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是农历鸡年,家家户户的年货里早准备了咸鸡、风干鸡。桌上“盛鸡”勃勃:炸鸡翅、炸鸡腿、小鸡炖蘑菇、红烧鸡头、香酥鸡排、麻辣凤爪……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你做不到的。
小时候的我“鸡”不择食,最喜欢吃鸡爪、鸡翅、鸡头、鸡皮,吃完了不忘把手放到嘴里刷几下。妈妈时而炸个鸡腿,时而炖个老鸡汤,好像我是吃鸡而不是喝奶长大的。
“玥玥,鸡都进你肚子了,当心鸡醒了啄破肚皮吵着要出来哟!”外婆担心我吃坏肚子,开起了玩笑。“哇——”我突然哭了。“不会的,鸡都嚼碎了怎么能活呢?”妈妈安慰道。
我在院子里捉蝴蝶,突然几只老母鸡扑过来啄我的肚脐,一只大公鸡张开翅膀飞过来啄我的眼睛。“啊?别过来!”我拼命舞动手臂,鸡却越聚越多,把我团团包围。我的肚子也猛然膨胀,好像有千万只鸡争先恐后地要出来。“妈妈,救我!救我!”“玥玥,喊什么?”我吓醒了,瑟瑟发抖道:“妈,吓死我了!”
从此,我谈鸡色变,哪怕听到“ji”的读音也会有触电的感觉。就是这个不吃鸡还闹了许多不愉快。学校食堂“每周一鸡”,那些男生看到鸡腿异常亢奋,手快的干脆到我碗里开抢。我那几个闺蜜说我不够意思,鸡腿宁可给男生也不给她们,纷纷下通牒,要和我断绝外交关系。我得罪谁了呀?我的一份鸡腿自己却做不了主!
一天,钱老师邀几位小朋友到她家作客。席上少不了鸡:冷盘凤爪、红烧鸡。“王涵玥,知道你不吃鸡,我特意为你做了炒羊肉。”我尝了一口,鲜、嫩、甜、辣、香。“钱老师的手艺真好。”我边吃边称赞。
“王涵玥,炒羊肉好吃吗?”人走席散,钱老师留住我。“好吃。谢谢你!”“那是鸡肉撕成丝儿炒的。”“啊?呜——哇……”我突然想吐,又不好意思当着老师的面儿吐。“不想就没事儿了。”钱老师拍拍我的后背,我感觉好多了。钱老师帮我渐渐打消了心理怪癖。
新的一年,我要力争在学习上鹤立鸡群,对朋友绝不小肚鸡肠。我要亲自在房门上写副对联:“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女儿读书时。”
(指导老师朱龙贵)
原载于《姜堰日报·教育周刊》2017年02月21日第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