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作文网

采石矶游记作文750字(整理5篇)

时间: 2025-10-14 栏目:读后感

采石矶游记作文750字

7月17日,爸爸和妈妈带我来到了安徽省马鞍山市的采石矶风景区游玩。爸爸先开车带我们来到合马汽渡,这可是我第一次坐汽渡,不要太兴奋哦!原来汽渡是人坐在车里,然后轮渡载着汽车过江,到江对岸的马鞍山。在汽渡上,我们全家走下车,站在船边,吹着阵阵江风,看着滚滚长江水,真有一种“惟见长江天际流”的感觉!

下了汽渡,爸爸把车开到采石矶门口。下车喽,现在,就由我来当一名小导游,带领大家去领略一下采石矶的秀丽景色吧!采石矶,又称牛渚矶,居我国著名的“长江三矶”之首。绝壁临江,水湍石奇,被誉为“天下第一矶”,采石山水甲江南。我们先来到了著名的太白楼,唐朝诗人李白,字太白,他曾多次在这儿吟咏诗歌,是个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留下了许多不朽的篇章。其中《望天门山》就是他在登临采石矶时写下的优美诗句。我现在再背起这首诗来,真是身临其境,也能体会些诗中的意境了。唐代元和年间,这里就建起了太白楼,登楼远眺,千里长江尽收眼底,素有“风月江天贮一楼”之称。

参观完太白楼,我们顺着山路往上走,经过了燃犀亭,再沿着江边的台阶往上走,来到了三元洞。洞里有望江佛和石矶娘娘的塑像,以及有关他们的美丽传说和介绍。之后,我们又来到了传说中常遇春从长江纵身登矶的大脚印处,那里真的有一块巨石上印着一只大大的脚印哦!再往山上走,我们又参观了诗人李白的衣冠冢。

后来,我们还去了始建于东汉的广济寺,这也是座江南名刹,香火很旺的。最后,我们经过十几分钟的山路,终于登上了采石矶的顶峰。山风轻轻地吹着大汗淋漓的我们,透心凉!这时,我才真正能理解了“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诗句所包含的意思,感觉到当人登高望远时,心胸会更宽广,眼界会更开阔。

采石矶扼守长江天险,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愉快的采石矶之旅就要划上圆满的句号了。大家听了我这个小导游的介绍,有没有一种如入世外桃源的感觉呢!采石矶,真让我流连忘返啊!

采石矶

采石矶篇采石矶(采石矶)篇

采石矶是国家重点风景名胜的核心景区,与南京燕子矶、岳阳城陵矶并称“长江三大名矶”,位于安徽省马鞍山市西南5公里处的长江东岸,南接著名米乡芜湖,北连六朝古都南京,峭壁千寻,突兀江流,历史悠久,名胜众多,素有“千古一秀”之美誉。

目录景区简介旅游指南诗歌鉴赏历史小说景区简介

地理位置

采石矶,即牛渚矶,是中国长江中游南岸的一个港口,位于中国安徽省马鞍山市的长江南岸。采石矶为长江沿岸三矶之一(另燕子矶和城陵矶),亦是南宋著名战役采石之战发生的所在地。采石矶位于马鞍山市区西南约5公里的采石公园里的翠螺山庄,采石矶的得名据说是因三国东吴时.此处曾产五彩石,又因其形状如蜗牛,又有“金牛出渚”的传说,故又名牛渚矶.它和岳阳城陵矶、南京燕子矶,合称“长江三矶”。以山势险峻,风光绮丽,古迹众多而列三矶之首,素有“千古一秀”之誉。采石矶突兀江中,绝壁临空,扼据大江要冲,水流湍急,地势险要,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南宋绍兴三十一年(1161),这里曾发生“宋金采石之战”。

采石之战

这是一场中国历史上有名的以少胜多的反侵略战争,侵略的一方为金国统帅海陵王完颜亮,南宋主将为虞允文。虞允文仁寿(今四川仁寿)人,绍兴三十年奉派出使金国,见该国大事战备,回国后就奏请朝廷加强防御。次年,完颜亮率60万军队分四路甫侵,他自己带领的一路约数十万兵马于同年11月抵达采石矶对面江岸,跟宋军隔长江对峙。据《宋史》记载;当时形势危急,江北完颜亮高踞在刚刚绽起的高台“黄居”下,杀白马祭天,准备次日渡江。而江南的宋军却因正“易将”而无人负责,“我师三五星散,解鞍京甲坐遭旁”。虞允文蒿目时艰,毅然负起守卫重任,刚部署完水陆军队,完颜亮“大呼,操小红旗序数百艘绝江而来,瞬间,抵南岸者艘,直薄宋军”。虞允文勉励身旁的勇将时佐应战,时俊立即挥舞双刀冲向金军,大队宋军跟着向金军冲杀。金军后退,宋军用“神臂弩”射击敌船,致大批金兵死于江中。逃回去的也被完颜亮“悉敲杀之”。次日,完颜亮又来侵犯,被宋军焚毁战船300,大败而去。金军在淮北的主力基本被歼,完颜亮又向宋军施用反间计,也被虞允文识破。完颜亮恼羞成怒,率领部队去江苏扬州时的瓜洲渡,想从这里渡江夺取京口(今镇江)。虞允文率万余军队赴京口增强防御,并将马船改造成战舰。完颜亮在瓜洲渡发布军今,实行连坐法;军士逃亡则杀部将,部将逃亡则杀主将。以致人心浮动.导致11月2日黎明他在帐中为部将所杀.不久,全部金军都铩羽而归。

旅游指南

采石矶历来为江南名胜,古往今来,吸引着许多文人名士,像白居易、王安石、苏东坡、陆游、文天祥等都曾来此题诗咏唱,特别是唐代大诗人李白在这里饮酒赋诗,相传最后因酒醉赴水中捉月而淹死,更增添了神秘的色彩。可以说:名山得诗仙李白而益著,诗仙则望名山而流连忘返!多次来采石矶游览,留下了许多有名的诗篇。2003年采石矶评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是马鞍山的重要旅游景点。

翠螺山

游人来到马鞍山市西南的唐贤街,过锁溪桥,即见平地拔起的翠螺山。山西北临大江,三面为牛渚河环抱,海拔131米,犹如一只硕大的碧螺浮在水面,山因此而得名。此山原名牛渚山,相传古有金牛在此出渚。山间林木葱绿,蔚然深秀,西麓突兀于江中的悬崖峭壁就是著名的采石矶;西北临江低凹之处,人称西大洼,北边山脊梁叫蜗牛尾,山势险峻;南麓林木葱郁,亭阁隐隐,太白楼等文物古迹均分布在这一带,最高处是翠螺峰。

