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作文网

小学二年级语文《我要的是葫芦》教案、教学反思及说课稿(3篇)

时间: 2024-05-27 栏目:五年级作文

小学二年级语文《我要的是葫芦》教学反思

《我要的是葫芦》是一篇寓言,讲一个种葫芦的人十分喜爱小葫芦,但葫芦叶上生虫了,他认为叶子上的虫子和他要的葫芦没有关系。结果小葫芦掉光了。这则寓言说明,任何事物之间都是相互联系的,我们要正确全面地看问题。

在本课的教学设计中,我根据二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用实物“葫芦”让学生感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同时,利用课文形象的插图,让学生观察、说话,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观察听说能力。从而让学生了解葫芦的生长过程,感受植物生命的繁衍不息。

其一,抓重点段,引导学生带着中心问题:“长得那么好的葫芦,为什么会变黄、落了呢?”质疑,使学生产生强烈求知欲。通过学生自主学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种葫芦人和邻居的不同态度,后,让学生在理解文本,感悟语言的基础上懂得植物的'生长需要各环节的联系。

其二,抓关键词句:“有几个虫子怕什么?”“叶子上的虫还用治?”“我的小葫芦,快长啊,快长啊!长得赛过大南瓜才好呢!”通过评读、个人读、分角色读、齐读、赛读、范读等不同方式的阅读,比较句子中的不同语气,从多个角度引导孩子体会种葫芦人的心态,以读悟文,品析词句。

其三,利用多媒体投影仪,播放课文插图,让学生在观察中走进课文情境,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小葫芦的可爱,学生发自内心地对小葫芦产生喜爱之情,朗读时自然地加入了自己的真实情感,为后文与邻居的对话情感打好铺垫。

课堂的整体气氛及效果都还不错,对语言点的落实及把握也能够落实到位。由此课我得出阅读教学应立足于培养孩子阅读文章的兴趣,引导孩子品味语言,积累语言,发展语言,从而达到自能读书的目的。

小学二年级语文《我要的是葫芦》教案

学习目标:

1、会认“葫、芦、藤、哇、盯、邻”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反问句、感叹句的不同语气。

3、懂得做任何事情都要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

学习重点:

有感情朗读,领悟寓意。

课前准备:

制作课文插图课件。

学习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看过动画片《葫芦兄弟》吗?今天我们学习一个有关“葫芦娃”的故事,故事的题目就叫:我要的是葫芦。(板书课题,齐读)

(二)指导看图,观察,比较:

首先请同学们看两张“葫芦娃”的图片,找一找,这两张图片有哪些不同的地方?(课件出示两幅图,比较、说话——师相机板书)

(三)设疑、朗读感悟:

请同学们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把整个故事读一读,并找一找,故事的哪一段是写第一幅图的,哪一段是写第二幅图的。——(读读、找找)

1、找到了吗?——朗读学习第1段

(1)请同学们认真地把第一段读两遍,看看谁能把这三个词组补充完整。

出示:

细长的

雪白的

可爱的

(2)填得多好啊!来,一起读读。(指导读词组,并结合识字“葫、芦、藤”)除了葫芦藤,你还知道哪些藤?(指名说)

(3)这么可爱的小葫芦,谁愿意来读一读?(指导有感情朗读第一段,句中结合学习“哇”)]

2、可爱的小葫芦后怎样了呢?——指导有感情朗读第四段

设疑:读了这两段话,你有什么问题想问吗?(鼓励学生自由提问)

3、学们问得真好!现在就请大家带着问题读读故事的第二、三段。——指导有感情朗读第二、三段,领悟寓意

(1)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练读第二、三段。

(2)指名说说“为什么可爱的小葫芦后会掉下来呢?”

提示:同学们说得真不错!想听听葫芦兄弟是怎么说的吗?(课件出示:葫芦兄弟的话)

(3)讨论:听了葫芦兄弟的话,谁能把刚才的问题回答得更好呢?——指名说

(4)指导有感情朗读第二、三段。(结合学习“盯、邻”)

师范读——生模仿读——多种形式练读

你们喜欢这个种葫芦的人吗?为什么?

