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有香喷喷的饺子,有红红火火的爆竹,今天就是中国最传统的节日——春节。
我对妈妈说:“我们一起来包饺子吧!”妈妈说:“好呀!”饺子的原料有生姜、水、面粉、盐、羊肉、胡椒粉、葱花。
先把面粉倒在碗里,然后左手拿着一支筷子,右手拿着水,一边倒水,一边搅拌,这样面团就做好了!现在我们来做肉馅,先把羊肉捣烂,再把盐、胡椒粉、葱花和生姜倒到羊肉里去,搅拌均匀,这样肉馅儿就做好了。接着我们来包饺子,先把刚才做的面团拿出来,拿一点点面团,把它揉圆,再压扁,这样面饼就做好了。然后把刚才做的面饼拿在手中,再用勺子舀一点点肉馅放在面饼上,然后在面饼的周围涂上一点水,将两边进行对折,再在周围装饰一下,这样一个饺子就包好了,像这样我反复做了好几个饺子。
包完饺子,当然是要煮饺子了。先在锅里倒满水,再把锅放在火上,等几分钟之后,如果水中间开始冒泡泡了,那就代表水开了。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把饺子放进去了,等饺子浮出水面了,那就代表饺子煮好了,这样就可以把饺子捞出来了。
到了最关键的时候了,那就是吃饺子了。当我把饺子放在桌上的时候,全部人都围过来了。我们就一起坐下吃饺子了,饺子吃起来香香的,一下子就滑到肚子里去了。我吃了二十多个饺子,感觉耳朵热热乎乎的,一点也不冷了。饺子真是太好吃了!
包饺子的过程真复杂呀!这个饺子真是引人注目呀!春节真热闹呀!我真喜欢过春节啊!
虽然春节已经过去许久,但其年味还在口中未曾消去。每逢和家人说起春节这段时间的美食时,总不经意回忆起过年的味道。
说到春节的传统美食,饺子总是第一个浮现在眼前的,一家人围在桌子前其乐融融的包着饺子,这是年味最重的时刻,仿佛和家人有说不完的话。饺子出锅后的几分钟是食用的最佳时期,香味十足的里馅和柔软耐嚼的外皮、馅里浸泡着的许少汤汁混合着咽进口中,余留下引人馋涎欲滴的后味,不禁胃口大开,等候着下一口的到来。
汤圆是元宵节必享用的食物。外层弹性十足的糯米包着内部各具风味的汤圆馅,略烫的汁液和糯米结合,别具有一番风味,是该节日的一大特色和乐趣之一。
除此之外,南方每到过年的时候,都有炸酥肉的习俗,用肉和着芡粉一块放在油锅里炸,没过多久,就可以上桌了。姥姥是炸酥肉的好手,所以每次家人团聚时,姥姥都要做上几盘刚出锅的酥肉,尝起来又脆又香,是大餐前不错的开胃菜。
过年间吃过的美食数不胜数,而最大的一个原因就是家人的关怀和问候,让平日里十分平常的食物充满着温暖,也只有在春节时才能吃到这样的美食。
过年了,大家聊的话题超多,但是,对于我这个吃货来说,十句话八句是关于吃的。
鸭舌是南方特有的产品,在北方是没有的。鸭舌看起来红彤彤的,油滴滴的,在餐桌上摆的整整齐齐,让人直流口水。闻起来香味十足,香料俱全,香喷喷。我实在忍不住了,拿起鸭舌一口往嘴里塞,一口咬下去,真是美味佳肴,味道十分好。如果跟前放一盆酱油醋,蘸一下吃,那就更加美味了。
鸭舌味道虽好,可糖炒年糕可不亚于味道十足的鸭舌。
“节节高”是我们吃年糕的喻义。糖炒年糕是一条条细细长长的年糕,一段一段,很是整齐的,翻炒后,年糕上都包了一层薄薄的糖,撒一些桂花、芝麻,看起来口水就不由自主地流了下来。闻起来香气扑鼻,嘴也情不自禁地动起来。于是,立马夹了一块放进嘴里,黏乎乎的,嚼起来十分有劲。这味道甜甜的,都是糖味,桂花清香四溢。不一会儿,年糕就被吃了个精光,个个舔着嘴,甜在嘴里,美在心里。