太白楼

太白楼面临长江,背连翠螺,浓荫簇拥,是一座雄伟壮观的古建筑。它与湖南岳阳的岳阳楼、湖北武昌的黄鹤楼、江西南昌的滕王阁,合称为江南著名的“三楼一阁”。太白楼是为纪念我国唐代诗人李白而建造的。它初建于唐元和年间(806~820年),原名谪仙楼,距今已有1100余年历史。清雍正八年(1730年)重建,改名为“太白楼”,亦称作“唐李公青莲祠”。历代均有修建,现存建筑建于清光绪年间(1875一1908年)。太白楼高18米,长34米,宽17米,采用我国传统的古建筑式样,主楼三层,一层为厅,二层为楼,三层为阁。前后分两院,前为太白楼,后为太白祠,由回廊相连,二、三楼阁檐下置郭沫若书写的“太白楼”和张恺帆书写的“谪仙楼”匾额,各具神韵,十分醒目。进门檐下两壁嵌有一块清代重修太白楼碑记和一块记载李白生平的碑文。进入大厅迎面大屏风绘有太白漫游来石图,壁上挂着太白游踪图,楼上设两尊黄杨木太白雕像,一立一半卧,还有太白手书拓本和各种版本诗集陈列,以及历代名士文人的诗篇、楹联、匾额和绘画。太白楼西侧是广济寺。绿树掩映之中的“观音阁”是圮毁的广济寺仅剩的建筑,内供观音菩萨像。阁前左侧有一口“赤乌井”,是采石矶最为古老的历史文物。

三元祠

三元祠,又称三官洞,是采石矶最大的一座天然石洞,在蛾眉亭西侧岩下,洞傍山临江嵌在崖壁间,下落无地,如自水出。江水拍击洞边崖壁,浪花飞溅,令人眩目。洞内上下两层,洞内有洞,可通大江,环境别致,四季景色迥然各异,洞中供奉天、地、水三元水府神位。内还设有茶室。

诗歌鉴赏

《水调歌头》郭沫若久慕燃犀渚,来上青莲楼。日照长江如血,千里豁明眸。洲畔渔人布罟。正是鲥鱼时节,我欲泛中游。借问李夫子:愿否与同舟?君打浆,我操舵,同放讴。有兴何须美酒,何用月当头?水调歌头游泳,畅好迎风诵去,传遍亚非欧。宇宙红旗展,胜似大鹏游!夏传寿当涂县一中高级教师(一)滔滔长江从你身旁经过,巍巍翠螺是你坚强的支柱。顺流而下通古都南京,溯流而上达米市芜湖,钢城马鞍山更是养育你的沃土。啊!千古一秀的采石矶,你是母亲项链上的—颗明珠。啊!人文荟萃的采石矶,你是我心中永远不落的最美最美的歌!(二)三元洞天留下不朽的神话,将军足迹诉说当年的战火。太白诗仙英灵昭日月,散之草圣大作传千古,“江南一枝花”正在绘制更新更美的画图!啊!千古一秀的采石矶,你是母亲项链上的一颗明珠。啊!人文荟萃的采石矾,你是我心中永远不落的最美最美的歌!(原载2006年10月13日《马鞍山日报》)《采石矶捉月台祭李白》天生不会把腰弯,大步流星出长安。黄鹤楼里将债欠,凤凰台上把帐还。清风明月送人情,绿水青山换酒钱。驾得巨鲸归天去,世人何处寻诗仙。——(河北安平)张志真