(四)迁移运用——听故事,说道理

从前,有一只勤劳的啄木鸟常常去给森林里的大树治病、捉虫。有一棵大树却总是怀疑啄木鸟没安好心,以为啄木鸟看起来是捉虫,其实是存心想要破坏自己美丽的皮肤。啄木鸟一次又一次耐心地给它讲虫子的危害,可是都没有用。后来,啄木鸟真的不再来捉虫了。后,大树的树心被虫子蛀烂了,成了一棵枯树。

小学二年级语文《我要的是葫芦》说课稿

设计理念:

让阅读成学生个性化的行为,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感悟和体验。

对教内容的理解:

《我要的是葫芦》是西师版教材二年级上六单元的一课,本单元主要是富有生活哲理的寓言、童话。《我要的是葫芦》是一篇属于寓言性质的课文。课文主要写了种葫芦的人不懂得事物之间的联系,只盯着葫芦,叶子上长了蚜虫不去治,邻居劝他也不听,结果小葫芦慢慢变黄,一个个都落了。文章短小精悍,语言活泼生动,人物形象鲜明,是深受孩子们喜爱的一篇课文。

本堂课是第二课时,我将目标确定为:

1、理解词句的意思,学习积累优美词句。

2、了解植物的叶子与果实之间的关系,初步感知事物之间是互相有联系的、懂得课文中蕴涵的事理。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能续编故事,培养学生的想像力。

重点:

1、通过品词品句,指导朗读。

2、分析事物之间关系,懂得植物的叶子与果实之间的关系。难点:弄清葫芦掉落的原因。

教学过程设计

一、激趣引入。以介绍新朋友——-葫芦宝宝引入生词复习,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本堂课我“以读为本”,把读贯穿于教学的始终。

二、读中体会“可爱、喜爱”

图文结合,读出可爱。以图文结合的方式,通过读让学生感受“细长”“满”“绿”“雪白”描绘出了葫芦藤的形状、叶的茂密,叶与花的颜色,学习积累优美词句。产生对葫芦的喜爱之情,并引导读出对葫芦的喜爱之情。

读中体会“种葫芦的人对葫芦的喜爱”。

首先学生自由读1、2自然段,找出种葫芦人对葫芦喜爱的句子,抓住词语“每天”“看几次”“越看越喜欢”体会。在品词品句中让学生带着对葫芦的喜爱,再从读表现出来。

三、读中探究葫芦掉落的原因。这一环节是本课的重点也是难点。主要分为三个步骤:质疑————探究原因————-悟出原因

(一)质疑。以带学生到葫芦园玩,通过图让学生看到一个个葫芦掉落的景象,引发学生主动产生了问“这小葫芦为什么会一个一个都落了呢?”发现问题使他们对下面的学习充满了期盼,再一次激发了继续学习课文的兴趣,有一种意犹未尽的感觉。

(二)探究原因。对新提出的问题让学生自主地在第二、三自然段中寻找答案。我抓住课文中的关键词句:“有几只虫子怕什么?”“什么?叶子上的虫还用治?我要的是葫芦。”安排了读一读,比一比,体会反问句、感叹句与陈述句的不同语气,让学生从反复地读中体会种葫芦的人的心态。让孩子们在读的过程中思考领悟,终达到“豁然开朗”的境界。

(三)悟出原因。在前面读的基础之上,学生就能很轻松地悟出葫芦掉落的原因,懂得了课文所蕴涵的事理。

总之,教学过程中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知识基础,充分放飞学生的思维,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稳妥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四、发展思维、培养想象能力

语文课程要求在发展学生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于是我设计了:第二年,那个人又种了一棵葫芦……。让孩子进行想象续编故事。

以上是我的一些想法,但是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由于自己水平有限,肯定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不足之处,真心地希望各位领导、老师能多提宝贵意见,谢谢大家!

    【五年级作文】栏目
  • 上一篇:关于恐龙的童话故事简短(3篇)
  • 下一篇:三年级读后感范文字左右(5篇)
  •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相关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