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弟子规》,我还跟它有一段渊源呢。
我与《弟子规》初识是因为我的曾外祖父。我家世代都是文人,在旧时也是数一数二的大户,曾外祖父只有一个儿子,也就是我的外公。因为家里孩子少,全家也只有我一根独苗苗,所以曾外祖父对我十分严厉。
小时候我特别淘,第一次和曾外祖父吃饭时,就挨了训。那天,菜刚上桌,我就如饿狼般蹿上桌,跪趴在长凳上,伸手就往盘子里抓菜。曾外祖父见着了,板着脸走过来,“一点规矩都没有,《弟子规》曰:“长者立,幼勿坐。长者坐,命乃坐”。“小小年纪,岂能这般没教养。”于是这顿饭我就是站着吃的。下午,就被妈妈连拖带拽地拉去了书店买了一大堆关于道德的书,其中就有《弟子规》。
曾外祖父整天拿着三尺戒尺,板着脸,捧着书。在我耳边不是念《三字经》就是《弟子规》。我也一日盛比一日有礼貌,出言出行与往日判若两人。一日,曾外祖父盘腿坐在床上,我则坐在床前小椅子上,他教我念了一句《弟子规》。曾外祖父忽然起身,我也跟着站起来。“你干什么站起来。”我一脸严肃地回答:出则悌中说“长者立,幼勿坐。长者坐,命乃坐。”他见我一脸认真便笑了,我平生第一次看见他笑,竟如此慈祥。“嗯,不错,不枉我教你这么久。”原来,这是一次考验。曾外祖父抚摩着我的.脑袋:“你记住了,出则悌是指我们在社会上与人相处要如家中兄弟姐妹般顺从长上。这是我们在社会十分重要的护身符。”我听得入了迷。
曾外祖父去世了。在他的葬礼上,我身穿白衣孝服,在那一天,我没有坐。因为,再也没有长辈像曾外祖父一样命我坐下,我谨遵曾外祖父训诲,我累了,但是我不坐……
从去年暑假我们开始学习了《弟子规》。我很认真地学习,并在生活中努力做到。其中“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这句我特别有感受。以前爸爸妈妈叫我,我经常不回答,现在已经改正了。而“父母命,行勿懒”我一直做得也一般。现在我都一一改正了。但我觉得有些事,在家长说之前就能去做,那才是更好的。
一放寒假,妈妈就带我去了三亚。下飞机后,我看到妈妈背了一个包,拎着一个包,还要拖一个有我一半人那么大的行李。我想一定很重很重吧。于是我决定帮妈妈拉行李箱,我的行为感染了一起去的哥哥们,他们也向我学习。在停车场里拉箱子可真不容易。由于当时是晚上,看不见地上的坑,陷下去就很难拉上来,我又是同行人中年纪最小的`,所以我总是落在最后面,但我能帮妈妈减轻负担真是高兴。
今年在回海宁外婆家的新房子过年时,大家非常忙。爸爸妈妈陪客人,外公外婆忙着准备饭菜,那么谁来烧柴灶呢?于是我就主动要求来烧火。我发现在两根柴火之间横一根短柴,火就会比较旺。但是我一个人管两个灶,实在有点忙不过来。于是我想了个好办法,因为我又发现把柴竖起来,火就会特别的旺,这样烧旺一个灶后再去管另一个灶,真是两全齐美的好办法!
“父母命,行勿懒”但我认为,最好能做到有事情主动去做才是更好的态度。以后我会更加努力地按照《弟子规》里的内容去做!