历史小说

郁达夫代表作品《采石矶》采石矶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杜甫自小就神经过敏的黄仲则,到了二十三岁,也改不过他的孤傲多疑的性质来。他本来是一个负气殉情的人,每逢兴致激发的时候,不论讲得讲不得的话,都涨红了脸,放大了喉咙,抑留不住的直讲出来。听话的人,若对他的话有些反抗,或是在笑容上,或是在眼光上,表示一些不造成他的意思的时候,他便要拚命的辩驳,讲到后来他那又黑晶晶的眼睛老会张得很大,好象会有火星飞出来的样子。这时候若有人出来说几句迎合他的话,那他必喜欢得要奋身高跳,那双黑而且大的眼睛里也必有两泓清水涌漾出来,再进一步,他的清瘦的颊上就会有感激的眼泪流下来了。象这样的发泄一回之后,他总有三四天守着沉默,无论何人对他说话,他总是噤口不作回答的。在这沉默期间内,他也有一个人关上了房门,在那学使衙门东北边的寿春园西室里兀坐的时候,也有青了脸,一个人上清源门外的深云馆怀古台去独步的时候,也有跑到南门外姑熟溪边上的一家小酒馆去痛饮的时候。不过在这期间内他对人虽不说话,对自家却总是一个人老在幽幽的好象讲论什么似的。他一个人,在这中间,无论上什么地方去,有时或轻轻的吟诵着诗或文句,有时或对自家嘻笑嘻笑,有时或望着了天空而作叹惜,况似忙得不得开交的样子。但是一见着人,他那双呆呆的大眼,举起来看你一眼,他脸上的表情就会变得同毫无感觉的木偶一样,人在这时候遇着他,总没有一个不被他骇退的。学使朱笥河,虽则非常爱惜他,但因为事务烦忙的缘故,所以当他沉默忧郁的时候,也不能来为他解闷。当这时候,学使左右上下四五十人中间,敢接近他,进到他房里去也他谈几句话的,只有一个他的同乡洪稚存。与他自小同学,又是同乡的洪稚存,很了解他的性格。见他与人论辩,愤激得不堪的`时候,每肯出来为他说几句话,所以他对稚存比自家的弟兄还要敬爱。稚存知道他的脾气,当他沉默起头的一两天,故意的不去近他的身。有时偶然同他在出入的要路上遇着的时候,稚存也只装成一副忧郁的样子,不过默默的对他点一点头就过去了。待他沉默过了一两天,暗地里看他好象有几首诗做好,或者看他好象已经在市上酒肆里醉过了一次,或在城外孤冷的山林间痛哭了一场之后,稚存或在半夜或在清晨,方敢慢慢的走到他的房里去,与他争诵些《离骚》或批评韩昌黎李太白的杂诗,他的沉默之戒也就以能因此而破了。学使衙门里的同事们,背后虽在叫他作黄疯子,但当他的面,却个个怕他得很。一则因为他是学使朱公最钟爱的上客,二则也因为他习气太深,批评人家的文字,不顾人下得起下不起,只晓得顺了自家的性格,直言乱骂的缘故。他跟提督学政朱笥河公到太平,也有大半年了,但是除了洪稚存朱公二人而外,竟没有一个第三个人能同他讲得上半个钟头的话。凡与他见过一面的人,能了解他的,只说他恃才傲物,不可订交,不能了解他的,简直说他一点学问也没有,只仗着了朱公的威势爱发脾气。他的声誉和朋友一年一年的少了下去,他的自小就有的忧郁症反一年一年地深起来了。乾隆三十六年的秋也深了。长江南岸的太平府城里,已吹到了凉冷的北风,学使衙门西面园里的杨柳梧桐榆树等杂树,都带起鹅黄的淡色来。园角上荒草丛中,在秋月皎洁的晚上,凄凄唧唧的候虫的鸣声,也觉得渐渐的幽下去了。昨天晚上,因为月亮好得很,仲则竟犯了风露,在园里看了一晚的月亮,在疏疏密密的树影下走来走去的走着,看看地上同严霜似的月光,他忽然感触旧情,想到了他少年时候的一次悲惨的爱情上去。“唉唉!但愿你能享受你家庭内的和乐!”这样的叹了一声,远远的向东天一望,他的眼睛,忽然现了一个十六岁的伶俐的少女来。那时候仲则正在宜兴(氵九)里读书,他同学的陈某龚某都比他有钱,但那少女的一双水盈盈的眼光,却只注视在瘦弱的他的身上。他过年的时候因为要回常州,将别的那一天,又到她家里去看她,不晓是什么缘故,这一天她只是对他暗泣而不多说话。同她痴坐了半个钟头,他已经走到门外了,她又叫他回去,把一条当时流行的淡黄绸的汗巾送给了她。这—回当临去的时候,却是他要哭了,两人又拥抱着痛哭了一场,把他的眼泪,都揩擦在那条汗巾的上面。一直到航船要开的将晚时候,他才把那条汗巾收藏起来,同她别去。这一回别后,他和她就再没有谈话的机会了。他第二回重到宜兴的时候,他的少年悲哀,只成了几首律诗,流露在抄书的纸上:大道青楼望不遮,年时系马醉流霞,风前带是同心结,杯底人如解语花,下杜城边南北路,上阑门外去来车,匆勿觉得扬州梦,检点闲愁在鬓华。唤起窗前尚宿醒,啼鹃催去又声声,丹青旧誓相如札,禅榻经时杜牧情,别后相思空一水,重来回首已三生,云阶月地依然在,细逐空香百遍行。遮莫临行念我频,竹枝留惋泪痕新,多缘刺史无坚约,岂视萧郎作路人,望里彩云疑冉冉,愁边春水故粼粼,珊瑚百尺珠千斛,难换罗敷未嫁身。从此音尘各悄然,春山如黛草如烟,泪添吴苑三更雨,恨惹邮亭一夜眠,讵有青乌缄别句,聊将锦瑟记流年,他时脱便微之过,百转千回只自怜。后三年,他在扬州城里看城隍会,看见一个少妇,同一年约三十左右、状似富商的男人在街上缓步。他的容貌绝似那宜兴的少女,他晚上回到了江边的客寓里,又做成了四首感旧的杂诗。风亭月榭记绸缪,梦里听歌醉里愁。牵袂几曾终絮语,掩关从此入离忧。明灯锦幄珊珊骨,细马春山翦翦眸。最忆频行尚回首,此心如水只东流。而今潘鬓渐成丝,记否羊车并载时;挟弹何心惊共命,抚孤底苦破交枝。如馨风柳伤思曼,别样烟花恼牧之。莫把(昆鸟)弦弹昔昔,经秋憔悴为相思。柘舞平康旧擅名,独将青眼到书生,轻移锦被添晨卧,细酌金卮遣旅情。此日双鱼寄公子,当时一曲怨东平。越王祠外花初放,更共何人缓缓行。非关惜别为怜才,几度红笺手自裁,湖海有心随颖士,风情近日逼方回。多时掩幔留香住,依旧窥人有燕来。自古同心终不解,罗浮冢树至今哀。他想想现在的心境,与当时一比,觉得七年前的他,正同阳春暖日下的香草一样,轰轰烈烈,刚在发育。因为当时他新中秀才,眼前尚有无穷的希望,在那里等他。“到如今还是依人碌碌!”一想到现在的这身世,他就不知不觉的悲伤起来了,这时候忽有一阵凉冷的西风,吹到了园里。月光里的树影索索落落的颤动了一下,他也打了一个冷痉,不晓得是什么缘故,觉得毛细管都竦竖了起来。“似此星辰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于是他就稍微放大了声音把这两句诗吟了一遍,又走来走去的走了几步,一则原想藉此以壮壮自家的胆,二则他也想把今夜所得的这两句诗,凑成一首全诗。但是他的心思,乱得同水淹的蚁巢一样,想来想去怎么也凑不成上下的句子。园外的围墙拱里,打更的声音和灯笼的影子过去之后,月光更洁练得怕人了。好象是秋霜已经下来的样子,他只觉得身上一阵一阵的寒冷了起来。想想穷冬又快到了,他筐里只有几件大布的棉衣,过冬若要去买一件狐皮的袍料,非要有四十两银子不可。并且家里他也许久不寄钱去了,依理而论,正也该寄几十两银子回去,为老母辈添置几件衣服,但是照目前的状态看来,叫他能到何处去弄得这许多银子?他一想到此,心里又添了一层烦闷。呆呆的对西斜的月亮看了一忽,他却顺口念出了几句诗来:“茫茫来日愁如海,寄语羲和快着鞭。”回环念了两遍之后,背后的园门里忽而走了一个人出来,轻轻的叫着说:“好诗好诗,仲则!你到这时候还没有睡么?”仲则倒骇了一跳,回转头来就问他说:“稚存!你也还没有睡么?一直到现在在那里干什么?”“竹君要我为他起两封信稿,我现在刚搁下笔哩!”“我还有两句好诗,也念给你听罢,‘似此星辰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诗是好诗,可惜太衰飒了。”“我想把它们凑成两首律诗来,但是怎么也做不成功。”“还是不做成的好。”“何以呢?”“做成之后,岂不是就没有兴致了么?”“这话倒也不错,我就不做了吧。”“仲则,明天有一位大考据家来了,你知道么?”“谁呀?”“戴东原。”“我只闻诸葛的大名,却没有见过这一位小孔子,你听谁说他要来呀?”“是北京纪老太史给竹君的信里说出的,竹君正预备着迎接他呢!”“周秦以上并没有考据学,学术反而昌明,近来大名鼎鼎的考据学家很多,伪书却日见风行,我看那些考据学家都是盗名欺世的。他们今日讲诗学,明日弄训诂,再过几天,又要来谈治国平天下,九九归原,他们的目的,总不外乎一个翰林学士的衔头,我劝他们还是去参注酷吏传的好,将来束带立于朝,由礼部而吏部,或领理藩院,或拜内阁大学士的时候,倒好照样去做。”“你又要发痴了,你不怕旁人说你在妒忌人家的大名的么?”“即使我在妒忌人家的大名,我的心地,却比他们的大言欺世,排斥异己,光明得多哩!我究竟不在陷害人家,不在卑污苟贱的迎合世人。”“仲则,你在哭么?”“我在发气。”“气什么?”“气那些挂羊头卖狗肉的未来的酷吏!”“戴东原与你有什么仇?”“戴东原与我虽然没有什么仇,但我是疾恶如仇的。”“你病刚好,又愤激得这个样子,今晚上可是我害了你了,仲则,我们为了这些无聊的人怄气也犯不着,我房里还有一瓶绍兴酒在,去喝酒去吧。”他与洪稚存两人,昨晚喝酒喝到鸡叫才睡,所以今朝早晨太阳射照在他窗外的花坛上的时候,他还未曾起来。门外又是一天清冷的好天气。绀碧的天空,高得渺渺茫茫。窗前飞过的鸟雀的影子,也带有些悲凉的秋意。仲则窗外的几株梧桐树叶,在这浩浩的白日里,虽然无风,也萧索地自在凋落。一直等太阳射照到他的朝西南的窗下的时候,仲则才醒,从被里伸出了一只手,撩开帐子,向窗上一望,他觉得晴光射目,竟感觉得有些眩晕。仍复放下了帐子,闭了眼睛,在被里睡了一忽,他的昨天晚上的亢奋状态已经过去了,只有秋虫的鸣声,悟桐的疏影和云月的光辉,成了昨夜的记忆,还印在他的今天早晨的脑里,又开了眼睛呆呆的对帐顶看了一回,他就把昨夜追忆少年时候的情绪想了出...

