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作文网

《做温暖的教育者》教师读书心得(收集4篇)

时间: 2025-07-25 栏目:读后感

《做温暖的教育者》教师读书心得篇1

__年踏入教师这个岗位以来,从一开始的期待、迷惘,逐渐变成习惯、熟练,工作内容觉得越来越简单,但也感到愈发疲惫,工作中的期待、幸福感却是越来越少了。

趁着暑假这个机会,来寻找一下身为教师的幸福感吧,从看一本好书找起。陈震老师的《做温暖的教育者》这本书很久以前就知道了,首先最吸引我的就是他的标题,看着心里就暖洋洋的,简短温馨的用语,让人感觉充满希望。陈震老师是一名普通的教育工作者,他的语言功底深厚,善于准确把握身边事物,对各种话题,信手拈来,皆从教育的角度进行叙述,日积月累,坚持书写,形成了这本二十七万余字的教育类著作,书中收集了作者从教30多年对为师、做人、教育感悟的153篇教学随笔,内容丰富,是一本难得的好书。

当然这本书目前还没看完,但从已看的内容中就受益匪浅。书中文章大多短小精炼,无赘言赘语,给人很强的阅读愉悦感。我是一名科学老师,大家都说我脾气好,对学生凶不起来,每每听到这句话我心里都在想,为什么非要凶学生,是不是只有严厉才能压得住学生?我经常有这样的思考。在日常教学中我依然坚持我原本的性格,很少对学生发脾气,我们班的学生大多数也都很配合老师,看了陈震老师的书,发现很多观点不谋而合。比如书中提到:“教育教学是一项既简单又复杂的工作,要取得良好的效果,首要条件是教师应具有爱心。教育要用爱来温暖,热爱学生是师德教育的核心。”“对学生的爱应该是朋友之爱,因为朋友之爱才是平等的。”“只有在爱的氛围里,在信任和理解中,学生才能释放出所有的潜能,发展其天赋与个性,具备自主的意识与能力,从而自我教育、自我践行、自我评价,全面健康地发展。”……

除此之外,这本书还有很强的实践意义,书里说到了很多对教育过程中的建议,比如:教师的基本要求是努力创设宽松的和谐环境,调节形成宽容的内部心境,坚持宽厚关爱的沟通心态;“小疑获小进,大疑获大进”,能够努力培养出有怀疑态度,批判思维与创新精神的学生等等。作者还认为要追求有境界的教育,有境界的教育自成格调、有境界的教育才有生命力的,总体说来,教知识、教心态、教方法,可以形成教育的三种境界。

在书中看到这样的`观点,让我心里感触很深。第一,我们要低下身子看学生,不要认为自己比学生高明,其实我们有些时候比不了学生,我们时常犯自以为是的错误。不要要求学生十全十美,留一些时间给学生认识世界,不能只教学生本学科的知识,不要经常严厉地批评和威吓学生,可以批评学生做错的事情,但不要责骂学生。第二,把微笑留给学生,把宽容留给自己。在学生的眼里,老师脸上的微笑是什么?老师的微笑对于学生来说就是认同,就是接纳,就是鼓励,就是嘉许,就是赞扬。而在这之下,诞生的不仅仅是学生的调皮,更是他们的自信,是他们对社会的感恩和自身胸怀的宽广。这样的道理其实很简单,但扪心自问,我们身为一线教师,做到了吗?

从书中简短明了的话语中,我看到面对现实的琐碎与繁杂,陈震老师始终以教育者的智慧关照教育现实,展现了一位教育工作者的工作与生活姿态。

接下来,我希望自己能按照书上的要求,去尝试做一做。我也希望能经过书上提出的意见,能让自己变的越来越好。在教育者的工作道路上走出一片属于自己的世界,最后送你们文中的原文:做温暖的教育者,是一种教育理想与情怀,也是新时期对教育一线的老师提出的更高要求。

《做温暖的教育者》教师读书心得篇2

《做温暖的教育者》是一本难得的好书。作者陈震老师,作为一名普通的教育工作者,语言功底深厚,善于把握身边事物,对于教育有多角度的见解,对于各种教育话题也是信手拈来。日积月累,每天坚持书写,最终写成了二十七万余字的教育类著作。

