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们,你们知道龚指超吗?她就是羽毛球冠军,虽然我的羽毛球技术没有她那么高超,可我也对羽毛球充满了乐趣,就像迷游戏一样迷着羽毛球。
记得我从小时候地一次接触羽毛球的时候,我就深深地喜欢上了羽毛球,于是爸爸就给我买了一副羽毛球拍,我就把这副羽毛球拍视为珍宝。
没当放假时,这羽毛球就成为了我生活中的`伴侣。我总是写一会作业,就出来打一会羽毛球,累了再去写作业。如此循环既锻炼了身体又丰富了我的假期生活!
你瞧!我和我姐姐又要大开“杀”戒了。只见姐姐发了个“高球”,这求对我来说只是小Case,我轻轻一拍,又将球打了回去。姐姐也不是一盏省油的灯,只见她“不费吹灰只力”,又将球还给了我,有这样打了几球后,最后终于以一个“远球”而告终,第一局我输了。
姐姐在旁边冷笑说:“怎么样!姜还是老的辣。”“切,这一球只是我失误而已,有本事再来一局啊!”我不甘势弱地说。“来就来,随时奉陪。”
于是“大战”又开始。这一次我先发球,我轻轻地将球拍一挑,这羽毛球划出一道优美的弧线,一下子飞到了姐姐那一边,姐姐故意把球打到左边,这次的情况完全出乎我的意料,使我措手不及。但还是侥幸逃过了一劫。原来姐姐是想左右开弓,让我应接不暇。不过,我自有妙招。你瞧,姐姐又将球打到了右边,将球打到右边后,我又马上跑到了左边。可是没想到姐姐“老奸巨滑”,又将球打到了中间。哎!真是失策啊!我心想:这一球我又以失败告终了。
其实打羽毛球看中的并不是结果,而是打羽毛球的过程,在这过程中所享受到的快乐!
如果你问我,我最大的愿望是什么?我会回答你:“回到过去,再做一回小学生。”
六年前,刚踏进汉口路小学的我激动不已,被眼前新鲜亮丽的事物所吸引:美观的花草、高大的树木、耸立的旗杆、鲜艳的红旗、明亮的窗户、整齐的桌椅、宽广的运动场、洁净的教学楼、扑鼻而来的`桂花香,朗朗悦耳的读书声,与那蓝蓝的天、洁白的云相映成趣,好一幅优美的写生画,令人心旷神怡、啧啧赞叹,成了我最神往的地方。沁人心脾的景色似乎也打动了妈妈,于是乎,我在汉口路小学“入住”了。坐在窗明几净、书香四溢的教室中,我认识了和蔼可亲的老师、天真可爱的同学和那无所不及的知识。不仅如此,学校每周一的升旗仪式都是我最期待的“节目,”每当看到随风招展的五星红旗飘荡在美丽的学校上空时,我就热血沸腾、心潮澎湃,使我总想引吭高歌,以示我满心的激动。
而在这种优越环境中,我却玩心大发,忍不住调皮淘气。我在老师们的辅助下不虚心吸取经验,以为凭自己一人的力量就可以攀上高峰,这样做不仅荒废了自己,还让老师们伤心,殊不知老师给予我们的都是千古颠扑不破的真理。当老师把我从“悬崖”拉到人生大道上时,我不但不感谢老师,两眼只望着自己前程似锦的人生,却忘记了是谁在自己的人生大道上铺锦添光。
因此,我要再做一回小学生,弥补我的错误,不再让老师伤心、生气,不再为我们操心,而是为有我们这样的学生而感到高兴、自豪······
白驹过隙,流水飞逝,六年小学生活即将结束,这期间,有哭有苦有挫折,但我还想再做一回小学生,永远住在这个“家”里。
我们身在花都成教,我们在灿烂的微笑,在天真的微笑,不需要那华丽的颜料来调色,而我们年轻的心则轻易的萌发出欢乐的乐章,宛如就在这芙蓉山,山上清澈涌动的泉水一般,在这里萦绕和流淌,洗去那冬天的漠然,秋天的寂寥,同样也洗去夏天的浮躁,那神仙般的笑意把人们的.心都给熏暖了,不见那偕行的人儿是那寂动的春响。
人们都说:花都好,我觉得最好、最美的地方还是在芙蓉,那真是如诗如画啊,不仅把我们的心陶醉了,好像连那山上的草木也不时的点点头也是一副被陶醉的样子,那夕阳下的金柳,像那温柔的情人的嘴唇,荡出无限美好的风韵和放飞着那一条条的粉絮,难道这不是年轻人的风采么?其实我说的这就是芙蓉渡假村,在这渡假村里面还有一个很大很大的水库叫芙蓉水库,在平静的水面上时不时的荡出几个圈圈走得好远好远,温暖如春的小山丘也静静的坐落在水库的中央,像一片荷叶一样浮在水面,这里的每一个角落每一寸土地哪个不是造美极致啊!
我觉得这里正是散发出蓬勃的朝气,孕育着祖国的未来的遥蓝,也是我们年轻的期望,同样也是我们美好的憧憬,那遍地绽放的花朵可真是花都人的娇颜,就连那苍翠欲动的草儿也折射出青春的活力,瞧那翻动的球儿可不是要翻出个明天的太阳?因为年轻,所以我们无限的畅想,因为我们年轻,所以我们无限的憧憬,让我们共谱和谐之章,共唱青春之歌吧……
清晨,校园里照耀着阳光,我们一个个阳光女孩、阳光男孩在这个校园里,生长了希望,跳动着幸福的音符。在忙碌的中学生活中,品尝了酸甜苦辣,喜怒哀乐,我们将接受人生的洗礼,感受奋斗中成长的幸福。
忘不掉小时候,离家最近的那所小学。是因为许多事情,都是从学习时发生的,喜怒哀乐。那里本该不是回忆,却已成了我的回忆。回忆在小学时的开始。
我在里面学知识,看著名的小说,开始学习,开始学习文学作品,甚至有时写一写带着古韵的小诗句。写下生活趣事,写了几篇,我便放下,不在去写了。小学的生活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
每次写,评语时,是有师承的。没有别人的排斥,我便自己“大闹天宫”。一件小事,一次经历,一次成功就成了我的灵感,让我开始写了又撕,撕了又写。当然是没有人要我的作品,又有谁会要一个没有写作基础的文章呢?写来写去,都是写给自己看的。好在我读了“四大名著”,背育一些大作家的“名篇”,这样写一些事就不愁没词,不愁不会用词。我还记得那次听课所写的“十八岁那一年”的文章,被刊登在“司宙报”上,并在班级里发到学校,十分得意。
后来我便学起了散文。议论文,当然,是让正式的老师教的,但是这时我却在学校里学习数学,确实没有别人来和我讨论的。作用的还不是专业的'数学习题,而是那一连就是几本的《疯狂科学》。我渐渐在那里寻找乐趣,因为这里有我喜欢的散文类的数学也有论文的。
后来到了数学班,专心学数学。学校的数学,我却什么也不懂,便闲来无事写了关于数学的书。
自己写书,自己评价,自己写简介。我无法想象我会变成什么样,也不想去回忆那些自己的散文,却成了我的噩梦,不再是那种自己的散文,受到更多的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