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一生中有许许多多的发现,每一个发现就像在人生的道路上点燃了一盏明灯。今天我就发现了热胀冷缩现象。
今天,我打完乒乓球后,带着胜利的喜悦踏上了回家的路。一路上,我和爸爸说说笑笑,一会说说今天学习的成果,一会说说今天打球的收获,开心极了。就在这时,我无意中向电线杆看了一眼:几条黑油油的电线,挂在了高高的杆子上。忽然,我发现了什么:只见杆子上的电线都绷的紧紧的。而夏天的电线却耷拉了下来。这是为什么呢?我问爸爸,爸爸却让我从书中得到答案,并特别强调说:“书是我们最好的老师。”回家后,我便赶紧拿出书来找答案。过了好长时间也没找出答案。《十万个为什么》、《少年百科全书》、《有趣的科学》……都没有,这时我想到了我们的科学书。啊!我找到答案了。原来这是热胀冷缩的原理呀!我赶紧去告诉爸爸、妈妈。他们都夸我真聪明。我听了后,别提有多自豪了。其实,在生活中也有这样的例子:夏天不要把自行车的气打得太足了,气球也一样,否则,会因为热胀冷缩爆了的。
如果你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那么科学无处不在。
有一次上作文课的时候,我走进教室,发现课桌上放了一些道具。我不知道是干什么用的,我就坐在那儿等老师来家来讲课。
老师来了,老师拿了一个瓶子,一个加热器,一盆水,课桌上的有几个气球和一个胶带。
我在想:“这些东西不是跟科学有关吗?可是,我们在上作文课呀?”老师说:“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做科学试验。”我想:“原来是这样呀!我怎么说有这么多的东西呢!”
“今天要做的实验是热胀冷缩,我来给你们做一下。”老师说。老师首先拿了一盆水,然后把水放到了加热器上,过了一会感觉时间差不多了,就把水放到了桌子上,接着又把气球包到了瓶子上,再用胶带把气球贴好,最后把瓶子放到水中,神奇的一幕发生了,气球竟然从鸡蛋大小慢慢的变成了一个圆滚滚的胖娃娃了,我忍不住想:气球既没有用打气筒打气,又没有被嘴吹,怎么会变大呢?我就是不明白。
我放学了,我问了妈妈,妈妈说:“那是因为热胀冷缩的原理,一热空气里的粒子就会胀起来,一冷空气里的粒子就会缩得很小。”从此,我就知道了热胀冷缩的原理。
我们的身边还有很多有趣的科学小实验,我喜欢科学小实验。
在我的世界中,发生过很多的事,就像一个图书馆,里面有各色各样的书,今天我就带大家阅读其中的一本——水的热胀冷缩。
今天早晨老师就带我们到仪器室找水热胀冷缩的实验材料:支架、烧杯、酒精灯、石棉网、长颈瓶、橡皮塞、玻璃管等,找到了材料以后,就开始了第一步,在橡皮塞上打一个可以让玻璃管插进去的洞我们拿着材料回到了实验室,第二步就是把支架组装好再把40ml的水倒到试管中,并做上记号,用镊子把它夹稳,现在水的体温是29°,把酒精灯点燃,点燃后放倒试管的下方,过了一会儿,我们把试管放到试管架上,发现里面的水比40ml要多了,温度70°,我们还用长颈瓶试了一下,先把长颈瓶装水,要达到和橡皮塞平到一起,玻璃管也一样,长颈瓶和试管一样,只是在下方加了一块石棉网老,老师说:“要是不小心,就会爆炸。”
听了这话,我和黄培铭都吓得躲到了桌子底下,当了缩头乌龟,老师看了我们这熊样,哈哈大笑的说:“没事的,只要按照老师的步骤来,就会没事的,”听了老师的这话,我们有松了一口气,继续观察起来,神奇的事发生了,就了一会儿,我们发现在玻璃管中有水了,随着火越烧越久,上面的水就越来越高,我们把长颈瓶取下来以后,把它放在冷水中浸泡一下,神奇的事情又发生了,我们发现在玻璃管中的水逐渐下降了,做完这两个实验,老师还对我们说:“水不一定在冷的时候就会变小,”我们半信半疑,老师看出了我们的心思,便信心满满的说:“要是不相信,我们可以用一个实验来证明啊!”于是我们又开始了下一个实验,在一个凉杯中放40ml的水,冰到冰箱的下面,我们还测量了现在水的温度27°,冰了一会儿,体积下降了一点,温度就只有16°了,又过了一会儿,温度只有2°了,最后我们取出水,发现水已经结冰了,而且体积也比40ml大,温度是0°,通过这个实验,我们都相信了老师的话,也明白了谁的热胀冷缩。
现在阅读到此结束,你们看懂了吗?
