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故乡沐抚,虽然是个不大的集镇,但是这儿却有许多优美的原生态自然景观。那直插云霄的断壁,那连绵的沐抚大峡谷蜿蜒曲折,那雄伟壮丽的瀑布,可我更爱故乡那略现沧桑的云龙桥。
云龙桥建于明末清初,至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当时是峡谷两岸人民生活物资出入的唯一通道。只见万丈深渊的峡谷上五根木梁横卧着。上面铺了木板搭上凉亭,人们旅途劳累时可以在这儿休闲、纳凉。站在桥面上你可以欣赏到绿树成荫的峡谷风光,那奇形怪状的钟乳石,有的如狮、有的如虎,有的如龙,有的如凤。峡谷风光尽收眼底,美不胜收!
云龙桥你饱经历史沧桑。你虽然没有卢沟桥壮观,没有长江大桥的雄伟,但是在我心中你特别伟大,你总是默默无闻的躬着腰让人们从你的脊背走过,年复一年,日复一日从没怨言。
每当我从云龙桥上走过时,我总是把脚步放的轻轻的,生怕踩疼了小桥,怕他发出呻吟,心情无法平静……
啊!云龙桥,我永远忘不了你的身影。
下了车,走在回乡的路上。心中波澜不惊,这只是每年一次的惯例而已。
前方,稀疏的几缕炊烟袅袅升起。一座墙体斑驳的水泥孤立其中,屋前,一位老人正凝眸眺望……
这便是故乡了吧,那便是奶奶了吧。
“奶奶”。我轻轻嗫喏着,不温不火。我对着所谓的故乡是没有概念的,我对着所谓的奶奶是毫无感情的。妈妈说,她从未带过我。是的,“奶奶”,我叫得云淡风轻。
“洁啊”。
“是洁吗”?
老人有些不清醒了。
“呵呵,长高了啊!成绩还好吧?学习紧张,要注意身体啊。好好读,好好读……”
或许是因为太激动了,老人紧紧握住我的双手,嘴里不停的呢喃着。我能感觉到她枯柴似的双手散发出的温热。
絮叨完后,她又蹒跚地走到父亲跟前,以一种近乎仰视的姿态面向父亲。
我听不到他们在说些什么,但我能感觉到老人原本呆滞的双眼顿时熠熠生辉,一脸怜爱地望着父亲,满脸。
我仔细的端详着眼前的这位老人:她的脸如同一张密密麻麻的蜘蛛网,每一跟丝都交错着。穿着一件单薄而又古老的上衣,脚上是一双青黑面布鞋。整个人看上去很消瘦,就如老屋前那棵生命即将殆尽的树,颤颤巍巍。
临近返回的日子里。
奶奶把我拉到一边,偷偷地塞给我一张五十元的纸币,我执意不肯收。或许是为她着想,希望她可以多为自己买点吃的;或许是为我自己着想,我害怕会心不安。
毕竟是一家人,我们都是固执的。但当我看到奶奶那恳求的目光时,我还是妥协了。我不想让她难过。
“要好好读书啊!”这是奶奶的最后一句叮嘱。
然后一如来时,静静的伫立在老屋前,目送我们远去。
“再见,奶奶!”这是我叫得最动听的一次。
一路上,我们默不作声。突然,父亲沉沉地说:“老啦,过一天,少一天了。”
