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每天都被一些小事感动着。
又是一个雾霾天。走在放学路上,看着灰蒙蒙的天,我的心情也美丽不起来,没有来由地变得十分烦躁。突然,一个骑车的送快递小哥映入我的眼帘,装货的纸箱摞在车上,随着车子抖动摇摇欲坠,终于,在一个拐弯后,箱子掉了下来。快递小哥似乎没有察觉到,依然骑着车子往前走。我心里非常着急,正在我想冲他大喊时,一个老人弯下了腰,捡起了快递。然后竟然一路小跑,边追边喊:“小伙子!小伙子!东西掉了!”他丝毫不顾其他人一样的眼光,一直喊着,直到快递小哥停下车来。老人把快递放在车上,还把其他快递往里推了推,摆了摆手,好像完全不在意小伙子的千恩万谢,走了。天依然是灰蒙蒙的,但这画面像是在我的心里吹过一缕清风,使我的心情好了起来。
我乘着公交车往家里赶,心里计划着什么时候才能完成老师留的作业。一个孕妇走了上来,我往后一看,车上已经没有空位置了,心里不由得替她担心。车眼看就要发动了,一位老奶奶站起来,摇摇晃晃的一手拉住把手,一手拉着孕妇说:“闺女,做我这儿吧!”那个孕妇赶紧说:“没事没事,您坐吧,我月份还小呢。”一番谦让,孕妇坐下了,也许是心里过意不去吧,她执意帮老奶奶拿着布袋子。这一幕,车上的其他人都没放在心上,可我记住了,因为我切实感到了温馨和温暖。
这些小事像珍珠一样散落于我们纷乱而忙碌的生活中,只有细心体察才能发现它们的灼灼光华。有人说,生活不只是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我想,当人们能看到善良和美丽,生活才会充满诗意,当人们能体会到感动和温暖,未来才能充满希望。
也许,能感受到当下的美好,才能拥有诗和远方吧。
在生活中,如果仔细感受,美好的事无处不在。对于我来说,却有一种特殊的美好,这种美好不是人人都可以享受到,而我则是其中的幸运者之一。
大约在两年之前,我期待已久的亲妹妹终于出生了。在妹妹出院回家后,她成为了全家的中心,也成为了我生活的中心。我每天都会抽出一些时间和妹妹相处,她总是在四处张望,好奇地看着她周围的一切人和物,而我总是在一旁静静地看着她的一举一动。她非常喜欢和我对视,总是睁大她的眼睛看着我,我冲她微笑一下,她就不停地大笑。在一年多的时间里,她从学会翻身到能够坐着、爬行到能够走路,我几乎见证了她成长中的每个瞬间。当她用稚嫩的嗓音口齿不清地叫着“哥哥”时,我只是微笑着注视着她,没有表现出内心的喜悦和激动。
当妹妹能够熟练的走路后,她和我的互动也变得越来越频繁。在我关上卧室的门写作业时,有时候会突然听到极其微弱的敲门声。当我把门打开时,一个极小的身影就快速冲了进来,笑着跑到我的面前,把她手里的玩具或一些她认为新鲜的事物递到我的手中。她会呆呆地站在那里一段时间,看到我的反应之后,她的脸上就乐开了花,然后快速地跑出我的卧室。看着她幼小的背影,我感到了妹妹为我的生活带来的美好。
当我抱着妹妹出门时,路上遇到的同学总会投来羡慕的眼光,他们也总会伸手触碰一下妹妹的脸。她总是用力靠在我的身上,背对着我的同学,甚至还会拍拍我的后背,可能认为我可以给她带来安全感。我感受到了妹妹对我的信任,和亲情带来的美好。
对于我来说,有一个比我小十三岁的妹妹是极其幸运的。我可以见证她成长中的每个瞬间,也可以仔细体会这个小生命的一举一动为我带来的美好。在一定程度上,做一个长兄本就是一件美好的事。在父母老去之后,她将和我相依为命,并相互陪伴走过生命的旅途。或许,她也是父母送给我的最美好的事物。
有一种美好,恍若一丝微风轻轻地飘过,泛起宁静的涟漪;有一种美好,如同暮色中朦胧的孤月,却在寂寥的梦中绽开笑颜;有一种美好,是雁儿对春的渴望,是落叶对树的眷恋。然而这种种的美好?不正是需要我们去用心感受嘛、是不是。
那一阵阵春的的气息携带着花香般的风儿,轻轻地从我们的脸拂过,就像一只可爱的小手帮你弄弄头发的样子,是风儿把丝丝缕缕的头发吹起,随后又慢慢地滑落下来。在你慢慢的享受着这舒适时,风儿已不知不觉飘走了,她悄悄地来到湖边,在湖边像个天真无邪的.小孩,依旧用她那娇嫩嫩的小手并拢在一起,勺起了一点儿水,泼向这边,又泼向那边,水滴掉落时湖面泛起了圈圈涟漪,波光粼粼似乎打破了湖面的宁静,却又未曾。微风,真美!
深蓝色的天幕上,点缀着半轮新月和几颗很亮的星星,又是一个很浪漫、很诗意的星夜。那晚月色朦胧,就像是羞涩的小女孩,拿着一块薄薄的小手帕遮住着自己的半张脸。月光穿过窗户探进来了,与松柏枝叶的影子融合在一起,形成了一副独特而又美丽的画面。傻傻地看着星空中的那轮明月,久久地久久地。直到嫦娥姐姐带着我游逛月宫,游戏与月兔,欣赏月之舞,品尝月之饼后,倏然发现我正进入了甜蜜的梦乡,洋溢着幸福快乐的梦乡。月儿,真美!