鱼也是我们爱吃的一道菜,年夜饭上是少不了这道菜的,因为“年年有余”嘛!鱼煮熟的颜色是棕色的,估计是放了酱油,那闪闪发光的鱼鳞已经不亮了,但是鱼的香味闻起来芬芳可口,十分清新。味道也是十分好,咬起来软绵绵的,虽然有许多刺,也是一道美食佳肴。
这一桌年夜饭,每道菜都有寓意,不管什么菜,大家吃着都极开心,因为一家人在一起吃团圆饭,吃出的是幸福。
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而美食则是春节的重头戏,在这个与亲朋好友团聚的美好时光,每一道菜都浸润着春节特有的浓浓暖意。一盘饺子,一碗热汤面,一盘腊肉,过年的菜是有时不那么的复杂,也是常见的食物,却在一天内一盘盘的食物都寄托着我们对家人的美好祝福。
饺子永远是大年三十晚上餐桌上最重要的角色,一盘盘的饺子会被摆在整个桌子的C位,也就是最中间。在我们家的餐桌上饺子馅永远是以韭菜为主的韭菜猪肉和韭菜鸡蛋馅,爷爷会在早上去菜市场购买的新摘的韭菜,洗去那一层棕色的泥土,韭菜更是青翠。晚上十点钟,一家人一起坐在客厅,一边看着春晚,一边包着饺子,猪肉一定要有肥有瘦,这样嚼起来才更有感觉,更加美味,猪肉和韭菜的碰撞,真是饺子中的最佳组合,别有一番风味,喜食肉我还是更喜欢猪肉韭菜馅儿的饺子,当然,韭菜鸡蛋的也不赖……
在我们家还有一道必不可少的菜——炸咯吱,爷爷奶奶总是在春节的好几天前就开始准备做这道菜,最重要的是绿豆面。在锅里倒上适量的绿豆面糊,摊成煎饼皮儿,然后至凉,切成等宽的长条,最后卷成咯吱盒下锅炸至即可。随时都可以吃,不用担心,它的保鲜,只要你想吃,拿起一个便还是那样金黄黄的,入口一嚼,那“咯吱”一声还真是脆响的,口感如其名。这便是我们家舌尖上的年味。
一年一年,我也好像是在那“咯吱”声中忘掉烦恼,那一声脆响足以让人满足了,我们也是伴随着这舌尖上的春节成长……
“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高适的《除夜作》,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怀念。我很庆幸,每年春节我都会和家人团聚在一起吃钱饺子。吃钱饺子是春节所特有的,今天我就来和大家分享一下吃钱饺子的经历吧。
春节那天我回到家,发现妈妈和爸爸正在包饺子。我忍不住好奇心,凑上来帮忙。案板旁边还有几个硬币,妈妈说这是要放在饺子里的,谁吃了谁就会有好运。包好之后,饺子要下锅了。只听噼里啪啦的声音,饺子们都跑到它们期待已久的“大澡盆”里了。它们在里面蹦来蹦去,争先恐后地好像在举办一场舞蹈比赛呢。等了十分钟,饺子终于好了。哇!只见妈妈把饺子盛出来,尽管我离妈妈很远,那气味还是一样飘到我面前,真香!
“我要开动了!”我迫不及待叫起来,赶忙把饺子塞到嘴里。“啊,好烫!”妈妈见了连忙端来一碗凉水,让我把饺子浸凉了再吃,那样就不会这么烫了。
我咬了一口,大口鲜美的汤汁滑进我的嘴中,饺子的皮滑滑的,香香的。真是让人回味无穷!我吃着正带劲,突然牙齿嚼到一个硬硬的东西,真难吃。我吐出来一看,竟然是一角钱硬币。我欣喜若狂,兴奋地大喊大叫,我的运气真好。
春节不光光有热腾腾的饺子,还会在门上贴福字。别人家的门上贴的都是打印的,而我家确实我自己写的,每次看到我写的福字,心里就会感到非常的舒服。欢度春节,不亦乐乎?
