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电视节目台湾民俗文化原住民
《康熙来了》(以下称《康》)2004年初在台湾中天电视台开播,是台湾谈话类节目新形态的代表。在它成功之后,催生了许多同类型的谈话类节目,如《国光帮帮忙》等。虽然它只是在台湾地区播出,但是通过网络也获得了内地观众的追捧。节目自2008年就开始不定期的在内地的各大城市举办《康熙盛典》演唱会。《康》作为成功的纯娱乐性节目,每年都制作以台湾民俗文化作为话题的节目。也正是这类话题,增强了节目的本土特色,提升了节目的品味。
一、节目对台湾民俗文化的挖掘
台湾地区的原住民在台湾保留原始部落的生活已经有8000多年,从明清时期开始才有大批的汉人迁入。台湾本土文化主要是原住民所代表的南岛文化、以河洛人为代表的河洛文化、客家人为代表的客家文化与外省人带来的新文化在台湾岛上共处融合。①
该节目反映台湾民俗文化的话题数量上不多,但是每年都会占有一定的比例(如表1)。
(一)研究方法
一项有关美国电视谈话节目的受众调查表明,73%的观众认为,电视谈话节目的话题是决定其是否收看一个节目的最重要原因,尽管谈话节目主持人的吸引力也很重要。②因此,我们从节目话题选择的角度对《康》中民俗文化的专题进行分析。
以2004年1月5日开播到2009年12月30日之间所有以民俗文化为话题的节目为样本。样本一共为34期。分析单元选取的是《康》每一期民俗文化话题的节目。《康》对于此类话题的发掘主要体现在语言、本土戏剧、特有文化现象、特有文化记忆和少数民族(台湾原住民)方面。具体来说,节目在语言上选取的角度是台语(歌),本土戏剧是歌仔戏,特有文化现象选取的是民歌时代的民歌西餐厅,文化记忆选取的是眷村文化。因此,将所有节目湾民俗文化分为5类:台语、歌仔戏、民歌、眷村、原住民。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⑴节目语的节目最多,而且覆盖年份最广
从方言上看,“台湾话”,实际上就是闽南话,一般台湾居民也都懂得闽南话,人们习惯将台湾的闽南话称为“台湾话”或“台语”。③
语言是文化的符号和载体。一种文化的传承和发展,离不开语言的传播。语言单位,体现了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和态度,烙上了某一民族的历史、社会生活的印记④。
不同民族的语言记录和反映了不同民族特定的文化风貌。④尤其是方言,深刻地反映了地方文化的突出特征。一个地方的戏剧、曲艺、歌谣、谜语等文艺形式都是以方言作为工具才得以表达的。人情、风俗的地方文化有时候也会反映在方言里⑤。因此,节目在民俗文化题材方面重点突出语言(台语)。
节目大多从台语歌星入手,对台语歌手进行专访,这跟《康》本身就是一档以综艺娱乐为主的谈话节目有关;然后节目逐渐进入到以“台语(歌)”本身为讨论话题的形式;再沿袭节目“明星效应”的形式,通过明星参与节目,纠正发音、普及方言、演绎歌曲,都是在宣传“台语”,即本土文化;最后,节目还将台语(歌)拿到节目上尝试做一番创新,内涵较之前更加深刻。
从话题来看,该类节目话题还呈现出一定的模块化、系列化的特点,如将同一话题划分为若干部分,分集播出。作为承载台湾本土文化“容器”的台语,《康》对该主题的制作和宣传恰恰体现了台湾人对自己本土文化的极大认同。
⑵以眷村为节目话题,覆盖年份也很多
眷村在台湾,通常是指1949年起至60年代,于国共内战失利的国民政府,为了安排被迫自中国大陆各省迁徙至台湾的军及其眷属所兴建的房舍。眷村走出了大量名人,眷村也曾为当今台湾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节目在2007年做了三期关于眷村的节目,在2008年和2009年各有一期,主题是眷村的舞台剧宣传。节目对眷村话题做的期数仅次于台语,跟节目主创的出身背景也有关,节目的策划人王伟忠就是在眷村长大的,对于那个时代那个地方有很深厚的感情。
⑶歌仔戏话题、民歌的节目仅仅在相近的两年中出现
歌仔戏是台湾的“京剧”,是台湾本土的戏曲形式;民歌是三十年前,台湾大学生呼吁要有自己的华语音乐而带来的一股音乐热潮形式;民歌代表的是中国人对于自己音乐上的探索。节目在做这两类话题时,会集中在某一段时间做很多期,比如说歌仔戏在2004年做了5期,2005年做了一期,后面就没了。