秋风萧瑟之际,成群的大雁长途跋涉,越过座座山峰,越过道道坎坷,越过万水千山,由北方飞回到南方,虽身在南方心却渴望着春回大地、万物复苏的时节,大雁们不辞劳苦地飞回故地,繁育后代。就在那瞬间,树叶也簌簌地落下了,就像是窗外飞舞的蝴蝶,扇动着金红的翅膀。但落叶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那是对树的眷恋也是对树生育自己的报答。生命,真美!
美是幸福的片段,美是爱人的亲吻,美是感情的滋润,美是生命的升华,美是无处不在的。人世间不是没有美,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构造美的双手,感受美的心灵。就让我们用心感悟人生,感受大千世界的美好吧!
英国伟大的戏剧家莎士比亚曾经说过,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虽然我只是一名小学生,但我也特别喜欢看书,所以我也特别爱护我的每一本书。
那是一个九月的傍晚,我第一次去上围棋课。课堂上,老师发给每个小朋友一本书。准备回家时,天空突然变了脸,“哗哗哗”地下起了大雨。我赶紧往车站跑去,但还是未能幸免,没跑出几步远,衣服就已经被淋湿了。上了车,雨下得更大了。车窗外,大树被吹得直摇晃,豆大的雨滴落下来,几乎被吹成了一条条横着的平行线。大树发疯似地摇晃着一头乱发,影子落在地上,像极了魔鬼的爪牙;雨点打在车窗上,打在车门外,啪啪直响,像极了雷神的战鼓。我想:“下这么大的雨,又没有带伞,我一定会被淋成落汤鸡的!可手中的围棋书可咋办啊,难道它也要成为落汤书吗?对了,把它藏在怀里不就可以了吗?”
车到站了,我奋不顾身冲进雨里,飞也似地向妈妈的办公室跑去。可是前面还有一个红绿灯,我只好停了下来。这时,我的全身已经完全湿透了。雨点一阵一阵地迎面打来,风也一阵一阵地刮着我的脸。我把衣服裹得紧紧的,用手死死地抱住前胸。
终于等到绿灯了,我疯狂地冲进了妈妈的办公室。可是妈妈不在。我站在那里瑟瑟发抖,冰冷的雨水顺着我的头发衣服流下来,地板都打湿了一大片。办公室的阿姨看到这里,赶紧找来衣服让我换上,还给我妈妈打电话。妈妈马上赶来了。她一看见我这般模样,心疼地说:“对不起儿子,我只顾着学生,下这么大的雨,我都没来接你。”
我一边小心翼翼地从怀里取出一本书,一边说:“没关系,你要给哥哥姐姐们上课嘛。给,这是老师发的围棋书。”
妈妈接过我的围棋书,惊讶极了。那本书干干的,一点都没有被淋湿!那是因为我一直把它护在我的怀里,没有让它淋到一滴雨。
看到眼前这本书,妈妈一边给我吹干头发,一边给我讲了两个故事:北宋时期有位著名的史学家司马光。有一天,他的儿子司马康正在帮他一起编撰《资治通鉴》。当他看到儿子读书用指甲抓书页时,非常生气,认真地传授了他爱护书籍的经验与方法:读书前,先要把书桌擦干净,垫上桌布;读书时,要坐得端端正正;翻书页时,要先用右手拇指的侧面把书页的边缘托起,再用食指轻轻盖住以揭开一页。他教诫儿子说:做生意的人要多积蓄一些本钱,读书人就应该好好爱护书籍。
还有当代著名小说家鲁迅先生小时候也对书籍特别爱护。他买回书来,一定要仔细检查,有些线装书,很容易脱线,他就自己动手改换封面,重新装订。看书的时候,他总是把桌子擦得干干净净,看看手指脏不脏。脏桌子上是不放书的,脏手是不翻书的。他最恨用中指或食指在书页上一刮,使书角翘起来,再捏住它翻页的习惯。他还特意为自己准备了一只箱子,把各种各样的书整整齐齐地放在里面,箱子里还放了樟脑丸,防止虫蛀。鲁迅小时候养成的爱书如宝的好习惯,贯穿了他的一生。他读过的书浩如烟海。他购置的书,仅据《鲁迅日记》上的“书账统计”,从1912年至1939年,就有九千多册。他收藏的书,总是捆扎得井井有条。鲁迅一生清贫,最大的财产,就是他的这些宝贵的藏书了。
故事讲完了,妈妈调侃了一句:“儿子,你今天爱书的行为在妈妈眼里怎么这么美?”听了这话,我赶紧奉上一句:“老妈,你对学生的爱在我眼里也很美啊!”我一边得意地啃着妈妈递过来的面包,一边望着安然无恙的围棋书,庆幸今天自己没做错。
指导老师陈卫芳的点评:美究竟是什么,在小作者的眼里自己爱书护书也是一种美的行为。而这种美与身为教师的母亲言传身教是分不开的。妈妈只顾着学生,早已忘记了风雨中回家的儿子。爱书、护书的美好行为与妈妈的循循善诱、潜移默化是分不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