过一天,少一天。“不要!”我在心里呐喊着。
故乡是因奶奶的存在而一直联系着我们子孙后代,倘若有一天奶奶走了,那么故乡只会渐行渐远,淡漠出我的记忆,彻底的成为一个概念。
此刻,我才发现,原来我一直眷恋着那所谓的故乡,一直思念着那个老人。
我轻轻转过身,前方稀疏的几率炊烟袅袅升起。那位身着老绿色布衣的老人与爬满青苔的老屋渐渐的融为一体。
皑皑白雪送走了凉爽萧瑟的秋风,迎来了冰晶玉洁的冬天。
冬,它没有春的莺歌燕舞,没有夏的骄阳似火,也没有秋的天高气爽。它只有单调的颜色—白色。给人亮洁一新的感觉。
冬天,雪花像晶莹剔透的精灵,调皮地翻着跟头,飘落在大地上。一颗颗苍松仍绿油油的。上面挂满了蓬松松、沉甸甸的雪球儿。屋顶上盖了一层薄薄的雪,大地穿上了白色的棉衣,放眼望去,到处都是白晶晶的雪,像一张淡雅的水彩画。
大雪过后,太阳缩着脑袋,散发出微弱的光芒。孩子们在雪地里堆雪人,掷雪球。那欢乐的叫喊声,似乎把树枝上的雪都震落下来。
雪铺满了大地。雪被子下面,小麦苗正在做快乐的梦。淘气的北风吹着口哨来了,想吹走雪被子,却怎么也吹不动。
这时候,我似乎变得洁白无瑕,完全融化在茫茫的雪景中。
以前家乡有座长亭,长亭荫庇在高大的桃木林下,我很喜欢春天枝桠上一团一团如扇的桃花,装饰了山河,装饰了岁月,而现在我要用桃花来装饰文字。记忆中的桃花,有陶渊明写就的一篇绝代风华的《桃花源记》,有林黛玉愁绪满怀赋出的《桃花行》,有安意如撰写的《世有桃花》,有话剧《暗恋桃花源》……然后就不自觉地想起了这样一段关于桃花的传说:
从前有位叫做安期生的仙人,一日卧石饮酒,姿态慵懒,缟袂飞扬,暖风拂面,不禁醉卧,手释酒瓶,银瓶乍裂,酒泉迸出,濡湿了卧石,遗墨洇成桃花,桃花自石中盛放,千千年年,遗留下了一段韵致。
异曲同工之妙的是在孔尚任小说中有关于桃花的情节:“秦淮名妓李香君因大明官僚的强逼成婚而血溅纸扇,染成桃花。”一个是浪漫飞扬,一个却是灭寂和苍凉,但这两者都中和在一朵桃花上,我天真浪漫地想爱情是否也是如此?激情过后只剩下无休止的争吵?若当真是如此,恐怕再也没有一中花比桃花更符合爱情的偈语。美到极致却也苍凉到极致。
“三月桃花,两人一马,明日天涯。”
这是故乡的长亭摇曳的情思。关于长亭,我所能记起的还有一座陶然亭。陶然亭可能是最有名的亭子了,因为它停滞着峥嵘岁月,停滞着一段爱情的佳话,停滞着仁人志士崇高的革命理想。但听人说,以前的陶然亭除了丛丛摇曳的芦苇再没有什么可供心情日复一日地流连忘返,颓废破败得像是乱葬岗上的弃园。但今天的陶然亭俨然常似月亭亭,各种赞美之词恐怕也说不尽它的好,那一湾芦苇仍在,叫人感到时光不曾变迁,忘记了“今日的月圆曾是昨日的下弦”,也罢,“昨日草枯今日青,愿身常似月亭亭,二十四桥明月夜,天下谁人不识君?”
