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是一盏灯,一盏用亲情呵护的明灯,她带着爱慢慢地走来,点燃了每一个中华儿女心中的火苗,照明了大家回家的路,让我们大团圆。给寒冬带来了一丝温暖,盼望着盼望着,春节已经在我们眼前,人们个个喜气洋洋,街道上人山人海,大家买喜糖,买保健品,都在准备年货呢!在家里,人们把家打扫得干干净净,挂上了红灯笼,贴上红春联,可热闹了。大家都在为迎接春节,努力地准备着。你想知道我们家是怎样迎春节的吗?请听我慢慢讲来。
今天是除夕,早上姐姐就忙了起来,她拿着毛巾开始打扫屋子。我见了,就和姐姐一起打扫卫生,我拿着拖把,这里拖拖,那里拖拖。我们忙乎了一个多小时,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屋子里的每个角落被打扫得干干净净,整理得井井有条,地板就如同镜子一样闪闪发光了。
很快到了下午,爸爸和我一起装饰屋子。我们要把两个大灯笼挂在屋檐上,我很想挂灯笼,可是我太矮了,怎么也挂不上去。这时爸爸就把我抱了起来,我托起灯笼挂了上去。两个大红灯笼就像两个红苹果在风中摇晃,可热闹了!
这时,姐姐正在包饺子,我也来帮忙。我先把手洗干净,在饺子的边沿用水画了一个大圈,然后在饺子皮中间放上饺子馅,将饺子皮对折,再捏捏紧,最后折出花纹,很快,一个漂亮的饺子就完成了。望着自己包的饺子,我心里可高兴了。
一阵浓浓的饭香从厨房飘出来,原来妈妈准备了一桌的美味佳肴,有红烧肉,有白切鸡,有糖醋鱼等。啊,吃年夜饭了!在这除夕之夜,我们全家团圆在一张大圆桌上,吃着热腾腾的饭菜,谈论着一年中有趣的事。屋外家家户户也灯火通明,欢声笑语在夜空中回荡,甜蜜的幸福气息在夜空中飘荡。
这就是我们家的春节准备。你们是怎样迎接春节的呢?
今天是大年三十,戊戌年的最后一天。妈妈的兄弟姐妹以及他们的家人都要来我家陪94岁的姥爷一起过年。
我们早早起床,开始忙活起来。小宝,把年货端到茶几上。”妈妈喊道。我连忙跑去帮忙,端这个,端那个,忙得不亦乐乎。紫红色的车厘子,像诱人的小仙子,热情洋溢。红彤彤的苹果,像一个个小火球,意喻着平安幸福。金灿灿的橘子,像一盏盏小灯笼,照得生活亮堂堂。咬一口青皮黄瓤的哈蜜瓜,甘甜的汁水满嘴流淌,如我家的生活甜甜蜜蜜。山核桃、花生、松子、开心果、蜜饯、糕点各样美味小吃摆满了大茶几。
叮咚,叮咚。”门铃不断响起。大姨、二姨、舅舅和家人陆续到来。我忙着招呼,帮忙拿东西。家里一下子就热闹起来了,客厅里充满了欢声笑语,大家的脸上都洋溢着浓浓的喜庆和幸福。
小宝,小宝。”在厨房里忙活的妈妈又喊我了,快去贴春联。”于是,我和大姨一起贴起了春联金猪献宝乐开花,紫燕吉祥春入梦。横批是快乐人家”。红色的春联寄托了我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增添了节日的喜庆氛围。这真是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吃年夜饭喽!”妈妈又喊开了。顿时,全家十几口人以姥爷为中心围坐着餐桌举杯祝福,享用丰盛的年饭。鸡鸭鱼肉、青红蓝紫,各色菜肴摆满了整个大圆桌。每年的年夜饭,妈妈都会呈上四个拿手菜春卷、藕合、糖醋丸子、松子黄鱼。春卷,寓意咬春,咬住春天,迎接春天。藕合,寓意合家欢乐,幸福吉祥。糖醋丸子,寓意团团圆圆,吉庆美满。松子黄鱼,寓意多财多福,年年有余。
餐桌上,大家轮流祝姥爷健康长寿,姥爷笑得合不拢嘴。鹤发童颜的老爷提高嗓音祝小辈们家庭和睦、事业有成。姥爷还特意对我说:祝小宝好好学习,争取更大进步。”得到姥爷的祝福我心里乐开了花。
吃完年饭,最激动人心的是派发压岁钱环节。我分得了五个红包,这都是姥爷和长辈们给我的一份份祝福。随之,大家又都围坐在电视机前,吃着各色小食,聊着天,还有欢乐喜庆的春晚伴着我们,幸福地度过了狗年最后时刻,迎来了崭新的猪年!