游览采石矶作文

在日常学习、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作文吧,作文一定要做到主题集中,围绕同一主题作深入阐述,切忌东拉西扯,主题涣散甚至无主题。如何写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作文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游览采石矶作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采石矶游记作文750字

7月17日,爸爸和妈妈带我来到了安徽省马鞍山市的采石矶风景区游玩。爸爸先开车带我们来到合马汽渡,这可是我第一次坐汽渡,不要太兴奋哦!原来汽渡是人坐在车里,然后轮渡载着汽车过江,到江对岸的马鞍山。在汽渡上,我们全家走下车,站在船边,吹着阵阵江风,看着滚滚长江水,真有一种“惟见长江天际流”的感觉!

下了汽渡,爸爸把车开到采石矶门口。下车喽,现在,就由我来当一名小导游,带领大家去领略一下采石矶的秀丽景色吧!采石矶,又称牛渚矶,居我国著名的“长江三矶”之首。绝壁临江,水湍石奇,被誉为“天下第一矶”,采石山水甲江南。我们先来到了著名的太白楼,唐朝诗人李白,字太白,他曾多次在这儿吟咏诗歌,是个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留下了许多不朽的篇章。其中《望天门山》就是他在登临采石矶时写下的优美诗句。我现在再背起这首诗来,真是身临其境,也能体会些诗中的意境了。唐代元和年间,这里就建起了太白楼,登楼远眺,千里长江尽收眼底,素有“风月江天贮一楼”之称。

参观完太白楼,我们顺着山路往上走,经过了燃犀亭,再沿着江边的台阶往上走,来到了三元洞。洞里有望江佛和石矶娘娘的塑像,以及有关他们的美丽传说和介绍。之后,我们又来到了传说中常遇春从长江纵身登矶的大脚印处,那里真的有一块巨石上印着一只大大的脚印哦!再往山上走,我们又参观了诗人李白的衣冠冢。

后来,我们还去了始建于东汉的广济寺,这也是座江南名刹,香火很旺的。最后,我们经过十几分钟的山路,终于登上了采石矶的顶峰。山风轻轻地吹着大汗淋漓的我们,透心凉!这时,我才真正能理解了“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诗句所包含的意思,感觉到当人登高望远时,心胸会更宽广,眼界会更开阔。

采石矶扼守长江天险,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愉快的采石矶之旅就要划上圆满的句号了。大家听了我这个小导游的介绍,有没有一种如入世外桃源的感觉呢!采石矶,真让我流连忘返啊!

采石矶

采石矶篇采石矶(采石矶)篇

采石矶是国家重点风景名胜的核心景区,与南京燕子矶、岳阳城陵矶并称“长江三大名矶”,位于安徽省马鞍山市西南5公里处的长江东岸,南接著名米乡芜湖,北连六朝古都南京,峭壁千寻,突兀江流,历史悠久,名胜众多,素有“千古一秀”之美誉。

目录景区简介旅游指南诗歌鉴赏历史小说景区简介

地理位置

采石矶,即牛渚矶,是中国长江中游南岸的一个港口,位于中国安徽省马鞍山市的长江南岸。采石矶为长江沿岸三矶之一(另燕子矶和城陵矶),亦是南宋著名战役采石之战发生的所在地。采石矶位于马鞍山市区西南约5公里的采石公园里的翠螺山庄,采石矶的得名据说是因三国东吴时.此处曾产五彩石,又因其形状如蜗牛,又有“金牛出渚”的传说,故又名牛渚矶.它和岳阳城陵矶、南京燕子矶,合称“长江三矶”。以山势险峻,风光绮丽,古迹众多而列三矶之首,素有“千古一秀”之誉。采石矶突兀江中,绝壁临空,扼据大江要冲,水流湍急,地势险要,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南宋绍兴三十一年(1161),这里曾发生“宋金采石之战”。

采石之战

这是一场中国历史上有名的以少胜多的反侵略战争,侵略的一方为金国统帅海陵王完颜亮,南宋主将为虞允文。虞允文仁寿(今四川仁寿)人,绍兴三十年奉派出使金国,见该国大事战备,回国后就奏请朝廷加强防御。次年,完颜亮率60万军队分四路甫侵,他自己带领的一路约数十万兵马于同年11月抵达采石矶对面江岸,跟宋军隔长江对峙。据《宋史》记载;当时形势危急,江北完颜亮高踞在刚刚绽起的高台“黄居”下,杀白马祭天,准备次日渡江。而江南的宋军却因正“易将”而无人负责,“我师三五星散,解鞍京甲坐遭旁”。虞允文蒿目时艰,毅然负起守卫重任,刚部署完水陆军队,完颜亮“大呼,操小红旗序数百艘绝江而来,瞬间,抵南岸者艘,直薄宋军”。虞允文勉励身旁的勇将时佐应战,时俊立即挥舞双刀冲向金军,大队宋军跟着向金军冲杀。金军后退,宋军用“神臂弩”射击敌船,致大批金兵死于江中。逃回去的也被完颜亮“悉敲杀之”。次日,完颜亮又来侵犯,被宋军焚毁战船300,大败而去。金军在淮北的主力基本被歼,完颜亮又向宋军施用反间计,也被虞允文识破。完颜亮恼羞成怒,率领部队去江苏扬州时的瓜洲渡,想从这里渡江夺取京口(今镇江)。虞允文率万余军队赴京口增强防御,并将马船改造成战舰。完颜亮在瓜洲渡发布军今,实行连坐法;军士逃亡则杀部将,部将逃亡则杀主将。以致人心浮动.导致11月2日黎明他在帐中为部将所杀.不久,全部金军都铩羽而归。

