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作文网

新闻报道策划模版 报纸版面策划案(3篇)

时间: 2024-12-12 栏目:初中优秀作文

新闻报道策划模版报纸版面策划案篇1

关于中国向马其顿无偿援助校车

新闻报道策划方案

青春通讯社校电视台记者

王斌峰

●选题:

中国无偿马其顿捐献校车引发国内社会争议

●目标宗旨:

通过此次新闻报道,让同学们深度了解中国向马其顿无偿捐献校车这件事,并由此引发同学们对国内目前的教育基础设备情况和对中国在国际上一系列的对外援助行为的思考和见解,提倡当代大学生积极关注国内外社会动态时事,紧跟时代发展潮流,为今后走上社会为我国社会的发展建设出谋划策做好准备。

●报道范围和重点:

一、阐述事件背景

11月25日,中国援助马其顿校车项目交接仪式在马总理府举行。中国政府代表驻马其顿大使崔志伟正式将援助校车交付马副总理阿里菲,称改善该国学生的学习环境。事件报道后,在国内引发巨大争议。

二、介绍事件具体内容

2011年11月25日,中国援助马其顿校车项目交接仪式在马总理府举行。此次中国一共向马其顿无偿捐赠了23辆校车,中国大使称这些校车值100万欧元。

校车不是普通的巴士,它们是严格按照安全标准选取的,配备自动门,灭火器和安全带。每辆车有35个座位。校车由中国宇通集团生产。马其顿曾向宇通采购过双层巴士,以更新首都的公交系统。今年九月刚刚接手。宇通官网称,共有68辆。

马其顿总理arifi表示,马其顿政府应当优先投资发展教育事业,这些校车将给马其顿城市,尤其是郊区和乡村的孩子们带来便利。

中国大使指出,随着今年中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增长,中国也开始寻找机会援助其他国家。这些校车,体现的是中国人民对马其顿学子的友谊。中国还曾在学校改建、电脑物资上给予过马其顿援助,09到10年曾花50万欧元为马其顿见了一所小学。

三、各方对这件事的回应

外交部:中国向马其顿捐献校车,年初即达成协议。外交部表示,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接受过大量的国际援助,包括在扶贫、环境、医疗和技术等各个领域。随着中国自身的发展,我们也向外提供援助,虽然数额有限,这是中国国际责任的体现。

宇通集团:校车援助是政府行为,宇通公司只是校车生产商。

马其顿总理:对中方无偿援助表示感谢,并表示今后将会继续与中方密切合作,推动各领域交流合作进一步向前发展。

四、指出公众质疑(重点)

只是生意还是无偿赠予?

新浪微博网友:

【这只是一桩生意】媒体的选择性报道再次玩弄了公众的感情。2009年宇通客车公司中标了马其顿公交车采购项目,2010年4月,正式与马其顿政府签署202台公交车商业合同。近期向马其顿移交了首批68辆双层大巴,而赠送校车是这桩交易的附属环节。这赠送的校车,也就是普通大巴车刷了黄色漆,并非美国式校车。

天涯论坛网友:

【这其实是宇通公司对外宣传的手段】报道上称“援马校车制造商中国郑州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代表出席了仪式,并介绍了校车的功能情况。”说白了是宇通客车对外宣传自己而已。

自己的孩子没有车座,凭什么把车给外国孩子座?

有网友指出:教育部曾做过一个“中小学生上下学出行方式的调查”,统计结果显示:目前,全国中小学校共有在校学生1.8亿人,有接送中小学生及幼儿上下学车辆28.5万辆,其中符合标准的校车2.9万辆,仅占10.32%。换句话说,平均6428名中小学生才拥有一辆专业校车。在国内校车如此匮乏耳朵情况下,政府难道不应该率先考虑一下本国的孩子吗?