我从没去过陶然亭,对于它的沧海变迁自是没有多大感觉,只有亲身经历了,才会有铭心的苦与乐。但对于陶然亭的一晚芦苇我倒是饶有情思,陶然亭破败时,它是唯一值得流连的,陶然亭勃发是,它仍为我们所津津乐道。这是一种多大的本事啊!用孔子的话来讲,便是“可妻也”。曾经看到描绘芦苇的一幅画:整个画面柔和的光线、古拙的色彩、完整的构图非常巧妙地营造了一种宁静、安详的氛围,形成了一个无法打破的和谐,芦苇在微风柔和的抚摸下,显得格外凄然,大片大片延伸至远方,使人产生一种流连忘返的感觉。这大概就是陶然亭之芦苇吧,它使我们感怀的缘故恰是因为那种寂寞的存在吧,我们瞥见了自己的影子。
哈代说:人类这个集体,从整体上看来非常可怕,但是从每一个单位看来,却又不足畏,甚至于可怜。原来,我们我们当真是一株会思考的芦苇。
再说长亭,长亭上站的都是伤心之人,要么离愁别绪,要么伤春悲秋,“长亭”一词本有悲凉意味,若在加上“古道”、“拂柳”、“笛声夕阳”等等意象,更引心中无限伤心事。这样我想起了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都道是“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暮色苍茫,我被诗人吟哦的曲子“搅得悲寂凄凉”。李叔同长亭离别写道:“知交半零落,一壶浊酒尽余欢,夕阳山外山。”多少有点相似于王维的:“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感觉与情思在我这形成了前所未有的统一。当然,我不是在批判谁好谁坏,诗人的写作大多应运而生,他们有感于景,触景生情,竟捕捉到了相似的灵感,一些人类的情感是一脉相承华丽流转的,跨越不同的时空进行灵魂的对话。可能我今天目送的夕阳是他们在遥远的某一天目送过的,你看,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只因情感不老,传承不断。我愿接住那一只书写过唐时风宋时雨的笔杆,继续将历史的韵致流传下去,只要美丽的中文不老‘
我站在古道边的长亭外,想象着花间词人的想象……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壶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张家界是在高山上敲鼓——四面闻名的景点,哪里有奇山异水,怪石磷峋,而张家湾却是一座古老的,住着农民的小村镇。这两处的地名只有一字之差,但在我心里的位置大相径庭。
我脚下踩着这片净土不,应该是:“我贴近这片净土”这方土地养育着千百村民,温暖着少年心灵,陪伴着孤儿寡女,十年前,我就在它的怀抱下牙牙学语,蹒跚学步。
看,在这朦胧的早晨,小镇犹如一位安然恬睡的少女。周围柔和地飘落这一缕缕若隐若现的青纱幔。阳光越来越耀眼,千万束阳光踮着脚尖,悄无声息地将轻纱揭开。家家户户也打开房门,溪边的大石块上又有妇女捣衣,那边的梯田上又有农民在锄地。
听,苗寨那头响起了高亢,清脆的山歌。在这样的僻静山村,总会有其他民族穿梭其间,在这里偶尔会遇上穿戴白银的苗族阿姐。我们吃晚饭,总喜欢把饭桌抬到院子里,看着青山绿水,顶着落日残霞,听着山歌民谣。苗族的朋友到青山绿水边,围成一个正圆,中间一男一女相隔数十米,这边的阿姐用地道的苗族话首先开唱一来就是高音,歌声先短后长,先低后高,抑扬顿挫,即使听不懂我也兴味盎然。
黑色的幕布拉了下来,张家湾村民门前的红灯笼闪闪发光,鸡蹲在窝里头,牛站在栅里面,大狼狗守在门口,我躺在暖和的被子里,一切都静极了,只有青蛙的歌声和月光的足迹,嘘,一切都睡觉了。
自从2011年离开了家乡武平,转眼间已经20年。现在那里怎么样了?我多想回去看看去!于是,我趁工作间隙,坐上太阳能直升机,直奔阔别已久的武平。
下了飞机,我有一种心旷神怡的感觉。天空高远碧蓝,朵朵白云就像画上去一样的。闭上眼睛深深吸一口气,好清爽,空气中还有淡淡的花香。放眼望去,到处是碧树红花,真是“人在画中游”啊!
走出机场,望着眼前这既陌生又熟悉的一切,内心有说不出的激动。咦,哪一栋栋别墅怎么会变换颜色?我急忙向路人打听。原来,这些建筑物的表面都是特殊的材料做成的。外界温度高时,它就会变成浅色阻挡热能进入室内;外界温度较低时,它就变成深色,有利于墙壁对热量的吸收。住在那里一定是冬暖夏凉,再也不用开空调了!仔细一看别墅的外墙上还布满了眼睛看不见的小孔。看来当空气中得有害物质超标时,墙壁会逐渐变红,向人们发出警告。小孔也会自动打开进行呼吸,把杂质和有害气体留在体内,转化成加固墙壁的物质,再吐出新鲜的空气。当空气过滤工作完成之后,墙壁自然会变为绿色。听了路人的介绍,我不禁暗自赞叹,家乡的变化真大啊!我缓缓前行,不知不觉踏上一座石桥。这里不是曾经浑浊不堪的、臭气熏天的平川河吗?现在怎么这么清澈?看到鱼儿在水中游来游去,我不禁自言自语的说:“水真清啊!”“水底有清污石啊。”一位老人领着一个小男孩正从我身边经过,搭话说。我疑惑地看着老人,他解释道:“你看见水底的那些白色石头了吗?那些是经过加工的工业废料,他们能吸水中的杂质,并产生鱼所需要的养料。”听了老人的话,我才注意到这里果然没有高耸入云的烟窗,没有机器的轰鸣声,就连在高速公路上的汽车也没有排放尾气。怪不得天这么蓝,水这么清,空气这么清新!真是一派安静祥和的景象!
