多数是整体病房,我们所跟的多是主管护士,跟随老师分管病人的同时,我们会加强病情观察,增进对病人疾病的了解,同时对病人进行各项健康知识宣教,这样能锻炼我们所学知识的应用能力。按照学校和医院的要求我们积极主动地完成了病历的书写,教学查房,讲小课等,这些培养了我们书写、组织、表达等方面的能力。整体上说,实习期间的第三个收获,也是最庞大的收获:护理操作技能提高了,疾病认识水平上升,各项护理工作逐渐熟练,在培养优秀的职业技能水平同时也培养了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通过思考,举一反三。
3、受益多多,整装待发
经过这次旅游见习,我学到了很过新知识或者书本上根本找不到的知识,锻炼了自己的能力,培养了自己的毅力,提高专业技能水平和提高了实践能力,为以后从事导游工作做好准备。
附注:感谢廖明旗老师的指导,实训期间一直陪我们一起行动,真的辛苦了。我们也会争气的,为做一名合格的导游员而努力!
实习报告网精心整理了《》,望给大家带来帮助!
实习是每一个大学毕业生必须拥有的一段经历,它使我们在实践中了解社会、在实践中巩固知识;实习又是对每一位大学毕业生专业知识的一种检验,它让我们学到了很多在课堂上根本就不到的知识,既开阔了视野,又增长了见识,也是我们走向工作岗位的第一步。
一、实习单位
改革开放给我的家乡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尤其是这两年建立了一系列的经济技术开发区,带动了乡镇、农村经济的发展,得知这一消息,在一位朋友的引荐下,我找到了离我们家比较近的一间企业,想在这里施展一下我的专业手脚,开发一下我的专业头脑。
怀着一种美好的憧憬,我来到了,企业推行全面的质量管理,采用先进的生产工艺、齐全的测控手段。设备先进,技术力量雄厚,具有生产和开发各种产品的能力,该企业生产的系列产品,凭着过硬的质量、良好的使用效果、完善的服务受到广大客户的欢迎,在省内外已经占有一定的市场。
护士的工作是非常繁重与杂乱的,尽管在未入临床之前也有所感悟,但是真正进入病房后,感触又更深了。的确,护士的活很零碎,很杂乱,还可以说是很低微,可是透过多数人的不理解,我们发现,护士有着其独特的魅力。医院不可能没有护士,这就说明了护士的重要性。医生离不开护士,病人离不开护士,整个环境都离不开护士。这琐碎的工作,有着完整的体系,可谓“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也正因如此,才能发挥其独到的作用,产生不可或缺的作用。因为有了临床的实习,我们才更全面而深刻的了解护理工作,更具体而详尽的了解这个行业。进入临床的第二个收获:正确认识护理,树立了正确的职业道德观,养成了良好的工作态度。
到病房实习,接触最多的是病人,了解甚深的是各种疾病,掌握透彻的是各项基础护理操作。实习的最大及最终目的是培养良好的各项操作技能及提高各种护理工作能力。所以在带教老师“放手不放眼,放眼不放心”的带教原则下,我们积极努力的争取每一次的锻炼机会,如导尿术、插胃管、床上洗头、床上檫浴、口腔护理、自动洗胃法、静脉输液、各种灌肠法等各种基础护理操作。同时还不断丰富临床理论知识,积极主动地思考各类问题,对于不懂的问题虚心的向带教老师或其它老师请教,做好知识笔记。遇到老师没空解答时,我们会在工作之余查找书籍,或向老师及更多的人请教,以更好的加强理论知识与临床的结合。一附院实习科室多数是整体病房,我们所跟的多是主管护士,跟随老师分管病人的同时,我们会加强病情观察,增进对病人疾病的了解,同时对病人进行各项健康知识宣教,这样能锻炼我们所学知识的应用能力。按照学校和医院的要求我们积极主动地完成了病历的书写,教学查房,讲小课等,这些培养了我们书写、组织、表达等方面的能力。整体上说,实习期间的第三个收获,也是最庞大的收获:护理操作技能提高了,疾病认识水平上升,各项护理工作逐渐熟练,在培养优秀的职业技能水平同时也培养了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通过思考,举一反三。
3、受益多多,整装待发
