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每当我读到王安石的这两句诗时,就盼望着春节的早日到来。
春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也是我眼中最隆重的节日。刚过腊月,年味就浓了起来。各大商场都挂起了火红的大灯笼,贴上了喜庆的对联,搞起了各种促销,商品琳琅面目,看得人眼花缭乱。购买年货的人络绎不绝,大家都大包小包地往自己的.购物车里塞。
大年三十,如约而至,每一家,每一户都围坐在大圆桌前吃着这一年来最重要的一餐饭,大伙儿交杯推盏,聊着这一年的开心事,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喜气的笑容。我家也不例外,每到这个晚上,我们总是和外公外婆,爷爷奶奶一起,团团圆圆地度过这个特殊的夜晚。
午夜12点,深沉的钟声一敲响,爆竹便噼里啪啦地响了起来,烟花也蹿上了漆黑的夜空,在空中绽放着自己绚丽多彩的美,也为我们带来了新年的第一声问候。于是,我在这爆竹声中进入了梦乡。
正月初一,我们走亲访友。向长辈们说一声"新年好",道一声"万事如意"。长辈们则给我一个大大的红包。我总是小心地收着,因为我知道,这里包含着长辈们对我的期望和爱。
这就是我眼中的的春节,一个团聚的日子,一个美好的开始。
我们国家有许多的节日,比如:元宵节、清明节、中秋节、重阳节等等。我最最喜欢的节日就是春节了。因为春节可以放鞭炮,可以吃年夜饭。
今天就是春节,奶奶一大早就去买菜了。奶奶买好菜回来,爸爸妈妈也醒了。爸爸来洗蔬菜,妈妈来洗碗,奶奶当然就是烧菜了。爸爸把蔬菜洗掉干干净净的,妈妈把碗筷擦得亮晶晶的。奶奶把鱼“哧溜”一声放进锅里,我立刻就闻到了一股让人直流口水的香味。到了晚上,一盘盘菜就都上桌了,有香喷喷的红烧排骨、有热乎乎的鱼,还有各种颜色的水果……大人们边喝酒边吃聊天,我们边喝饮料边唱歌,所有的'人都津津有味地吃了起来。
我们吃饱了,就要去放鞭炮了。我们买了许多鞭炮:有一条条的,有圆柱形的,还有像小汽车的……我的朋友也把她的鞭炮拿出来了,越来越多的人来放鞭炮了。所有的鞭炮发出了浓浓的烟,有的浓烟飞上了天空,还发出大大的声响,好像在说:“你们听,我的声音是多么的洪亮。”有的发出了闪闪的光芒,把天空都给照亮了,顿时,天空成了一片彩色的海洋。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不知不觉到了半夜十二点了,到时间睡觉了。我们只好依依不舍地进屋睡觉了。我们在此起彼伏的爆竹声中进入了甜蜜的梦乡。
我真喜欢过春节啊!真希望每天都能像过春节一样!
中国的传统节日有许许多多,有绚丽多彩的元宵节,有阴晴圆缺的中秋节,有草长莺飞的清明节,但我最喜欢热闹非凡的春节。
中国过春节有很多习俗,从腊月二十三起,就开始准备过春节。在这几天里,人们开始买年货、大扫除、贴春联、贴年画……做这些事情有辞旧迎新的寓意。
大年三十,我早早地起床,迫不及待地打开衣柜,换上了新衣服,站在镜子前照照漂亮的自己。我又蹦又跳地跑进客厅,给爸爸妈妈展示漂亮的.我,可我看见爸爸妈妈正在厨房紧张地做着团圆饭。
到了中午,爸爸妈妈就像神奇的魔术师,不一会儿的功夫,就做好了一桌香甜可口的饭菜,闻着香喷喷的饭菜,我不禁咽了咽口水。妈妈告诉我,桌子上的鱼代表年年有余,年糕代表步步升高……最后,我们一起举杯共祝幸福团圆年。
晚上,我们吃完年夜饭,看着天空放着五颜六色的烟花,有小星星形状的,有雪花形状的,还有花朵形状的……
看完烟花,我们坐在沙发上,继续看“春节联欢晚会”。节目丰富多彩,有幽默风趣的相声小品表演,还有技术精湛的杂技……随着节目的进行,十二点的钟声敲响了,姥姥端出热乎乎的饺子,我一边吃,一边向长辈拜年,长辈们给我和弟弟发压岁钱,这是我最开心的时刻了。
我最喜欢春节了,你们呢?
