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乡在杭州,一座有上千年文化历史的地方,无论是山、是水,总蕴含着浓郁的文化气息,走在哪里都像在进行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
沿着苏堤、白堤漫步,便与文化扑了个满怀。站在白堤上,思绪仿佛回到了千年前。一位男子站在西湖边上,撸起袖管,一脚踏进了泥里,大声指挥着人民群众,井然有序地除西湖中的`淤泥。他满头是汗,却依然精神抖擞,自己也时时参与着劳动,鼓舞着民众,好一派和谐的劳动场面!这位男子就是白居易,他在任杭州县令期间,政通人和,百废俱兴;他工作认真负责,把杭州建设得焕然一新。他主持疏浚六井、修堤蓄水、载种花柳他把杭州建设成了“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的理想之城,为杭州的文化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难怪,在他离任后,写下了“江南好,风景旧曾谙”的诗句,抒发了自己对杭州的怀念与喜爱。白居易的诗词与他给杭州带来的改变,无疑是杭州文化最有力的一张名片!
继续向前徒步,不过顷刻便到了岳飞庙。岳飞,一度是我们的民族脊梁与杭州的骄傲。岳飞参军后,一直坚持战斗在抗金的最前线,为挽救民族的危亡而英勇杀敌。他率领的岳家军”不畏强敌,独当一面,先后六次与金兵交锋,均获全胜,那种“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的满腔热血与报国之志更是无人能及。“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他用一生的时间为祖国而奋战,他将名垂青史,也将成为杭州人都永远铭记的英雄!
家乡,无处没有文化的气息;我为家乡而骄傲,更为家乡深厚的文化而骄傲!
汉文化是什么?什么是汉文化?我不禁疑惑道。就在这美丽的阳春三月,开启桐庐之旅,跟着我去了解汉文化吧!
刚下大巴,就看见了一位“老夫子”,穿着汉服,带着冠帽,腰上系着佩戴,俨然是个古代私塾的老师。“老夫子”带着我们换上了古代学子的衣服,“穿越了时空”,去亲身体验成为古代学子的生活。
“老夫子”说古代书生都有点朱砂的习俗,于是我们一个个排队等着点朱砂,轮到我的.时候,我兴奋极了,向箭一样冲上台,站立未稳,还踹了气呢,就嚷着“快给我点朱砂”。当朱砂点到我的额头上时,感觉冰冰的,凉凉的,似乎有一片洁白的小雪花飘到了我的额头上,融化成水。霎那间,我感觉自己成了一个古代学子,在私塾的课堂上,闭着眼,摇着头,背诵着诗经中的诗句。点完朱砂后,要在台上喊出自己的愿望,我正沉浸在对汉文化的向往中,就大声地喊出:“我要当个老师!”。
接下来是称体重,这也是古代的入学仪式之一。这个古代的称,有一根长长的木棍,叫称杆,上面有着几斤的标记。秤盘是个大大的竹篮子,还有一个钩子,勾住竹篮子上的绳子就可以称重了。我一坐到那个竹篮里,就来了个四脚朝天,腰带儿都掉下来了,两位大哥哥抬起了称杆,我坐在竹篮里晃来晃去,像是在“荡秋千”,啊,真舒服。旁边的同学看着我这个样子,都笑得弯下了腰。
时间过得飞快,我们的汉文化之旅就要结束了,这次活动让我了解了汉文化的历史,体会了汉文化的礼仪,脱下汉服,心里真有点儿不舍。
今天我很荣幸的参加了这场活动,地点是湖头文化大礼堂。我们三十多号人,从学校出发,前往礼堂。大家听说有电视台会来采访,都既激动又紧张。
到了礼堂内,我们按秩序坐好,那天天气很热,太阳大,阳光烈。因为礼堂内没有空调,所以每个人都汗流浃背,老师也不例外,个个抱怨着:“好热啊!”
