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年三十,也就是除夕夜,家家户户都会亲人团聚在一起过这一天。但也有一些在外打工的人不能赶到回家与家人团聚,可是我们一家却每年每个除夕节都会一起过。所以,我觉得我们一家很幸福。
这一天晚上,每个家庭都会团聚在一起吃一餐别有风味的晚饭,叫团圆饭。因为这一天,所有家人都聚在一起吃饭。而有的家庭,却在一年中只有这一次,是所有家人聚在一起吃饭。我们家当然也不例外呀!我们每年的团圆饭,都是和爷爷奶奶、还有叔叔一家、大伯一家吃的,所以非常开心,也非常感动。因为大伯是在比较远的地方那工作,所以回来一次已经不容易了,而且能在除夕回来,就更难了。
这一天,我们的工作可多了,整天忙的可谓是不可开支啊。到了下午三点多,我们分工合作,有的洗菜;有的切肉;有的炒菜等等。随着阵阵的爆竹声,我们开始了晚饭。啊!忙了一个下午,终于开饭了!桌上摆满了丰盛的食物,光是闻到香味,就让人馋涎欲滴,真的忍不住想把整桌菜吃完。“开饭吧!”爷爷喊了一声。我迫不及待从房里拿出我偷偷藏起来的我最爱喝的可乐,为大家斟上。然后就的品尝这些美味的食物了。我拿起筷子,夹起了一块肉,放到自己的碗里,狼吞虎咽的吃了起来。正当我吃得尽兴时,爸爸举起杯子说:“在除夕夜里,当然少不了祝福吧!我在这里祝大家,新的一年里,龙马精神、身体健康。”接着,大家纷纷举起杯子,一个个说出自己的祝福。我和弟弟也不例外,争先恐后的向爷爷奶奶敬酒,送上祝福,爷爷奶奶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接着我们用膳,不一会,我便吃饱了,我惬意地摸摸肚子。在接近两个小时的团圆饭中,我们在欢笑声中度过。接着,我们就看春节联欢晚会。这真是愉快的一天!
除夕夜迎着无数烟花回奶奶家,窗外震耳欲聋的鞭炮让我们不得不大声喊着说话,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幸福和喜悦,还是奶奶的一声招呼,我才留意到满桌的丰盛——五颜六色的菜肴摆成各种图案,像一件件艺术品。中国人的年夜饭,讲究的是吉利,各盘菜都有各自的寓意,每道菜都蕴含着对新一年的祝福,对新一年的期待。
红色的是鱼——年年有余
鱼可是年夜饭中的大菜,代表着年年有余,中国人热爱红色,红烧鱼就意味着红红火火、喜气洋洋了。它正摆在桌子的正中,是富贵典雅的象征,那高傲地翘起来的尾巴,高昂地翘起的头,就如飞跃的玉龙,欲跳龙门仰头张望的模样。那晶莹欲滴的酱红,全部都挂在了鱼身上,红酱既不稠也不稀,与炸出来的金黄交相辉映,令人垂涎。
翠碧的是饺子——富贵吉祥
饺子是中国历代帝王的美食,是年夜饭中的“压轴菜”,代表着富贵吉祥,大财大运。奶奶做饺子的水平可不含糊,晶亮的皮儿,斑斓的馅儿,翡翠似的韭菜中还有嫩红的虾仁,咬一口,便露出里面的杂样儿,还有盈盈的汤儿,一点点渗在舌尖、味蕾,难道不是享受吗?当然,在满锅热气腾腾的饺子中,有一个是水果糖做的馅儿,如果谁吃到了,必手舞足蹈,让甜蜜融化在幸福中,让幸运降临在欢乐中,下一年必是甜蜜的一年。
晶莹的是汤圆——团团圆圆