今天,我们在上科学课上做了一个小实验。就是把热水倒在塑料空矿泉水瓶里,然后把一个小气球的孔子捆在塑料矿泉水瓶的瓶囗上,可是不到一分钟时,同学们就发现梱在矿泉水瓶上的那个小气球,突然,它居然涨了起来。大家非常吃惊,为什么小气球会涨起来呢?我们很想知道,我们问老师,老师却笑而不答。下课了,老师才说回家问你们的家长吧。
我回到了家,便把作业做完后就去问爸爸,爸爸却叫我自己想,我又问妈妈,妈妈却让我自己去网上查,我在网上查呀查,查呀查,可还是没有查到,过了十分钟,我终于找到了答案。我看了看,原来是这样啊:这是热涨冷缩的现象,一开始杯子内温度高,当套上气球过会儿后,杯子里面的空气的热量会与外界进行热量的交换,杯子内的温度就会下降,由于热涨冷缩,杯子里面的空气体积减小,气压也就减小了,那样杯子外的大气压高与里面的,所以气球能把杯子“吸”住。
上科学课时,我把这个迷题绘声绘色地把答案一字不漏地讲了出来。老师还了夸我呢。
科学是人类的成长之门。是它,让人类得知了那么多的知识;是它,让我们了解了大自然的奥秘;是它,让我们拥有了那么多的科学发明;是它,让我们小小的心灵受到了启发与好奇。你们相信乒乓球也可以热胀冷缩吗?
有一次,我和爷爷在家里的乒乓球桌上打乒乓球,本来我们玩得正起劲呢!忽然,我那个“调皮鬼”妹妹跑出来吓我一跳,原来可以接到的球,因为我的分神“飞”到了我们脑后。“砰---”乒乓球落下的声音,紧接着又有一丝声音冒出来,我一听到这样奇怪的声音,马上转过身去。是路过的爸爸不小心踩了乒乓球一脚,此时它已经“瘪”得不像话了。看到这个情景,我和爷爷不禁叹了一口气,想着想着,咦?科学老师不是说过凡是物体都会出现冷胀热缩或热胀冷缩的现象吗?