每当想起《元日》这首诗:“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我就盼望着过新年。我的家乡郑州和全国许多地方一样,过年时有很多传统的风俗习惯。
首先是农历的腊月二十三,这天是传统的中国小年。据说这天是灶神爷升天的日子。每年的这一天吃晚饭前,妈妈都会拿出“酥麻糖”让全家人分享。这种糖也叫“祭灶糖”,是在糖酥上沾满了白芝麻,寓意是在新的一年里幸福甜蜜衣食无忧。腊月二十三之后的日子,全家总动员打扫房舍,妈妈就该准备年货了。
除夕,是过春节的第一个高潮。大街小巷处处洋溢着过春节的祥和气氛,家家户户都忙着赶制年夜饭。我最喜欢的活儿是在除夕这天贴对联、贴年画。你可别小看贴对联,那可是个技术活儿。首先,要把上联下联分好位置,左右上下都要对齐。相比之下,贴年画、贴门神、贴福字就简单多了。每次贴好门对,我都会远远地站着,抑扬顿挫地朗诵出对联的内容。之后,我会跑到厨房里帮妈妈准备年夜饭。爸爸总是最后一个赶回家吃饭的人。奶奶每次都是笑着对爸爸说:“快洗洗手吃饭吧,就等你了。”于是,我们一家人开开心心地吃年夜饭。一般情况下,吃完饭《春节联欢晚会》就开始了。欢天喜地的锣鼓声中,春节的序幕拉开了。
第二天是大年初一。早晨起床时,我会习惯的在枕头下掏出几个红包。这是长辈们给我的压岁钱,预祝我学习进步身体健康!我通常会用这些“压岁钱”购买文具和学习用品。
正月初二是妈妈回娘家的日子,也是春节的第二个高潮。这也是我最喜欢的一天。大姨二姨小姨和妈妈围着姥姥总有说不完的话,而我可以和哥哥们一起玩游戏讨论王者荣耀三国杀。
过年,让我感受到浓浓的亲情,感受到中国民俗文化的魅力。总之,我很自豪我是中国人,我喜欢过中国年。
今天是2月2日,是小朋友们最喜欢的节日——除夕夜。大家都纷纷准备了丰富多彩的年货,欢欢喜喜地准备过年、吃年夜饭、拿红包……
我和爸爸妈妈先在我的干爹吃了饭,然后开着汽车回到了老家。我一到家就迫不及待的点燃爷爷为我准备的烟花和小鞭炮,爸爸则先燃放了个爆竹,爆竹一共两响,每一响都是惊天动地,震耳欲聋的。我悄悄的搬出一个大箱子状的烟花,点燃导火线,“轰”的一声巨响烟花在空中爆开,颜色五彩斑斓的,有黄色的,有蓝色的,有紫色的,有红色的,有绿色的……欣赏了烟花的精彩呈现后,我才觉得烟花像一个个椰子树,后来我特地去看了一下烟花的包装,原来它有个美丽形象的名字——椰林。当爸爸看到我成功燃放烟花后并没有像小时候一样责怪我,而是摸摸我的头说:“小鬼长大了啊,还放了个这么大的烟花啊,不错不错。不过无论什么时候都要注意安全燃放。”我吐了吐舌头,心里好开心。
时间过的很快,转眼间,就到了晚上8点钟,大家期待的春晚即将开始,我们都坐在电视机前看着春晚,节目很精彩,当主持人倒计时时,我激动万分的时刻也到了,爷爷开始给我们压岁钱了。只见爷爷大大方方掏给了每个人6000元钱,我收了6000,弟弟也收了6000,爸爸妈妈的那两份也给了我,我一共就有18000元了。弟弟也一样。他是叔叔家的儿子。当我拥有这么多压岁钱时,拿出500元准备买书籍,其它的我都会存起来。让我以后再买书。
大家看完了春晚,12点整。爷爷奶奶又燃放了烟花,告诉我们新的一年又到来了。
盼啊盼,盼星星,盼月亮,终于盼到了日历被扯下最后一张的好日子。
早晨,四面八方的爆竹响声把我从睡梦中唤醒,我一咕噜爬起来,因为早晨要吃一顿特殊的早餐。
下楼,只见爷爷奶奶已经将热气腾腾的红豆饭和青菜粉丝汤端上了桌,我好奇地问:“爷爷,为什么每个过年都吃得这么素呢?”爷爷回答我:“吃红豆饭是让我们红红火火过日子。吃青菜粉丝是让我们一清二白学做人。”哈,这过年还真讲究呀!
