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的早晨毕竟与平日不同,空气和风里都夹带着节日暖融融的气息。
我和妈妈一起去逛街。大街上人山人海,宽阔的马路上来来往往的汽车川流不息。街上聚满了各种各样的人,有年轻人,有老人,有小孩,还有来自五洲四海的人。身穿节日盛装的男女老少兴致勃勃地漫步着,说笑着;天真烂漫的孩童们,穿着漂亮的新衣服,蹦蹦跳跳地走在街上。商场门口挂满了五颜六色的横幅。天一广场的一号门外面放着许多精美图案的花。
商场一开门,迷人的音乐骤然响起,人们像开闸的潮水一样拥进商场。商场里每个柜台都挤满了人,有买化妆品的,有买鞋子的,有买衣服的,还有买珠宝项链的……我也和妈妈挑选了自己喜欢的物品,商场里到处洋溢着春节热闹的火爆气氛。顾客们抱着大包小包地挤出柜台,个个脸上挂着笑容。售货员呢,在商场的柜台里拿这拿那,手脚忙个不停,脸上沁出了汗珠。节日的街头可真热闹啊!我爱宁波美丽的城市。
能够选用自己平时阅读中积累的词句及习作方法,真实地再现了宁波节日街头的情景,描写得很形象。
冬和春的“交接仪式”正在默默进行着,取代寒冷冬日的是温暖人心的春风。每想到那件事,就像嚼着可口的柠檬糖一样,回味无穷。
那天下午,我出去闲逛,路过一条街——这条街人来人往,汽车川流不息,还有许多小摊,他们的喊叫声此起彼伏。在这条人多声高的街上,谁都不会去注意一个白发苍苍、年过六旬的老人,她用那饱经沧桑的手,举起破得不能再破的碗一次次地向路人乞讨,谁都没有理会她,无视于她的存在。我猜想她的心里应该是悲伤、无奈、痛苦的。我驻足观望,希望能够有好心人帮助她,帮助这位可怜的老奶奶。
一会儿,一位如神一样的人降临到老人身边。我仔细地注视着那个人的举动:他蹲下来,用极其亲切的语气向老人问候。从布兜里掏出50元钱在旁边的摊位上买件棉衣,亲手将衣服给老人穿上,像这位贫苦老人的儿子一样来关心老人。接着,他又从包里拿出百元大钞放到老人的碗里,老人的眼里闪烁着激动的泪花,“好人,活菩萨啊”老人口齿不清地说。只见那人向老人鞠了一躬就转身离开了,顿时消失在人山人海的街道中,没有人知道他的名字,只留下那棕色的背影……“在没有心的沙漠,在没有爱的荒原,死神也望而却步,幸福之花处处开遍。啊……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啊……”商家店铺正在播放着《爱的奉献》,此时此刻,我真正地理解了这首歌的含义。
“哦耶!”随着一阵阵欢呼声,我们迎来了快乐的寒假。寒假来了就意味着快要过年了,大街上、商场里又有什么变化呢?下面就请跟我一起来参观吧!
我和爸爸妈妈来到了大街上。大街上车水马龙、人山人海,到处张灯结彩、喜气洋洋。路边的`各个小摊位卖的都是“福”字、春联、压岁包······而买家却货比三家、百里挑一,过了好一会儿才选中一款。我和妈妈也买了一副对联,还买了一袋压岁包,这样我就能拿到好多压岁钱了!
啊呀!该去买年货啦!我们来到了乐购超市。到了乐购,映入眼帘的就是那“龙腾虎跃”的大幅门楼。它又大又宽,还是大红色的,在字的上方画着一条巨龙,好像在告诉人们“龙年到了,祝大家新年快乐!”节日的气氛真是太浓厚了!乐购里面熙熙攘攘、人头攒动,看起来很热闹!货架上面堆得满满的,像小山一样,真是琳琅满目!我样样都想买。后来我挑了:喜之郎果冻、牛肉干、大白兔奶糖······;妈妈挑了:腰果、小核桃仁······;爸爸挑了:笑口榛子、酥心糖······这么多年货总算能堵着我的馋猫嘴了!
年货买好了,该回家了。一进小区,我便看见一盏盏大红灯笼挂在枝头,穿上了彩色的“外套”,广场上摆放着“欢度佳节”的霓虹灯,保安叔叔和保洁员阿姨也欢天喜地迎接新年!
新年快点来吧!
今天我和爸爸妈妈来到了位于丰台区花乡郭公庄南大葆台村的大葆台西汉墓参观。此地距市中心15公里。
据考证这是西汉广阳王刘建和王后的陵墓,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
首先我们看到了一口“金代砖井”它是北京地区唯一保存完好的砖井,爸爸说:这是金章宗妃李氏的“避暑之台”。现在这口井已经失去了实用价值,成为了一个供游客参观的实物景点了。
然后我们来到了一号墓展厅,首先映入我们眼帘的是墓道,也叫甬道。是棺椁进入墓室的唯一通道,现在里面埋葬了马和马车的殉葬品。马车的车轮大如一个圆圆的磨盘。再往里走就是黄肠题凑与回型墓墙之间的家畜殉葬区和生活用品殉葬区了。黄肠题凑位于回型墓墙内侧,它是中国古代帝王使用的埋葬制度,即表示墓主人的身份和地位,又利于保护棺木,使之不受损坏。再往里便是主棺了,由外向内分别是:外梓宫、内梓宫、棺罩、椁、棺五层。
一号墓发掘于1974~1975年之间,是新中国成立后首次发现的黄肠题凑墓,是全国发掘的汉墓中十二座有黄肠题凑的其中一座。也是迄今已发现规模最大、最完整的黄肠题凑墓。为研究古代的帝王葬制,提供了十分重要而珍贵的实物资料。
大葆台一、二号墓,虽早年被盗,但仍出土了陶、铜、铁、玉、玛瑙、漆器、丝织品等400余件文物。其中许多具有较高的工艺水平,是研究西汉中晚期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的珍贵实物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