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早上闹铃一响,战役就此打响。早餐吃在路上,紧急奔赴战场。堵车不敢设想,身上背对翅膀。工作排得老长,天天埋头苦扛。理想支撑梦想,愿你前程无量!
2、真正的一样,是自己和自己一样,不要思考和行动不一样,不要评价和说话不一样,不要承诺和付出不一样。朋友,和自己保持一致,生活才会和你一致。
3、一天不见想我了吧,没有我消息难受了吧,知道你会这样,我马上给你发这条短信了,不要太感激我,请我撮顿得了,不要再表示别的了啊,要不我和你急哈!
4、再强的复制功能,也复制不出我对你的友谊;再高编辑水平,也编织不出我对你的思念;再大的搜索引擎,也搜不出我对你的问候:天天开心常联系。
5、山穷水尽时要会转,转出个柳暗花明;曲径通幽时要会舍,舍出个阳关大道;万紫千红时要会选,选出个一枝独秀。快乐人生你做主,幸福生活就在不远处。
6、世事纷扰,没完没了;官大官小,适合就好;位低位高,别去烦恼;钱多钱少,难以计较;知足常乐,心宽气少;知心朋友,无价之宝;短信逗你,开口一笑!
7、把善心献给社会,为了助人为乐;把爱心献给子女,为了天伦之乐;把痴心献给事业,为了苦中作乐;把关心献给朋友,祝你天天快乐!
8、清茶一杯赛美酒,同喝共饮话桑麻,亲切祝福献好友,愿你一生无忧愁,真情真爱伴左右,友谊陪你到尽头!
9、月月年年相似,你我岁岁相盼。那满天的清辉,遍地的水银,便是我对你无穷的祝愿!孤独的时刻别忘了远方的朋友还在为你祈福,祝福远离家乡的每个人!
10、我把我们之间的不愉快写在了沙滩上,海水随时可以冲刷掉;我们我们之间的友情刻在了石头上,风吹雨打也不变;祝愿我所有的朋友健健康康,***安。
11、联络让友情更深,牵挂让爱情更美,关爱让亲情更近。简单的生活更轻松,快乐的人生更美好。问候远方的朋友,祝福你的每一天都快乐,生活幸福。
12、宇宙之所以美,是因为有上帝之爱;花儿之所以美,是因为有绿叶之爱,蓝天之所以美,是因为有白云之爱;人间之所以美,是因为有朋友之爱!我的美好祝福,通过空间传送给你!
13、带着甜美的笑容,带着愉悦的心情,走进你温馨的家里,走进你纯洁的心灵。心泛红,是因为秋叶在扬旗;情流色,是因为秋色拥着我们的心。微风把红叶飘送到你的心湖,只愿你沾染到快乐和幸福。
14、雨滴里有一个世界,彩虹里有一个梦想,金秋里有一份收获,窗外有一份守望!当你的目光落在我的留言上,我的祝福就抵达您的身旁,无论天空是否晴朗,祝愿朋友快乐吉祥!
15、是朋友,给予我不息的笑语欢声无论晨昏还是阴晴,都在我的记忆中流淌着,别样的韵致心灵,因了友谊的出现而浪漫、友爱,因了友谊的交往而温馨高雅的快乐,愿与朋友共追寻。
16、忙忙世界,你我偶然相遇在那一刻回眸中,相互交换一个甜蜜的微笑。用心品味幸福的味道!开心快乐我爱的人!
17、一直有个小心愿,希望父母的身体永康健,希望痴情的爱人常相伴,希望朋友的理想都实现,希望看短信的你捧着钞票数也数不完,今借多啦A梦任意门,所有愿望都实现,嘻笑颜开乐翻天!
18、打开尘封的记忆,翻到友谊的页面;在朋友的文件,写满我真诚的祝愿;愿快乐永远相随,愿健康永远相伴,愿幸福随心所愿,愿友情永远不变!