大年三十最有讲究的可要数贴春联啦!爷爷让我坐在椅子上,不说话,认真看贴春联。只见爷爷站在远处,指挥爸爸:向右,向左,向上,向下……爸爸一会儿站着,一会儿蹲下,又一会儿踮起脚尖,贴得满头大汗。显得特别神圣。这让我情不自禁吟涌起王安石的《元日》: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天色渐渐暗下来,我迫不及待地拿出大大小小的烟花跑向屋外。此时的夜空已是烟花的世界。你瞧:多么壮观啊!一朵朵烟花在广袤的夜空中绽放出它最璀璨的一面,有的像发射的火箭,直插云霄,还有的像威武的长龙,在天空腾飞……我也小心翼翼点燃“魔法棒”的引线,只见引线不断蹦出小火星。突然,“嗖”的一声飞上了天,又“啪”的一声,迸出小火花。啪啪,嗖嗖,真是一首首雄壮的烟花交响曲。
烟花放累了,我奔向餐桌。“咦?所为的年夜饭,年夜饭,我们家吃得咋么又是脆饼茶?”奶奶说:“过年了,别瞎说话。这是祖辈遗传下来的风俗习惯。”吃着香喷喷的脆饼茶,奶奶突然将一个大大的,鼓鼓的压岁包递给我,祝我学习更上一层楼。爸爸妈妈也变魔法似的,从桌子底下拿出两个红包分别给爷爷奶奶,祝爷爷奶奶生活幸福,笑口常开。我则神秘兮兮地到房间里拿出用零花钱偷偷为本命年的爸爸妈妈准备的红袜子。祝愿他们在本命年里:身体健康,工作顺利。
此时此刻,爱的暖流静静地在我们家流淌。
新年到,新年到,穿新衣,戴新帽;新年好,新年好,看春晚,放鞭炮。新年真热闹!恭祝大家新年快乐!财源广进!年年有余!鸡年大吉!
新年里的集市上热闹非凡,人山人海。买菜的,买礼包的,买水果的,还有存钱的,忙得不亦乐乎。家里煮菜的,蒸包子、团子的,包水饺的,炒瓜子的,写对联的,老的,小的忙得团团转。
王安石《元日》写得好: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爷爷忙着写对联,上联:冬风冬雨冬色,下联:新年新月新景。上联:坐,请坐,请上坐;下联:茶,敬茶,敬香茶。我忙着贴福字,福到福到,福该倒着贴吧。妈妈告诉我说:“福”字偏旁是个示,即表示的意思,“一”字代表房屋,“口”字代表人口,“田”字代表田地。有房有人有田地就很幸福。奶奶和妈妈在热腾腾的厨房里烧着香喷喷的年饭。
“噼啪,噼啪”爆竹声声,家家户户张灯结彩,灯火辉煌。烟火五光十色,七彩斑斓,烟花在天空飞舞,宛如仙女散花,我手中的烟花棒像一条金龙,漫天遨游。一家人团团圆圆的围着圆桌坐下,倒满酒,碰着杯,吃着说着笑着,欢乐的气氛充满了整个屋子。
春节联欢晚会,电视上的明星们则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有的说,有的唱,有的跳,有的演,十分精彩。最开心的是手机上的QQ,微信上激烈的抢着红包,支付宝上还有五福临门。
初一的大早,我们吃着水饺,有肉的,菜的,三鲜的,还有包了硬币的,说是谁吃到了包了硬币的,来年百事百顺,万事如意。我们都吃到了,看来奶奶是包了不少。接下来就是给亲朋好友拜年,走亲访友,拿着厚厚的压岁钱,开心的藏在自己的小金库,那是真的乐。
年味,幸福的味道!