这本书最先打动我的就是标题——做温暖的教育者。简短温馨的用语,却一语道破了教育的本质——植根于人性的土壤,植根于呵护心灵的花园。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本身就需要具有一定的工作姿态,有一种孜孜寻求的境界。书中第一段写道:站在冬日的阳光下,倍感身体的温暖;躺在母亲的怀抱里,享受母爱的温暖;手捧一本书,触摸文字的温暖;观看陶妙如教授的讲座,感受心灵的温暖;学生进入校园,自然要得到教育的温暖。温暖是一种感觉,如何让学生感受到教育的温暖呢?就是这么一段话,引起了我的阅读兴趣,同时也感动了我。

书中说,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要寻求有境界的工作姿态。它对教育者的工作姿态提出了很多建议,如:教师的基本要求是努力创设宽松的和谐环境,形成宽容的心境,坚持宽厚关爱的沟通心态;“小疑获小进,大疑获大进”,能够努力培养出有怀疑态度,批判思维与创新精神的学生等等,这些都是教师要不断寻求的.!

教育工作者对于工作态度要有一定境界。有的境界是教育自成格调,有的境界是教育要有生命力,还有的境界是教育无大小、高下之分,同时教知识,教方法,教心态也可以成为教育的三种境界。对于成长中的人来说,知识、方法、心态都是重要的,境界由低到高,低层次是知识获得,高层次是心态培育。

教育教学是一项既简单又复杂的工作,要取得良好的效果,首要条件是教师应具有爱心。教育要用爱来温暖,用心关爱学生。

读了这本书后,我收获良多。陶行知先生曾说过:我们必须会变成小孩子,才配做小孩子的先生。成人只有放下姿态,真正走进孩子内心世界,蹲下来与他们平视,才能够看到曾经自己也是有着无数需求的孩子。只有与孩子产生共情,才能够真正走进他们的世界,爱并且尊重他们。平时,只要老师低下身子与学生站在平等的地位,在学生的身上就能学到很多东西。老师和学生在成长过程中,都是相互学习的,学生是老师的一堂课,老师是学生的指向标。

作为一名教师,我们要把微笑留给学生,把宽容留给自己。在学生的眼里,老师的微笑对于学生来说就是认同,就是接纳,就是鼓励,就是赞扬。在这种情况下,诞生的不仅仅是学生的调皮,更是他们的自信,是他们对社会的感恩和自身胸怀的宽广。相信在与孩子分享微笑的日子里,他们定会变的慷慨大方、充满自信、真诚善良、勇往直前。

我想,做温暖的教育者,是一种教育理想与情怀,也是新时代对一线教育工作者提出的更高要求。让我们一起努力,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让每个孩子都树立起成长的信心;让我们以温润的内心,寻觅教育中的清风明月,成为温暖的教育工作者!

《做温暖的教育者》教师读书心得篇3

沐浴着冬日的阳光,全身注入温暖;捧着喜爱的书,触摸文字的温暖;读陈震的《做温暖的教育者》,感受心灵的温暖。从教二十余载,我只想做一名温暖的教师。

做一名温暖的教师就是严而有爱,走近学生。“长期以来,应试教育大行其道、素质教育步履艰难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教育功能、教育价值的单一化。”面对这严酷的教育现实,以教育为己任的陈震先生痛心疾首,他要把教育“温暖”的本质还原。我们就要从高高的讲台走下来,不要只盯着成绩,要宽严适度,以学生学习同伴和指导者的身份走到学生中间,与学生成为朋友,与他们平等对话、交流互动,近距离观察学生状态,认真聆听学生心声,亲近学生,关心和帮助学生,做一名有温度的教师。