也许你会问——汤圆是端午节的代表呀,怎么会出现在年夜饭中呢?因为汤圆是我们喜爱的美食,又有团团圆圆的美意,一个瓷碗中正好盛八个,圆滚滚的在里面翻滚着,哧哧地冒着热气,代表对下一年圆满开端的祝愿。汤圆中香香甜甜的馅儿,入口即化,甜而不腻,好吃又吉利,当然成为年夜饭中的佳品了。
一顿年夜饭,是奶奶爷爷一下午的准备,小孩子对过年的期盼,是团圆夜中的美味佳肴。热闹的一家人,笑着说着,伴着隆隆的鞭炮声,美味一点点融在欢快的笑声中,融化在每个人的心里。
春节是一种期盼,一种不舍。
爷爷说,春节是一块放在衣兜里久久舍不得吃的糖;爸爸说,春节是穿上一件帅气的新衣服。我笑了,现在的生活条件越来越好了,我的春节呢——全家团圆,在除夕夜吃一顿欢喜的年夜饭!喂,你可别小看了这顿年夜饭,它的来历可不小:它是除夕晚上的重头戏,是全家团圆、欢聚一堂的幸福时刻,是游子回家,互诉衷肠的开心时刻,是祝福满满,……更是我们中国长久以来的习俗。不管在哪里都要回家吃的一顿饭。
大年三十,我和爸爸一大早就把爷爷、奶奶从乡下接到了杭州,下午,全家欢聚在一起。爸爸下厨,妈妈打帮手,在厨房里忙的不亦乐乎;爷爷和奶奶忙着帮和面包饺子,问我在干嘛?我可是最忙的,是万能小帮手,一边要布置家里的东西,一边要摆放水果,一边当然是当美食家喽。跟着爸爸去厨房,他已经开动了。
先是清蒸甲鱼,只见老爸把甲鱼摆放在一个大盆里,配上火腿,生姜,倒入啤酒,撒上糖、盐,放入蒸笼里,“卡时间,20分钟”,我忙应到:“好勒,开始”。我得去看看爷爷奶奶饺子包的怎么样了,只见爷爷在擀皮,奶奶在包,瞧着老两口配合的这么天衣无缝。妈妈把菜一个一个从厨房端出来,屋子里的香气慢慢浓郁起来了,“哎呀,我得甲鱼猛炒”,我赶紧跑进厨房,一股浓香扑鼻而来,烟散去后,一只让人垂涎欲滴的甲鱼出锅啦……
等到清蒸鳜鱼上桌,终于开饭了,当我刚想夹起一个我最喜欢的温州鱼丸,却停住了,说了一声:“爷爷,您,您先吃。”
大家都笑了,年也笑了,年夜饭也跟着笑了……
辞年,就是在除夕吃丰盛的晚餐,俗话叫做“年夜饭”。大年三十,我们一大家子,回到爷爷家过年,吃年夜饭。
全家人在爷爷奶奶的指挥下,各自忙活起来。厨房里,三妈跟四妈准备做饭。阳台上,二妈跟妈妈摘菜、洗菜。客厅里,爸爸跟三爷、四爷打牌。大门外,小孩子们忙着贴春联。二爷在跑里跑外地忙着拍照。房内院外,每个角落都流淌着笑声,洋溢着欢语。
“开饭了,开饭了”。我们随着喊声来到餐桌前,哇!饭菜太丰富了。荤菜,有肥而不腻的粉蒸肉、外焦内脆的炸排骨。清蒸鱼预示着年年有余,热气腾腾的火锅,意味着来年红红火火。素菜,有绿绿的竹笋、黄黄的豆腐皮,红红萝卜人喜爱,赚了个好彩头。
大家纷纷围桌而坐,我们先举起酒杯,祝愿爷爷、奶奶身体健康、万事如意。接着,我们又举起酒杯,祝大伯们生意兴隆,芝麻开花节节高。第三次,举起酒杯,祝愿我们这些孩子们都能学习进步。整个房间里充满了浓浓的年味。菜的香,香得很浓烈;酒的香,香得让人回味;火锅的香,香得让人有联想。这些香味从火锅的嘶嘶声中飘出来,从孩子们口水中流出来,从一家人的交谈中溢出来。
快乐的时光过得飞快。当……当……当……,午夜的钟声传来。“噼噼啪啪”的烟花,炸响了夜空。我们将“达旦不寐”,迎接着,新的一年的来到!