每年的正月初一,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春节。
每当春节一到,大人们便会在厨房里忙得不亦乐乎。婶婶就像大厨一样,那熟练的手法,鱼被洗掉一点儿腥味都没有;妈妈开始洗秋葵,洗完后,还要把秋葵的头摘掉,最后只要把秋葵对半切就行了;婶婶洗完鱼,就开始洗螃蟹了。螃蟹东爬爬,西爬爬,真是太难驯服了。
开始炒菜了,只见婶婶右手拿铲子,左手持大勺,一会儿加料,一会儿颠锅。锅里的菜在婶婶的操纵下,上下翻飞。不一会儿,一顿美味的大餐就做好了。
我们小朋友们一边吃着美味的饭菜,一边喝着可口的饮料;大人们喝着酒,互相举杯,说着祝福语:祝你财源广进、工作顺利……聊得可嗨了。
们就回家了。
回到家,我非常兴奋,因为我们要去包饺子了。我们先把水和面粉搅拌一下,再捏成团子,把菜放进去,包起来。最后把饺子放进冰箱里,就“大功告成”了。饺子非常美味,我吃了还想吃。
吃完中午饭,我和奶奶就开始准备年夜饭了。我和奶奶先洗菜,洗菜时,我的手就像放在冰箱里一样冷。洗完菜,我就坐在凳子上看爷爷和爸爸杀鸡、拔鸡毛、砍肉骨头。
不知过了多久,我们期待的晚上终于来乐。我们争先恐后地抢着鸡腿和鸡翅。不一会儿,就被我们一扫而光了。吃完年夜饭,奶奶就给我们讲“年”的`由来:从前,有一个叫“年”的怪兽,没到正月初一就到民间来捣乱,慢慢的,人们知道了“年”怕鞭炮。所以每到正月初一,人们就放鞭炮。
我喜欢过春节,春节真是又快乐又好玩。
我喜欢端午节。端午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每逢节日人们都要吃粽子、挂艾草,有些地方还要进行赛龙舟等活动。
按照习俗,这一天早上奶奶总是在大门口,挂上菖蒲和艾草。我很好奇,于是去问奶奶。奶奶说:“这东西大有用处呀!它可以避邪驱毒。”
奶奶还告诉我端午节的由来是爱国诗人屈原听说自己的'国家灭亡之后,觉得生无可恋,抱起一块石头跳进汩罗江之中。人们为了屈原的身体不被鱼虾吃掉,把粽子投进江中,这样鱼虾吃饱了,就不会去吃屈原的身体了。所以就有了端午节吃粽子的习俗。
每年的端午节,奶奶都会做我最喜欢吃的粽子。一大早她就去买了红豆、笋壳、糯米等材料,我们一家人围在一起包粽子。在奶奶的指点下,我也自己动手包粽子。我先拿来一张笋壳,卷成一个“漏斗”,然后把一勺白白的糯米放进去,再把笋壳盖压下来,最后用一根细线把粽子缠起来。但是,我包的粽子总是张着嘴巴一个接一个地嘲笑我。奶奶总是耐心地教我,在奶奶的指导下,我终于做出了一个三角形的粽子,我别提有多开心了。包好了粽子,最期待的就是煮粽子了。这个时候我就专门盯着锅,从锅里飘出来一阵阵清香,想着马上就能吃到晶莹软糯的粽子了,馋得我口水都要流下来了。
小朋友,你们是不是也和我一样盼望着端午节快点到来呢?
“噼里啪啦,噼里啪啦。”外面想起了鞭炮的声音,啊!原来是一年一度的春节又到了。
说到春节,我就不由自主的想到了一个神话故事:从前有一只怪物,叫作“年”。“年”性情残暴,每到除夕夜,就会出来吃人与牲畜。但是后来,人们掌握了“年”的两大弱点:它即害怕红色的东西,还害怕听见鞭炮的声音,就这样“年”被赶跑了。但为了不让它再来捣乱,这就变成了春节的习俗流传了下来。
大年三十的那一天,大人们忙忙碌碌地为晚上做准备,我和妹妹就一起在屋里尽情地玩耍,这个时候就算是我们把房子拆了,也没人会来呵斥我们。简直太开心了!