时间真的好快呀,我又该讲《敬业与乐业》这一课了,看到题目我就有些敬畏,我不喜欢这一课,甚至都希望这一课从人教版本删去。
三年前的往事出现在眼前,记得08年的八月份,二中招聘老师我来试讲,就选的这一课,我非常不喜欢这一课,但是进度是这一课我只好从命了。这篇文章是典型的议论文开篇提出了中心论点:我确信“敬业与乐业”四个字,是人类的不二法门。接着点出了:有业、敬业、乐业。结尾深化中心责任心就是敬业,趣味就是乐业。记得我按照我的思路设计好了教学程序,上课时学生也不爱听课,不听你的,感觉用别人的学生就不如自己的学生顺手,解决生字、读课文、理清思路。我大胆想象,让学生放手选,记得学生选的是喜欢乐业,我就先分析乐业,接着分析有业、敬业。但是我强调了有业是敬业与乐业的前提。结末的评课是:不能调换顺序讲,要按照逻辑顺序来讲。自然是名落孙山。
说句实话,我来的目的就是来当绿叶的,因为我心里明白的很也就是出来讲课,锻炼一下胆量,学习一些经验。虽然失败了,但是我明白了许多,懂得要多充实自我,不断地的丰富自己的知识,敢于挑战,善于总结经验,多写文章,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可以说我在方方面真的有了很大的提高。吸取教训,三中招聘我是讲《木兰诗》,面对新的学生我有了上次的经验,课前我与他们交流谈心他们很喜欢我,而且我最善擅长讲诗歌,朗读是我的强项,总结上次的经验,结合自己平日的教学优点,整节课靓点不断,各科参加讲课的教师13名,我的分数最高,自然是成功了。可是我心里的余悸,就是不喜欢《敬业与乐业》这一课。
今天,我讲了这一课了,才知道这一课对于学生真的是受益匪浅。学生面对自己的学业,应该怎样的敬业,怎样的乐业。这一课学生学会了:“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只要你肯继续做下去,趣味自然会发生。”为什么呢?第一,因为凡一件职业,总有许多层累、曲折,倘能身入其中,看它变化、进展的状态,最为亲切有味。第二,因为每一职业之成就,离不了奋斗;一步一步奋斗前去,从刻苦中将快乐的分量加增。第三,职业性质,常常要和同业的人比较骈进,好像赛球一般,因竞胜而得快感。第四,专心做一职业时,把许多游思、妄想杜绝了,省却无限闲烦闷。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人生能从自己职业中领略出趣味,生活才有价值。
看着孩子们脸上露出了笑容,真正的懂得了乐学的重要,我心里无比自豪,想到我终于战胜了自我,我心里无比的骄傲。
用一句话结束就是: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攀登。
读了梁启超的《敬业与乐业》,让我清楚的了解到“敬业与乐业”的重要性。但“敬业与乐业”的前提下必须“有业”,没有它,“敬业与乐业”就无从谈起,没有“有业”,“敬业”哪来的“乐业”之说!
在梁启超的这篇演讲中,只要论述的是“敬业”与“乐业”的相互关系。“业”的内容很广泛,不能仅局限于某种职业,他还应该包括生活中我们所从是的任何一件有价值的事业。成人的工业是“业”,学生的学习是“业”,保卫国家也是“业”,助人为乐还是“业”等等。
其中,“敬业”里边写道:“主一无适便是敬”,那是引用朱熹的话,让我真真正正认识到凡做一件事,将全部精力集中到这事上头,一点不旁骛,就是所谓的“敬”,那我们作为学生的忠于学习也是所谓“敬”的一种体现?接下来的一句话“因自己的才能,境地,做一种劳作做到圆满,便是天地间第一等人”,让我联想到这样“天地间第一等人”——清洁工,他们每天起早摸黑,不怕苦,不怕累,总是满怀热枕地认认真真做好自己本分以内的事情,这种脚踏实地,干一行爱一行的敬业精神值得我们每个人学习。
敬业的背后还隐藏乐业的这种角色,有的人说“做工好苦”,难道不做工就不苦吗?人的一生,还不都是先苦后甜;则有先甜后苦的,多数是无业游民,他们的日子更难过,这也苦。做工苦,不做工也苦,劳苦总是免不掉的,须知苦乐全在主观的心,不在客观的事。在此,汤做你们问我读书苦不苦,我一定会说苦,但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只要你肯继续做下去,趣味自然会发生。正所谓孔子的“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知。”人生能从自己职业中领略趣味,生活才有价值。这即是乐业,人类理想的生活。
读了这篇文章,使我受益匪浅,让我明白“敬业与乐业”并非是某种硬性规定的条款,而是一个人实现其人生价值的一种方式,一种渠道。
任何一个国家的前进都需要去制造各样东西,制造这些需要工匠。工匠有的是工匠的精神。
什么是工匠的精神?是甘于处在工匠之位?不,我认为工匠的精神是勤劳,细致,负责。
工匠的精神是勤劳。在建筑工地,你我都看到来来往往反复工作的工人,他们不停地在材料与施工区往返,日复一日,不仅枯燥乏味浪费体能还面临这种种危险。既然这样,他们为何不放下工作,去休息呢?是勤劳让他们持续工作,是他们的工匠的精神使他们如此。没有他们这些勤劳的工人,我们的街巷房屋恐怕不再存在。他们以工匠的勤劳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也正是他们的勤劳推动了国家的建设。
