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定有很多人都听说过巴金老先生的激流三部曲《家》,《春》,《秋》,他们说它代表了他创作的最高成就,但是真正读过它,品味过它,感受到过它所带来的震撼的又有多少人呢?
那时上个世纪20年代初期,中国还处于封建制度的社会中,而激流三部曲作为中国封建社会和家族制度的缩影,就讲述了在那个时期一个封建的大家族高家的故事。
一个有思想,有觉悟,有抱负的青年出生在一个封建制度统治下的社会中,可以说是生不逢时,而他如果又恰好出生在一个古老而专制的大家族之中的话,那便是更大的不幸。黑暗的社会,与同样黑暗的家庭,就像一个外表看起来璀璨夺目,绿意盎然,内里却腐败不堪,布满荆棘的鸟笼,将那一颗颗自由的心牢牢的所在了里面,任那自由慢慢得腐败成古板,希望悄悄滋生出绝望。
内心不坚定,软弱胆小的人,是断然不敢冲出牢笼的。他们不知道,冲出牢笼之后应该飞往何方;他们不敢想象,没有了这外强中干的家族的依托,他们将如何生存;他们无法预测,被捉住的命运究竟会是怎样。他们不知道,他们不敢想象,他们无法预测,他们只能低着头缩在他们他们早已无法忍受却又不得不忍受的牢笼之中继续他们行尸走肉一般的生活。
而真正的勇敢者,有铁一般意志的人,一定是随时随地都在寻找这打开牢笼的方法,他们有理想,有目标,在一条道路上坚持不懈的前行;他们不需要家族,并不代表他们冷酷无情,只是他们不想再带着面具虚伪的生活;他们不去预测自己的失败,只因他们坚信自己定能成功。这样的人,一旦找到机会,哪怕只是一点点的缝隙,也一定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撞破牢笼,张开翅膀,朝着自己的理想与目标,展翅,翱翔。
从表面看,高家一家人知书达理,事事如意。家庭内部尊卑有序,立法森严,但实际上。在这个大家族中处处都存在着激烈的尔虞我诈和勾心斗角。高家的三位少爷,大哥高觉新,二哥高觉民,三弟高觉慧,三人虽是亲兄弟,性格却各不相同。
老大觉新善良却怯懦,接受过新思想的启蒙但封建的传统思想已经在他的脑海里深深地扎根。他就像那第一类人,内心的挣扎让他永远也无法真正地冲破牢笼。祖父的话对于他来说就像是法律,是维持这个封建家庭的支柱,而他却又对新青年表示出同情,帮助觉民逃婚,觉慧离家出走。他不敢过多地接受新思想,却又痛恨封建的制度,他夹在弟弟与祖父中委曲求全。而他的“不抵抗主义”并没有给他带来幸福的生活,他的逆来顺受却造成了他与妻子瑞钰,表妹梅三个人的爱情悲剧。
二哥觉民与三弟觉慧却又是另一种人,他们敢于抗争,看到不合理的事情敢于直言,他们受到新思想的熏陶,不满封建制度的家庭。他们积极参加学生青年运动,热心创办刊物,宣传先进思想。但觉民较觉新却又稳重很多。觉新的性格有些激烈,遇到不平的事情他只有愤恨却又想不出合理的方法去解决。
他勇敢地与家中的丫环鸣凤相爱却无法阻止她的陨落。最终,他选择了离家出走,彻底的逃离这个压得人喘不过气来的牢笼。
高家最后被分割的命运是必然的`,它揭露了这个吃人的封建社会的最终结果。封建的社会与繁琐的家族制度必将走向衰败与灭亡。
银屏自缢的时候,体仁已经三天没回那个小院儿里去了。华太太告诉他银屏还是又哭又闹的老样子,他不耐烦地推开房门的时候,迎面而来的是银屏冰冷的尸首。
鸣凤投湖的时候,觉慧在灯下熬夜写着文字。他心里还认为鸣凤只是耍耍小女子脾气,是为着自己几天没顾得上她。第二天他知道鸣凤要嫁给冯太爷的消息,擦身而过的是湖水里泡了一夜的鸣凤冰冷的尸首。
先读《京华烟云》,才读了《家》。看到巴金先生笔下的觉慧与鸣凤,顿时想起了体仁与银屏。不同的是,一份是有花无果的两小无猜,一份是少年少女的月下花开。相同的是都是少爷与丫鬟,这份感情从诞生之初就注定是人们眼中的畸恋,注定不可能有结果。那是一个时代的冷漠,也是一个时代女人的悲哀。