虽然新年已经过去了,但耳边还是会经常响起几声鞭炮声,新年的气息还没有完全的散尽,回想那几天可真是热闹。
除夕也就是大年初一的前一天,人们都在忙着准备过年的东西,首先应该准备的就是吃的,比如瓜子、花生、糖之类的,来了客人就拿这些招待,其次呢就是些生活用品,新年新气象。这天大家都拿着新买的对联整整齐齐的贴在门前,希望来年都有好运,大家各忙各的有的准备零食,有的在厨房做饭,还有的在看电视,到了中午十二点要开始谈年了,大家放下手上的事情围坐在餐桌上,晚辈向长辈敬酒,说些贺词,长辈给晚辈压岁钱,希望好好学习,再谈谈去年家里的事,说说今年要怎么改变和打算,在欢声笑语中午饭结束了。到了晚上这又是一个亮点,家人们在火炉边围坐着,一边看着春晚一边谈论着春晚的节目,在这一夜总有说不完的话,到了零点烟花起放站在窗边看着空中的烟花也是一大享受。
春晚结束后,大约是零点三十分的时候,大部分的人已经入睡,还有的人说是守财,会坐一晚上,但这一晚上也不会闲着,看看电视,写写计划,一夜也就这么过去了。到了正月初一,这是街上最冷清的一天,大家都在家里忙着,一些小孩儿因为晚上睡的早了,这会儿正在看春晚重播,大人们开始盘算着新一年的工作,要是人多的话还能围坐在一起打打麻将,小孩子们便约定好出去放鞭炮、玩儿游戏,在家里也会找着许多的乐子。到了初二就好玩儿了,许多的人都去访问亲戚,拿着一些好吃的水果和零食访问他人再好不过了,如果有时间的话,可以一家人去外面旅游,看看外面的风景了解不同地域的文化和风俗习惯,可以增长知识,又可以欣赏风景,这真是一举两得。正月初三以后可以去访问亲戚也可以在家休整几天,马上就要上班、上学了,等到元宵的时候又可以再聚一次。
春节逐渐接近尾声,不过这种浓浓的年味还在我们心中,久久不会忘记,相信每一年的春节都会如此的热闹。
人人心中都有一个“盼”字,而我最盼望的就是热热闹闹过春节。
过年前,我们一家六口出去买东西,大街小巷张灯结彩,到处都是人们的欢声笑语。爷爷买了牛肉、羊肉、猪肉、鸡肉等等。奶奶提着大大小小的红灯笼、喜庆的春联。爸爸也提着一个大篮子,盛满了嫩嫩的青菜,碧绿的菠菜等。我一看到它们就直流口水,眼睛直发光,不禁嘀咕起来,赶快过年吧!好期待丰盛的年夜饭呀!水果摊位上的水果五颜六色,色色俱全。红彤彤的苹果,紫色的葡萄,黄色的芒果等,真叫人垂涎欲滴!我和弟弟拔腿冲进零食区,我们怀里捧着大包小包的薯片,两腿还夹着可口可乐,我和弟弟拿着心爱的“礼物”欢蹦乱跳。
终于迎来了大年三十晚上,我们一家围在一起吃着热气腾腾的年夜饭。我们姐弟几个都是“食肉动物”,看见那烧的油汪汪的鸡、鱼、肉,都忍不住拿起筷子,狼吞虎咽地吃起来。奶奶眉开眼笑,连声问:“好吃吗,好吃吗?”“好吃!”我们大声地回答着。尽享美味佳肴,互道新年祝福,真是其乐融融啊!吃完年夜饭后,我们来院子里放烟花。五颜六色的礼花绽放在夜空中,如同一束束鲜花抛向天空。有的像银蛇狂舞,有的像孔雀开屏,还有的像五颜六色的彩杰……真是形态各异。天上礼花砰砰作响,地上的孩子们大声欢笑。节日的夜空真是绚丽夺目。
初一清早要去拜年了。我拉着奶奶的手,弟弟抱着奶奶的胳膊,让她给我们发糖吃。奶奶笑呵呵地把糖递给我俩。我们姐弟几个站成一排给爷爷奶奶拜年。见大人们都到齐了,我动作最麻利,抢先走到前面,双手抱拳,弯腰行礼,口中大喊着:“爷爷奶奶,过年好!”爷爷奶奶乐的嘴都合不上了。爷爷赶紧从怀里拿出大红包,分发给我们。弟弟探过头来看到我的红包比他多,便“哇”!的一声哭出来了,一边抹着眼泪,一边委屈地说“哼,你们太偏心了!”。大家笑着说:“姐姐比你大,所以比你多哪!”弟弟听后,不哭也不闹了,希望自己快快长大。
我喜欢过年,就像老鼠爱大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