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或许如今的你听到这个名字会感到陌生,但我若是换一个说法,叫“江陵”呢?沿着湘江,一路向北,终于来到了九曲回肠的荆江河段。渡河之后,就进入了荆州管辖地带。
翌日,我翻过石桥,到了城下。映入眼帘的是高大宏伟却又坚固的古城墙,与其它已被风沙侵蚀或人为破坏的城墙不同,它整齐划一,却又带着些斑驳的的岁月痕迹。
古城墙,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雄伟,壮阔。荆州古城墙城垛整齐,如群蚁排衙。城墙长度约有10公里,宽30米,平均高度9米。如今可能就是一栋普通房屋的高度,可在当时的建筑中是拔地而起的,荆州,成为了南方大国——楚的都城。
那时的荆州,辖湖南,湖北全部及两广、河南、江西等的一小部分,辖区十分广大。作为荆州的治所所在地,城墙固若金汤。踏着古道,我们手脚并用地爬了上去。城东有一处新开的旅游通道,比较容易攀登,下城的时候便是走那里。
登上城墙,终于看到了城区的全貌。
城墙上有一楼阁,有两层,内置五虎将塑像。这个楼阁是近代重建的,还是十分的新。
跨过小阁,沿着这条长龙继续前进。走着走着,终于发现了古城的斑驳印记。
古城共有6个藏兵洞。藏兵洞,顾名思义就是藏有士兵的洞窟。藏兵洞是古代军事设施,类似地堡暗道,可埋伏士兵,出奇不备攻击对方。藏兵洞多建于古代城市城墙或者重要关隘,几乎没有重建或补修。他如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为我讲述着荆州兵临城下,万箭齐发的历史。这是古城最丰富的'内涵,也是唯一的游客禁入之处。
古城有2条护城河,还有众多石桥。一条河的宽度相加,应有数十米那么宽。此河引的是长江水,却又十分清澈。俯视城下,我仿佛看到了数千年前的先民们,拿起大刀,端起长枪厮杀的画面,又想到了关羽大意失荆州的痛惜。
渡过护城河,进入博物馆,映入眼帘的是一尊巨大的关圣帝雕像,约有好几层楼那么高,在“关圣帝”的内部,还有着千里走单骑、斩颜良诛文丑、水淹七军、力战庞德、三英战吕布的壁画。馆内十分宽敞舒适。各式各样的关羽雕像使旅客们目不暇接。游完博物馆,又见关帝像,这一回看到的是正面,关羽的神态,动作,外貌都展现得淋离尽致,好似可以从中找出历经千年而不朽的武魂:一手提刀,一手挥袖,手起刀落,饮血而去,胯下赤兔,潇洒飘逸,九天战神,谁与争锋?
一座城市的历史当然不是一言两语就可述完,却又总在车水马龙与川流不息中向我们讲述着兴衰更替。
在历史的长河中,我捕捉着记忆的碎片,寻找它的踪影。楚都,荆州,无愧!
荆州古城,又名江陵城,是中国十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暑假,我终于一睹这古城的风采。
入眼便是一派安宁祥和的景象。蔚蓝的天空,天空中是悠悠的白云,白云下是朱红色的城楼,城楼上还挂着几个灯笼,灯笼后面是高高低低的城墙,城墙脚下是一排排的柳树。一个身着白色纱裙的小女孩拈着一片细叶在微笑,母亲在一边给她拍照。琉璃般平滑的水面映出这一切的倒影——“实是欲界之仙都”!
看着这如诗如画的景色,再想想之前做功课时候认识到的那个战火纷飞的荆州。真是天渊之别。
渡过宽宽的护城河,仰望城墙,只见漆金的`大大的“荆州”二字。为观景方便,这两扇镶着生锈的大铁环、有些掉漆的门是常敞开的。抚摸着那满是历史沧桑痕迹的城门,不禁想起:千百年前,那个还处于战火纷乱中的荆州,那威武的大门,应该总是紧闭的吧?作为古城的第一道关卡,它定然被日日夜夜把守,丝毫不敢放松。斗转星移,沧桑巨变,这一代代荆州守将曾誓死捍卫的城门,如今却可以这样大大方方地敞开着,吸引着一批批慕名前来探寻历史的游客。
走进大门,被一堵高墙拦住了去路。环顾四周,才发现自己身在一个小小的城墙“包围圈”里。放在从前打仗的时候,这个空间仅能容纳一支小分队。这就意味着,如果不慎被敌军攻破第一道城门,荆州守军就可以利用包围的优势,迅速反攻,打敌军一个措手不及。
内外双层城墙,是绝妙的设计。但为什么偏偏出现在荆州?难道是这里的人民最聪明?未必。荆州的地理位置太重要了!西面,是巴蜀之地、天府之国;南面,是荆楚之土、芙蓉之国。作为必经之地的城池,又怎能不采取些特殊的保护措施呢?
在城内一番兜兜转转,走走停停,总算是找到了上城墙的斜坡。岁月在斜坡的青石砖上刻下深深浅浅的小凹坑。坡度有些陡,没有扶手。我于是攀着墙缘稳住身体,踏着石板前进,耳边回响着脚踏石板发出的清脆的哒哒声。古时,那些驻守荆州的将军们是否也曾这样,在青石板上踱来踱去,思索着保护荆州、抵御敌军的大计?
踏过青石板,我又踏上城楼的大理石台阶,登了天台。站在那儿俯瞰,“包围圈”中的一切尽收眼底。想想多年以前,守城的将领应该也会这般眺望,看着下面浩浩荡荡几欲摧城的军队。他的心中,该是怎样的惊涛骇浪?我想,应该是紧张与自信并存吧。紧张自然是紧张于战事,自信却是因为荆州本身绝佳的防御基础了。
有战争的地方,往往有故事;荆州古城这个战火聚集的地方,有着太多我们可以畅想的故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