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不知从何时起,清明节已经离我们与我们越来越近了。清明节又俗称踏青节,在清明节那一天,人们要携带酒食果品,纸钱等到墓地去悼念已逝的亲人。也能够出外踏青游玩。并举办一系列体育活动。
我的家乡是潜江,在清明节那天,街道上没有多少人,在某些地方能够看见,门前有摆放白色以及其他颜色的花圈以表示对死者的纪念,在一些大树下也能够看见已经燃放了的香。
清明这一天,我早早的起了床,跟着爸爸妈妈来到了墓园。我怀着一颗对姥爷无比思念的心,走到了存放姥爷骨灰盒的柜子前,慢慢打开柜子,一张黑白照片印入眼帘。照片上的姥爷安详的笑着,仿佛所有的一切都没有发生过。他似乎还存在于这个世界上。我的心猛然一紧。沉默了一会儿。我轻声的对着姥爷的相片说:“姥爷,请您保佑我们全家健康平安,保佑我考上名牌大学。”说完我跪了下去,对姥爷的相片磕了三个响头。爸爸妈妈给姥爷请过安之后,就和我来到了烧纸钱的地方。我拿起一大把纸钱默默地往火堆里丢去,漫天都是飞舞的纸絮,落在我的头上,衣服上,前方滚滚而来的热浪也让人受不了,可我还是坚持把纸钱烧完,好让姥爷在地下不用担心钱的问题。
烧完纸钱,爸爸妈妈便拿出鞭炮开始燃放,随着“噼里啪啦”的鞭炮声,我和妈妈走出了墓园迷途中还看到几个人在自己的亲人的坟前上坟。
这就是我家乡的清明节,它用扫墓,烧钱等一些活动表达了对亲人对祖先的一种深深的怀念。
今年又逢清明节。
在清明节的第二日,也是一个扫尘的日子,我、弟弟、爸爸和妈妈一起去了乡下奶奶家,准备一起去登山扫尘。
“清明时节雨纷纷。”不错,昨天天上是下着小雨,我们也无话可说,也只有踩着泥腻的山间土地一步一步的奋力的向上攀登。
终于到了太公、太婆和小爷爷的合墓前,我们所有所有的人都是肃然起敬,直立在他们的合墓前面。爸爸递给我一根已经燃烧起来的香,香在不时的向外冒着烟,那香味是那么的浓重,让我一闻到这样子的香味,马上显示出一副沮丧,而又难过的样子。我们所有的人的手里都拿着香,一起为在“九泉之下”的太公、太婆和小爷爷鞠了一个九十度的躬,以表示我们对他们所有人的崇高的敬意。
我转身拿起早已准备好的花篮,恭恭敬敬地放在了太公、太婆和小爷爷的合墓前。花篮里的花都是白色的,在花篮上还有几根白色的带子死死的捆在了花和花篮上。在几片绿叶的衬托下,更加显得庄重,而又肃穆了。
我们拜完了之后,就开始给在”九泉之下”的太公、太婆和小爷爷烧在阴间的钞票,爸爸知道他们很会玩麻将,就多烧了一些给他们,有一亿的,有两亿的,有一百万的大钞票,还跟他们说:“人人都有不要抢。”我一听还好玩,他们有这么多钱一年也花不完,还用抢什么呢?