寒假的气息扑面而来,春节也掺杂着美食的香气手拉着手向我们走来。
对于一个大吃货来说,春节最重要的是吃的,必须要吃好,才能过一个美美的春节。
腊月二十七,我和爷爷奶奶在老家,吃过早饭,爷爷开始准备炸东西的食材,把准备好的带鱼、鸡肉切成块,拌上面粉,加进去点佐料,把前几天割的豆腐切成片。我拿出几个红薯,把皮削了,也切成片,让爷爷给我炸炸,我最喜欢吃炸红薯片,特别是爷爷炸得,外焦里嫩,黄褐色的外皮,里面金灿灿的,吃起来棒极了,一有这我就食欲大开。
爷爷每次都先炸红薯,让我先吃着。接着就是炸鸡肉,用罩子捞出一些盆子里拌好的鸡块,顺着锅边放进去,以免油溅出来。也可以放进去两块豆腐片压压火。炸一会后用罩子把鸡块凉到放上干净纸的筐里。准备下一锅。我站在爷爷的身边,看着他那娴熟的动作,我也想学学。奶奶让我做到她的身边,一边烤火,一边吃东西。
刚出锅的鸡肉香气四溢,我不顾烫手,洗了手就去拿,鸡块刚炸出来是最香的,让人垂涎欲滴,吃一口,满嘴都是肉的香气,有时会烫着,我呼呼吹了两口气,继续吃。我递给奶奶一块,奶奶笑着对我说谢谢。一老一小在充满了爱的空气中品尝好吃的,多么温馨啊。
大年三十晚上,爷爷奶奶把煮好的饺子盛好后,让爸爸在门外放了一挂鞭,我们就开始正式吃饭了。饺子是萝卜羊肉馅的,吃羊肉可以让身子变得暖和。爸爸妈妈陪爷爷奶奶说说话,聊聊天,我和弟弟比赛谁吃得快,吃得多,一家人围着桌子吃饭,其乐融融。
吃过饭后,我,妈妈和弟弟打开中央一套准备看春节联欢晚会,当时晚会还没有开始,那时外面深蓝的天空上已经开始放烟花,五彩缤纷,美不胜收。四面八方的烟花都响了起来,令人眼花缭乱,不知道该看哪一边才好。我和弟弟拿出买的仙女棒,在院子里甩来甩去。笑声在空气中弥漫。
春节是愉快的,温馨的,美味的……
放寒假了,也意味着新年快到了,一听到新年,立刻想到的就是一家人聚在一起吃年夜饭。我们打算去姥姥家过年。
到了姥姥家门前,我看到那门前的杨柳,依旧没变;那只有一层的瓦房,依旧没变;那面四周有绿色的青苔的墙,依旧没变;那只忠诚的小狗,依旧没变;那只又肥又可爱的小猫,也依旧没变……如果你是一位游客,肯定觉得这是一座古老的院子。
乡村的空气总是最好的,早上阳光明媚,蓝天白云。中午好像大地铺上了金黄色的地毯,阳光照射着,非常温暖。一天中最美丽的时刻就是黄昏,天空中的白云像是被染上了颜色,有红色,黄色,橘色,紫色……但这美丽的景象,只能维持几分钟。夜晚的天空也很美丽,星星亮极了。
我和姥姥去街上买年货,街上很热闹,人山人海。卖冰糖葫芦的前面站满了小孩,他们都想吃又大又甜的冰糖葫芦。一群人围在卖鱼的前面,那里的鱼叫做花鲢鱼,一条十多斤。卖羊肉的架子上挂满了羊肉,我看着口水都流出来了。卖年货的店里更是热闹,有买炮竹的,有买对联的,有买礼物的,不一而足。还有卖饰品的,琳琅满目,看得我眼花缭乱。路上的行人左手三四个袋子,右手三四个袋子,开车的载着满满一车的年货。
大年三十晚上开始放烟花,美丽的烟花在深蓝的天空显得格外美丽。年夜饭后我们开始看春节晚会。
这次春节是我最快乐的乡村春节,我永远不会忘记!