人民网:对外援助与对内解决民生问题这两者并不矛盾。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正全面推进小康社会建设。虽然面临经济结构调整、发展模式创新等诸多挑战,但一直对外提供力所能及的援助。我们对外所提供的援助是力所能及的,就是说对外援助不仅与国力相当,而且兼顾了国情和民生的信息对称。向马援助校车正是这样的项目。俗话说“人情不是债,锅顶头上卖”。向马其顿援助校车完全没到这种程度。

中华论坛:我们援助马其顿没有什么错误。作为一个国家,不仅要处理国内事务,也需要处理国外事务。马其顿是前南斯拉夫国家,属于东南欧,国家规模小,经济也比较落后,援助马其顿,花费的经费比较少,但容易树立中国积极从事国际援助的良好形象,可以说是本小利大,是在国际上树立正面形象的一个很好的机会。从这一点讲,我们援助马其顿没有什么错误。

五、结合相关新闻报道

甘肃校车车祸事故:

2011年11月16日9时15分,庆阳市正宁县榆林子镇西街道班门口,发生了一起重大交通事故。一辆向东行驶的陕d-72231大翻斗运煤货车,与一辆向西行驶的榆林子镇幼儿园核载9人,但实际载有64人的校车相撞。当场致5人死亡,其中校车司机1名,幼儿园学生4名。其余受伤人员在送往医院及抢救过程中,有15人因伤势过重死亡,其中老师1名,学生14名。目前,已造成21人死亡,44人受伤。

正宁县政府在其门户网站上通报了初步分析的事故原因:一是校车驾驶人员安全意识淡薄,严重违规超载,左道超速逆行;二是幼儿园私自改装车辆,逃避监管,车辆限定9座改装为无座;三是小博士幼儿园董事长李军刚安全责任意识不强,对所辖737名学生只安排4辆校车接送,没有尽到第一责任人的责任;四是因大雾天气影响,货车和校车司机遇到紧急情况处置不力;五是教育、交警部门监管不力。

马其顿向宇通购置63辆双层大巴改善其首都城市公交:

今年3月份,马其顿向全球招标200多辆城市公交,中国厦门金龙和郑州宇通与其它国家的厂商共同竞标,结果郑州宇通汽车中标(赠送的校车也是宇通品牌),在宇通客车中标过程中,中国外交部和驻马其顿领事馆都大力支持。

据悉,该批车辆是公司依据客户需求专门量身打造的新型双层公交车。它色彩艳丽,造型独特。配备了康明斯欧五发动机,排放达到了欧洲最高标准。采用发动机热管理系统,zf自动变速箱,科林恒温自动空调和倒车监视系统,全车配备了5个摄像头,司机对车辆内外状况一目了然。特别是电子计数系统,只需通过电子显示屏的数字,乘客和司机就清楚上层是否有座位,非常实用。

9月份,这批车辆顺利移交马其顿,投入马其顿首都公交运行中。

●提出自己的见解

做为一个当代大学生,我们看待事物要从多个角度去看,理性的进行分析思考。同样,做为一个大国国民要有大国心态,要有大国思维,要有大国气魄。将问题扩大化,谣言化,猜测化,联想化都不能解决问题,只会制造新的问题。

国内的问题应由国内解决,把国际间的友好交往牵扯其中,只会对我们有害无利。此次事件,质疑原因是因为最近甘肃孩子遇难事件挑动了国人的敏感神经。甘肃孩子遇难那么多,主要是因为校车超载和破旧,所以校车成为最近中国舆论的焦点。而恰在此时,马其顿的校车闯入我们的视野。其实如果没有国内的校车事件,马其顿也会接受中国援助的校车,那时候恐怕大家不会质疑援外事件。不过很可惜,马其顿校车出现的很不是时候,一下成为舆论的焦点。这就说明,援助校车本身没有问题,问题是中国国内出现了问题。我们不能把国内的问题延伸到另一个本不相干的事件,迁怒于人本身是不理性的行为。

中国的校车事件问题出现在国内,解决也需要在国内。有网民说的很好,少用一台公车,多买一台校车。这才是解决问题的理性方法,也是最科学合理人性的方法。我们欣喜的看到,已经有很多省市在着手解决孩子们的校车问题。这是舆论推动的作用,也是中国逐步走向开明和谐的标志。每出现一个问题,只要网络舆论跟上,总会不同程度的解决这个问题,这就是中国当前令人欣喜的一个现象。大家的舆论监督力量应当用在适当的地方。