急促的闹钟声响起,我揉揉眼睛。
哦,原来我做了一个梦。20年后的武平真会有那么美吗?我想会的。只要我们行动起来,从我做起,不是有一首歌叫做低碳贝贝吗?让我们像歌里的低碳贝贝一样低碳、环保吧!
两千多年前,这里成了丝绸之路的又一个源头——薄如蝉翼的丝绸穿越七千里路,在茫茫大漠与血色残阳交相辉映。
这里便是齐国故都,我的家乡——山东淄博。她从远古走来,穿越历史的云烟,披一身辉煌的文明,直到今天仍在灿烂着鲁中大地!
淄博是一个历史深远的城市。就像那个临水垂钓封侯齐国的姜太公一样,明明地负海涵却又不动声色,天下都在他的城府之中。淄博就是这样的含蓄而深刻,后李文化,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殷商文化……这些最原始的文明印记都或多或少烙刻在了这里。当我行走在这个城市,脚步都是小心翼翼的,因为我足下的土地也许曾经是个原始的洞穴,那里打磨的石器正在开创闻名世界的旧石器时代;也许是硝烟弥漫的战场,那里孙武正指挥千军万马,一部传世经典《孙子兵法》即将横空出世;也许是老农耕耘的麦田,那里贾思勰正在察秧看苗酝酿着《齐民要术》……淄博的每一寸土地都是一页厚重的历史,走在这里的人也随之变的精明而又内敛。尤其值得一提的事,淄博还是足球的故乡。当全世界在为世界杯呐喊疯狂的时候,淄博却早在那个称足球为蹴鞠的年月就已熟谙这种游戏。于是,便为中国在足球上的无为有了淡淡的悲哀。
淄博是一个文化深厚的城市。这里曾出土了距今三千七百年的甲骨卜辞,那些美丽的线条用极简单的形状表演者先民的生活和智慧,串证了中国6000年的文字产生、演变的发展史;几千年了,《孙子兵法》始终是兵家至尊,后世多少战争都在揣摩个中玄机,最原始的计谋却有着最长久的生命力;如果把中国的农耕文明比作一项产业,那《齐民要术》显然是这个行业的名牌,并早已冲出亚洲走向世界;大唐在唐太宗时开始了辉煌的征程,而丞相房玄龄与皇帝共论天下大事,一起创造中国封建社会的神话时操的是一口淄博话;如果“世界短篇小说之王”蒲松龄还健在的话,他一定还会在深夜伏案聊斋,编排一些离奇的际遇,却在不经意中给了世界一个极大的震惊!管仲、晏婴、淳于意、孙武、孙膑、贾思勰、房玄龄、蒲松龄……他们都是淄博的孩子,今天的淄博人也在踏着祖辈的足迹继续书写淄博的传奇!
淄博是一个经济发达的城市。“齐之临淄三百闾,张袂成阴,挥汗成雨,摩肩接踵”,临淄作为战国时代全国城市之首,自不必说;“丝绸之路”驼铃声声,那驼峰间背负的丝绸必有一匹出自淄博的织女之手;瓷器在国外与中国有着同样名字,中国是世界的瓷都,而淄博是中国的瓷都之一,淄博陶瓷更是被誉为第三代国瓷;淄博周村是历史上的商业重镇,与南方的佛山、景德镇、朱仙镇齐名,是全国四大旱码头之一,直到今天,周村仍保留着明永乐年间的商业大街,时刻提醒自己要再现历史辉煌;而今,淄博也始终位列全国城市经济50强,为实现经济的腾飞努力着!
淄博,我的故乡,家在淄博,爱在淄博,生生世世我都离不开她的环护。我为身为她的子女骄傲着!