1.1完善实践教学组织管理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成立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和学校社区护理老师共同担任组长的社区护理实践小组,小组成员由技术业务娴熟、大专以上并具有丰富社区护理和全科医学经验的护士和医生组成。带教人员定期接受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护理系组织的教学能力与技巧方面的指导和临床医学理论和技术的培训,并接受教学小组组长的社区实践教学质量的督导,及时发现教学中存在的不足,提出整改意见。
1.2制定完善的教学管理制度和教学计划
完善的教学管理制度和合理的教学计划是高质量教学的必要前提。护理系根据教学大纲的原则要求,结合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际,制定了相应的社区实践教学管理制度和实习作息时间、带教工作计划和实行进度安排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严格执行护理系制定的一系列制度和计划,必要时进行调整。
1.3社区护理实践教学计划
社区护理本科生实习的时间共3周,分为两步进行:①进社区实习前一周在学校进行,由护理系社区护理教学老师完成,为护理本科生进入社区护理实践前进行岗前培训。主要内容包括社区护理与临床护理的工作内容及方法的不同之处,初步了解护理本科生对社区护理的认识程度并给予相应的指导;②护理本科生进入社区医院后,由带教老师完成的医院环境、实习内容、社区临床操作技术方法等方面的介绍和培训。安排于各科室对护理本科生的理论讲课和技术操作带教,尽量安排于实习第一周完成。护理本科生进入社区护理实践后,实行分组、交叉轮转各科,并在实习第二周末进行集中交流,提出实习意见,第三周进行强化和巩固。第三周末全部实习完成后进行社区实习小结。
2社区护理实践教学内容
2.1全科护理
社区护理实践教学的内容参照袁莉[2]的研究,包括全科护理、居家护理等。其中全科护理教学主要是进行基础护理技术的巩固,学习和实施换药操作,掌握犬伤的处置方法和相关知识。学习全科护士与患者的沟通技巧,并尝试对门诊患者进行健康教育。
2.2居家护理
跟随社区带教老师到社区居民家中遵医嘱进行护理操作和健康教育。护理本科生要求掌握出诊流程、技巧和注意事项。每一组护理本科生选取一位患者按护理程序进行病历的收集,提出护理措施,进入患者家中进行健康指导,后期进行护理评价,并将病案、护理措施等内容总结,以书面形式上交带教老师。
2.3健康教育
每组护理本科生须完成一次社区居民健康教育和一次黑板健康宣传报。健康教育由带教老师联系时间、地点和人员,每组护理本科生完成一次社区居民健康教育。教育的内容可为饮食、运动、疾病康复和预防等方面的知识。实施方法可为制作幻灯片现场授课、现场演示、现场咨询等。另外,由医院提供宣传展版,每组制作一次黑板健康宣传报,内容和形式由护理本科生自由发挥。
2.4社区中医康复
通过听取中医医生的示范讲解,观察中医医生的实例操作,了解中医推拿按摩、针灸、拔罐等中医技术的适应症、禁忌症、注意事项和护理要点。
2.5产后访视
访视人员在区妇幼保健院领取访视卡,在访视护士带领下,到产妇家中进行新生儿和产妇的访视。主要掌握访视的流程、访视的内容和技巧,学习产妇和婴幼儿的营养指导和注意事项等。
2.6儿童保健和预防免疫
护理本科生须掌握儿童保健和预防免疫的相关知识。了解儿童保健的程序和内容,掌握婴幼儿头围、身高等测量方法并进行实践,了解不同年龄段婴幼儿的营养指导方法。通过免疫接种护士的讲解和示范掌握计划免疫程序以及常用生物制品的种类、接种方法、不良反应及处理,熟悉和了解儿童预防免疫的预约登记。
2.7妇女保健
了解社区妇科手术(安环、取环、人流等)常规器械的名称、用法、手术流程、配合做手术时的注意事项,并对手术患者进行术前术后的健康教育。
2.8社区慢性疾病患者的管理
掌握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病人的健康档案的建立的方法和访视的安排。在社区护士的指导下对慢性疾病患者进行访视,掌握访视的方式、技巧和访视内容;同时了解居民健康档案的收集方法和注意事项,熟悉居民健康档案建立流程。
3授课形式
3.1传统教学中应用人本原理
以人本原理为指导,创造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环境,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学中充分发挥师生的积极性,实现最佳效果的有利保证[3]。在社区实践教学中,社区带教老师言传身教,将与患者及家属交谈的方式、内容以及观察病情的要点教给护理本科生。护理本科生每完成一个指定的事件后,社区带教老师将应用赏识教育肯定其做得好的部分,并共同找出需改正和需提高的地方。当学生熟悉工作流程和规范以后,在适当范围内让学生单独操作。
