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么一本书。深暗的棕色封面上,镌刻着的“史记”两个大字,是那样的入木三分,矫若惊龙,闪烁着民族智慧的光芒。翻开书页,一股书香气扑鼻而来。每一个字充满坚韧、睿智的文字将我深深吸引,如漫游在中华民族历史的海洋,无法自拔。
这本书就是《史记》。“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史记》是中国史上第一本传记体通史,撰写了一个个名主办璀璨的人物,如足智多谋的蔺相如,英勇无比的西楚霸王项羽,坟书坑儒的秦始王……许多繁星般的人物,深深地烙在我的心上,挥之不去。其中,廉颇负荆请罪令我折服,荆轲刺秦王反被杀使我惋惜,秦始王求取仙丹、坟书坑儒让我愤怒……就这样,书里一个个特点鲜明,性格迥异的人物牵动着我的心,让我难以忘怀。
《史记》这本书的创作背景,更是让人折服!窄小的囚窗,潮湿的监狱,残忍的酷刑,让司马迁受尽身体和精神的折磨。可他退缩了吗?“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于是,他毅然拿起笔,忍辱负重,馒头苦干,用信念直淌笔尖,完成了这部历史巨作。
想到这儿,我的心头涌起了一股惭愧。司马迁忍受了那么多痛苦,却仍然振作起来,写下《史记》,而我呢,遇到一点小事就半途而废。记得四年级的时候,一时兴起嚷着去学游泳,爸爸同意了。可当我来到游泳馆时,我竟然玩性大发,不好好学习。结果被爸爸摁在水里,我只好跟着爸爸在水下做着频繁的动作,心里却显得十分不耐烦。这时我底下摔了一跤,跌进了水里,鼻子也喝了好几口水。最后还是被爸爸抢救上来。我立刻像个撒娇的孩子,一屁股坐在地上,因为那件“突发事故”,死活都不肯去游泳了,爸爸没办法,也只好依了我。
可现在回想起来,自己是多么可笑啊!司马迁在受尽酷刑,饱受打击却毅然能竭尽全力,呕心沥血完成《史记》,而我却因为一点儿小打击,而放弃了学游泳。于是,我轻轻合上书本,抚摸着封面上“史记”这两个大字,缓缓抬起头,眺望远方。然后,站起身来,拿起藏在行李箱里的泳衣,拉起爸爸,向门外跑去……
在小学五年级下学期语文课本中,我认识了许多中外名人:郑和、海伦凯勒、阿炳……最让我难忘的就是编写了52万余字《史记》的'作者司马迁。
我读这篇课文时,司马迁留给我的印象是:好学。他从小看着波涛滚滚的黄河从龙门山下呼啸而去,听着父老乡亲们讲述古代英雄的故事,读完这句话,我仿佛看见了司马迁吃力地搬椅子,坐在父老乡亲们旁边听故事,忘记了约定和伙伴放纸鸢,忘记了帮妈妈干农活,忘记了老师一步一步教我们,我又了解了司马迁的一个优点:坚持。他当年因冤枉受到了酷刑,家里没有钱,只好每天受刑罚,但他是一个修史的官员,要完成父亲临终的遗嘱:替父亲完成平生想要的史书。所以在饱受刑罚、悲愤交加的情况下,还是出色完成了《史记》。
那我们在生活中要学习司马迁的哪些精神呢?
第一,学会克制自己。有些人啊,受不了一点责备,甚至是自己有错而被责备都会生气,但是司马迁呢,他为李陵将军辩护而说出直言,结果是自己因冤枉受刑,为了完成父亲的遗愿,忍辱负重,克制自己心中的愤恨,坚持在狱中写书,这值得我们好好学习,不能因为一时的责备而泄气,只有克制自己,才能成就大事业。
第二,学会坚持。我就是不能这样的,写作文时总会坚持不下来,想快点结束,所以写一篇作文就要花很长时间。所以我们要学习司马迁,用十三年的时间完成一本书,况且他是在监狱中恶劣环境下书写而成。对照我们如今的生活和学习条件,我们对学习上的困难有什么不能坚持呢?
第三,学会打基矗司马迁从小就听父老乡亲讲英雄的故事,在青年时期努力读书,四处游历,广交朋友,为今后的写书打下了结实的基矗我们今天的学习也是同样的道理,学好知识,打好基础,才能为国家和社会做出更大贡献。
我读完这篇文章,懂得了许多,也学习了许多,要做一个为了理想而忍辱负重,勤奋坚持的人。
《史记》是我国最早的纪传体通史。这部书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多字。此书也开创了纪传体史书的形式,对后来历朝历代的正史,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个个耐人寻味的小故事编织成了世世代代流传的史记。
司马迁笔下的人物个个栩栩如生,有着鲜明的个性。生动的语言,优美的文字让读者读起来仿佛置身于一个个优美的意境中。随着情节的起伏,我的心情也在为之而改变。喜着主人公的喜,忧着主人公的忧,感受着主人公的感受。轻松幽默的语言,紧张刺激的情节,仿佛把我带到了那个遥远的时代。各个时代的背景特色;各个国家的风土人情;各个民族的风俗习惯,在《史记》中表现得淋漓尽致,绘声绘色。
看《史记》就仿佛在作一次足不出户的历史旅行,领略了那个时代的一切,回顾了各种令人难以忘怀的历史事件。体会了当时人们的思想感情。
看《史记》就仿佛在读一本有趣的故事书。生动形象的历史人物有声有色的为你讲述他们身上发生的有趣的故事,带领你进入他们的世界。
看《史记》就仿佛在和一个历史学家面对面的谈话。深深的被他那准确到位的语言所打动。在不知不觉中也增长了必要的历史知识,丰富了头脑。
《史记》是一本既生动有趣又能增长知识的值得一看的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