我的家乡座落在依山傍水之间,是一个风景如画的好地方。
村前是一条美丽的富春江。早晨,整个富春江被笼罩在浓雾里,天是白色的,水也是白色的,远远望去分不清是水还是天,仿佛就是在人间仙境。
中午,太阳高照,阳光明媚,江面上波光粼粼,水中的鱼儿在江中欢快地嬉戏。
傍晚,夕阳西睛,西面的整个天空都映得通红,连富春江面上也红通通的一片,渔船点点,如浪花的花蕊在斜阳的陪伴下,家人的期待中,满载而归。
入夜,一轮明月挂在天空,平静的江面像一面镜子,倒映着高楼大厦。微风吹来,江水像跳起了欢乐的舞蹈。
村后,是一座苍翠欲滴的大山。山上,一棵棵大树高耸入云,就像是一位守护神,守护着远近乡民的安全。一棵棵像碧玉装扮的小草,就像我一样想快点长高,不甘示弱地拼命往上生长,让大山拥有了一件翠绿的衣裳。
朝下张望,一块块稻田犹如鱼网状一般,稻杆上垂着沉甸甸的稻穗。稻谷已快成熟了,远远望去,在灿烂的阳光照耀下一片金黄。稻谷一穗紧挨一穗,秋风过处,便像江面的水波一样形成无数层稻浪,稻儿摇晃着身子,好像在向人们传递丰收的捷报。
还有一处你不得不去的地方——茶花岛农庄。茶花岛总面积300余亩,是一个集苗木生产、餐饮服务、休闲观光为一体的大型农家乐特色开发基地。农庄内已引进国外优质茶花品种500余种,培育大规格茶花近万株,成为国内最具特色的茶花种植资源收集和观赏基地。当春暖花开,满山遍野的茶花满枝头,姹紫嫣红,非常壮观。那里的特色菜可好吃了,有:富春江野生鱼、农家土鸡、生态有机蔬菜等特色菜肴,深受顾客的喜爱。食用后每每赞不绝口;棋牌、垂钓是您茶后饭余不可或缺的休闲活动;野外采摘、森林氧吧是年轻人聚会活动的理想场所。
美丽的家乡,啊!我爱你,无论在天涯海角,我都会记着,那个地方珍藏着我的回忆,美丽的家乡,我为你而感到自豪,我希望,你变得越来越美丽、富饶!
故乡吾心安处是此乡。
窗外的故乡愈加模糊了,我定定地望着,仿佛它的一草一木,就此定格。
冷风灌满了船舱,我于是裹紧了些身上的衣裳,看浑浊的哈气带走了我身上仅存的热量,一时感觉自己置身于梦幻之中。朦胧中又看见故乡的人们,如此真实,却渐行渐远,愈发渺茫。我忽而惶恐起来,伸出冻僵的手拨乱了雾气,他们的容貌却深深印在了我的脑海,挥之不去。
我想起了闰土。紫色的圆脸和那张灰黄枯瘦、爬满皱纹的脸在我眼前重叠,我恍惚了,认不清哪个是我所认识的,真正的闰土。银项圈的光晕映得那张紫色的圆脸显出一股神气,我狂喜,心中有个声音一直在叫喊着:闰土!闰土!我想抓住他,可握住的只是一团冷飕飕的空气。如今的闰土脸上却蒙上了一层深深的阴影,我却能清晰地看见他的木然,他的空洞,他的生疏。那层阴影,正是官绅踏过的痕迹,也是他对生活的绝望。我愤愤地恨,恨官绅的冷酷,恨他的堕落。他机械般张开瑟索的双唇,颤抖着叫着老爷这声老爷像把锋利的刀刃,刺刺地扎着我的心口,一阵钝痛,实在悲哀。他是闰土,他是实实地站在我面前的闰土,却又不是闰土了。
我想起了杨二嫂。当终日坐着的豆腐西施从椅子上站起来,却是圆规似的模样;当擦着白粉的姣好脸庞抹去白粉,却是一副难看的模样。我仔细回忆一番,儿时的她,眉眼弯弯,说着甜软的话,曾悄悄多送给我一块白白的豆腐,晚上母亲做了豆腐,吃在嘴里是滑嫩的口感。可她的嘴唇更加的薄,两脚张得更宽,伶牙俐齿,吐出更为尖酸刻薄的话语,令我不禁打了个寒战,怎会变成这样?怎会变成这样?那双手套,那些碗碟,沉沉压住了我的心,我默然了。