今天是大年三十,终于要过年了。家家户户都在忙碌着,吃一顿年夜饭。
除夕夜晚上,爸爸在厨房忙活着年夜饭,家里的其他人围坐在桌子前等待着这顿大餐的到来。
其中我最贪吃,我早就忍不住了,闻到年夜饭的味道,我走进厨房,去看看菜好了没,准备帮忙端菜。
好一会儿,爸爸大喊道:“吃饭了!”爆竹声马上响起来了,我高兴地说:“过年了!”年夜饭终于做好了,大人们你忙我忙地去端菜,菜来了,首先映入我眼帘的菜是螃蟹,菜品丰富多样,有绿的、红的、白的,就像一幅美丽的图画,又可以欣赏又可以品尝。后面又来了红烧肉、酸酒鸭一些菜。
终于,菜都上完了,开始正式吃年夜饭,大人们都是要喝酒干杯的,小孩们则以王老吉代酒来干杯。第一杯是长辈对晚辈干,姐姐作为我们几个的,代替我们几个与长辈干杯,姐姐与爷爷干杯说:“爷爷,祝您福如东海、寿比南山!”第二杯是长辈与长辈之间进行干杯,是对大人之间生活的寄托。到了第三杯,全家一起干杯,我高兴地举起王老吉与家人们干杯。喝酒仪式完了,就是好好地享受着美味的年夜饭。
我看中一个鸡腿,先行一步,用筷子夹进碗里,弟弟妹妹见我夹得快,也捺不住了,两个人一起往碗里夹满他们喜欢吃的菜。奶奶笑着说:“新的一年了,你们都长大一岁了,要更听话了。”
愉快的年夜饭吃完了,我们准备去看烟花,看天上美丽的烟花对我们新的一年的祝福,这时的天上如海市蜃楼般明亮动人,这些烟花点亮了新的一年。
年夜饭是农历大年三十,即除夕夜的一顿饭。因这顿饭让在四面八方的人归乡、归家、归于父母的身旁,因此也叫“团圆饭”“合家欢”。
年夜饭超出了“吃”的范围。如果不是年夜饭,无论是过去还是今天,都没办法让匆匆的脚步稍作歇息。特别是对充满机遇和挑战的人,一家人何时围炉而坐?何时与长辈夜谈?惟有年夜饭!年夜饭既体现出中国人对逝去旧岁的留恋之情与对即将到来的新年的希望之意,还有那份人与人之间的温馨和关爱。
南北朝时期,梁代徐君倩在《共内人夜坐守岁》一诗中写道:“欢多情未极,赏至莫停杯。酒中喜桃子,粽里觅杨梅。帘开风入帐,烛尽炭成灰。勿疑鬓钗重,为待晓光催。”诗中虽然记叙的是诗人在除夕与妻子一起宴饮,但却从多个侧面反映了1400多年前人们在除夕之夜吃年夜饭欢乐待晓的情景。
年夜饭起于何时,虽无人考证,但从徐君倩的诗可以想见,至少在南北朝就有了这一习俗。
“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年夜饭,是守岁饭。除夕之夜是改年更岁之夜。“……当炉一榼酒,争奈两年何”(唐卢仝《守岁》),这顿饭往往是从旧年最后一天的晚上吃到新年的晨光到来,一餐跨两年。因此,它是中国人吃的时间最长的一次家庭宴会。
年夜饭是说话最多且最讲究的一顿饭。包饺子、做菜、吃饭的人比平时话多,缄默之人也得大开金口,说人说物,一抒胸臆。但无论怎样,都得说吉利话,以图皆大欢喜。年夜饭要讲礼,还要讲究听和记。如按尊长老幼入座,不能说不吉利的话语,不准打骂孩子等等。除此之外,还要听长辈谈,对老人谈的如谁在这一年帮助过自己家的,无论师友,哪怕是曾有过节之人,均要怀感恩之心记住。年夜饭还要醒着,千万不要心不在焉,更不能无事就早早离去,哪怕看满家的笑脸感到无聊,你也得坚持,直至新年的时辰翩然而至。
年夜饭的菜肴繁简虽然是以自家的经济条件而定的,但都是尽努力而使其丰富的。即使贫寒之家,除夕之夜也显示出平时见不到的富足;即使吝啬之家,此夕此景也有奢华的铺排。因为人们要的是有剩下,为的是取“顿顿有余”、“年年有余”的口彩,使人有充足感,预示全年丰衣足食。值得一提的是,年夜饭的餐桌上都少不了一道鱼,年年有“鱼”,一年有“余”,图个吉祥,图个喜庆。
年夜饭还离不开酒。一家人在一起,敬父母,兄弟姊妹哪怕夫妻互敬,都是情理之中的事,不饮之人也要小斟几杯。饮酒不仅可以增添和谐气氛,还可延长用餐时间,等着新年时光的到来。
现在,过去的年夜饭守岁现在被看联欢晚会所取代了,但年夜饭却不会消失,它深藏在每一个炎黄儿女的心里!所以,我们做儿女的若是从千里百里之外赶回,吃年夜饭时是否可以多考虑到老人的感情,陪老人多谈谈,将吃的时间拉长一点。
我们应该感谢老祖宗为中华儿女留下这样一个节庆习俗。年夜饭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血浓于水的人情亲情观念和淳朴的民俗民风,凝聚着中国人的美好感情和无限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