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意思是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风俗,也有不同的特点。在我有家乡(也就是五粮液的故乡)——宜宾有很多特产,今天我要介绍的就是宜宾的名小吃——燃面。
只要是地道的宜宾人,就一定知道宜宾燃面。不错,宜宾的燃面的确是一种色、香、味俱全的美味小吃,虽然宜宾燃面和山珍海味比起来,确实显得微不足道。但它在我们宜宾人心中却是不可或缺的美味佳肴。
燃面的调料是随处可见的:宜宾的碎米芽菜、辣椒油、盐、味精、花生米、面。但这个面不是超市里那种挂面,而是需要专门制作的“水面”。这种面不像干面煮出来那么软,吃起来却很有弹性。煮熟后,把水甩干,当然不是用手,而是用很细很细的竹条编出来的上圆下尖的小漏勺,这样又方便又卫生。而燃面里边的碎米芽虽说是宜宾的特产,但也随处可见。
宜宾燃面之所以叫燃面,是因为那里面没有一滴水,全是辣椒油。但有没有人点燃过,我就不知道了。不过我知道,宜宾燃面既好看又好吃,米黄色的面条加上白色的盐、味精,棕色的芽菜,红色的辣椒油,翠绿的葱花,看起来就像一个小型的农业展览会。把它们搅拌好后,用鼻子一吸,就算刚吃过大餐,它也能勾起你的食欲,让你忍不住吃上一口。吃过几口后,你会感觉到一股辣气直往上窜,这时,你再喝上一口面汤,啧啧……巴适得很哩!
宜宾燃面有一个特点就是油而不腻,给人一种火辣的刺激,吃了燃面后再吃一碗宜宾的双河葡萄凉糕,那真是让人感觉犹如吃到了山珍海味一般回味无穷。
唉!不说了,口水都流下来了,如果你真的想吃,那你就到宜宾随便一家宜宾人开的面馆吃一回,因为宜宾的才正宗,而且只要两元钱。
宜宾燃面不吃白不吃,吃了还想吃,听说每天吃一碗,能长到一百岁哦!
“亦斌!”我怒气冲冲地冲眼前的人吼着。
“我听得见,不用这么叫我。”故作慵懒的他在我眼里又可笑又可气,尤其是那一副“死性不改”的脸,我真的好想把它当成一张纸撕碎,扔到火中,烧他个灰飞烟灭。
眼前这位大神(霉神)就是我的同班同学兼同桌——张亦斌。先说说他的面相吧:“两颗溜圆溜圆的眼睛,称不上大但绝对不小,时刻放射出“算计”的光芒。而没什么特别的鼻子下却有一张“表里不一”的嘴,明明长得很小却是个大嘴巴,凡是有一点风吹草动,他必须至少让全班知道,广泛点的话再加上他坐的校车上的所有人,包括司机,反正迟早全校都要知道。而他最明显的特点就是肤色——黑!
再说说他的名字吧!亦斌宜宾,跟斌就是城市宜宾的谐音。宜宾市“万里长江第一城”和“中国历史古城”,美名传遍大江南北。可他呢?单单在整个年级就臭名恶昭。天天去招惹别人,前一秒还算正经,这一秒不知道要“算计”谁,下一秒指不定谁倒霉,处处犯二,时时犯二。因此人送外号:张二黑。而最近,因为又招惹了一位不好惹的`角色,又获得了一个称号:四眼田鸡。真的是自作孽不可活呀。
而他就在我刚刚放好书夹时压过来,把我刚摆整齐的书本做了个“新造型”——美名其曰:我送你架飞机。如若是第一次也就算了,可这已经是n次了,破坏别人的劳动成果来获取自己的快乐是可耻的!
吊儿郎当的样子让我怒火眼中烧,心中火花跳,手上已经在行动了——我立马拿起课桌上的书向他身上派去,他却轻易躲过了。
我无可奈何,现实丢给他一个白眼,然后使出我的杀手锏。这招屡试不爽,次次中他要害。
我淡定的弱弱地说了一句:“我告诉老师去。”说的语气很轻,没什么杀伤力。
可是我还是听到一声求饶:“大姐!我错了!”
哎,宜宾啊亦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