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与自然就是息息相关的,人类就是创造自然的,也就是毁灭自然的凶手。
在过去几十年里,水土流失面积从153平方公里增加到180多万平方公里,约占陆地国土面积的五分之一。严重的水土流失渐渐增大,但就是人们为了开发和利用土地,从而又导致更加严重的水土流失。构成了一种恶性循环;中国土地荒漠化问题也正在加剧,沙化面积目前正以每年2640平方公里的速度扩展。北京今年已经发生了12次的沙尘暴,在北京离沙漠不远已经成为了不可争论的事实。
水就是人类无法缺少的东西,但就是我们贪婪的地索取甚至浪费!全国的江河,湖库普通受到不一样程度的污染,污染的程度也在加重,水体的生态环境受到破坏,近岸海水也存在明显的污染带,赤潮发生率明显增加。水资源的短缺就是人类生态环境脆弱的一个根源,另外,2000年的生存又过度了多年的礼貌史对祖国的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压力!21世纪了,科技日渐发达,但就是人们太自私了,工厂排放出的工业污水,对祖国黄河母亲造成不可收拾的伤害,她每年被迫吞下几万吨的污水。
自然给予了人们太多太多,但就是人类给自然的伤害比多更多。人与自然就是密不可分的,所得到的有所联系,当然,伤害自然就=人类的慢性自杀!人类啊,觉悟吧,让我们一齐维护我们生存的地方。
永不消逝的蛙鸣
伍桓北
清晨,当苍穹一点点被湛蓝晕染,栖息在马口湖草丛里的青蛙便发出欢快的鸣叫,像柳叶般明丽,像泉水般清亮。那是它们在召开盛大的演唱会,歌唱清新的世界,歌唱欢乐的生命。
叔叔曾对我说过,蛙鸣是这个世界上最动听的声音。而今,难道真的要和它作长久的别离?
我的老家靠近马口湖畔。每年放暑假,我都会回到老家住上一段日子。乡下不像城里那般喧闹拥挤,四周静悄悄的,空旷旷的。每天傍晚我都会绕过后山的竹林,穿过对面大片的菜地,直达湖边慢慢散步——不仅仅是在散步,更是品味在城里呼吸不到的自然与生命的气息。
现在老家就要拆迁了,听说政府要在这里建一所湿地生态公园,专供白鹮等珍稀鸟类栖息繁衍。尽管故土难离,但是家乡的父老还是响应政府的倡议,再次把家搬移到别的地方。这次回老家,是我在这里度过的最后一段快乐时光。
吃完午饭,叔叔说带我去周围走走。我们乘坐岁月的纸船,拥抱记忆的潮汐,像是走进了一条很深的画廊,又像是穿梭在时间的旷野。盛开的花儿,倒映着蓝天的湖泊,绿色的山林,疯狂生长的野草,都在歌唱着美丽的自然,都在演绎着怒放的生命。
我们走过田埂,穿过菜地,眼前已不再有路了,惟有湖泊与对面山岚盛开的云朵。
叔叔坐在湖边,跟我讲述他与爸爸小时候在这里的种种趣事。“我和你爸爸每天一放学就到这马口湖边钓鱼。那个时候的马口湖啊,水比现在还澄清,鱼儿味道更鲜美。”叔叔眯着眼睛,深情地回忆,“湖边经常有成群成群的白鹮在栖息,还有野鸭戏水。一到夏天耳边全是蛙鼓蝉鸣,那个时候觉得烦人,很吵,很想清静;现在倒好,蝉鸣虽然还能听到,可是青蛙基本上看不见了。”叔叔喟然长叹起来。
原来,美丽的马口湖也曾遭受巨大的创伤。在改革开放初期,马口湖周围全是工厂,工厂生产的废水全都排放到湖里,导致湖水严重污染。湖面上漂浮的死鱼,翻着白肚皮衬托着底下变黑的塘泥,散发出刺鼻的恶臭。不仅如此,遭受污染的湖水灌溉庄稼,竟使周边一千多亩的稻田减产。青蛙这种普通到不能再普通的生物,也渐渐不见了踪影,难道真是惧怕了这喧嚣污浊的世界,委屈地躲藏起来?也是从那个时候起,我对老家的印象就只剩“脏”这一个字。
后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整治下,马口湖周边的小工厂、小作坊都关闭了,湖水得到全面的治理。昔日“无风水面琉璃滑,不觉船移,微动涟漪,惊起沙禽掠岸飞”的胜景再次出现在人们面前。那倒映着蓝天的湖面,那穿梭嬉戏的鱼儿,像是在倾诉着自然的恩赐,又像是展现生命的舞蹈。