旅游指南

采石矶历来为江南名胜,古往今来,吸引着许多文人名士,像白居易、王安石、苏东坡、陆游、文天祥等都曾来此题诗咏唱,特别是唐代大诗人李白在这里饮酒赋诗,相传最后因酒醉赴水中捉月而淹死,更增添了神秘的色彩。可以说:名山得诗仙李白而益著,诗仙则望名山而流连忘返!多次来采石矶游览,留下了许多有名的诗篇。2003年采石矶评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是马鞍山的重要旅游景点。

翠螺山

游人来到马鞍山市西南的唐贤街,过锁溪桥,即见平地拔起的翠螺山。山西北临大江,三面为牛渚河环抱,海拔131米,犹如一只硕大的碧螺浮在水面,山因此而得名。此山原名牛渚山,相传古有金牛在此出渚。山间林木葱绿,蔚然深秀,西麓突兀于江中的悬崖峭壁就是著名的采石矶;西北临江低凹之处,人称西大洼,北边山脊梁叫蜗牛尾,山势险峻;南麓林木葱郁,亭阁隐隐,太白楼等文物古迹均分布在这一带,最高处是翠螺峰。

太白楼

太白楼面临长江,背连翠螺,浓荫簇拥,是一座雄伟壮观的古建筑。它与湖南岳阳的岳阳楼、湖北武昌的黄鹤楼、江西南昌的滕王阁,合称为江南著名的“三楼一阁”。太白楼是为纪念我国唐代诗人李白而建造的。它初建于唐元和年间(806~820年),原名谪仙楼,距今已有1100余年历史。清雍正八年(1730年)重建,改名为“太白楼”,亦称作“唐李公青莲祠”。历代均有修建,现存建筑建于清光绪年间(1875一1908年)。太白楼高18米,长34米,宽17米,采用我国传统的古建筑式样,主楼三层,一层为厅,二层为楼,三层为阁。前后分两院,前为太白楼,后为太白祠,由回廊相连,二、三楼阁檐下置郭沫若书写的“太白楼”和张恺帆书写的“谪仙楼”匾额,各具神韵,十分醒目。进门檐下两壁嵌有一块清代重修太白楼碑记和一块记载李白生平的碑文。进入大厅迎面大屏风绘有太白漫游来石图,壁上挂着太白游踪图,楼上设两尊黄杨木太白雕像,一立一半卧,还有太白手书拓本和各种版本诗集陈列,以及历代名士文人的诗篇、楹联、匾额和绘画。太白楼西侧是广济寺。绿树掩映之中的“观音阁”是圮毁的广济寺仅剩的建筑,内供观音菩萨像。阁前左侧有一口“赤乌井”,是采石矶最为古老的历史文物。

三元祠

三元祠,又称三官洞,是采石矶最大的一座天然石洞,在蛾眉亭西侧岩下,洞傍山临江嵌在崖壁间,下落无地,如自水出。江水拍击洞边崖壁,浪花飞溅,令人眩目。洞内上下两层,洞内有洞,可通大江,环境别致,四季景色迥然各异,洞中供奉天、地、水三元水府神位。内还设有茶室。

诗歌鉴赏

《水调歌头》郭沫若久慕燃犀渚,来上青莲楼。日照长江如血,千里豁明眸。洲畔渔人布罟。正是鲥鱼时节,我欲泛中游。借问李夫子:愿否与同舟?君打浆,我操舵,同放讴。有兴何须美酒,何用月当头?水调歌头游泳,畅好迎风诵去,传遍亚非欧。宇宙红旗展,胜似大鹏游!夏传寿当涂县一中高级教师(一)滔滔长江从你身旁经过,巍巍翠螺是你坚强的支柱。顺流而下通古都南京,溯流而上达米市芜湖,钢城马鞍山更是养育你的沃土。啊!千古一秀的采石矶,你是母亲项链上的—颗明珠。啊!人文荟萃的采石矶,你是我心中永远不落的最美最美的歌!(二)三元洞天留下不朽的神话,将军足迹诉说当年的战火。太白诗仙英灵昭日月,散之草圣大作传千古,“江南一枝花”正在绘制更新更美的画图!啊!千古一秀的采石矶,你是母亲项链上的一颗明珠。啊!人文荟萃的采石矾,你是我心中永远不落的最美最美的歌!(原载2006年10月13日《马鞍山日报》)《采石矶捉月台祭李白》天生不会把腰弯,大步流星出长安。黄鹤楼里将债欠,凤凰台上把帐还。清风明月送人情,绿水青山换酒钱。驾得巨鲸归天去,世人何处寻诗仙。——(河北安平)张志真

