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从海上来,映红了花,染绿了树,牵绊了人们的脚步;南音清唱,茶香袅袅,怠慢了生活,却不知已丰满了这一生。
来到厦门前,朋友塞给我一本盖章本,从而得知,厦门竟有一个盖章时代,内心便对这个城市充满好奇。
鼓浪屿人头攒动,一圈走下去变成了“废脚大仙”,印象不大好。曾厝垵这个地方,虽然游玩不久,印象却是十分深刻。
去曾厝垵的前一天晚上,我们坐着大巴车沿着环岛路看夜景。导游指着窗外灯火辉煌的地方介绍,那就是曾厝垵。
第二天到达曾厝垵时,眼前的景象又与昨日的不同了。乌砖铺就的路凹凸不平,蜿蜒好几条小巷伸向不同的地方,没有浓重的现代商业气息,曾厝垵的繁华与鼓浪屿又不同了。可以自由活动一小时,我就兴冲冲地去盖章——在鼓浪屿只盖了四个,心有不甘。
走过一条街,挨家挨户地问,我来到了第一家店——陈罐西式茶货铺。当看到收银员手中比巴掌还要大的章时,我不由得大吃一惊。得知那章是“曾厝垵最大的章”时,一颗心放平了些,原来并不是所有章都如此这般大块头的呀,与此同时,内心更生出一种“受宠若惊”的意味了。
后来又寻了几家店讨章盖,完了煞有介事绕店一圈,再奔向下一家。
有家名为“气味图书馆”的店,名字实在容易让人误解。我将印章方方正正印在本子上后,脱口一句“这里有书卖啊”,话音刚落,就感到几道目光射过来。我环顾四周,才发现货架上都是香水,不免一阵尴尬,赶忙跑了出去,称为“落荒而逃”并不为过。
走街串巷,不知不觉中腿就麻了,恰好走到了道友推荐的店“八婆婆烧仙草”,我便走了进去,点了一份奶茶味的烧仙草,选了个位置坐下。看着人流涌进又涌出,我饮一口奶茶,用勺子舀出杯底的烧仙草,慢慢品尝着,半个钟头很快就过去了。原来,厦门这样繁华的城市,也会有这样舒缓惬意的生活。
离开的时候到了,我坐在大巴上,数了数盖的章,一共八个,这才心满意足了,然后恋恋不舍地看向身后的曾厝垵。
曾厝垵被称为“山寨版的鼓浪屿”,但是对比鼓浪屿,曾厝垵有更多让我留恋的地方,或许是蜿蜒不平的小路,或许是特色的渔村建筑,或许是散漫的生活气息。
时光易逝,不忍挥别,百般体验,千思万绪汇成记忆河、人生海。祈望,在风光明媚的时光遇见你——曾厝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