叔叔望着远方的蓝天,深邃的眼眸里仿佛有千年熄灭又亮起的星河。“老家虽然没了,但马口湖会一直在的,而且会越来越美丽的。”说完,叔叔便领着我往回走。
我跟在叔叔后面,一步一回首,只见苍茫天底下的马口湖,烟波浩渺,禽鸟飞翔。蓝天、青山、绿水,这三样景物,不,远远不只这三样,包裹成一个蔚蓝的星球,镶嵌在辽阔宇宙之间,熠熠生辉。耳畔,有虫鸟低吟,似乎是那熟悉的蛙鸣,在歌唱生态的美好,在赞叹自然的和谐……
人类发展的速度可谓是风驰电掣了,10年前的家乡还是一片荒芜,而今天已被建成了工厂。楼房,鳞次栉比,数不胜数,物质文明高度发展的今天,人们的精神文明却一再被削弱,因为它与物质文明是相对的,自然环境的主人们-动物退避三舍离开它们的栖息地,离开那个曾经让他们赖以生存的家……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白居易笔下的燕子“争春”的景观惟妙惟肖,然而今天,虽是高楼大厦,热闹非凡,但人们却再也看不到这如诗如画的景观了,人们的观念从根本上发生了改变-从开始的戏鸟,赏鸟到现在的捕鸟,猎鸟,鸟儿们没有了安身立命的地方。自然被逼无奈“迁居”了。即使是“迁居”,也难逃厄运,拖着疲惫的身躯毫无目的的迁徙,还必须提防人们的“暗箭”。才飞到一半,人们一弹弓。则一命呜呼了,是否这会更好些呢?或许这是解脱的最好方法-一种无奈的自我安慰。至少可以让自己“瞑目”了。
与此同时,是否我们人类应该反省自己呢?有人会说:这完全是物质的高度文明所带来的恶果。我们难道要放弃物质文明吗?或者抛弃动物,抛弃自然?也许我们根本不用去面临这个痛苦的抉择。我们为什么不能让物质和精神文明兼备呢?人们曾从与动物和谐相处的极端走到了厌恶动物的极端,现在,我们也能倒退回去。我们需要物质文明,但我们更不愿割舍精神文明,那就让我们行动起来吧!让动物在高楼大厦上安家,给动物在喧嚣的城市里找个家!
一个人与动物和谐共处的家!
埋下一粒种子,过不了几天,它就会生根发芽。是谁让它做到的?是人类手中的水壶与肥料吗?不,是大自然。
大自然是无私的,它无偿地向人类提供各种资源,丝毫不求回报;而人类,却把大自然的施舍看得很轻,一副“唯我独宰”的高傲姿态,更有将大自然玩弄于股掌之间的企图。部分人类随意滥用、开采矿产资源,随意破坏自然资源。
据不完全统计,当前每小时就有三个物种濒临灭绝,每天就有70个物种濒临灭绝,而每年就会有1万多个物种濒临灭绝!这是怎样的速度呢!请问,你们于心何忍呢?当然,大自然是忍不住了,它向人类发起了反击。
1998年夏季,长江流域发生巨大水灾;2008年初,全国20个省发生不同程度降温,造成巨大雪灾;2008年5月12日,一场发生在汶川的大地震,惊动了全世界。随后的几年里,SARS、埃博拉、MERS、以及这次的新冠病毒感染的肺炎等疫情接踵而至。这些都是大自然向人类发出的无声抗议。或许,只有这样,人类才能幡然醒悟过来。人终究是不可能战胜自然的。
终于有一天,人类开始了自我救赎。在这场自救过程中,人类渐渐明白了对自然的所作所为造成的破坏和影响。比如在边疆的荒漠上,当志愿者们来到这里时,他们都惊呆了,世上怎么能有如此贫瘠、荒芜的土地?这也就能解释为何北方频繁遭受严重的沙尘暴了。不过,在经过几年的努力,以及“蚂蚁森林”等小程序行动计划后,沙尘暴、泥石流、水土流失以及一些自然灾害,在这几年慢慢地减少了“光顾”的频次,人类与自然和好如初,继续和谐相处之路。
印第安酋长西雅图曾说过:“我们是大地的一部分,大地也是我们的一部分。”我们终究属于大自然,永远不可能离开它;而大自然也需要我们的精心照顾,才能变得更好。人类与自然就像天平的两端,而大自然是更重的那一头,这就需要人类退后一步,帮助生态系统维持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