从表2中我们可以发现,从2004年到2007年之间,《康》每一年在发掘民俗文化都有重点。比如说,2005年歌仔戏5集,2006年台语3集,2006年民歌3集,2007年眷村3集。节目将本土戏剧、怀念性的文化记忆在集中重点做了之后,认为已经将该类话题挖掘够了,所以节目果断得放弃了该类话题。
⑷节目对原住民话题的挖掘
对于“原居民”话题,该类节目采访的嘉宾多是身为原住民的歌手、明星等公众人物,其中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二点:(一)原住民的居住地和“平地人”的居住地是隔离开的,这两个群体之间存在着很多隔阂。一般民众对于原住民群体比较陌生,而身为原住民的明星作为公众人物,本身聚集了较多的人气,具有一定的号召力,观众有熟悉感。(二)原住民有能歌善舞的民族特点,原住民明星作为演艺人员,表现力更好,同时,也能更好地传达出原住民能歌善舞的民族特点。
从节目具体的内容来看(见表3),早期的原住民类节目主要着重通过较有影响力的原住民明星,介绍原住民的民族歌舞、生活趣事等,话题单纯追求娱乐性的倾向相当明显。之后的节目开始将重心转移到展现原住民的生活和文化,如美食,话题涉及的内容有所延伸。如20071016期节目深入原住民的生活,重点挖掘原住民不同民族的风俗习惯。节目中刻意地用带有浓重原住民口音的国语录制节目,且嘉宾身着各自的民族服饰,节目的本土民俗气息变强。在做了以上的铺垫之后,节目开始接触到原住民话题中最敏感部分――民族隔膜。节目在做这个敏感的话题时,采用的是比较稳妥的、正面的角度,邀请的嘉宾覆盖老、中、青三代,看上去在谈论原住民与平地人恋爱的话题,实则是在探讨民族隔膜的演变、消除的过程。节目中除了介绍不同民族的风俗习惯,并纠正了平地人对原住民一些偏见。
我们看到,《康》对原住民主题由单纯娱乐性强的原住民明星专访到原住民风俗,再到原住民与平地人的隔膜等,体现的是一个话题渐进的发掘过程。这类话题的挖掘不仅仅是因为同类节目话题本身的发展需求,更是遵循人的普遍认识规律。从表3中可知,《康》对这类节目做得并不是很多,时间跨度非常大。造成这个现象的原因是,首先同一类话题不应该做得过于密集,此外更重要的是这类题材牵涉社会敏感的话题,节目需考虑到民众的认识过程,否则如果用与处理其他话题一样的方式,很容易激起民族间的不良情绪。
二、对内地电视节目的启示
民俗文化话题是一个非常好的题材,但是目前内地的电视节目中除了专门的戏曲频道的节目鲜有出现。这种题材并不是进行简单的宣传,也并不应该不只存在于小众,或者说精英阶层。文化应该是关于普通人的日常生活,应该是大众的、平民的。
1、对民俗文化的发掘应该由点及面。《康》中本土文化都是通过一个个点体现的,比如说文化记忆――眷村文化。节目也许并不能穷尽本土文化的内涵,但是节目可以介绍本土文化中的某几个点,以达到以小见大的目的。而这个点的选取应该从重要性、独特性和代表性着手,比如歌仔戏作为本土戏剧的独特性。
2、把一个话题集中在一段时间内以便保持节目的连贯性。节目在做民俗文化话题的时候,保持了语言一直贯穿始终,另外由于一期节目的容量有限,不可能一期就把某一种民俗文化做得非常深入,所以考虑到观众的接收限度,《康》才会选择在一段时间内重点选择做某一个话题。
3、做民俗文化题材时,节目风格应注重轻松活泼与谨慎知识性相融合。配合民俗文化题材,节目的风格应该微调。节目在制作这类题材的时候,在保持节目主体风格的同时,应该稍微调整一下风格。比如,《康》对于具体内容的选择一向比较大胆,但是在做原住民的时候采取的是比较稳妥的方式;对于风格形式不够活泼的电视节目,在做这类题材的时候,如果娱乐性和生活性增强一点,可以尽量避免节目沉闷的情况。
4、在挖掘题材时要考虑受众的接收底线注意时宜性。随着社会的发展,有些较敏感的话题才会容易让受众以相对中立的态度接受,不产生抵触情绪。
在如今竞争激烈和收视率为主的传播环境里,电视节目的娱乐性成为主要卖点;然而这种娱乐性的持久,并不是以内容的空洞无物和话题的重复繁琐为发展中心,《康》的大受欢迎也证明了这一点,不仅是娱乐八卦、社会普遍话题,还有深层次的利用偏娱乐手法去挖掘民俗、本土的题材,让节目在轻松中达到娱乐性与知性、甚至生活与政治相结合和互补。这些是内地电视节目可以学习和借鉴的一个方面。■