工匠的精神是尽责。胡双钱是我国大飞机制造的首席钳工,35年里他加工的零件没有一个出现过问题,为飞机制造积攒了大量的零件。胡双钱的负责是对飞机的负责,飞机这样的精密机器不容一点马虎,胡双钱的负责对飞机的安全提供了重要的保证。他是负责,正是他工匠的精神的体现。
对一个国家来说,工匠是必不可缺的,而工匠的工匠的精神是一个国家制造的保证。工匠制作需细致,工匠工作需勤劳,工匠的态度要负责。
关键词:新时代;工匠精神;高职院校;文化素质
工匠精神是从业者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一种对本职工作敬业负责、对专业技能追求卓越、对产品品质精益求精的职业精神。在我国从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的进程中,需要更适应新经济、新业态的新时代工匠精神作为精神支撑和行动指针,弘扬“工匠精神”已成为社会各界的价值导向与精神追求。培育新时代工匠精神不仅与职业教育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育人目标不谋而合,更为高职院校文化素质教育带来了新要求、新机遇、新挑战。因此,深入探究高职院校新时代工匠精神与文化素质融合培养路径具有重要意义。
一、新时代工匠精神培育与文化素质教育相互契合
(一)工匠精神与文化素质教育存在内在关联。新时代背景下,工匠精神被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和价值意蕴,但其精神内核始终未变。工匠精神是从业人员的一种职业价值取向和行为表现,是专业精神、职业态度、人文素养三者的统一[1]。文化素质是指人们在文化方面所具有的较为稳定的、内在的基本品质,包含科学素养、人文素养、审美素养等精神素养。从要素构成来看,工匠精神与文化素质密切相关。此外,工匠精神的培育意在引导学生养成爱岗敬业、精益求精、追求卓越、敢于创新等优良品质。这与高职院校文化素质教育不仅注重提升学生文化品格、健全人格,还着重培养学生职业素质、创新能力与岗位胜任力在育人目标导向上相一致。(二)新时代工匠精神是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新时代高职院校培养的人才是面向产业急需、贴合企业需求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3年)》特别指出,“职业教育要面向人人、面向社会,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2]。”当前,用人单位的用人标准呈现从重学历、重技能向素能并重转变的趋势。职业素质已成为职业院校人才培养质量与企业用人需求接轨衔接的关键指标,也是技术技能人才必不可少的关键素质。为此,属于职业精神的工匠精神,应被作为一项重要内容纳入文化素质教育范畴。同时,工匠精神传承千年积淀的深厚文化内涵和诸多能工巧匠的典型故事,是文化素质教育的鲜活教育内容和有力抓手。立足新时代培育和传承工匠精神,成为助推高职院校文化素质教育办出时代特征、学校特色的有效切入点。(三)文化素质教育是培育新时代工匠精神的必要基础。教育对象拥有正确的价值认识、价值判断,才能做出正确的价值选择,方能科学正确地认识并理解工匠精神。而正确的价值选择有赖于文化素质教育对学生道德品格、人文素养、心理素质等方面的培养。如果学生不具备良好的文化素质,就难以对工匠精神产生认同感,也难以真正地践行工匠精神。另外,文化素质教育由来已久,其在课程体系、队伍建设、教育模式等方面形成了丰富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近年来,职业院校在人才培养、文化传承创新等方面与企业开展合作,借力校企合作平台,融合多元资源,不断加强文化素质体验教育和实践教育,呈现校企互通共育的良好育人态势,为培育新时代工匠精神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融合新时代工匠精神的文化素质教育培育目标
《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明确提出了“职业教育要由追求规模扩张向提高质量转变”,高等职业教育的培育目标决定了培养路径方向。随着新产业、新经济、新商业模式带来的变革,融合新时代工匠精神的文化素质教育应把握以下三个目标维度。(一)爱国诚信、崇善尚美的道德品质。党的报告提出,“要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3]。《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明确指出,“要落实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健全德技并修、工学结合的育人机制。”综合来看,当前,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要坚持育德与授技并举,且所立之德,必须是能够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属性的价值追求和道德品格。因此,必须将正确的价值观根植于学生心中,引导学生能以振兴中华为己任,讲究诚信为本,秉持向善的行为准则,以此凭借技术技能为国家和社会谋大利,树立良好的社会风气和国家形象。