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了《窃读记》以后,每当我津津有味地看书时,脑海里似乎总会浮现出作者当时在书店窃读的情形;不仅如此,还感同身受地体会到她当时那种既快乐又惧怕的窃读心情,然后,就有点心酸。
看看她,再看看我们,简单的比较一番,一点不夸张地说,简直就是天壤之别,我们现在在天,她那时候在地。
我们可以在爸爸妈妈的陪同下到书店把喜欢的书直接买回家;或是去“未成年人阅读基地”把书借回家,躺在沙发上,开着空调,放着音乐,还喝着饮料,看着书,太享受了!而她呢?每天放学时已经是饥肠辘辘,还要冒着被发现的风险,提心吊胆地去书店窃读,而且连坐的地方都没有,站得腿直发酸。然而在走出书店时,作者却感到浑身轻松。因为在她看来,读书就是一种最好的享受了。
颜真卿说得真好:“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我们现在有这么好的条件和读书环境,应当要好好珍惜!趁着年少,要好好利用课余时间去多读书,读一些好书,日积月累,长大以后才能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今天我看到这样一则故事,题目是《窃读记》。这则故事写了一个人把读书看成吃饭一样。其实读书不仅没有坏处,而且对人有益的。这个人,一有时间就跨进书店急忙打开书,躲在一角边,一页,两页,像一匹饿狼,贪婪地读着。她很快乐,也很惧怕——这种读书的滋味!她害怕被书店的老板发现,所以进来看书时,把自己藏起来。
每当书店的日光灯忽地亮了起来,才合上书,咽了一口唾沫,好像把所有的智慧都吞下去了,然后才依依不舍地把书放回书架现实生活中,只要一打开书,我们每一个人都会面临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书的征服;是你征服了书,还是书征服了你,还是书与你之间正在互相征服之中?这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问题。答案是多种多样的。但是,不管答案是什么,都包含着一个意思——成长。或许书征服了你,那就意味着你被书迷住了。这时的你,沉迷在书里,忘了吃饭;忘了睡觉……祖宗的遗训,先哲的思想,人类几千年的文明,都通过书向你灌输,默默地影响着你,教育着你,陶冶着你……在这样的氛围里,你长大了。或许你和书之间在互相征服,那就更有意思了。你的脑海中会有各种各样的问题。一个问题解决了,又出现了新的问题,问题层出不穷,征服永无止境,你每时每刻都处于成长之中。
我们小学生正处成长阶段,读书与我们的学习生活息息相关。让我们记住《窍读记》这个故事,在平时学习、生活中多读书,灵活运用大脑,让它在我们将来学习和事业中,发挥其作用,发挥其威力。
开学了,我们语文的第一课就是林海音写的《窃读记》,读完后,它使我受益匪浅。
她是一名普通的穷学生,自己想看书却没钱买书,所以她就想出在书店偷着看书的方法,来获取自己的知识。尽管她几次都被书店老板轰出去,尽管她几次都被别人嘲笑。但是这都阻挡不了她看书的脚步,这成就了她最后成长为了一名出色的作家。
这篇课文,我最喜欢的一句话就是国文老师说的:“记住,你们是吃饭长大的,也是读书长大的!”它向我们表明了粮食哺育的是身体,而书籍哺育的是灵魂,一个知识与智慧不断增长的人才是个健康快乐的人。
读了这篇课文,让我感觉到了:在作者生活的那个旧时代,想看书时多么的不容易呀。而她能在那么艰苦的环境中,也能努力学习,多看书,成为了一名作家,难道这不值得我们学习吗?我们现在很富裕,而且也有很多书,那我们为什么不能向作者那样勤奋学习、看书呢?于是,我下定决心,一定要好好学习,不辜负家长和老师对我的期望!
灯光下,我翻开一本书,看到了一个奇怪的文题《窃读记》。“窃”!难道是偷?我好奇地往下读。原来《窃读记》是写一个小女孩因为家里穷买不起书,为了读到更多的书,迫不得已只好常常跟大人混进书店看书的故事。文中写到:“我已饿得饥肠辘辘,那时我也不免要做白日梦,如果衣袋里有钱该多好。”读到这里我感受到了小女孩的生活有多么困难。而在这样困难的生活中,还能坚持读书,这是多么可贵呀!像我有这样优裕的生活,还有父母源源不断地为我提供阅读的书籍,我却没把这当回事,好多书都闲在书架上,我要以小女孩为榜样,努力改变自己,与书为伴,做一个博学的人。“你们是吃饭长大的,也是读书长大的”。这是小女孩的老师说的话。是啊!吃饭是我们成长的物质需求,读书是我们成长的精神需要。我们要长大成才是缺一不可的。
《窃读记》让我明白了许多许多。我以后也要像那个小女孩一样好好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