历史小说

郁达夫代表作品《采石矶》采石矶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杜甫自小就神经过敏的黄仲则,到了二十三岁,也改不过他的孤傲多疑的性质来。他本来是一个负气殉情的人,每逢兴致激发的时候,不论讲得讲不得的话,都涨红了脸,放大了喉咙,抑留不住的直讲出来。听话的人,若对他的话有些反抗,或是在笑容上,或是在眼光上,表示一些不造成他的意思的时候,他便要拚命的辩驳,讲到后来他那又黑晶晶的眼睛老会张得很大,好象会有火星飞出来的样子。这时候若有人出来说几句迎合他的话,那他必喜欢得要奋身高跳,那双黑而且大的眼睛里也必有两泓清水涌漾出来,再进一步,他的清瘦的颊上就会有感激的眼泪流下来了。象这样的发泄一回之后,他总有三四天守着沉默,无论何人对他说话,他总是噤口不作回答的。在这沉默期间内,他也有一个人关上了房门,在那学使衙门东北边的寿春园西室里兀坐的时候,也有青了脸,一个人上清源门外的深云馆怀古台去独步的时候,也有跑到南门外姑熟溪边上的一家小酒馆去痛饮的时候。不过在这期间内他对人虽不说话,对自家却总是一个人老在幽幽的好象讲论什么似的。他一个人,在这中间,无论上什么地方去,有时或轻轻的吟诵着诗或文句,有时或对自家嘻笑嘻笑,有时或望着了天空而作叹惜,况似忙得不得开交的样子。但是一见着人,他那双呆呆的大眼,举起来看你一眼,他脸上的表情就会变得同毫无感觉的木偶一样,人在这时候遇着他,总没有一个不被他骇退的。学使朱笥河,虽则非常爱惜他,但因为事务烦忙的缘故,所以当他沉默忧郁的时候,也不能来为他解闷。当这时候,学使左右上下四五十人中间,敢接近他,进到他房里去也他谈几句话的,只有一个他的同乡洪稚存。与他自小同学,又是同乡的洪稚存,很了解他的性格。见他与人论辩,愤激得不堪的`时候,每肯出来为他说几句话,所以他对稚存比自家的弟兄还要敬爱。稚存知道他的脾气,当他沉默起头的一两天,故意的不去近他的身。有时偶然同他在出入的要路上遇着的时候,稚存也只装成一副忧郁的样子,不过默默的对他点一点头就过去了。待他沉默过了一两天,暗地里看他好象有几首诗做好,或者看他好象已经在市上酒肆里醉过了一次,或在城外孤冷的山林间痛哭了一场之后,稚存或在半夜或在清晨,方敢慢慢的走到他的房里去,与他争诵些《离骚》或批评韩昌黎李太白的杂诗,他的沉默之戒也就以能因此而破了。学使衙门里的同事们,背后虽在叫他作黄疯子,但当他的面,却个个怕他得很。一则因为他是学使朱公最钟爱的上客,二则也因为他习气太深,批评人家的文字,不顾人下得起下不起,只晓得顺了自家的性格,直言乱骂的缘故。他跟提督学政朱笥河公到太平,也有大半年了,但是除了洪稚存朱公二人而外,竟没有一个第三个人能同他讲得上半个钟头的话。凡与他见过一面的人,能了解他的,只说他恃才傲物,不可订交,不能了解他的,简直说他一点学问也没有,只仗着了朱公的威势爱发脾气。他的声誉和朋友一年一年的少了下去,他的自小就有的忧郁症反一年一年地深起来了。乾隆三十六年的秋也深了。长江南岸的太平府城里,已吹到了凉冷的北风,学使衙门西面园里的杨柳梧桐榆树等杂树,都带起鹅黄的淡色来。园角上荒草丛中,在秋月皎洁的晚上,凄凄唧唧的候虫的鸣声,也觉得渐渐的幽下去了。昨天晚上,因为月亮好得很,仲则竟犯了风露,在园里看了一晚的月亮,在疏疏密密的树影下走来走去的走着,看看地上同严霜似的月光,他忽然感触旧情,想到了他少年时候的一次悲惨的爱情上去。“唉唉!但愿你能享受你家庭内的和乐!”这样的叹了一声,远远的向东天一望,他的眼睛,忽然现了一个十六岁的伶俐的少女来。那时候仲则正在宜兴(氵九)里读书,他同学的陈某龚某都比他有钱,但那少女的一双水盈盈的眼光,却只注视在瘦弱的他的身上。他过年的时候因为要回常州,将别的那一天,又到她家里去看她,不晓是什么缘故,这一天她只是对他暗泣而不多说话。同她痴坐了半个钟头,他已经走到门外了,她又叫他回去,把一条当时流行的淡黄绸的汗巾送给了她。这—回当临去的时候,却是他要哭了,两人又拥抱着痛哭了一场,把他的眼泪,都揩擦在那条汗巾的上面。一直到航船要开的将晚时候,他才把那条汗巾收藏起来,同她别去。这一回别后,他和她就再没有谈话的机会了。他第二回重到宜兴的时候,他的少年悲哀,只成了几首律诗,流露在抄书的纸上:大道青楼望不遮,年时系马醉流霞,风前带是同心结,杯底人如解语花,下杜城边南北路,上阑门外去来车,匆勿觉得扬州梦,检点闲愁在鬓华。唤起窗前尚宿醒,啼鹃催去又声声,丹青旧誓相如札,禅榻经时杜牧情,别后相思空一水,重来回首已三生,云阶月地依然在,细逐空香百遍行。遮莫临行念我频,竹枝留惋泪痕新,多缘刺史无坚约,岂视萧郎作路人,望里彩云疑冉冉,愁边春水故粼粼,珊瑚百尺珠千斛,难换罗敷未嫁身。从此音尘各悄然,春山如黛草如烟,泪添吴苑三更雨,恨惹邮亭一夜眠,讵有青乌缄别句,聊将锦瑟记流年,他时脱便微之过,百转千回只自怜。后三年,他在扬州城里看城隍会,看见一个少妇,同一年约三十左右、状似富商的男人在街上缓步。他的容貌绝似那宜兴的少女,他晚上回到了江边的客寓里,又做成了四首感旧的杂诗。风亭月榭记绸缪,梦里听歌醉里愁。牵袂几曾终絮语,掩关从此入离忧。明灯锦幄珊珊骨,细马春山翦翦眸。最忆频行尚回首,此心如水只东流。而今潘鬓渐成丝,记否羊车并载时;挟弹何心惊共命,抚孤底苦破交枝。如馨风柳伤思曼,别样烟花恼牧之。莫把(昆鸟)弦弹昔昔,经秋憔悴为相思。柘舞平康旧擅名,独将青眼到书生,轻移锦被添晨卧,细酌金卮遣旅情。此日双鱼寄公子,当时一曲怨东平。越王祠外花初放,更共何人缓缓行。非关惜别为怜才,几度红笺手自裁,湖海有心随颖士,风情近日逼方回。多时掩幔留香住,依旧窥人有燕来。自古同心终不解,罗浮冢树至今哀。他想想现在的心境,与当时一比,觉得七年前的他,正同阳春暖日下的香草一样,轰轰烈烈,刚在发育。因为当时他新中秀才,眼前尚有无穷的希望,在那里等他。“到如今还是依人碌碌!”一想到现在的这身世,他就不知不觉的悲伤起来了,这时候忽有一阵凉冷的西风,吹到了园里。月光里的树影索索落落的颤动了一下,他也打了一个冷痉,不晓得是什么缘故,觉得毛细管都竦竖了起来。“似此星辰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于是他就稍微放大了声音把这两句诗吟了一遍,又走来走去的走了几步,一则原想藉此以壮壮自家的胆,二则他也想把今夜所得的这两句诗,凑成一首全诗。但是他的心思,乱得同水淹的蚁巢一样,想来想去怎么也凑不成上下的句子。园外的围墙拱里,打更的声音和灯笼的影子过去之后,月光更洁练得怕人了。好象是秋霜已经下来的样子,他只觉得身上一阵一阵的寒冷了起来。想想穷冬又快到了,他筐里只有几件大布的棉衣,过冬若要去买一件狐皮的袍料,非要有四十两银子不可。并且家里他也许久不寄钱去了,依理而论,正也该寄几十两银子回去,为老母辈添置几件衣服,但是照目前的状态看来,叫他能到何处去弄得这许多银子?他一想到此,心里又添了一层烦闷。呆呆的对西斜的月亮看了一忽,他却顺口念出了几句诗来:“茫茫来日愁如海,寄语羲和快着鞭。”回环念了两遍之后,背后的园门里忽而走了一个人出来,轻轻的叫着说:“好诗好诗,仲则!你到这时候还没有睡么?”仲则倒骇了一跳,回转头来就问他说:“稚存!你也还没有睡么?一直到现在在那里干什么?”“竹君要我为他起两封信稿,我现在刚搁下笔哩!”“我还有两句好诗,也念给你听罢,‘似此星辰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诗是好诗,可惜太衰飒了。”“我想把它们凑成两首律诗来,但是怎么也做不成功。”“还是不做成的好。”“何以呢?”“做成之后,岂不是就没有兴致了么?”“这话倒也不错,我就不做了吧。”“仲则,明天有一位大考据家来了,你知道么?”“谁呀?”“戴东原。”“我只闻诸葛的大名,却没有见过这一位小孔子,你听谁说他要来呀?”“是北京纪老太史给竹君的信里说出的,竹君正预备着迎接他呢!”“周秦以上并没有考据学,学术反而昌明,近来大名鼎鼎的考据学家很多,伪书却日见风行,我看那些考据学家都是盗名欺世的。他们今日讲诗学,明日弄训诂,再过几天,又要来谈治国平天下,九九归原,他们的目的,总不外乎一个翰林学士的衔头,我劝他们还是去参注酷吏传的好,将来束带立于朝,由礼部而吏部,或领理藩院,或拜内阁大学士的时候,倒好照样去做。”“你又要发痴了,你不怕旁人说你在妒忌人家的大名的么?”“即使我在妒忌人家的大名,我的心地,却比他们的大言欺世,排斥异己,光明得多哩!我究竟不在陷害人家,不在卑污苟贱的迎合世人。”“仲则,你在哭么?”“我在发气。”“气什么?”“气那些挂羊头卖狗肉的未来的酷吏!”“戴东原与你有什么仇?”“戴东原与我虽然没有什么仇,但我是疾恶如仇的。”“你病刚好,又愤激得这个样子,今晚上可是我害了你了,仲则,我们为了这些无聊的人怄气也犯不着,我房里还有一瓶绍兴酒在,去喝酒去吧。”他与洪稚存两人,昨晚喝酒喝到鸡叫才睡,所以今朝早晨太阳射照在他窗外的花坛上的时候,他还未曾起来。门外又是一天清冷的好天气。绀碧的天空,高得渺渺茫茫。窗前飞过的鸟雀的影子,也带有些悲凉的秋意。仲则窗外的几株梧桐树叶,在这浩浩的白日里,虽然无风,也萧索地自在凋落。一直等太阳射照到他的朝西南的窗下的时候,仲则才醒,从被里伸出了一只手,撩开帐子,向窗上一望,他觉得晴光射目,竟感觉得有些眩晕。仍复放下了帐子,闭了眼睛,在被里睡了一忽,他的昨天晚上的亢奋状态已经过去了,只有秋虫的鸣声,悟桐的疏影和云月的光辉,成了昨夜的记忆,还印在他的今天早晨的脑里,又开了眼睛呆呆的对帐顶看了一回,他就把昨夜追忆少年时候的情绪想了出...