于是,我先拿来一盆冷水,把乒乓球放在里面,不管我们怎么动,可是出现的情景让我们无比失望,乒乓球碰到了冷水不但没有胀起来,反而像泻了气的球“瘪瘪”地躺在水面上。我心里一阵恼火,又拿来热开水把乒乓球往里面放。不一会儿,乒乓球“瘪”的部分居然奇迹般地慢慢地胀了起来,马上恢复了原样。我高兴得一蹦三尺高,因为又可以打球了。才知道,原来乒乓球是个例外!他不是冷胀热缩,而是热胀冷缩。
经过这次实验,我明白了科学其实也并不是什么很深奥的知识。在生活中,只要我们细心观察,也可以发现与众不同的科学。科学,是要我们发现的,只要你有一双爱观察的眼睛,才能发现科学;还要用一颗探索真理的心去体会生活中的科学。
通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我发现路边的电线杆上如蜘蛛网的电线都略有下垂,影响美观。哥哥告诉我:“这是利用热胀冷缩现象。”“啥是热胀冷缩?”我追问。“一般物体受热时,体积略微胀大,冷却时,体积略微缩小。工人在夏天架设电线时,电线都略有下垂,这样才能保证冬天冷缩时不会把电线绷得太紧,导致断裂。”哥哥耐心地为我讲解。
“热胀冷缩”真有趣!从此,我就注意到生活中有许多的“热胀冷缩”现象。
一次,我与同学一起打乒乓球,捡球时同学不小心把球踩瘪了。同学拼命用手挤,可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也无法使乒乓球变圆。我灵机一动,从屋里倒了一杯热水,将球放入热水中,不一会儿,奇迹出现了,乒乓球恢复了原状。看着同学崇拜的眼神,我解释道:“这就是热胀冷缩现象,乒乓球投入热水中,球内的空气受热膨胀,体积增大,便将凹进去的部分往外顶,乒乓球便变圆了。”
当然,这只是牛刀小试,更厉害的还在后头。爷爷的一架老式钟表每年夏天都有走慢的现象。今年,我自告奋勇挑起维修的任务。在爷爷用怀疑的眼神注视下,我只是调节一下钟摆的长度,大功告成!保证钟表走准。爷爷,我不会告诉你,这并不是钟表的内部出了毛病,而是“热胀冷缩”在搞怪,原来夏天时钟摆受热变长,造成摆动频率变慢引起的。
朋友们,现在你们应该知道夏天给自行车车胎打气时,不能把气打得太足了。叔叔在铺水泥路时总要隔一段距离留一条缝隙。生活中还有许许多多的“热胀冷缩”现象,只要我们善于利用,勇于创新,它们会为我们的生活服务,给生活增添乐趣。
为什么浸过冷水的鸡蛋就不会粘壳?为什么踩扁的乒乓球在热水里烫过后可以恢复原样?这就是科学,围绕在我们身边的小科学。
周末的早晨,妈妈做了白煮蛋给我做早餐,我心急火燎地从蒸锅里拿了蛋开剥。可是我越剥越不对劲,总有蛋白粘在蛋壳上,要不就是蛋膜粘在蛋白上,一个蛋剥完,象地球表面一样坑坑洼洼。
这时候只见妈妈从锅里拿出鸡蛋,放在水龙头里冲了冲,然后在一个大碗里放了点自来水,把蛋放在里面。没过一会儿,妈妈拿了一个鸡蛋放在桌上轻轻一磕,从中间抠开壳,一撕一拉没几秒一个光滑的白煮蛋就呈现在了眼前。我觉得太不可思议了,便问妈妈:为什么我的鸡蛋凹凸不平,你的却很光滑呢?妈妈头也不抬地说:因为我的在冷水里泡了一会儿呗。听了妈妈的话,我又拿了一个试了一下,竟然真的跟妈妈说的一样。我又好奇地问妈妈:这是为什么呀?妈妈一边收拾餐桌一边回答说:这呀,就是热胀冷缩中的冷缩原理。
下午,妈妈带我去上乒乓球课。下课时我发现有几个乒乓球的一角瘪下去了,我叹息道:这个好可惜呀。妈妈神神秘秘地跟我说,我能把这些球还原,你信不信?我使劲地捏了捏瘪下去地方的旁边,还是纹丝不动。我不解地看着妈妈,妈妈也似乎看出了我的疑问,拍拍我的肩膀说:走,我回家给你变魔术去。
到了家,妈妈打了一盆热水,把几个球放入了热水中。接着妈妈拿着干瘪一面往开水里按下去烫着。过了几分钟,我惊讶地发现瘪下去的地方居然慢慢突出来了,就像新的一样。妈妈笑咪咪地跟我说:这个就是热胀冷缩中的热胀原理了。
看来,生活处处有科学,处处有学问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