我靠着船舱。夜深了,一轮金黄的圆月正高高挂在深蓝的天空上,下面是海边的沙地。西瓜在四季中由青涩变为碧绿可口,周而复始;潮水也在时间里涨涨落落,一切都有自然变化的规律。我长叹一声。岁月被推着向前,人心也变了很多回,一望无际的瓜田里,也再没有那个戴着银项圈刺猹的少年了。
月被推着向前,人心也变了很多回,一望无际的瓜田里,也再没有那个戴着银项圈刺猹的少年了。
20年后,我从清华大学毕业,并且还读了硕士,及博士。毕业后,经过努力成为了一家世界文明环保玩具公司的董事长。可是我不能忘记家乡的水土养育了我,不能忘记家乡人民寄予我的无限希望,于是,我决定回到我思念多时的故乡。
我戴上绿色手表马上跑到外面,我按了手表上的一个红色的按钮,一辆白蓝相间,蝴蝶结形状的UFO飞碟从天而降,从里面走出一个机器人,他就是我的秘书-----洛基,“主人,洛基向您报到。”,“洛基,我要去家乡。”我一边走上天梯,一边对他说。“报告主人,已锁定目标。”KAM一边指挥着工作人员做好准备,一边对我说。我轻轻地点了点头,“呼呼呼……”天空上一辆UFO以每秒500米的速度向着我的家乡前进着……
来到家乡,“天哪!”我想你们如果看到这儿也一律倒地,我那儿山水秀美的家乡,已变成世界五大旅游胜地,以前的小木桥,变成了高科技的石头桥,一排石头按顺序排列好,每踩一个石头都会发出美妙的音乐,如果你掉下去,小溪也会把你反弹上去。小溪比以前更加清澈,溪里面起码都有上百种小鱼、小虾和小蟹。乡间的狭窄小路,变成了柏油马路,马路两旁垂柳依依,一阵风儿轻轻浮过,垂柳害羞地摆动着她那长长的裙摆,似乎在欢迎我的归来。
我看见妈妈来接我,我马上跑过去和妈妈一起回家。沿着一条宽阔的马路向家的方向走,“哇!这还是我们的家吗?”我望着眼前的一切,不禁问了起来。眼前的小洋楼在绿树红花的衬托下显得特别显眼,特别醒目。“那是当然。”妈妈兴奋的讲道。
夜晚,我在我爱的房间里度过了一夜。
百花争艳的春天固然可爱,蝉鸣声声的夏天让人流连忘返,金桂飘香的秋天更使人感到亲切与舒畅。然而,我却更喜欢那“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白色世界--冬天。
下雪了,一片片小雪花慢悠悠的飘落下来,好像美丽的银蝶在空中飞舞,我正走在洁白的雪地上,好似地上铺了一块厚厚的大地毯,而我们的脚印也被印在了雪地的上面。雪越下越大,纷纷扬扬,好像棉花,恰似鹅毛,一片片的,一团团的,遮住了双眼。突然,一片雪花落到了我的手套上,我观察了一会儿,发现雪花上有着密密麻麻的很多个小花瓣,当我把手套摘下去的时候,一片雪花又飘到了我手上,可是却转瞬即逝。
雪停了,我看看地上、树上、房子上、山上,都是白茫茫的一片,可是样子却不一样,地上的雪像棉花;树上就像开满了梨花;房子上的雪,就像天上的几片白云;山上的雪犹如一个老婆婆的长发。这时,一群小孩儿冲出家门,有的小孩儿在冰上打滑哧溜,还摔了几个大跟斗,不但没有哭,还玩的热火朝天,还有的小孩儿打雪仗、堆雪人,玩得非常开心。
故乡的雪带给我们的是欢乐的歌。我爱故乡洁白的雪,我更爱故乡雪里的欢乐和清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