如果没有正确的价值观和良好的道德品质立身,技能人才极有可能追求“短、平、快”的粗制滥造,利用技术谋求一己私利,那么“广大青年技能报国”“为中国产业走向全球产业高端提供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支撑”等愿景将无法实现。新时代工匠要有良好的审美素养,具备发现美、追求美、创造美的能力,才能打造出兼具实用功能和艺术美感的产品。所以,职业教育所培养的具有新时代工匠精神的人才,应是将正确的价值追求和道德品格作为立德立身立行根本,具备爱国主义情怀、诚实守信的良好品德、崇德向善的价值取向、明德尚美的人文素养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二)协作精进、求真创新的专业精神。精益求精是工匠精神最具代表性的精神品质,是指引工匠磨练精湛技艺的精神力量。一直以来,质量都是企业和产品的生命线。高质量、高品质产品的产出关键在于生产者不忽视、无误差、零漏洞地对待每一个细节,以及对每一道工序、每一件产品潜精研思、精心打磨,这就源自于生产者执著于专业,精益求精,追求把产品质量做到最好的态度。随着智能化时代来临,传统的行业之间以及企业内部的界限正逐渐消失,广泛合作、共享共赢的趋势愈加明显。产品的制造尤其是一件件“大国重器”的打造,早已非一人之技或一家企业之力所能完成。新时代背景下,在个人对自身技术技能精益求精的同时,互学互鉴、共进共赢的协作意识也是新时代工匠的必备素养。创新位居国家“五大发展理念”之首。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的进程中,创新是最关键的推动力量。然而,创新并非一蹴而就,脱离本质、背离规律的创新是缺乏生命力的。真正的创新,是在求真知,明真理,把握事物的内核本质,遵循发展规律的基础上,经过长期的探索积累,持续改进,形成的从量变到质变的转变。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蓄势待发,拥有探索求真和开拓创新的精神,能为创造适应时代需求的新产品、新技术提供不竭的动力源泉,助力中国制造实现从“跟跑”到“并跑”,再向“领跑”的跨越。(三)敬业乐业、严谨专注的职业素质。敬业乐业是从业者出于对职业敬畏、对工作热爱而产生的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尽职尽责、积极乐观的职业态度。严谨专注是专心致志、心无旁骛地投入工作,细致入微、一毫不苟地制造产品的职业精神。敬业乐业是严谨专注的前提。态度决定行为,对事业常怀敬畏之心、热爱之情的人,总是保持着昂扬的精神状态,才会在遇到困难挫折时,主动克服,笃定前行,造就几十年如一日的执着坚守。严谨专注是敬业乐业的支撑。一心一意地对待工作,日复一日地专注技术攻关,方能苦尽甘来,在平凡岗位上做出不凡成绩,产生更多的来自于工作的获得感、幸福感、自豪感,从而正向推动工作者恪尽职守、乐于进取。因而,敬业乐业、严谨专注两者相辅相成,是新时代工匠的职业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也是高素质技术技能“职业人”职业素质的重要构成。纵观古今,无论是历史上的“庖丁解牛”“轮扁斫轮”,还是时代楷模、“天眼巨匠”南仁东,高铁焊接大师、大国工匠年度人物李万君,或是在故宫修文物的匠人们,各行各业涌现出的优秀工匠的身上均有敬业乐业、严谨专注的缩影。“九层之台,起于累土”。数以万计的大国工匠、能工巧匠坚守岗位,忠于职守,高标准、严要求地做好每一个流程、每一件产品,才能提升中国质量,擦亮中国品牌,把“中国制造2025”计划、建设制造强国的美好蓝图变为现实。
三、新时代工匠精神与文化素质融合培养路径
(一)确立以工匠精神为核心的文化素质教育理念。随着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技术发展的日新月异对教育方式、学习方式带来的诸多变化,文化素质教育理念也应随之更新。1.从重技轻德到德技并修的思维转化。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提出了推进教育现代化的八大基本理念,其中第一条为“更加注重以德为先”。《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提出,要“落实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健全德技并修、工学结合的育人机制。”由此可见,国家对“育德”的重视程度大大提升,已将其放在办学育人的统领地位。但目前,职业院校人才培养仍存在一定程度的“重技轻德”的错误倾向,也存在“轰轰烈烈做活动、认认真真走过场”的形式化素质教育的现象。只有转变思维,从理念上把“德技并修”作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导向,坚持育人和育才并行、技术技能与文化素质并重,才能真正推进工匠精神培育、文化素质教育全方位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2.从学校一元主导向校企双元协同的观念转变。