向马其顿援助校车利大于弊。援助马其顿校车可以提升中国形象,促进友好交往,加深国民之间的信任和感情。一台大客车和坦克比起来根本不是一个量级,和体育馆,政府

大楼比起来更是九牛一毛,但援助的性质是一样的,用低成本援助达到增进交往的目的,这个买卖合情合理。大家可以看到这几辆黄色校车是宇通客车的产品。原来日本大发展的时候,半导体收音机等电子产品都是国礼,国家领导人帮助企业推销。我们的宇通客车也是这个道理,通过援助的形式让欧洲人民接受中国品牌,也是我们企业拓展市场的一种有力途径。如果我们的援助能够带来市场的拓展,我想这个援助做的值。

●征求听众意见:

向广大听众提出问题:

1、你认为此次中国对马其顿无偿援助校车是否应该?

2、你觉得中国向马其顿无偿援助有何意义?

●结束语

感谢大家对本次报道的关注,谢谢!

新闻报道策划模版报纸版面策划案篇2

责任·公益·和谐第二届中国公益新闻年会中国公益文化传播重点项目

第二届中国公益新闻年会

暨2009公益推动力颁奖盛典

【策划案】

§公益发展与媒体责任高峰论坛

§发布十大公益新闻事件

§揭晓十大公益新闻人物

§揭晓传媒公益推动力大奖

【2010年1月22日〃北京】

中国公益新闻年会组委会

电话:010-65069580传真:010-65950989e-mail:dookeecn@

【组织框架】

指导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

中央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办公室

中华全国总工会

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

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

联合主办单位:

中国社会工作协会

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

《公益时报》社

官方网站:

腾讯网(第一届年会专题:http:///zt/2009/commonweal/)

支持单位:

中国红十字总会、中国宋庆龄基金会、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中国扶贫基金会、中国教育发展基金会、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中国红十字基金会、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中国法律援助基金会、中国华侨经济文化基金会、华文教育基金会、中华健康快车基金会、中国人口福利基金会、中国金融教育发展基金会、南都公益基金会、友成企业家扶贫基金会、清华大学教育基金会、北京大学教育基金会、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育基金会、人保慈善基金会等。

媒体合作:

中央电视台、中国教育电视台、凤凰卫视、北京电视台、中国青年报、光明日报、中国日报、中国新闻周刊、经济观察报、中国经营报、中华工商时报、环球时报、南方周末、新京报、京华时报、北京青年报、北京娱乐信报、东方早报、工人日报、法制日报、人民政协报、中国社会报、中国经济时报、中国企业报、中国经济导报、经济参考报、国际商报、绿色时报、21世纪经济报道、第一财经日报、华夏时报、中国环境报、中国妇女报、中国企业家杂志

网络支持:

新华网、央视网、新浪网、搜狐网、人民网、网易、凤凰网、中华新闻传媒网、中新网

§中国公益事业发展与媒体责任高峰论坛§

∽∽时间∽∽

2010年1月22日下午13:30—17:00

∽∽地点∽∽

北京〃王府半岛饭店(北京市王府井金鱼胡同8号)

∽∽宗旨∽∽

1)长期关注和推动中国公益事业发展。

2)展示公益领域成就,倡导媒体社会责任。

3)倡导力量联合、公益协作,实现资源共享。

∽∽主题∽∽聚焦2009中国公益事业发展,探讨媒体推动公益事业发展的风向标∽∽演讲嘉宾∽∽

(拟邀请)发言嘉宾: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周铁农

中国社会工作协会会长徐瑞新

国家民政部副部长李立国

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书记处书记顾勇华

国家民间组织管理局局长孙伟林

民政部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促进司司长王振耀

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常务理事郭凯天

中华全国总工会代表、中央综治办代表、全国妇联代表

中国红十字总会副会长郭长江

(泡面作文★)

中国扶贫基金会常务副秘书长刘文奎

中国消费者协会副秘书长武高汉

南方周末相关领导

21世纪报系执行总编辑沈灏

中国经营报总编辑李佩钰

中国新闻周刊总经理刘晓青

中国企业家杂志社社长刘东华

人民政协报副社长刘颖冰

华夏时报总编辑水皮

新京报社长戴自更

腾讯网副总裁孙忠怀

中国社会工作协会副会长、《公益时报》社社长刘京

∽∽论坛议程∽∽

主持人:中央电视台主持人沈冰

1)主持人介绍到场嘉宾2)领导致辞3)主题演讲及点评4)主题论坛

中国公益推动力颁奖盛典

∽∽时间∽∽

2010年1月22日下午17:00—18:00

∽∽地点∽∽

北京〃王府半岛饭店(北京市王府井金鱼胡同8号)

