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动是理想里的一朵白云,是生活里的一泓清泉,是感情里的一支劲歌。——题记
那是个美丽的午后,天是蓝的,阳光很暖。我背着沉甸甸的大书包,在我妈妈的陪同下去上学。我们来到了一个公交车站站点。当车停下,我人一闪,就上了车,可车上早已挤满了人,大家都是摩肩接踵。“都快喘不上气了”,我很愤怒地说。我一个座位都没有占到,这时,我发现自己的鞋带也松了,真是屋漏偏逢连夜雨。“小朋友,快坐到我这里,赶紧把鞋带系上!”我循着声,看清了对我说话的是一个叔叔。他微胖的身子,戴着个眼镜,给人很儒雅的感觉。他站了起来,正微笑着看着我。我心里感到很温暖。这无疑是雪中送炭啊!我感激的点点头,不停着向叔叔道谢。
一个小小的举动,却令我感动,为他点赞!
伴随着“下课的时间到了,请到外面休息一会儿”的下课提示声,同学们如潮水一般涌进操场。同学们有的打乒乓球,有的踢足球……我和我的同桌则在玩篮球。不巧,我被球绊倒了,一个趔趄,我摔在了地上。他急忙地跑过去,蹲下身来,关切地问道:“疼不疼?我扶你去医务室吧。”我咬着牙,嘶嘶地说:“我没事,就是有点疼。”他连忙把纸巾拿了出来,小翼翼地帮我擦了擦伤口的血污,慢慢地把我扶起,轻轻地拍打我裤子上的灰,架起我去了医务室。走在路上,他还鼓励我:“坚持一会儿,马上就到。”我看到他的汗像豆粒一样从脸庞滚落下来,把衣服都浸湿了。
我被同桌乐于助人的精神感动了,我要向他学习。
感动是公交车上无私的让座,感动是同桌脸上滚下的汗珠,感动是黑暗中一缕温暖的阳光……
总是有人抱怨,世上可感动的事越来越少,但是,只要我们停下来想想,其实,感动无处不在,但,感动很平凡,或许,正因为平凡,才让人视而不见。
感动常在,在和风细雨的清晨,一丝清风,一阵细雨,一片落叶,几缕温馨。走进这样的情境中,心,怎不会被大自然而感动?感动常在,走在路上,看见一位衣衫破烂的老爷爷骑着三轮车,车上坐着“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老伴。还有一堆的废品,老爷爷很吃力,很吃力的骑着,心,怎不会被这相互扶持的精神所感动?
感动常在,2011年,教书育人楷模之一——周小燕,他是一位90高龄的老人,在上海音乐学院当老师,现在还每天在家给学生上课,上午4节下午3节的超负荷工作量,她说:“我就干终身”一位90岁的老人,可以为了学生,不顾自己,在1938年她赴法国学音乐。1947年,在她最辉煌的时候她回国了。半个世界后,一位美国记者问:“你一生吃了不少苦,从法国回来后悔吗?”她说:“不后悔,这里是我的祖国,我为他出力了,如果我没为他出力,我才会后悔。”心。怎不会被她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所感动呢?
感动常在,在公交车上,看见了一位头发花白了的老奶奶走来,年轻的小伙子把座位让给了老奶奶,可老奶奶不坐,让给了一位八九岁的小孩,一位连走路都需要拐杖的老人,有位子不做,却让给了别人,心,怎不会被这陌生人的互让所感动呢?
感动常在,人与动物之间,也有许多的感人故事,在泰国的一个小岛上,有一头大象在大浪中背起许多孩子,并逃到了安全的地方,一位游客说,发生海啸当天,大浪直袭小岛,一头海滩供游客拍照,大象在千钧一发的时候,把孩子们背到了安全的地方。心,怎不会被大象的行为所感动?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身边总在上演大大小小让我们感动的事,其实,让我们感动的不只是人,还有大学自然的美境,动物。
感动,无处不在,感动,无时不在,感动,常在。
母亲,不知现在你在哪里,我不知道如今就算我们见了面,你还能不能认出我,虽然十几年前的事记忆早已凋零,但我仍还记着你那张严肃的脸。小时候,我恨过你,也惦记过你,也期望过你回来,但最后还是以失望收场。不过,如今的我已不再是那个傻傻的不懂事的我了,我明白了。我也因此而感动了。请大人们说,小时候你还没离开我时,你是很爱很爱我的,你离开我也是被逼无奈的,我也理解了。这麽多年后,我已不再期待,期待你回来了。
家里的情况不好,爸爸又常年在外打工挣钱养家糊口,奶奶也早早的就去世了。从此,我便和我的爷爷在一起相依为命,爸爸妈妈不在身边,我也常常是同学们讥笑的对象,我哭着跑回家时,是爷爷安慰我;我考试的第一时,是爷爷夸奖我;我饿了,是爷爷给我做饭,爷爷做的饭很普通,但在我看来,却是最好吃的;我生病了,是爷爷守在床前,彻夜未眠;放学后下了大雨,爷爷会走很远的路来,给我送伞……
爸爸在外拼命的打工挣钱,也是为了维持生活和供我读书。经常回不了家,我也很理解。
现在爸爸不在家,爷爷去世了,妈妈也走了,但我能感觉到,你们依然在我的身边鼓励着我,你们是我一生的感动。
微风吹过树枝,太阳渐渐隐退出我的视野,天气闷热,心情烦躁,可一想起那个老婆婆,心里充满了感动。
午后,悠哉地走在沿河岸边的小路上,唱着小曲儿,迈着轻快的脚步。“轰隆隆,轰隆隆。”只听一声雷声和几道闪电的问候,打破了轻松的气氛。不一会儿就下起倾盆大雨,雨神豪不留情地下着暴雨。
当时,我们措手不及,伞太小了,大风刮得头发凌乱,衣服裤子湿淋淋的,我们仨就像“落汤鸡”。“先找个地方躲雨。”泥瑶慌乱得说。我们踩着雨水,跑到了一座与学校相邻的房子前,房檐很小,尽管我们往里挤,但雨水依然落在了身上。“小朋友,雨下得很大,来我家里躲躲雨。”老婆婆支撑着拐杖,用熟练的温州话对我们说。我们感激地走进她的房子,没有开灯,装修很简单,看起来她应该是一个人住。她不紧不慢地坐在椅子上,拿起地上的鞋包,用模糊的老花眼一针一线地缝着。
我们湿透了的鞋和伞把原来干净的房屋弄得很脏乱,我们实在不好意思地和婆婆道了歉,她不拘小节地说:“没关系的。”还问我们要去哪里。把桌上的花生米、糖、水果给我们吃。
雨小了,我们也该走了,看着那张慈祥的脸,道了别,感动极了。并对婆婆说:我们下次还会来看望她的。便匆忙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