但每到包饺子的时候,我就会脚下生风嗖的'一下子跑到厨房帮妈妈。姥姥包饺子。只见我先拿起饺子皮,然后我再把饺子皮放到手心里;接着,拿筷子把馅儿放到饺子皮里,最后把它的边跟边一对,哈!一个饺子就包好了。人多力量大,很快,一桌丰盛的年夜饭就做好了,大家围坐在一起,桌上有金黄的肉丸子,有香喷喷的鱼,还有我最爱吃的可乐鸡翅。各式各样的菜香气扑鼻,馋的我直流口水。我赶紧夹了一块鸡翅,津津有味地吃了起来。
等到吃完年夜饭,我们就会进行一场激烈的抢微信红包大战,每到这个时候你就要眼疾手快,眼睛连眨都不能眨一下,免得错过每一个红包。
春节的夜晚,既快乐,又难忘,还那么的短暂,我多么期望下一个春节的到来啊!
上个星期,我们班开展了综合性学习活动,了解了许多中国的传统文化。通过上网我知道了中国传统文化有:诸子百家、琴棋书画、传统节日、中国戏剧……其中我最感兴趣的传统文化是传统节日中的春节,并仔细地研究了很多有关春节的知识。
春节,是农历正月初一,又叫阴历节,俗称“过年”。它起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年尾的祭神祭祖活动,是我国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传统节日。
春节的来历还有一个传说。中国古时候有一种叫“年”的怪兽,天性凶猛,以吃人为生。它住在深海海底,到了大年初一它就会上来吃人。我读到这里想:啊,它真坏!当时的人们真可怜!因为年在大年初一会上来吃人,所以每年这个时候人们就会到山上去避难。有一年,一位老婆婆在避难的途中碰见了一位奄奄一息的乞讨者。老婆婆施舍了干粮给乞讨者,救活了他。乞讨者为了感谢婆婆的救命之恩,决定帮助人们把年赶走。读到这里我想:乞讨者说他能把年赶走,是不是有什么厉害的法宝呢?夜里,年来了。它看见村东头的婆婆家门上有红色的对联、窗花,有些害怕,它怪叫一声,低头走进一间没有贴对联、窗花的屋子,突然看见屋内的灶台里爆出火花,并发出“噼噼啪啪”的声音。年一听到这种声音,立刻逃离了村庄,呆在深海海底再也不敢出来。哦,原来年害怕看见红色的东西,听见“噼噼啪啪”的声音,难怪每年春节家家户户都会贴对联、窗花,放鞭炮。
中国的传统文化真是博大精深,值得我们好好去研究。
中国的传统节日有好多。有张灯结彩的元宵节;有粽叶飘香的端午节;有遍插茱萸、登高望远的重阳节;有桂花飘香、团团圆圆的中秋节;而我最喜欢的是喜气洋洋的春节。
春节一到,我爸爸就会不远万里地从国外回来跟我们团聚。我们会穿上崭新的红色衣裳,隆重地迎接新年的到来。
过年可喜庆了!一大早,我和爸爸会把旧的春联撕下来,换上新的对联。这总让我想起王安石的诗句:“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我还会把大大的“福”字贴满家里的每一个窗户。在阳台上高高地挂起大红灯笼,让喜庆、吉祥的'春节氛围洋溢在我家。
过年可有趣了!因为我爸爸会开车带我和弟弟去岛外放烟花爆竹。我可是玩爆竹的小能手呢。玩冲天炮最刺激了。先按动打火机在它的尾巴处点燃引线,只听“咻”的一声,它以火箭之速直冲云霄,接着一声巨响“嘭”在空中炸开了。我兴奋地跟弟弟击起掌来,“太好玩了,我还要玩,还要玩。”我玩得爱不释手。
过年也是大饱口福的日子。家里准备了琳琅满目的年货,还给了我和弟弟压岁钱,让我们到超市自由选购。我们选了很多美味可口的零食。有甜津津的巧克力;有滑溜溜的果冻;有让人垂涎欲滴的可乐。我们的心里乐开了花。
我喜欢春节,因为它带给我无穷的快乐。
中国的传统节日有很多:比如敬老的重阳节,热闹的春节,悲伤的清明节……但是我最喜欢的还是团团圆圆的中秋节。
每逢中秋佳节,中国人都喜欢赏圆月,尝月饼,赏桂花,与家人们一起享受美好时光。“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三年级的我已经是小大人了,科学老师告诉我们,月球是离地球最近的一颗星球。而语文老师让我们知道了月亮古时候又称玉盘,婵娟。