女人的爱情悲剧里不能少了男人。可以说是体仁和觉慧的所作所为是两人之死的导火索。银屏被锦儿抬回小院,夺子之恨犹如剜心一般狠狠折磨着她。她终日不加梳妆,蓬头垢面——受过华太太细心调教的她怎可能不知道这样会失掉体仁的心?但失去孩子对一个女人的打击是致命的,足以让她忘却一切欢乐,怨恨一切美丽。习惯了丫鬟美仆笑脸相迎的少爷体仁,过了几天就受不了银屏了——他走了,三天没有回来。如果他始终对银屏不离不弃,银屏是不是不会自缢而死?如果他们等到了姚太太妥协呢?林语堂先生没有写出来的故事,谁也不知道究竟会如何。但毫无疑问的是,体仁冷漠的所作所为,无疑是压在银屏身躯上的最后一根稻草,压碎了她的幻梦。
鸣凤生命的最后一个晚上,也许她还存有一丝丝希望,希望厌弃旧礼制的三少爷能救她。命运有意书写巧合——她要出嫁的事,整个宅院里只有脚不沾地的觉慧不知道。假如觉慧少写一篇文章,听听院里的闲言碎语,他会不会毅然抛弃这个陈腐的家,带着鸣凤远走?而恰好是这火上多了一滴油,烧尽了她轻如鸿毛的生命。遗憾抑郁之后,觉慧的伤心似乎止步于此了。真像鸣凤所想的那样,她的死是一粒石投进湖水里,层层涟漪散去后再也没有人记得了。只可惜到头来,鸣凤死前的最后一句话还是:“三少爷,觉慧”。
人人羡慕花有惜花人的呵护,可是从未见过惜花人离去后花儿的枯萎凋零。这是惜花人冷漠之错还是花朵娇弱无力之错?我想最大的伤害来源于背景的风雨吧。封建等级锁死了银屏和鸣凤的未来,让银屏在开得正好时,鸣凤还未开放时就已经凋落。银屏,鸣凤,只是时代车轮倾轧之下悲剧的小小缩影。百年来奴隶制度下无数少女的泪与血凝结成了一个暗红色的模糊剪影,抽泣着,悲鸣着。所幸,在那新的黎明扫清阴影之后,这剪影融化、消散在逆光里了。
不息的斗争精神
2017年距离我国全面达成小康还有3年时间,在经济和科技迅速发展中,我们也不能忘了“本”——传统文化精神。为了号召开展的“书香中华”的活动,我品读了巴金的《家》。所谓一入好书深似海,看完它后,我感慨颇深。
《家》中最让我记忆犹新的就是高家长房的觉民觉慧这两位“新青年”为了自己所追求的而去反抗斗争。觉民为了和琴的爱情敢于反对高老太爷与冯乐山私自订下的亲事,为此还离家逃婚,打响了高家反抗封建家庭和封建礼教的第一枪。苍天不负有心人,在他的斗争和决不妥协下,获得了高老太爷在临死前的理解。同样与觉民是受过思想熏陶的觉慧是高家最具批判与斗争反抗意识的一个人,他支持并帮助觉民抗婚,反对并怒斥带有极重的封建迷信色彩的“捉鬼”闹剧,反抗对人的不平等。最终的觉民和觉慧都有了不错了结局。然而缺少了斗争了反抗精神与意识的觉新大哥,失去了曾经深爱过的梅和给自己生了孩子的瑞珏。而巴金之所以写出这些对比,不也是为了告诉我们只有斗争才能胜利吗。
读完《家》后我陷入了沉思:斗争精神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的精神品质,可以追溯到大禹与自然进行斗争,陈胜为了自由而与秦朝斗争等。而不同的时代,斗争精神有着不同的体现和意义:在原始社会,斗争是人与自然为了生存了斗争;在封建时代,斗争即为进步人士奋起反抗封建制度和腐朽的习俗,追求平等,就好比《家》中的觉民觉新两兄弟一样;而在当代,斗争即需要我们同破坏社会和谐的人或事去斗争。
好的传统文化精神不仅要铭记于心还得去发扬和践行。身为高中生的我们,践行斗争精神可以从小事做起,就好比:制止身边人在时破坏文物,对受到不公平对待的伸出援助之手,生病时与病魔斗争,不放弃生的希望……。就来说说我亲身体验过的事情吧。记得那是小学的时候,我们班的某位女因为身材太过粗壮而被男同学嘲笑,刚开始因为害怕帮助了她自己会被报复,所以没敢向那位女同学伸出援手。后来一次偶然的机会,听了一节人性开导课,使我决定要去帮助那个女生。在一次那个女生被欺负的时候我走过去安慰那个女生并对那些男生说了道理。虽然不是那么的有效,但是我对男生那种不公平看待他人的行为作出了我应有的斗争,给予了同学援助。