春节,是我们中国传统节日。在春节里,人们会准备很多美食,迎接新一年到来。
说到美食,我们小孩子最喜欢就是零食。走进超市,各种贺年零食琳琅满目、应有尽有:糖冬瓜、开心果、瓜子、嘉应子、巧克力、蛋卷、薯片、葡萄干、饮料……来置办年货人们,特别是孩子们,高兴地笑着、嚷着、挑着。当然,不管是谁家零食中都少不了那五彩缤纷、味道各异糖果,因为它寓意着来年生活幸福和甜蜜,每家每户都会买上一些。
单单是零食,还不能体现春节美食丰盛。让我们再到年夜饭餐桌上找找答案吧。那简直就是一次小型美食博览会!年夜饭餐桌上,白切鸡、炖鸭、煨鹅、卤大肠、红烧猪蹄、清蒸鱼、白灼大虾、姜葱炒花蟹、胡椒鲜蚝、瑶柱发菜汤……真是让人垂涎三尺,名副其实一场舌尖上狂欢!家家户户会根据家人口味准备不同美食,然后一家人围坐在热气腾腾饭桌旁,一边吃饭,一边拉家常,叙亲情,是那么喜庆热闹、温馨感人。
而我们家每年最有特色一道保留美食就是甜醋猪蹄。奶奶每年二十九都上市场选购上好猪蹄。回家后,她将两瓶甜醋、一斤姜、半斤冰糖,还有适量水放进一个大瓦锅里熬两个小时,然后再把洗干净切成块猪蹄倒进去熬半个小时就大功告成了!忍不住舀上一碗尝一尝:猪蹄软而不腻,汤水酸酸甜甜,让人食欲大增!
我爱快乐团圆春节,更爱春节里美食!
“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炸豆腐;二十六,炖羊肉;二十七,杀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
在我们儿时的记忆里,唯有让孩子们魂牵梦绕,掰着手指头盼望的日子,估计只有春节了。因为只有在这个时候,我们就会有压岁钱,还能放鞭炮,也有吃不完的各种美食。
春节是我国最盛大,最热闹的一个古老的传统节日。俗称“过年”。人们有足够的理由来迎接这个节日,唯有美食才不会辜负人们的这份隆重。
中国地大物博,南北方的饮食也有很大的差异。北方地区春节喜欢吃饺子,其寓意团圆,表示吉利和辞旧迎新。为了增加节日的气氛和乐趣,历代人们在饺子馅儿里面下了许多功夫,人们在饺子里包上钱,谁吃到了来年就会发大财,走大运!每次为了吃到钱,我都会把肚子吃的鼓鼓的。老人们也会正许多枣花馒头,因为馒头的形式不同,所以表达的意思也不同,如:鱼形为吉祥,桃形为长寿,元宝馒头寓意着招财进宝……
南方地区春节喜欢吃年糕。年糕的名字起的好,寓意着“年年高升”。似乎多念叨几遍,以诚则灵。不仅听起来顺耳,吃起来味道也不赖。唇齿之间,能且嚼出南方稻米的天然醇香。而且,因其粘性大,口感独特。南方人家,大年30晚上,总要在八仙桌上摆一盘年糕,作为贡品。南方地区不仅喜欢吃年糕,还喜欢吃汤圆。汤圆又称元宵,元宵象征着合家团圆,吃元宵意味着新的一年合家幸福,团团圆圆!
当然,不管南方还是北方,桌子上都少不了鱼这道菜。鱼的做法各有不同,有:红烧,清蒸,煮,炸……寓意着年年有余,象征着人们的美好希望。
中国人会用美食来记录每次的悲欢离合。吃,在中国被发展成了一种文化,美食成了人们孜孜不倦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