学习《弟子规》让我受益匪浅,其中一些道理很简单,但平时没有真正去领悟。因此,在学习了《弟子规》之后,我才真正理解了它的真谛。
《弟子规》让我的智慧得到增长,使心灵受到震撼。在学习了《弟子规》之后,我有了三个新的领悟。
第一,做人应当心存感恩。
作为一个人,我们首先应该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因此,《弟子规》的第一章是关于孝道的。感恩体现在“孝顺”这个词上。“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想想这些都是我们作为儿女孝顺父母的基本要求。但是,对比一下,我为父母做的并不多。通过这次学习,我希望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能够加倍努力,希望能给辛苦养育我的父母创造幸福的'生活。
第二,做人要恭敬和谦虚。
恭敬和谦虚是分不开的,没有内心的谦虚怎么能做到待人恭敬呢?“满招损谦受益”、“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虽然我从小读过很多这样的名言警句,但我没有意识到谦虚也是一种品质,反而常常感到骄傲和自满,为人争强好胜。
第三,找到自己的人生目标。
《弟子规》教导人们要善良,要培养自己的品格,目的是让人们过一个有意义、有价值的人生。通过对《弟子规》的学习,我明白了很多做人的道理。人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这个过程过得怎么样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选择什么样的人生目标。
“弟子规,圣人训.......”听到这儿,你一定会觉筣很耳熟吧?没错,那就是《弟子规》。
我端起书,贪婪地读着,当我读到《余力学文》中的:“房室清,墙壁净。几案洁,笔砚正。”时我不由地停住了,我好好品读,理解其意,终于背好理解透了:“房间里的.笔、墨、书砚等都要保持干净。桌子也要干净,保持清洁,笔、墨、纸、砚等文具都要摆放端正。”我看到这里,使我回想起了我以前:“以前我写完作业或看完书,东西不是随手一放,时间长了,桌子上不是乱七八糟,说得难听就是垃圾堆,也是经常惹得妈妈要训我,叫我赶快把桌子上清理一下,再把桌子擦一擦,可是我就是不听。并且还找借口说:“晚上还要看,明天再收!”可是这样今天拖明天,明天拖后天,弄得妈妈很不满,非要妈妈动“家法”才会去行动。回想起这里,我十分地愧疚。
接着,我又起进了:“读书法,有三到心眼,信皆要。”初读此句,觉得十分难解,心想:“此句究竟是何意?”我好好地理解:“读书的方法有三到:心到、口到、眼到。即心要记,眼要看,这三者确实都非常重要。”我们班上有许多与这句话相反的同学。一到上课是地,要早读,就心不在焉,就是闭着眼睛在那背天书。我看到这种同学真是又好气又好笑,讥笑他,还不如人家不读的人。
同学们,让我们好好学习这本好书,重新恢复我们中国的灿烂文明!
段考即将到来,繁重的学习压得我透不过气来,人也变得烦躁易怒。一个周末,我背着沉重的书包回到家中,母亲亲切的问候却使我感到恼火,和母亲吵了一架,一声不响地回到房间里去了。回到房间里,从书架上随意抽出了一本《弟子规》,在柔和的月光下静静阅读。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
“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亲有过,谏使更。怡吾声,柔吾声|?”
书页被缓缓地翻动着,脑海中母亲瘦弱的身影,随着阅读一起涌现,深刻而又清晰:母亲牵着我的手过马路;除夕夜,母亲一个人忙里忙外地打扫房子;在劳累了一天之后,在床榻前,轻轻摇着蒲扇,伴我入睡;在淡淡的月光下,微笑着向我讲述她儿时的故事;在雨天,来到学校,为我送来一把盛满浓浓的母爱的雨伞;在我生病时,背我奔向医院;在寒冷的冬天,把一碗盛满了热乎乎的粥递到我手上?十年如一日,母亲为我没日没夜地操劳着,岁月染白一头青丝,在脸上刻下痕迹。古老的时钟仍在不停地旋转,转来了我的青春年华却转走了母亲的亭亭玉立。而我,竟在母亲伤痕累累的心上又扎了一刀?不知不觉,我的泪水已溢满眼眶,为刚刚与母亲吵架而后悔不已。
合上了书本,书中孝子们的.孝行依旧闪现在眼前,心中更是难过,后悔。我走出了房间,紧握着母亲的手,请求她原谅我无知的错误。没想到母亲却说:“没事儿,我也明白你最近学习压力大,哪有妈妈会和女儿计较的呢?”我的泪又再一次不争气的掉下来,却很甜?
《弟子规》不仅把我和母亲之间的冰川融化,更使我明白我们的“寸草心”是难以回报母亲们的“三春晖”的!
新学期开始的时候,老师给我们讲了许多《弟子规》里的故事,它让我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没事的时候我也爱翻看这本书,我深深地喜欢上读《弟子规》了。
它告诉我们:做人要孝敬父母,尊敬长辈,要与德性好的人打交道,远离那些品行差的人。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是说父母在呼唤我们的时候,我们要马上答应。父母有命令,要立即行动。有时候,我在看心爱的动画片时,妈妈喊我好几声我都没听见,让我做些事情的时候,我也总是迟迟不动。为此,妈妈没少和我着急生气。学完《弟子规》后,我一定要改掉我的坏习惯。