做一名温暖的教师就是真心满怀,温暖学生。陈震先生极力推崇的教师就是拥有“四心”的人:“爱心是温暖的源泉,在此基础上,真心是真切地爱,公心是平等地爱,慧心是理解地爱。”一名温暖的教师教育学生要充满真心和公心,以陶行知先生“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为己任,“做到公开、公平、公正”,公平的对待每一名学生,无关成绩,不过多说教,适时肯定和激励学生,倾听学生的想法,唤醒学生的心灵,教会他们认清自己的内心,挖掘学生的潜能,朝着自己的目标,培养孩子积极向上、乐于进取的美好品质,让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亮起来,“用生命去温暖生命”。

做一名温暖的教师就是静待花开,相信学生。陈震先生说“既往的教育往往热衷于拼时间、拼消耗、拼体力”“是一种不讲效益、不计成本的粗放型教学”。他大声呼吁,教育要“注重质量和效益,降低能耗,实现教育质量增长方式的转变,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读到这里,我反思自己常常会说“怎么这么简单的问题,你们都听不懂呢?”却没有深究这问题的背后是怎么的家庭环境,怎样的成长经历,怎样的学习基础。我总是太心急,就只看到他们的成绩差。此时,我明白了教育是静等花开,是润物细无声。课堂上,我再也不害怕孩子学不会,相信只要孩子态度端正,我们慢慢引导,“种子浇适量的水,施所需之肥,与阳光,雨露等自然力量一起帮助种子生长”,学生就会默默成长,花开无声。

让每一点温情在心中融化,让每一点感触在心中发芽,让每一丝思考在笔端流淌。陈震老师作为一名普通的教育工作者,为我们提供了工作与生活姿态的良好范本。让我们以温润的内心,寻觅着教育中的清风明月,成为一名温暖的教师!

《做温暖的教育者》教师读书心得篇4

假期里,认真阅读着陈震先生的《做温暖的教育者》,全书近二十七万余字,文章一百五十三篇,从教育到教师再到教学,让我们深深感动的是先生对教育和教学的执着和热爱。安静地进入,让作者带着你轻松游弋在各种教育观念间,寻觅着教育中的清风明月,陈震老师《做温暖的教育者》一书将带我们实现一个温暖教育的梦。

书中文章大多短小精炼,无赘言赘语,给人很强的阅读愉悦感。书中话题涉及丰富,让我们深深感受到一位普通教师为师、为学、为人的自在寻觅过程。面对现实的琐碎与繁杂,陈震老师始终以教育者的智慧关照教育现实,展现了一位教育工作者的工作与生活姿态。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要寻求有境界的工作姿态。

书中对教育工作者的工作姿态提出了很多建议,如:教师的基本要求是努力创设宽松的和谐环境,调节形成宽容的内部心境,坚持宽厚关爱的沟通心态等等,这些都是需要教师不断寻求的!

对于教育者的工作姿态陈震老师认为有境界为上,即:第一境,“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第二境,“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第三境,“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有境界的教育自成格调,有境界的.教育才有生命力。境界有大小、高下之分,并无优劣。教知识,教方法,教心态可以成为教育的三种境界,对于成长中的人来说,知识,方法,心态都是重要的,境界由低到高,低层次是知识获得,高层次是心态培育,只要能够有效整合,就能促进终生的和谐发展。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要寻求有品质的生活姿态。

有品质的生活姿态是内涵多元的,阅读是良好的通道。读书可以愉悦身心、提升自己。读书让生活更有品位,读书使人内心更加宁静,读书使职业更有智慧。“在浮躁与功利充斥当今社会每个角落的时候,人们首先想到的是物质的富有与占有。”“教师的有品质的生活方式就不仅仅是一个个人抉择的私密问题,而是关乎他人的共域论题。”阅读则成了实现品质生活的核心。“阅读是我们美化心灵、愉悦身心、提升自己、影响他人,进而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途径。”“阅读是我们坚守精神家园。”

“养鱼贵在养水,养花贵在养土,教育贵在温暖人心”,静静地合上书,让音乐继续,心中默默地祈盼,让我怀揣对教育的真心和爱心也在阅读、反思和实践中学做一个温暖的教育者。

    【读后感】栏目
  • 上一篇:我最喜欢的美食作文450字(整理81篇)
  • 下一篇:一个特别的作业作文550字(整理9篇)
  •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相关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