产教深度融合是职业教育办学的关键,也是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的重要方法手段。目前“素质好、技能强、会做事的职业人”已成社会、行业、企业用人的共识[4]。转变学校一元主体办学育人观念,通过产教深度融合,构建教育链与产业链有机衔接的良好育人生态,有利于培养出更能融入社会,适应企业需求和产业升级的人才,促进人才供需对接。而企业在工匠精神培育和文化素质教育中也能发挥独特的作用,比如将企业文化融入校园,促进学生在职场化氛围中感知工匠精神;企业导师参与教育教学,以身示范,能让学生对工匠精神、职业素质等有具象化认识;学生进入企业实习实训,让他们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体验并实践工匠精神。为此,在文化素质教育中,明确校企双元主体,发挥企业主体作用,推进校企育人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在培养方案、师资建设、实践教学、文化建设、评价体系等多方面协同发力,能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二)实施以工匠精神培育为重点的梯度式文化素质教育模式。伴随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传统“言传身教”和说教模式已经不适应新时代背景下学生的需求。高职院校要基于新时代下文化素质教育理念的转变,遵循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规律,把学生成长成才作为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依托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平台,打破各课堂、各教育场域间隔,将新时代工匠精神培育与文化素质培养充分融合,建构具有职业教育特色的分段梯度式文化素质教育新模式,提升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1.校企深度合作,共建协同育人机制。高职院校要主动对接产业特点和企业需求,主动联合企业制定以工匠精神培育为核心的人才培养方案,细化各专业素质要求与培育要点,确定校企协同培育计划,实现学校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需求、企业职业要求无缝对接。强化学校教师和企业导师的协同培育机制,学校教师要牢固树立“所有课程都要发挥育人功能,所有教师都负有育人职责”意识,充分挖掘专业课程中的育人元素,在教学中渗透与人才培养要求相适应的工匠精神、文化素质、职业素养等相关内容;企业导师要积极参与学校人才培养,组织学生进企业开展实践体验等,通过耳濡目染、言传身教,牢固树立锤炼工匠精神和提升文化素质意识。2.打破教育场域间隔,构建三堂融通式文化素质教育体系。从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出发,有效配置课内外、校内外以及线上线下的文化素质教育资源,强化各课堂教育能力建设。第一课堂的课堂教学,以工匠精神为核心,重构培养目标、专业标准、课程体系,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工匠精神等作为必修内容,打造文化素质类特色选修课,充分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实现文化素质课程与专业技能课程融通。第二课堂的校园活动,依托文化教育场馆,聘请大师名家进校园讲文化、传技艺,举办学生竞相参与的传统节日体验、传统技艺展示等精品活动,让有形阵地与无形浸润相结合。第三课堂的社会实践,深挖企业文化要素,将优秀企业文化植入校园职业文化,构筑校园职场化实践环境,校企联合开展企业调研、校友走访等实践活动,推行校企文化互融的体验式教育模式。3.实施阶段化培养,构建梯度式文化素质培养模式。根据各年级学生不同的成长特点,一年级着重培养品行优良的大学生。实施爱国主义教育、诚信教育、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等,开设文化类必修课、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等,开展开学第一课、团队协作、读书自学等主题教育活动,涵养爱国之心,涵育道德品格。二年级着重培养全面发展的预备职业人。结合专业教育,重点围绕职业道德、创新能力等内容,通过职业形象管理等课程以及校企联合开展的实践教学等,开展师生摄影展、书画作品展、职场模拟大赛等,培养专业精神,提升文化品行。三年级着重培养能够融入社会、适应企业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协同企业融通学生专业实习,开展敬业教育、职业心理教育、就业指导等,提升学生社会适应能力。梯度式培养使每个阶段的文化素质教育各有侧重、各有特色,阶段间有机衔接、循序渐进,畅通了学生文化素质培养路径。(三)构建嵌入工匠精神内涵的校园文化育人格局。以文化之力铸魂育人是历史和时代赋予高职院校的责任担当。