在自己践行了斗争精神的同时,也不要忘了给同样斗争过的人点赞和支持,让斗争过的人得到一丝欣慰。
中国的历史源远流长,美好的精神文化如同瑰丽的,永远长存。身为炎黄子孙我们应该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精神,不仅仅只是发扬斗争精神。不同的人做事风格各有异,但我们必须保持一致的是有一颗爱国和尊重中华传统文化的心。
最后我将布鲁斯的一句话送给大家:为真理而斗争是人生最大的乐趣。
巴金的长篇小说《激流三部曲》之一《家》,在走马观花中,我很快地把它读完了,在读这部名著时,我的心充满了悲愤与怜悯,即使现在读完了,我的心还是被其中的主人公占据了,我的心在燃烧,我的思潮在翻滚,我是在悲愤,是在惋惜,是在痛心啊!但我暗暗为自己庆幸,因为吃人的封建礼制已被前人埋葬,我应当感谢他们。在无数的可怜的生命做了陪葬品后,一些可爱的勇敢的人奋起而攻之,打碎了,幻灭了,一个崭新的时代已经到来,从前饱含女子血泪的旧路我们不会重蹈。这是最大的幸运啊!
作为大哥的觉新样貌清秀,品学兼优,本有着大好的前程与美满的梦,但在吃人的封建礼制面前他屈服了,接受了,忍受着别人难以明瞭的苦衷,博得长辈们表面上的暂时的友好对待,但他得到了什么?什么也没有!他被迫与所爱的梅分离,娶了另一个少女,梅却被嫁到赵家受气,不满一年即守寡回娘家,最后含恨而终。他也热烈地爱着她的妻——一个善良贞静的女子,但他却不能保护她,让她任人摆布,听着她在为他生第二个孩子时的痛苦的呻吟声却不能进房看她,知道妻因难产而殒逝却不能与之见最后一面,却只能够忍受。他甚至还做过封建礼教的刽子手,逼二弟觉民完婚,但最后,他有了一点觉悟了,他终于帮助三弟成功地逃出了这个可怕的”家”!
我讨厌觉新这样的人,他是那样的懦弱,那样的无能,他不去争取他所爱的梅,也不能保护他所爱的妻,他还是一个男人吗?他眼睁睁地看着这个他一直维系的家扼杀他最爱的两个女人的生命,是他的懦弱害了她们啊!他的顺从扼杀了他自己,也摧毁了她们。然而,他却是最值得人同情的,前途失去了,美景幻灭了,一切都在黑暗中挣扎,没有幸福可言,更没有希望所在!这是多么可悲的一个人物!这是怎样一个吃人的世界!我诅咒这个黑暗的世界,但对于觉新,我就能够憎恨他吗?他是最大的牺牲者啊!我是在”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啊!
二哥觉民,拥有进步思想,但不坚定,他是处在守旧与进步之间,然而,就是这样,他凭自己的力量,得到大哥和三弟的帮助,赢得了琴——一个进步的充满自信的新女性,他可以说是《家》中最幸运的一个了!
三弟觉慧,不但拥有进步的思想,而且意坚定,他最初与俾女鸣凤相爱,但无情的长辈把鸣凤迫得投湖自尽,这成了觉慧心中一道永远的痛!在这一点上,我比较讨厌觉慧,因为他的自私,连鸣凤向他诉说一切的机会都给扼杀了,他还曾想过放弃鸣凤,让这样一个十七岁的纯结少女嫁给六十多岁的老头做姨太太,任人糟蹋,然而,鸣凤为他牺牲了,她为他留下了一具清白的湿淋淋的尸体,和一个苍白的吻。觉慧的反抗为他赢得了光明的前途,他终于摆脱了这个家,然而,他不是成功的,他为了事业失去了爱情,或许在那个时代,爱情的位置是何其次要的,但在今天,在我看来,没有爱情的人生是不完满的。
那个黑暗的年代永远地过去了,但《家》在批判那个时代的同时正昭示着青春的可爱,对啊!青春是多么的可爱,我们正处于美好的青春岁月中,我们充满了激情,我们的心里洋溢着爱!
只要心中还有梦,就能忍住多少痛。
只要心中还有爱,那就离快乐很近,离幸福不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