3.2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方法(PBL教学法)
PBL教学法是1969年由美国的神经病学教授Barrow首创,采用先问题后学习”多种学习途径相结合的教学策略,是一种跨学科的学习方式[4]。在社区护理本科生实践教学过程中,护理本科生将老师根据社区护理特点提出的具有一定代表性或学生实践中发现的问题作为需要解决的问题及学习目标,让小组成员各自分析、收集资料后再与带教老师进行探讨和学习。从问题出发寻找原因的思路,既有利于评判性思维的发展,也有利于知识的理解和综合应用,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5];让学生获得解决问题的技能,提高其自主学习能力。
4持续改进的教学方法
在社区护理本科生实践教学的过程中,学校与社区带教老师一直坚持教学方法的持续改进。小组于社区护理实践结束时,由护理系老师和主带教老师共同组织护理本科生进行讨论和总结,总结在实践中取得的收获,提出存在的问题,并上交一份实习小结。每位护理本科生填写一份由护理系设计的《社区护理实践教学质量调查表》,主要内容包括:实习内容量化表、实习的收获与不足、对带教老师的评价、对护理系的评价以及实习的建议等条目。护理系老师对护理本科生意见反馈表进行分析和总结,于每学期实习前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沟通和交换意见。
5结果分析
历届护理本科生共560人填写的《社区护理实践教学质量调查表》反映,对社区护理实习整体的满意度为65%以上,70%以上的护理本科生认为在社区实习有各种收获并对社区护理工作有一定的认识,在社区实习中有一定的收获;还有部分护理本科生认为社区的实习,可巩固理论知识,提高专业实践技能,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充实人生经历和社会工作能力,增加职业自豪感。然而,也有同学认为社区社区带教老师总体存在理论知识欠缺、带教能力不足等问题,对此,学校应通过加强社区带教师资培训来解决。
6讨论
社区护理是21世纪护理发展的重要方向,实践能力的培养是目前高等教育的主要目标之一。社区护理实践能培养和提高护理本科生社会实践能力,激发护理本科生从事社区护理工作的愿望,为他们将来从事社区护理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6.1社区护理实践教学对护理本科生的影响
社区-学校合作性的社区护理实践教育模式是对护理本科生有利的合作方式。社区实践教学对护理本科生可产生多方面的影响:护理本科生参与社区服务,能早期接触社会,并深刻体会到人际沟通的重要性和迫切性,体会到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实施护理并取得成效的前提,从而使护理本科生自觉地加强沟通知识、技能的学习;通过社区护理与护理教学相结合,护理本科生将书本上学到的知识学以致用,提高了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6];通过中医针灸和换药技术的观摩、实践,拓宽了知识面;通过社区的健康教育、健康咨询工作,提高了护理本科生口头表达能力和组织管理的能力;通过入户家访让护理本科生积累了更多人际交往沟通方面的经验;在家庭护理的过程中,让护理本科生明确了服务态度,增强了服务意识,对实践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提出疑问,对社区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进一步的分析、讨论,并与国外的护理方法比较,对我国现阶段的社区护理进行更深一步的思考,加强了学生的科研能力,在这个过程中,充分发挥了护理本科生的培养、归纳、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了评判性思维能力[7,8]。社区护理实践还培养了护理本科生应用整体护理观念进行社区护理的能力,提高与患者、家属、居委会等各种不同人际关系的协调能力,加强宣传教育和各种工作场合的无菌观念,增加了对社区护理的认识。