∽∽活动流程∽∽

(1)领导致辞

(2)发布十大公益新闻事件

(3)揭晓十大公益新闻人物

(4)揭晓传媒公益推动力大奖

【评审委员会】

专家评审委员会成员(拟定及增补中):

顾勇华(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书记处书记)

刘京(中国社会工作协会副会长)

郭凯天(腾讯公司副总裁、公益慈善基金会常务理事)

王齐(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副秘书长)

俞建良(民政部办公厅副主任兼信息中心主任)

李勇(民政部民间组织管理局副局长)

王素英(民政部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促进司副司长)

袁瑞军(北京大学公民社会研究中心副主任)

邓国胜(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

钟宏武(中国社会科学院企业社会责任研究中心主任)

刘文奎(中国扶贫基金会常务副秘书长)

王汝鹏(中国红十字基金会秘书长)

涂猛(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秘书长)

李伟(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秘书长)

刘京扬(中国法律援助基金会副秘书长)

杨文庄(中国人口福利基金会秘书长)

------------------------第三部分-------------------

【晚宴及交流活动】

∽∽时间∽∽

2010年1月22日晚18:30—20:00

∽∽地点∽∽

北京〃王府半岛饭店(北京市王府井金鱼胡同8号)

∽∽环节设置∽∽

1)晚宴及即兴表演2)抽奖(奖品)3)互动交流

新闻报道策划模版报纸版面策划案篇3

《中国新闻出版报》策划案

一.策划意图。值此记者节到来之际,通过新闻报道策划,反映当下新闻界的成就与问题,进行经验的交流和教训的总结,重新认识记者的职业操守,加强职业道德的宣

传力度,为新闻事业的发展开拓更加宽广的道路。

二.栏目设定。共分为两个版面进行设计。其中第一版为“走

转改”的策划报道,第二版为“窃听丑闻”的策划报道。

每版的右下栏设评论一篇。其它各栏分别从业界说、学

界说、百姓说三个角度来分别看待“走转改”和《世界

新闻报》的“窃听丑闻”,力求做到全面、真实、客观

地反映中外新闻界的两件新闻大事。

三.报道要求。

(一)突出看点与亮点。每一版的记者采写

时,都要抓住最典型、最具有影响力、最能吸引人的、最具有感染力的和最具有新闻价值的新闻事件来突出

主题,引人深省。

(二)从切入点的角度来看,切入点

要小,但要把一篇文章写得具体、生动、传神,能够引

发人们的思考,能够达到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传神效

果。

(三)选好角度,视角要独特。为保证每篇报道的不同凡响,也为保证整版报道的全面性和权威性,要从

业界说、学界说、百姓说三个角度分析报道“走转改”

和“窃听丑闻”这两个事件。

(四)报道要有深度。不

能仅仅局限于事件本身的报道,更要分析新闻事件产生的背景、原因、意义、教训和影响。

(五)文风要通俗

易懂,篇章要做到精炼短小。

四.采访题目、人员和时间的安排。

(一)每版设四篇文章。

“走转改”系列设《业界说“走转改”》、《学界说“走

转改”》、《百姓说“走转改”》和《“走转改”小议》。“窃

听案”系列设《业界看“窃听案”》、《学界看“窃听案”》、《受害家属看“窃听案”》和《窃听案短评》四篇文章。

(二)在人员安排上,要备好记者、摄像机和司机等。

(三)时间安排上:从11月1日8时截止到11月7日

晚12点为截止时间。截稿时间要明确,不可拖延,因

此要求记者有一定的时间观念和文字功底。

五.组织领导。xxx同志为该策划领头人,并负责稿件的策

划、监督工作。

    【初中优秀作文】栏目
  • 上一篇:第三十四课灯塔大课堂作文(3篇)
  • 下一篇:听见的声音作文(2篇)
  •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相关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