参考文献
①
④刘薇,《浅谈语言与文化的关系》,《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06(4)
⑤赵文花,《浅析语言与文化的关系》,《作家》,2008(3)
一。适当增补,化大为小
在所给话题前面或后面加上适当的词语进行增补,对写作的范围进行修饰限制,使话题由大变小,由抽象变具体,这是适合每一个学生的最简便直截的方法。当然,这种增补,并非随心所欲,信手拈来,它不仅需要搭配得当,更重要的是所增必须与话题的感情基调一致。而习作中,一些同学为了求新,却往往忽视了这一点。如以“期望”为话题,可拟《海峡的期望》《期望长大》等,如果拟成《失落的期望》,则明显犯有消沉之嫌,虽然增补的视角别出心裁,但缺乏文章鲜活的生命力,从而失去了文章的教育意义。
二。准确揭示,富有文采
话题作文要求根据话题自拟题目,其实已明确要求所写内容必须是与话题密切相关的,拟题与文章内容不允许有一丝不一致,不协调的地方,这就要求习作者做到准确鲜明。首先,文题要能准确揭示文章的内容,切忌穿凿附会,生拉硬套。如以“家”为话题,通过自己考试失利后,心情极度失落之时,父母百般劝慰,想方设法使我从颓唐的困窘中走出来,从而越发感受家的温馨,可拟为《温馨的港弯》,如果拟成《好想有个家》,内容与题目显而易见不吻合。其次,所拟文题的语言要精练,富有文采。题目多用词语或短语,一般不用句子。尤其是散文、小小说、议论文之类,标题过长会给人造成拖沓冗长之感。如写农村某养鸡专业户通过养殖致富后,带领其他人纷纷办起了养鸡场,从而使大家摆脱了贫困,步入了小康,不妨拟成《吹皱一池春水》。这样的标题优美、生动,富有诗意,耐人寻味。
三。刻意求新,匠心独运
根据文体和内容,灵活巧妙地运用比喻、拟人、对偶、呼告等修辞手法,引用或化用人们所熟悉的诗词、歌词、成语、俗语等作为文题,可以增强文题的美感,使标题显得新颖别致,妙趣横生,含蓄隽永。
1、巧用修辞,增添情趣。一般来说,文章的标题因其短小常会给人带来枯燥之感,而修辞则可以弥补这一缺憾,它不仅能增强感染力,而且更加生动鲜明地揭示文章表达的内容,使题目成为有思想、有灵性的血肉之躯。如以《环保》为话题,用比喻拟《森林——大自然的心脏》,用拟人拟《地球的眼泪》,用对偶拟《一手老茧,满山苍翠》,用呼告拟《人类,请金盆洗手》。同一话题,用不同的修辞,可拟出风格不同的题目,形象贴切,不落窠臼。
2、巧引诗句,引人思辨。我国有数千年文明的历史,丰厚的文化积淀为我们积累了宝贵的财富。拟题时充分展开想象和联想,从记忆深处搜寻出适合文章内容的古诗词作为标题,更显典雅蕴藉,富于文学情趣。如以“奉献”为话题,表现老年教师退休后在农村缺编的情况下主动返回讲台。无偿执教,可拟《莫道桑榆晚》;写青年教师勤勉耕耘,热情辅导留守学生,可拟《为伊消得人憔悴》;突出某退伍军人运用所学技能带领农民致富,可拟《一花独放不是春》。引用诗句作题目,常常引人思辨,给人耳目一新之感。
3、巧改成语、熟语,意境深远。对成语、歌词、影视剧名等进行适当改动,通过套用、仿造、组合之后作为文章的题目,常常会使文题显得典雅大方,妙趣横生。如以“创新”为话题,断开成语,组合可拟《没有异想,哪来天开》;以“信任”为话题,引用流行歌曲歌词拟为《一句话、一辈子》;以“矛盾”为话题,套用电影拟为《妈妈,再爱我一次》。善于翻新改造成语,充分展开想象和联想,引用大家熟悉、喜欢的歌词、影视剧名,活泼有趣,新颖别致。
四。转换视角,不落俗套
自我与成长类。成长,一个苦涩而永恒的话题,处在青春期的中学生,需要一个独抒心灵的天地和倾诉情感的港湾,在成长的过程中,亲情、友情伴随他们成长,这也是中考作文关注的一方天地。个人成长与经历类作文试题,要求考生立足现在,回望自己的成长历程,反思所走过的路,并对未来的人生道路展开憧憬。比如,2005年浙江省金华市以“希望”为话题,湖北省黄冈市以“爱是永恒的”为话题,武汉市以“感恩”为话题,江苏省泰州市命题作文题目是“沿着心灵的召唤前进”,浙江省绍兴市命题作文题目是“我希望有这样一个暑假”,河南省半命题作文题目是“幸福原来”。2006年山东省临沂市以“坚守”或“放弃”为题,山东省济宁市以“面对与自强”为话题,湖南省郴州市以“一起走过”为话题,浙江省温州市以“把心儿打开”为题,浙江省绍兴市以“十六岁的天空”为题,这些作文题都着眼于学生的成长历程,密切联系他们的生活实际,对这样的题目考生自然体会最深,感受最多,容易下笔。走进初三,学习猝然紧张,学生心理压力加大,内心焦虑不安,在生活中又缺少沟通,缺少交流,缺少疏导,没有倾诉的机会和场所,这类作文题在于引导学生倾诉内心的情感,表达自己的意愿。