6.2社区护理实践教学提高了社区护理质量和教学质量
社区护理实践教学也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带来许多正面影响,提高了社区护理质量。我国现阶段社区护理普遍存在护理人员理论水平偏低,本科护理实习生来到社区,为社区带来先进的护理知识和技能,为社区护理注入了新生力量。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①实习生给社区带教老师的信息反馈可促进老师自身的进步,由此教学相长,从而把社区护理人员锻炼成为具备高尚的思想道德品德、全面的业务知识和护理技术、以及灵活的沟通能力的高素质人才;②实践教学过程中,社区和学校带教老师间有很多机会进行沟通交流,这将有利于老师间教学经验的分享,以更好指导护理本科生社区实践学习;③护理本科生在社区的实践还可在一定程度上减轻社区带教老师的护理工作负担。最后,社区护理实践教学有利于学校带教老师了解社区护理工作现状,便于老师对知识进行更新,从而提高学校老师自身知识水平和教学能力。
6.3社区护理实践教学存在的不足
社区护理实践主要存在以下三个方面的不足:①社区护士人数少、从业时间短、专业素质不高、缺乏教学经验,且流动性较大,带教内容为日常工作内容,社区护理工作繁重,使得教师对护理本科生的指导不到位,护理本科生通常只能被动地跟老师做事,其主动性和独立性得不到足够的发挥,社区实践教学质量的提高受到限制[9];②社区护理工作内容多,范围广,但实习时间短,护理本科生在很多方面只有表浅的了解;③学校社区护理理论教学内容与社区实习内容存在一定程度脱节,护理本科生不能很好地将理论应用于社区实践。
6.4小结
关键词跌倒;课题小组;护理管理
随着老年人年龄的增长,身体的各种机能不断降低,即使没有疾病,老年人也常常会出现生理功能的低下,其中跌倒/骨折给老年人的生活自理带来严重的影响。一方面是跌倒后发生骨折,80%以上的老人股骨颈骨折是由于跌倒所致[1],骨折后的长期卧床会加速老年人生理功能的降低;另一方面,即使跌倒后未发生骨折,也可能因为跌倒时的惊吓使老人对自身的移动能力产生怀疑,从而发生跌倒后综合征(postfallsyndrome)。我国已进入了老龄化社会,每年约有1/3老人发生跌倒1次或多次[2],影响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增加家庭和社会负担,更会成为医疗纠纷的隐患。为有效预防跌倒,本老年病区于2007年7月成立课题组,取得明显效果,现总结如下:
1方法
1.1成立课题组
挑选老年病区心血管科、神经内科、肿瘤科、骨科、呼吸内科等跌倒高危科室的护士长和护理骨干组成课题小组,对全病区老年患者进行资料收集。
1.2确立管理理念
把国内外最新的有效预防跌倒措施引入我老年病区预防跌倒的护理实践中,结合老年病区的特点,努力提高预防老年患者跌倒的方法和措施,为患者提供舒适、安全的就医环境。
1.3专项理论培训
选派小组成员参加部级及省级预防跌倒护理知识培训班,学成后对课题小组成员进行讲授,以点带面将学到的新理论、新方法应用到压疮护理实践中。同时对国外医院预防跌倒资料进行翻译和整理,结合国内具体情况选择性学习。
1.4设计老年跌倒评估量表
课题小组通过查阅文献,参照相关资料和临床经验,采用自行设计老年跌倒评估量表,此量表由两部分组成:跌倒因素评估表和跌倒预防措施表。跌倒因素评估表是一种多级评价的量表,评估项目包括:住院时间、年龄、跌倒史、平衡能力、精神状态、一般情况、视力、表达能力、药物治疗、慢性病等9项,量表计分方法:量表核心条目采用有序分类变量,应答得分由正向到负向排列,对应分值为0分~3分。评定总分0~9分低度危险性;10~20分中度危险性;21~33分高度危险性。跌倒预防措施表根据划分的跌倒危险级别列出相应措施:0~9分低度危险性老年患者从病床、病房、病区环境、行动工具、家具设备、沟通理解等方面进行干预;10~20分中度危险性老年患者从活动能力、脚和鞋、大小便的管理等方面进行干预;21~33分高度危险性老年患者从风险标识、用药、病情观察、用具安全等方面进行干预。老年跌倒评估量表信度评价:量表9个条目总Cranach’sα系数为0.87;内容效度为0.901。
1.5建立管理流程
1.5.1评估