太公、太婆和小爷爷你们“走”的那么的早,我都没有好好的孝敬孝敬你们老人家,你们就离开了我的身边,在那,陪伴你们的只有孤独和寂寞,不……不……不……还有那“无情”的春、夏、秋、冬和绿树繁茂的山林。要是你们还在我一定会好好孝敬你们的。
在走的时候,我们又再次向他们拜了一拜,才依依不舍地离去。
又是一年清明节,为了缅怀先烈,继承老一代革命家的光荣传统,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学校准备带领我们六年级毕业班的全体师生到垭口烈士纪念碑扫墓。
“清明时节雨纷纷”早上起床时还是晴好的天气,可是到了学校,准备出发时天空却淅淅沥沥的下起了雨,最后老师们还是决定带领大家冒雨前行。我们排着长长的队伍,绕过刘山,向烈士纪念碑进发。远远的就看到矗立在青山环抱中的烈士纪念碑,上面是周恩来总理亲笔题写的几个铿锵有力的黄色大字“革命烈士永垂不朽”我们来到纪念碑下,只见四周摆满了白色、黄色的菊花,显得庄严肃穆,同学们被这种氛围所感染很快安静了下来,自觉的排好队。
扫墓活动开始了,首先是校长讲话,缅怀先烈,展望未来。然后校长带领我们宣誓,同学们庄严的举起右手“我发誓,我们一定会珍惜您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美好生活,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我的脑海中浮现出一个个画面,用身体堵住敌人机枪口的黄继光,手持炸药包的董存瑞,两万五千里长征红军过雪山草地。革命先烈们用生命换来了我们现在的美好生活,而我们却好像温室里的花朵,一味的吸取着阳光雨露,却不知道去珍惜,去努力,我的心里五味杂陈,为自己感到惭愧,也为将来暗下决心。
接下来,我们为革命先烈低头默哀,不知不觉中雨下得大了起来,来的路上还有人在抱怨,可现在不用老师维持纪律,纪念碑前鸦雀无声,没有人打伞,没有人交头接耳、也没有人抱怨,今天也给我们好好上了一课,大家一定都在心里暗暗发誓,一定不辜负烈士们的遗志。
回来的路上同学们都安静了许多,仿佛一下子长大了,知道了自己肩头的重任,为了祖国的未来,我们准备着,时刻准备着。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这首诗听起来是不是很耳熟呢?可是,随着中国社会风气的变化,还有多少人会记得清明节的习俗呢?
清明节既是有着祭祖先的庄严悲痛,但也是踏青游玩的好时节。我还记得有一个清明的习俗叫放风筝,每到清明时节,人们不仅白天放风筝,夜间也放。夜里在风筝下或风稳拉线上挂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灯笼,被称为“神灯”。过去,有的人把风筝放上蓝天后,便剪断牵线,任凭清风把它们送往天涯海角,据说这样能除病消灾,给自己带来好运。
每个人都知道去祭扫自己祖先的墓,告诉在天堂的先祖们,他们子孙给他们扫墓来了。可是,有几个人可以在不需要其他人提醒的情况下去给革命烈士们扫墓呢?他们有些人千古流传,有些人却连姓名都没有人知道。是啊,有谁可以想到那些为我们现在的生活不惜抛头颅、洒热血的革命先祖们呢?而去扫革命烈士的墓的,大部分是那些被其他人叫过来的人,他们的心中,压根就没想到那些革命先祖们。只有少数人是真正想到革命先祖们,即使都是跟他们没有任何一点血缘关系,也一样怀着一颗崇敬的心去扫烈士们的墓。
在清明节,为你的祖先,也为那些和你没有血缘关系的革命烈士们朗诵一首诗歌,在他们的坟头插上一支小白花,告诉他们,你们的后人现在生活的很好,现在来给你们祭奠了。再摆上一些水果酒肉,烧上一些纸钱,表示对他们的尊敬。
是啊,那些先祖们的灵魂只有在这一天才可以见到自己的后人们,他们在天堂过得好吗?谁也不知道。他们的正在享受着他们打拼下来的事业的后人们并没有忘记他们,他们子孙对他们的一片尊敬,永远不会退却。
清明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它不仅是人们祭奠祖先、缅怀先人的节日,也是中华民族认祖归宗的纽带,更是一个远足踏青、亲近自然、催护新生的春季仪式。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提起清明,人们自然会想起唐代诗人杜牧的这首诗。但在起初,清明并不具有这种意味,而只是一种节气的名称。
清明时节,正是四月,气候转暖,万物复苏,正是耕种的最佳时间,田里到处都可以看到农民忙碌的身影,春天的时候,天气非常难把握,刚刚还是晴天,一会儿就下起了雨来。所以农民下田的时候,经常被雨淋湿。于是就有了在清明那日吃一种用艾草拌和制成的食品,如糕、饺等可保一年不被雨淋坏这样的说法。
我的家乡在绍兴。绍兴人过清明节也有与其他地方不同的过法。
每到清明,奶奶就会做非常多艾饺,蒸在笼里,热气腾腾,使人垂涎欲滴。我们有时做的非常考究,不仅吃起来让人赞不绝口,连看上去都十分漂亮,绿色的外衣,形状美观。
清明的时候还要上坟,也就是要去“看望”一下死去的亲人。上坟的时候,我们会带非常多水果,和一些“活口”,就是将鸡鸭鹅要等到用的时候才杀死。比如说“上坟鹅”。“上坟鹅”因为饲养精,饲养时间短,又是春季,所以它的肉又嫩又肥,实在是上品。不过绍兴农家上坟用鹅,倒不是单单为了它的味道,而是另有寄托。“鹅”谐音“我”,列祖列宗、已故的亲人看到之后不是非常高兴吗?