游览采石矶作文

在日常学习、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作文吧,作文一定要做到主题集中,围绕同一主题作深入阐述,切忌东拉西扯,主题涣散甚至无主题。如何写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作文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游览采石矶作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游览采石矶作文篇2

4月18日,天气晴朗,春光明媚,我和爸爸一块儿游览了国家级著名风景名胜区——马鞍山采石矶。那一天我们玩得非常高兴。

采石矶是长江边的一座山。我们进入景区,爸爸说:“李白一生多次登览这座山,在这里写下了许多好诗。”我们一边走,一边欣赏美景。我们先在山脚下观赏了茂密的竹林,一棵棵竹子直插云天,虽然粗,却很嫩,江南的风景真醉人哪!山上树木茂盛,林子里的鸟儿欢快地叫着,山真高呀!爬到半山腰我就出汗了。登上山顶,我向下一看,吓得浑身发抖,山真陡哇!简直是直上直下。只见远处的山隐隐约约,马鞍山市区高楼林立,山脚下的长江水弯弯曲曲,流向远方。沿着石阶下山,途中,我们又瞻仰了李白墓。下了山,在靠近长江水的`一座楼阁里,我看到一尊菩萨,就跪在地上拜了几下。爸爸说:“这尊菩萨离长江水很近,寄托着古代过江人对平安的追求。”

后来,我们到李白纪念馆参观。纪念馆里面有许多书画作品。给我印象很深刻的是,我看到李白的木雕,李白迎风起舞,飘飘欲仙,真是太有风度了!

夕阳西下,我们依依不舍地离开了景区······

在这次旅行中,爸爸给我拍摄了几十张珍贵的照片。现在看到这些照片,我仿佛回到了从前!多么难忘的一次旅行!我爱你,马鞍山采石矶!

游采石矶作文篇3

来到采石矶,我看李白。跨越一千多年的风雨,我在体味一位悲剧性的浪漫诗人最炽热的心跳。

下着淅淅沥沥的小雨,我就在风雨之中踽踽独行。采石矶很大,很清幽。长江如练,无语东流。江面上苍茫一片,不知是这水因为李白而浩荡,或是李白因为这水而空灵?

我循着李白的`足迹,沉浸在李白营造的文化天堂。我开始攀登李白的采石矶,我不知道他当年写下的诗篇,是否也像这青石路一样让人用21世纪的脚步去匆匆抚摩。这里静得出奇,云烟氤氲,这里只有生命的绝响,只有灵魂的不羁,只有精神的自由。树木一排排地往下走,灵魂一步步地往上爬。

在半山腰上望长江,长江脉脉。我仿佛看见了李白酾酒临江,他只是随意地把酒盏举起,饮尽,放下,于是半个盛唐就被他轻轻举起,又轻轻放下。是啊,你不愿纠缠于权力倾轧,于是你寄情山水;你不想葬身于勾心斗角,于是你安贫乐道。你只想踏遍整个中国,你只想让中国的每一寸肌肤厚重地回响!你不自觉地让古代文化史用力震颤,然后熠熠闪光。

你不屑江南春闺的遥望,你不爱晨钟暮鼓的回响,你只要平沙落雁,江天暮雪;你只要潇湘夜雨,山市晴岚。你还是一如既往地饮酒、醉月,终于羽化登仙,离开了你曾经守候的最后一片天堂。

雨还在下,我在青石阶跌倒。我不知道当年你是否也曾跌倒。我害怕整个历史都会蹒跚。

我没有那拥抱婵娟的臂膀,我不敢跌入那滔天江水,我只愿默默地祈祷,祈祷你的诗歌永驻,祈祷采石矶不会太快地消失在现代文明中:因为,中国,太寂寞,现代,文化,太寂寞!