老师开始演讲了,我们都听得很入迷,那位老师讲了很多我们爷爷奶奶这辈的生活用具,那些都是用木头和树枝做成的。有饭蒸,那个饭蒸不等同于我们现在的电饭煲,先是烧沸一锅水,将它放在饭蒸底下,用蒸汽来烧饭的,烧出的饭又香又不黏口。还有鱼篓,鱼篓是用来框鱼的,很是方便。还有一个可能是现在的孩子都会用到的东西,就是烘笼子。一个竹制品,如笼状的',孩子可以坐在里面,冬天的时候,还可以放个火盆在下面,暖烘烘的。老师讲到,还可以放张凳子在里面。演讲完了,老师说我们可以在里面看看。里面还有书法室,我们在里面看一位六十多岁的老人写书法,我们听老人说,他已经练书法很久了,有四十年了。我们到了另一个房间,里面清一色的木头色,还有以前用的马桶、担子、木桶,各种各样的东西让我们看得眼花缭乱。
今天真是一场奇妙之旅啊!我学到了很多东西,来这里真是一个正确的选择。
剪纸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今天我就亲手制作了一个漂亮的窗花。
剪纸的材料有:一张红色的软纸、一把剪刀。先把纸剪成一个正方形,然后把正方形两个相对的直角对齐,把折横压实。接着我把一个尖角向中心折叠,超过中心1/3处固定,再把另一个尖角同样折向中心,像一个漂亮的`“狐狸头”。然后沿中心线对折,这样就好了。有位同学很快就折完了,折纸对他就像“张飞吃豆腐——小菜一碟”。这时我就像“热锅上的蚂蚁——急得团团转”。我怎么也折不好?心想我是不是智商变低了,人家都会折,我怎么不会折?我又认认真真地思考了一遍,我屏息凝视,死死地盯着那张纸思考。按照老师指导过的方法,我终于折好了。
我一定要剪一个最好看的窗花,我心里一直有这个信念,于是我拿起笔在纸上画了一个像“角”的东西,又画了一个爱心,还画了一个大大的半圆,我迫不及待的想马上剪好它,实现心里的小愿望。
我开始剪了,我一手拿着剪刀,沿着画好的线轻轻的剪,手紧紧捏着纸配合着剪刀旋转,终于把最难剪的图案剪出来了,我终于剪完了。我小心翼翼地打开它铺开到桌子上,一个精美的窗花出来了。我像打了鸡血一样,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
看到了我剪的窗花,我想到了一句俗语:“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生活中不管我们做什么事情都要用心去对待。
晚上七点四十八分的城际快线,从天津到北京只花了32分钟,我就和哥哥从天津眼到了北京城,现代化的工具真是无限神奇。接着地铁里导来导去,到了家。洗漱完毕,睡觉,准备用饱满的精神状态明天游北大,游微软,游中关村……。
北大,我心心念着的未名湖,我来了,夏天来得时候,哥哥总告诉我,冬天,这里都是滑冰的人,那个时候,我就充满期盼,想到北大校园的未名湖滑冰,第一件事,就是租了滑冰靴,在冰面上,歪歪斜斜的滑了一圈又一圈。
第二件心心念着的事是:就是到光华管理学院,这里门口有穿灰色西服的保安小哥,如果不出示证件,是不让进入的,哥哥出示学生证,瞬间做了一个请的手势。
这个中国最好学校的最好学院确实让我感到惊艳,我像刘姥姥逛大观园一样,神奇无限的参观着,哇……(声音无限回响中。)
楼道里无限光洁的地面上,摆放着干净发亮的黑色单人沙发,坐上去呼吸着这里空气,心神安宁的我,都能睡着。
教室中从高到低的阶梯上摆放着连体式枣红色课桌和黑色的'老板椅子。里面这有零零星星学习的学霸们,临近年关,这个至高学府里还有如此努力的人。让我想起一句妈妈常说的一句话:同桌是学霸不可怕,最怕学霸过寒暑假。就是这种情况吧!这里安静中的翻书声,让我不好意思拿出的照相机照像,那样让我觉得我是一个不合适宜的闯入者。
离开这里时,看到一个个“黑衣人”,(穿着黑色西服,打着黑色领带,戴着黑色墨镜的保安小哥),像是到了帝国。他们在楼道里巡逻着.
出来的时候,看到两三波中国的、外国的游客们要进入,都被负责的保安小哥拦住了。当时我在想这次靠哥哥我游了这里,希望下次再来的时候,我手里拿着一个小红本,上面写着赵鹤羽。
春天来了,小草纷纷探出头来,柳枝抽出点点嫩芽,在这样好的季节里,我们怎么能放弃去春游的好时机呢?