所有患者入院或转科后24小时内由管床护士使用老年跌倒评估量表对其进行跌倒危险因素评估,如病人病情变化时也应进行再评估,以确定是否为易跌倒患者。
1.5.2健康知识宣教与环境预防
向所有护理人员、老年患者和家属提供教育与训练,使他们具有防跌倒意识,主动使用老年跌倒评估量表辨别高危人群,并依据得分情况选择相应干预措施。护士应根据老年人的心理特点,用尊重和诚恳的态度对待老人,针对每个人的不同心理状态,有计划有目的地与其交谈,解决患者心理上的顾虑,与其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使老年患者能听从护士的宣教,配合护士的工作,互相合作,以防意外的发生。对老年住院患者实施以人为本、因人施教的防跌倒健康教育,能提高老年患者对跌倒危险因素的认知,采取预防跌倒措施,降低跌倒发生率[3]。病区内各个病房统一布局,病室保持整洁,照明充足,调节病床高度至合适,配有床栏,床旁呼叫器放于患者枕旁;地面平坦、干燥,无水迹。走廊通畅,不堆物,设有扶手;厕所、浴室使用防滑地砖,安装呼叫器。厕所使用坐式便器,防止患者站立蹲下时跌倒;病房做清洁工作时,设置醒目的标志,使患者提高警惕。
1.5.3设立风险标识
老年跌倒评估量表评估总分>10分,都在病历和床头标明“中/高危险性跌倒”,悬挂相应的预防措施,并给予持续性评价并列入交班内容。根据评价结果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对于有中、重度危险性的患者,护士长在24小时内与经管护士、医生(必要时)共同对患者进行再评估,力求内容客观真实,并检查护理措施是否有效全面,确认无误后上报科护士长。
1.5.4逐级上报制度
完善“护理部―护理安全小组―护士长”三级护理安全监控网来探讨预防住院患者跌倒的护理预案及其实效。
1.5.5应急预案
当患者发生跌倒时,当班护士立即至患者身边,通知医生,检查伤情,初步判断摔伤原因,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尽可能将跌倒危害降至最低限度。同时填写跌倒事件报告单,逐级汇报。
1.5.6资料保存归档
对每一份跌倒病例登记表输入计算机保存,以供分析、综合评价和信息反馈。
2效果
课题小组自成立并对预防跌倒护理进行规范化管理以来,研制了老年跌倒评估量表,为老年人跌倒风险的预测提供了测量工具,为预防老年人跌倒的干预措施提供了依据,每一位有跌倒风险的患者能得到课题组提出的最为适合的护理方案。3篇;组织举办了跨地区医院的“预防老年跌倒的研讨会”,并作预防老年跌倒的护理管理专题报告6场。
3讨论
3.1使预防跌倒的程序规范化,跌倒预防知识普及,跌倒发生率下降
跌倒的预防护理方法多种多样,常常根据自己的临床经验进行选择和使用,这些方法的合理性及科学性,需要得到证实。而由循证护理制定并通过测试的老年跌倒评估量表可以准确的指导预防跌倒的措施。我老年病区住院期间老年患者跌倒发生率由11.8%降至3.4%,有显著改善。
3.2老年跌倒量表的使用加深了老年人预防跌倒的意识,增进护患沟通
老年跌倒评估量表评估总分>10分,都在病历和床头标明“中/高危险性跌倒”,可随时提醒护士和患者预防跌倒,加深了老年人预防跌倒的意识。悬挂于患者床头的预防措施不仅用来指导护士预防跌倒的护理工作,而且作为患者读物之一,可起到健康宣教的作用,使患者了解自己跌倒的风险大小,及预防的方法,提高患者满意度。
3.3加深了科室间的合作,促进信息的交流
课题小组加强了与临床各科护士、医生、患者及家属的沟通与协调。小组成员来自不同科室和不同专业,医疗信息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对每一个跌倒案例都与科室护士长、护士、医生(必要时)、患者及家属一起商讨,提出较全面、合理的防治护理方案。随着护理学科的发展和医学分科细化,以课题小组形式进行护理循证实践和管理可以不断深入和推广,利用课题小组的力量去解决更多护理问题,为患者提供更高品质的护理。
参考文献
[1]ProvinceMA,HadleyEC,HornbrookMC,etal.Theeffectsofexerciseonfallsinelderlypatients:Aprepalnnedmeta-analysisoftheFICSITtrials.JAMA1995.273(1):1341-13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