“出必告,反必面。”如果自己外出,一定要禀告父母,回来时也要和父母打招呼,以免父母牵挂。这一点我做得还好,每天放学回到家,我总是先向爸爸妈妈报平安,然后再出门找别的小朋友玩,这让爸爸妈妈很放心。
“物虽小,勿私藏;苟私藏,亲心伤。”意思是说,东西再小也不要私自藏起。否则,父母一定会很伤心难过。爸爸妈妈经常教育我,看见别人的东西再好,也不要去拿,回到家爸妈给你买。因此我从来不拿别人的'东西。
《弟子规》虽然是一本并不起眼的小书,但是它却包含了许多做人的大道理。我们应该读好这本书,不但要读,更要按照上面要求的去做,做一个受欢迎的人,做一个有道德的人。
我有一个要好的伙伴,它既是我的一位良师,也是我的一位益友,它教给了我许多道理,它告诉我怎样做人,他是谁呢?他就是《弟子规》。
记得20xx年新年时,我和表妹去一家很气派的西餐厅吃饭,我和表妹一看到订的房间桌上琳琅满目的水果,红烧肉,鱼和饺子,馋得连口水都流出来了,我们像被吸了魂似的.不顾一切地冲了过去准备大吃一通,但这时我想起了弟子规上写的“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我赶紧叫住正要去抢饭吃的表妹,告诉她弟子规上是怎么说的,我们便等大人们过去了才动地方,吃完饭后大人们都夸我们有礼貌。
又有一次学习时我写错了一个字,看到表妹的米色书桌上放着我正需要的修正带,我不假思索地用手去拿修正带用,这时,我又想起了弟子规上写的“用人物,需明求,倘不问,即为偷。”于是我礼貌地问了问表妹,经过许可后才拿来用修正带改错,用时,我觉得非常的踏实。
还有一次,我和表妹吵了一架,吵得昏天黑地,然后就谁也不理谁,原因就是因为表妹少了2元钱,认为是我偷的,我矢口否认,于是就吵起来了,互相对骂,最后还打起来了,表妹把我的脸划出血了,我把表妹的膝盖打青了,当我平下心来看弟子规时,我看到了“财务轻,怨何生,言语忍,愤自闵。”我看完后想了想,主动去找表妹和解并读给她弟子规,我们便重归于好了。
弟子规让我们养成了良好的习惯,生活离不开弟子规,孝敬父母,尊敬长辈,言而有信,友爱他人,努力学习。都能从弟子规里感悟,让我们一起学习弟子规吧!
读书是一个很好的习惯,但是读书也要有一个选择,要读好书。“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弟子规》本书影响之大,读诵之广,仅次于《三字经》,《弟子规》原名《训蒙文》原作者李毓秀(公元1662至1722)清朝康熙间秀才。
《弟子规》里有一句话叫: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意思是说:父母叫我们的时候,不能迟缓。父母命令我们的时候,不能够懒惰。但在我的生活中,我并不是这样做的。每当父母叫我做什么事情的.时候,我总是懒懒散散,有时甚至当做是耳旁风,理都不理。根本就没站在父母的角度去想想了。父母把我们生下来,并不是自讨苦吃,也不是专门伺候我们的。我们也应该帮父母做力所能及的事情,为父母分担一些事情。
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当哥哥姐姐的要友爱弟弟妹妹,作弟妹的要懂得恭敬兄姐,兄弟姐妹能和睦相处,一家人和乐融融,父母自然欢喜,孝道就在其中了。可是我和妹妹在家经常吵吵闹闹。在家的每一天,都能听到我和她的吵闹声。爸爸妈妈总说我是姐姐要让着妹妹,可是每次只要我让了她一点点,她就以为我怕她,总爱得寸进尺。所有我和妹妹总是爱为了一点点小小的事情吵架。然而父母为了这件事情很伤脑筋,不过每次我和妹妹吵后,一下就和好了。但为了父母,我觉得我以后无论怎样,都应该让着妹妹了。
……
《弟子规》让我懂得了很多很多。
“从前从前,孔夫子的语言,我们沉淀那论语学而篇两代之间从弟子入则孝……”这是一首优美的中国风的歌曲——“弟子规”。
相信大家一定看过“20xx湖南卫视的春节联欢晚会”,那么你知道晚会这次晚会的主题曲是什么吗?对了,就是这首与清代大作家李毓秀根据我国古代伟大教育家、思想家孔子的教诲编成的`优秀书籍同名歌曲《弟子规》。
《弟子规》虽然是一本只有一千来字的小册子。但是,就是这一千多个字,含了儒家思想提倡的孝、弟、谨、信、泛爱众、亲仁、余力学文等思想,都在《弟子规》中,有明确的行为规范;《弟子规》,是我们大家生活中的典范,是教导大家做人处事的规范;《弟子规》,是儒家的基础,是人性的基础。这本书,是清代大作家李毓秀根据我们的我国古代伟大教育家、思想家孔子的教诲编成的。
初读弟子规,我就受益匪浅:在一切日常生活言语行为中要小心谨慎,要讲信用。和大众相处时要平等博爱,并且亲近有仁德的人,向他人学习,这些都是很重要非做不可的事,如果做了之后,还有多余的时间精力,就应该好好的学习六艺等其它有益的学问。
所谓六艺,就是指古代儒家要求学生掌握的六种基本才能:礼、乐、射、御、书、数。弟子规告诉我们这么多只是和做人的道理,这样一本好书,怎么能不吸引人呢?
让我们大家一起学《弟子规》、品《弟子规》、仿《弟子规》、行《弟子规》。
让我们把弟子规牢牢记在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