发挥好校园文化育人作用,将工匠精神内涵嵌入校园文化体系,构建全程、全员、全域、有活力的文化育人体系,丰厚师生文化底蕴,提升文化品位。1.确立大学精神文化。要在赓续文化根脉,紧抓时代特征,立足学校特色的基础上,凝练包含工匠精神内涵要素的精神文化体系,在校园景观、建筑、道路、宣传栏等校园各处,在课堂、校园活动、主题教育等各环节植入精神文化元素,把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价值导向与高素质、高技能培育结合起来,促进精神文化成为全校师生的共同价值理念、自觉意识和行为准则。2.优化环境文化建设。将文化建设与环境造景相结合,提升校园景观与环境、艺术、时代及学校文化的融合度,打造形成主题特色鲜明、生态环境优美、人文内涵深厚的校园环境。以学校精神文化为核心命名校园景观、道路、建筑等,设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国工匠名言、工匠精神经典名句等文化小景,在教学楼、教室、宿舍张贴校风、教风、学风标识,创建教室、实训室、宿舍等各具专业特色的文明规范,形成软硬结合的环境文化,让师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文化滋养。3.加强载体文化建设。建设多样化校内文化教育场馆,并依托场馆,有计划地开展校史校情教育、文化知识宣传普及、大国工匠精品作品展览、师生艺术作品展示等特色活动,让学生能够提升文化艺术品味,且近距离感知工匠精神。构建起线下文化载体与线上网络空间联动的育人机制,设计融新时代职教特点与办学特色、历史文化底蕴与工匠精神元素为一体的廊道、雕塑、墙壁、宣传栏等文化载体,通过加强文化育人网络平台建设、优化文化育人在线教育资源、强化网络文化作品内容生产、加快推动优秀文化作品数字化与网络化等方式,以学生喜闻乐见、易于接受的形式宣传工匠精神,形成处处有文化的浸润式育人环境。4.打造特色文化活动。以学生文化素质培养目标为引领,常态化广泛化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月、读书文化节、宿舍文化节、科技创新文化节等内容丰富的文化艺术活动,联合行业企业开展“大国工匠进校园”“企业文化进校园”“我心中的大师名匠”等校园活动,形成贯通三年、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体系。学校还应引导二级学院紧密结合专业及人才培养特点,强化新时代工匠精神与文化素质教育、专业文化与专业技能融合培养,形成互补共进、协同发展的文化素质教育格局。
参考文献:
[1]张娟娟.工匠精神在职业教育中的回归与重塑[J].职教论坛,2016(35):35-39.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3年)[Z].2010-07-29.
[3].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R].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10.
要真正做到爱岗敬业,是一件不易之事。一般说来,环境优,收入高,工作轻松,各方面条件好的行业,做到爱岗敬业容易。相反,就统计职业而言,环境清苦,生活艰苦,工作辛苦,天天与枯燥数据你来我往,社会地位平平,有些人思想上难免会有波动,再加上有些人心情比较浮躁,缺乏对统计工作真正的认识,自然这山望着那山高,连爱岗都谈不上,也就无需再谈敬业了。所以,明确爱岗敬业的现实意义,对培养个人职业道德修养尤为必要,爱岗敬业是干好每一天统计工作的前提,是持之以恒做一名平凡统计人的基本。
爱岗敬业是爱心的积极投入。只要我们对自己职业投入了无限的爱心,自然就会对自己所从事的职业感到无穷的乐趣,爱心()是源泉,乐业是动力。只要我们对自己的统计职业投入了这一份真诚,无论时代怎样变迁,无论经济社会怎样发展,我们都会沉醉于自己所喜爱统计工作之中,眼前会豁然开朗,再不感到数据的枯燥,工作的无味,从一张张的报表上,从一行行的数据中,我们就会看到人民生活的丰富多彩,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国家日新月异的变化。我们会自觉地努力去学习新知识、新技能,与时俱进,最终成为“行家里手”,从而适应时代的需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为经济发展提供更优质、更有效的服务。
爱岗敬业就要甘于奉献。有人说:统计太苦,条件太差,地位太低,干统计实在没出息。我想这是对职业理解的偏差,如果一个人仅仅把自己的职业看作“挣钱”的行当,作为飞黄腾达的跳板,那他对什么职业都会敬而远之,都不会真心待之,就更谈不上为之奉献。作为统计人我们就应有爱业者的自立自强,对统计职业无怨无悔,乐业于其中。由爱业到乐业,是一个人将自己的工作从视为职业到视为事业的飞跃,这样,就不会把工作看成苦差事,甚至在条件艰苦时,也能以苦为乐。在工作中就会保持良好的工作态度,不畏困难和复杂的工作,勇于进取,甘于奉献,做一名平凡的统计人,服务于社会,服务于百姓。公务员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