你终于写下了中华最美丽的注脚,仿佛你那一首首震撼人心的绝唱,在历史和河中深沉而永久地回响、回响……

游览采石矶作文篇4

去年秋天,我们全校师生一起去游览了马鞍山市的风景名胜——采石矶。

下车后,首先印入眼帘的是一座高大的牌坊,上面刻着“采石镇”三个金色的大字,让人有种进入了古老年代的感觉!顺着采石古镇的大街,走过一座大桥,就到了采石矶公园的大门。大门旁边的墙上,刻有郭沫若老先生题的“采石矶”三个大字的草书。

进入公园,沿着古朴幽静的小路,我们一步步向翠螺山上攀登。师生们边走边欣赏着路边的'风景,两旁山林茂盛,翠竹青青。一路走走停停,不知不觉来到了“三元洞”,在这里就可以看到远处的采石矶了。

三元洞是采石矶五座天然石洞中最大的一座,传说因供奉着天、地、水三元神位于此而得名。

在它不远处就是诗仙李白投江的捉月台,相传李白醉酒后从这里跃入江中捉月溺水仙逝。

一路攀爬,经过”李白衣冠冢”登上山顶,来到了“三台阁”。三台阁高五层,约3O米,阁体呈方形,琉璃覆项,飞檐翘角,气势恢弘。站在阁楼的顶部向四周远眺,马鞍山好像棋盘似的展现在眼前,山下轻云如纱,环山而绕,树木苍郁,景色怡人。一边目送着大江东去,一边享受着温和的江风,让人不由地想起了“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千古绝句。

采石矶真是太美了,今日一游,让我们这些终日“一心只读圣贤书”的读书郎大开眼界,外面的世界竟是如此的美妙!

游采石矶作文

在学习、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对作文都不陌生吧,通过作文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那么,怎么去写作文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游采石矶作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游采石矶作文篇5

国庆节,我和妹妹一家到马鞍山去玩,并去了长江第一矶———采石矶。

远远地从山脚下抬头望:只见蜂顶那么高,山上隐隐约约可见一座塔。去山的路上还有两座庙,庙里有两个大水缸,大家都往里面扔硬币。进了庙,庙里有唐朝大诗人李白的雕像和一些唐朝的文物古迹。

离开了庙,我们走了好多路,通往山顶的路仿佛没有尽头,正当我厌烦时,一条波涛滚滚雄伟壮观的大河出现在我们的'眼前。“啊,长江,我终于看见长江了!”我激动地大喊,大家也情不自禁地欢呼起来。只见长江之水仿佛从天的尽头奔涌而出,流向另一个天的尽头,怪不得她是中国第一条江河呢!

我们继续沿着一些台阶往上走,山可真够高啊!还没到半山腰,我就累得踹不过气来,但我还是和妹妹互相鼓励着往前走,经过近一个小时的奋战,我们终于来到了李白衣冠冢,据说李白生前非常喜欢来到这里游览吟诗,最后他的衣冠就埋在这里,于是,这里就叫做李白衣冠冢。

离开李白衣冠冢,到山顶还有一半路,我和妹妹走走停停,终于来到了山顶。从高外往下看,此时的长江更美了!在江的中心还有一个小岛,岛上的房子隐隐约约的展现在眼前,空中不时地飞来几群鸟,远处仿佛笼罩着一层薄纱……

采石山水甲江南,果真是名不虚传哪!

采石矶之旅作文

悄悄地春天到来了,天气一点点变得暖和了。四月五日,我们五年级全体师生一起去采石矶游玩。

8时35分,我们快乐的出发。一会儿,我们就进入了郊区。郊区的景色十分美丽。远处是一片片黄绿交错的油菜花,仿佛一张黄色映衬着绿色的地毯。近处是一些不知名的小花也正遍地灿烂的开放着。眼前那美丽的景色深深的把我们都迷住了,不知不觉,我们就到了目的地——采石矶。

采石矶的原名是牛渚矶,它和南京燕子矶、岳阳诚陵矶合称为长江三矶,并且以风光绮丽、山势险峻、古迹众多列于三矶之首,素有“千古一秀”之美誉。这次的采石矶之旅,我们还参观了采石矶最有名的景点——李白纪念馆,并登山欣赏山上沿途的迷人风景。

李白纪念馆里收藏了唐代爱国诗人李白的一些字、画、文等经典之作,并以各种形式展出。他的生平简介也高高悬挂一旁。在纪念馆的后面有太白堂、松云居和吟诗台,那里收藏的紫砂壶、石香炉等文物,都是难得一见的珍品,让人流连忘返。

接着我们就开始向山顶进军。采石矶的山很陡,刚开始爬时,石级又陡又窄,原本脚下那长江似乎触手可及,但登上几十级台阶后。它就忽然变得那么遥远,像一条银蛇弯弯曲曲地在山脚下游动。采石矶的山也很险,那一节节石阶旁,就是悬崖峭壁,周围只有短短的铁链保护,似乎把我们逼到了悬崖边,真让我们胆颤心惊。但我们没有退缩,继续前进。随着路旁导游图上的红点越来越高,离山顶越来越近,我们的心情也就越来越激动。最终,我一鼓作气,第三个登顶,率先领略了“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感觉。接着,我们几个较早登顶的同学又不断向下高呼着“加油”“坚持到底,就是胜利”之类的话,给大家鼓劲,直到同学们全部登顶。在山顶,大家快乐的唱这歌,边吃边喝边玩,还忙着留影,玩得十分开心。

采石矶之旅我们都很开心,也十分难忘。

采缀(采綴)

采缀(采綴)cǎizhuì[释义]见“採掇”。[例句]今采缀湮落,以备闕文云尔。

采头(采頭)

采头(采頭)cǎitóu[释义][例句]小人情愿将兜肚打开,看是何物。若果有些采头,分作三股。

采绿(采緑)

采绿(采緑)cǎilǜ[释义][例句]歌之咏,望明月而抚心,对秋风而掩镜。
    【读后感】栏目
  • 上一篇:读后感的作文(4篇)
  • 下一篇:我家的小动物作文100字(整理26篇)
  •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相关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