素质与情感类。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世界的影响是深远的,命题者都非常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同时,语文也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科目,因而感悟生活就成了中考常常眷顾的一个内容。比如,2005年山东省以“放大优点”为话题,湖北省武汉市以“感恩”为话题,四川省成都市以“学会理解”为话题,湖北省黄冈市以“爱是永恒的”为话题,山东省烟台市的半命题作文题目是“生活需要”,浙江省温州市的半命题作文题目是“十六岁,我多了一份”,江苏省宿迁市的命题作文题目是“掌声又响起来”。2006年浙江省温州市以“把心儿打开”为题,山东省青岛市以“快乐”、“痛苦”或“快乐和痛苦”为题,广东省河源市命题作文题目是“我心中的歌”,山东省临沂市半命题作文题目是“我,因为我”,浙江省湖州市以“感动”为话题,浙江省温州市以“陶醉”为话题,海南省课改实验区以“交流”为话题,江苏南通市中考实验区以“被温暖照亮”为话题,四川省广安市以“快乐”为话题……这些题目能够引导学生关注人性人情中美好的事物和美好的情感,让考生在深入思考中加强对真、善、美的体验和向往;引导考生仔细品味和理性分析人生,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这类试题和“自我与成长类”试题一样,贴近学生生活和思想实际,有助于考生调动自己的生活积累,从而表达自我的真情实感。
社会与生活类。引导学生深入社会,观察生活,体验生活,思考生活,以加深对社会的正确认识,培养学生用辨证的思维看待事物的发展,是作文教学应该关注的内容。中学生的学习决不应该只局限在学校和家庭中,“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教学资源”,这就要求我们要关注和参与社会生活,敢于对社会现象和热点问题发表己见。比如,2005年四川省成都市以“学会理解”为话题,江苏省扬州市以“让”为话题,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命题作文题目是“生活的味道”,江苏省徐州市命题作文题目是“自我与他人”,山东省烟台市半命题作文题目是“生活需要”。2006年江苏省南京市以“改变了我的生活”为题,四川省自贡市半命题作文题目是“龙门阵”,四川省攀枝花市以“节俭”为话题,江苏省无锡市命题作文题目是“门其实开着”……这些题目都可以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热点话题,放谈社会生活。
想象与创新类。《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鼓励学生写想象中的事物,激发他们展开想象和幻想”。但是,这类试题如果处理不当,过于脱离学生生活,容易助长“假、大、空”风气的盛行。因此,前几年曾经盛行一时的给考生一个未来时间或未来事物作为话题,让考生去想象未来的科技水平、社会趋势、人类进步和个人发展前景,借此检测考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写作能力的做法,已经被摒弃。比如,2006年浙江省以“假如世上没有了书”为题,江苏省南京市以“其实很简单”为题,江苏省无锡市命题作文题目是“门其实开着”……这些题目都是以某一种可感知的现象或者观点为思维起点,进而引发想象,让学生在想象中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