今天,我们班的班主任傅老师和五〈2〉班的老师一起组织我们去离学校不远的水乡文化公园游玩。
我们走出校门,各个兴高采烈地拿着本子、笔、水瓶这4件物品,向水乡文化公园,的方向走去。
到了水乡文化公园,我们来到了一个小小的凉亭,只见凉亭上方长出了一些花骨朵儿,这些花骨朵儿长得非常像草莓。
走上木头桥,就来到了拓荒牛广场。那些迎春花张开自己迷人的脸庞,是春天中开的.最早的花,好像在欢迎春天的到来。广场中间有一头铜牛,这头铜牛把头低下,尖尖的牛角向前顶着,好像在耕地。铜牛下面有一个长方型的小水池,可惜小水池里的水非常脏,已经变成绿色的了,相反,广场旁的河水就非常清澈,欢快地向前淌去。
走过了拓荒牛广场,我们又来到了“花之雅”。从这个名字可以看出,这一定就是一个开满花的地方。走进“花之雅”,我果然看到了许多花,有桃花,有樱花……这些花火红火红的,像一团火焰。
我们继续向前走去,来到了“石之痕”我发现每一块大石头都有一些图案,而且雕得栩栩如生。
游赏完了“石之痕”我们就要到这次旅游的最后的一处景点—鱼乐岛。鱼乐岛上有一个小池,小池里有一片片红色的叶子,里面还有几条鱼。旁边是一些叶片,傅老师说:“有4片叶子的是幸运草,谁能找到谁就是幸运儿哦!”只可惜,我没有找到。
转眼间,我们就游览完了水乡文化公园的所有景点,还真有些恋恋不舍啊!
世界珍珠看中国,而中国珍珠在诸暨山下湖。
周四那天,春风和煦,明媚的春光照在大地上,我们浣纱学校组织了春游活。我带着快乐的心情,踏着轻盈的脚步上了大巴车。足足坐了大半小时的车,终于到了第一站世界淡水珍珠博物馆。
我们下了车,只见珍珠博物馆建筑形态犹如两个微微开启的蚌壳,时尚、美观、大气的外形充分展现了“蚌珠明月”的美好意境,月明宵静,蚌向月张开,以养其珠,珠得月华。
走进博物馆,和蔼可亲的讲解员阿姨引领我们来到了世界淡水珍珠博物馆。瞧“世界淡水珍珠博物馆”这几个字也是用珍珠镶嵌而成的,非常漂亮。走进一看,最显眼的是一个圆形的展厅,在高高的水晶玻璃展台上,摆放着一颗d眼的大珍珠,它闪着灿烂的光芒,让我们欣赏它的美丽。接下来讲解员阿姨给我们讲解珍珠是怎样养殖的,珍珠的有那些品种以及有关珍珠的'其他知识,同学们认真地聆听,觉得很新奇。
午饭过后,我们前往本次的珍珠文化之行的下一站——剖蚌取珠。我们来到美丽的白塔湖畔的长乐村。一下车,我们看到珠蚌放在大盆子里,堆得像小山一样。我们争先恐后地挑选珠蚌。我精心挑选后,选了一个大的河蚌,我心想,这么大的蚌,里面一定有大珍珠。我把蚌放在小鹏子里,迫不及待要去开河蚌。我小心翼翼地把蚌撬开,看到里面的蚌肉,果然看到肉里有几个鼓起的疙瘩。我生怕把里面的珍珠弄坏了,小心翼翼地挑开蚌肉,把洁白无瑕的珍珠一颗一颗取出来。我用清水洗去珍珠的腥臭味,然后再把珍珠一颗一颗放进袋子里,看着这些心爱的珍珠,颗颗饱满,粒粒均匀,我觉得真幸运!
这次珍珠文化之旅结束后,我觉得非常有意义,让我不仅开阔了眼界还增长了许多的知识。
开学的第一天,天气晴朗,万里无云,祝老师带着我们去良渚博物院,寻找几千年前先人留下的足迹。
一下车就被博物院主体建筑那恢宏的气势所倾倒,良渚博物馆建筑由英国著名建筑设计师戴卫设计,以“一把玉锥散落地面”为设计理念,巧妙地跟山坡、湿地、水塘、河道融为一体。博物院占地面积4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万平方米,展览面积4000多平方米,内设3个常规展厅、1个临时展厅以及文物专用库房。
我们在组长林彦如的带领下,我们重点参观了第二展厅----良渚古国,展厅内主要情景再现了犁耕农业、制陶、制玉、纺织、木作、造屋、吃饭、捕鱼、营建宫殿等场景,我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五千年前,每走一处,自己都惚如置身于场景之中,跟里面的主人公跟同呼吸共命运。五千年前的人们是如此的`辛劳而智慧,用双手创造了如此灿烂的良渚文化,不禁让我无比崇拜。
我们小组的每个同学有的忙着拍照;有的记录;有的筛选资料,有的则在写此次实践活动的主要感受……大家都按出发前布置的角色,辛苦着,努力着……
本次实践活动,让我明白,在一个团队中分工合作是多么重要,每个人都保质保量完成自己的任务,整个团队就能轻松应对每一项任务,此次活动让我们大家都受益匪浅。希望学校能多组织我们参加这样的实践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