这就是清明节,这就是绍兴人的清明节。
又到了一个细雨纷纷,引起人愁思的时节,“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古人的这一诗句似乎是清明的真实写照,这个时候,和暖的阳光不再充斥大地,阴雨绵绵反而成了气象舞台的主角,大地像是被一块青灰色的幕布覆盖了,小小的雨滴敲打在地上,敲打在窗边,勾起人们对已故亲人那断断续续充满悲伤与哀愁的怀念。
大概到了8点左右,我与妈妈从家中出发了。在路上,我不断回想着以前的事,似乎我从来没有见到外公那慈祥和蔼的模样,脑海里也没有任何跟外公有关的事迹。他长什么样子?待我好吗……一连串的问题一下子涌到我的大脑。我问妈妈:“妈妈,我见过外公吗?”妈妈无奈的说:“实话说吧,外公去世那时候你很小,还不懂事……”
做了半小时的汽车颠簸,爬上一座山坡,就到了外公墓前,妈妈先把外公墓前的供桌打扫干净,摆上供品,然后,妈妈清扫外公坟墓周围的枯枝烂叶,妈妈慢慢的清扫,可见他的心情十分沉重,眼中充满着忧伤和怀恋。我看到这一切,心情也十分沉痛,禁不住鼻子一酸,眼泪忍不住流下来。
我们清理掉墓前的杂草,疏通墓边上的排水沟,点好香、蜡烛,把折好的纸钱烧成灰烬给外公拜祭,以此寄托对外公的一份思念。我们行完了中华民族的礼仪以后,舅舅就拿出鞭炮“劈劈啪啪”的响起来,那声音震耳欲聋,就像天上打雷一样。我默默的在坟墓前许愿“希望外公能保佑我读书聪明,学习进步,全家生活快乐,身体健康”。
在烟弥漫的山野中,我们踏着泥泞的小路往回走。路上扶老携幼的扫墓人,或三五成群,或一两个姗姗独行,清明节不愧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一种传统节日啊,是那么的有意义。
又到了每一年一次的清明节,爸爸妈妈带着我回房县老家去扫墓,一路上,春光明媚,阳光灿烂,高速公路两旁,有嫩绿的麦田、金黄的菜花,粉红的桃花们像美丽的小姑娘争着向我们展现自己的美丽呢!还有雪白的梨花,多么美丽的景色呀!
房县的清明节可热闹了,我们家的祖先坟分布在风光景秀的老山上,清明时节满山遍野都是上山扫墓的人,山上一片热闹。大人们准备了许多糕点与大饼点心,美酒,一整袋一整袋用扁担挑着。小孩们有的拿锄头、有的拿铲子随后跟着,一家人一起上山扫墓。扫墓活动可有意思了,每找到一车处祖先的坟,我们就分开了,有的除草,有的添土。不一会儿就把草儿丛生的坟头整理的干干净净了许多,紧接着还要把五颜六色的墓线插在坟头的新土中,并用毛笔蘸上红漆把墓碑上的字工工整整的描新一遍,这一来,日久未修的祖坟面目一新了。
大人们取出贡品摆在坟前,上了三个大包子,和三杯房县正宗黄酒,点燃了香烛,还烧了许多假纸钱,这些贡品是给祖先们喝的,纸钱是给祖先们用的,这些表示我们后辈的孝心,最后大家按到从大到小的辈分轮流磕头祭拜祖先们,有点口中还念念有词呢。瞧,表哥念着:“祖先呀,保佑让我高考多考五分。’多可笑呀。还有更有趣的是呢,爷爷的墓碑左列有一行未曾描过的文字,我呢不假思索的拿起笔就描,慌得爸爸一生惊叫:“别动。”原来这行字是留着外婆去世后才能写上的,我差点闯了大祸,赶紧再爷爷的坟头上磕了四个响头,大人们见状不住地点头,说道:“这还差不多……”
扫完了墓,我们都累坏了,清明节让我对我们的祖先增添了几分敬意,也密切了我和表哥表姐的亲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