去年八月十五的'夜晚,在家里的阳台上,我和爸爸妈妈一起赏着明月,尝着月饼。只见天色越来越暗,一轮皎洁的明月仿佛一位优雅的女士静悄悄地走进了人们的视野。片刻,她又像一位害羞的小姑娘,躲进了厚厚的云层里。不久,她慢慢地走了出来,散发着银色柔和的光芒,倾泻在大地上。此时,被月光笼罩的大地上似乎铺上了一层薄薄的白纱,仿佛童话世界的梦境一般。“大自然真是神奇又美丽呀!”我不禁赞叹着。这时候,妈妈端来一盘月饼,神秘地说道:“每一只月饼都有不同的馅哦。”我好奇地像拆盲盒一样挑了一个:里面是枣泥馅的,又香又甜。我边吃边赏月,嘴里甜津津的,心里更是美滋滋的。仰望着天空中的明月,我暗暗许下了一个美好的愿望:愿我们一家人团团圆圆,健健康康。
夜深了,四周静悄悄的,圆圆的明月也静悄悄的,而我也静悄悄地进入了甜蜜的梦乡。
旧的一年过去了,新的一年又到来了。我们迎来了一年一度的春节,春节里人们会吃年夜饭、放鞭炮,还有贴春联……
这天下午一点,爷爷、奶奶和妈妈一起去厨房烧又香又美味的年夜饭。到了晚傍晚,我顺着香味看到了外焦里嫩的鲈鱼,馋得我口水都要流下来了。正好,他们所有人都在厨房里。赶紧用筷子夹了一块,哈哈。在我刚伸筷子准备夹的时候,一下子被鱼刺弹了回去,真像蹦蹦床一样。我找来水果刀,用刀把鱼肉切成了两半,我再用筷子一夹,把鱼肉夹了起来吃了,这块鱼肉可真顽皮!
这时候,吃年夜饭了,爷爷把鞭炮放了起来,家家户户的鞭炮都被点燃了似的。万紫千红,真好看!
吃完了年夜饭,爷爷给我讲年兽的故事:在几千年前的春节,人家在烧年夜饭的时候,年兽忽然从一座山上跑了下来,伤害了整个村庄的人。有一天,年兽走了之后,有一个人说:“年兽怕火和声音,还有红通通的东西。”等第二年的`春节的时候人家烧年夜饭的时候,年兽又来了。人们用火把围着年兽转,这时候一阵打鼓声,吓得年兽捂着眼睛,又有一个人拿着红色的彩笔对着年兽。年兽害怕得就跑走了。从此,年兽再也不敢来了,村庄里过年的时候就变得安宁了。最后,我听着听着就睡着了,爷爷把我抱回了房间。
这个春节可真难忘啊!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又到了扫墓、吃青团的清明节。
晚上我和爷爷奶奶一起做青团,奶奶准备了一盆绿绿的艾草糯米团,一盆黑黑的芝麻馅,一盆金黄的松花粉,几个漂亮的模具。爷爷拿出一小碗油,我好奇的问:“拿油做什么,用来做青团吗?”爷爷笑着说:当然不是,油是用来抹在手上的,艾草团很粘,抹了油,手就不会被粘住了。原来是这样呀。开始做青团了,我扯了一些青草团,捏成了小碗的形状倒了一大勺馅,我正要封口时,青团的`“肚子”突然破了,馅漏了出来,怎么包也包不好,我有点沮丧。奶奶对我说:“没关系,再接再厉,做青团时外面皮要做薄点这样好封口,中间厚一点,馅就不会漏掉。”我照着奶奶说的,重新做了一个,果然成功了,再撒上松花粉在模具上印一下,一个完美的青团做好了。拿下来咬一口,又香又甜真好吃……
第二天早上,天刚蒙蒙亮。我们就踏上了上山的路。因为要去祭扫我大阿太的坟。路上扶老携幼的扫墓人,或三五成群,或一两个姗姗独行……大家的目的都和我们一样,去祭拜祖先。到了墓地,奶奶把昨天做的青团、麻薯等祭品摆放好,点上一束香插在坟前,爸拉着我对大阿太的坟鞠了三躬。爷爷也在旁边鞠躬,嘴里还念念有词:“保佑全家平平安安,保佑孩子健康成长……”插在坟前的香头一闪一闪,冒出屡屡青烟,缓缓飘向空中,带走了我们对逝去亲人的思念……
回家的路上,我在想:清明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我们在缅怀祖先的同时,也要对未来充满希望,珍惜生命,让自己的生命更有意义,不要虚度了这样一个美好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