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秋日的黄昏,在荒凉的古道上,落叶纷飞,缠着枯藤的`老树上,鸦雀已经回巢,不是啼叫几声。在不远的地方,在小桥流水近旁的稀疏村舍里,人们正在准备晚餐,炊烟多多。这时,一个人牵着一匹马独自缓缓行进在古道上。看来,这是个异乡人,他将投宿在何方呢?浪迹天涯的游子啊,你何时才能结束那种餐风饮露的日子,回到故乡的亲人身边?我轻轻吹起了箫,夕阳下,凄凄的音符仿佛是闪着光的流水,载着我的乡愁,飘去,飘去……
黄昏,夕阳余晖洒大地。
昔日如绿色流水瀑布一般的青藤早已枯萎,只剩下苟延残喘的枯枝败叶,夏青树早已老去,只剩下空心的.树干。乌鸦一声声的鸣叫似乎在悲叹秋天到了。
一条不知何时建起的小桥在微微颤抖,流水不知疲倦的哗哗长流,看那稀稀疏疏的村庄,炊烟袅袅。
沿着这条弯弯曲曲的小路,痴想着是否能随他回到自己的家乡?西风袭来,这匹老马瑟瑟发抖,马上的人也紧缩在一团。
不知不觉中,夕阳已不见了。
伤心复伤心,在天涯的人啊,你什么时候才能回到自己的家呢?
秋天的景色,是如此凄美与萧条。天已近黄昏,惟有几棵老树屹立于此,树干上篆刻着时间的印记,秋叶也无影无踪了,惟有那枯黄的藤蔓满载着老去的悲伤,与老树依偎在一起。几只乌鸦停在树梢上,悲哀的叫声传遍整片大地。
秋水从古老的石桥下缓缓流过,向着时间的尽头流去;孤寂的小村庄,升起了袅袅炊烟,久久不能散去;一条泥泞而坎坷的`小路上,只有那衰老的马儿吃力地驮着货物走向远方,身后是西风的呼啸,如同一条细鞭,不断抽打在它的身上;夕阳饱含深情地注视着大地,余光也渐渐消散了,而那浪迹天涯的游子呢,他们的归宿在哪儿?
回答,只有一片寂静,惟有那秋天的残景能给予他一丝安慰,而后,便继续踏上流浪的路……
枯干的藤蔓缠绕着苍老的大树,树上栖息着一群黄昏归来的乌鸦仰天长吟,仿佛在唱着一首悲催的歌曲。那沧桑悲惨的声音让大树潸然泪下。枯藤一圈又一圈的缠绕着,显出更深、更浓的秋意。
一座小桥横跨在小溪上,溪水潺潺的流向几座冒着炊烟的人家。小桥上的行人来来往往,他们都思念着家乡。米饭的香味顺着潺潺的溪流顺着瑟瑟的.秋风飘过来……
一位面如土色的旅人正骑着一匹骨瘦如柴的马儿,顶着寒风,奔波在荒凉的古道上,孤身漂泊。
西边存留的残阳也挪动了脚步,慢慢地消失不见了。只有孤独的旅人在远方漂泊。
西边,残阳的一道余辉从远山上斜射来,大地上的一切都笼罩在一片模糊的血色中。
风儿,强劲的吹着。落叶如蝴蝶般在空中乱舞。枯败的藤条和老树愈加给寒秋增添了一分凄凉。
寒鸦儿,披着黑衣,伫立在颤抖的枝头,直勾勾的`望着远方,不时发出几声凄厉的悲鸣。
溪流,低声抽泣,沽沽呜咽,路过茅庐,穿过残桥。
游子(我),孤独行走于异乡,陪伴的只有这匹骨瘦如柴的老马,咧咧跄跄的前行。
归途在何处?何处是归途?
何处……
落日洒下余晖,一缕缕枯藤缠绕在苍老的树干上,几只寒鸦在树梢间盘旋。小桥下,清溪流水潺潺,数间茅屋坐落在近旁。秋天劲风呼啸,荒凉的.古道上,孤独的他骑着瘦马浪迹天涯。此情此景,这位官场不如意的人想起了前人的词:
“自古功名属少年,知心为杜鹃。”
想起自己的故里,而归去希望却渺茫时,他又想起了:
“莫道不消魂,卷帘西风,人比黄花瘦。”
他归乡,是因为延误了官场,看透了人世。正如:
“荣贵非干长生药,清闲是不死门风。”
看到这一派秋天萧瑟的景象,他不禁吟起: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此人,正是马致远。
挺拔而又高大的树木分叉出了数不清的树枝,树枝上的树叶也是密密麻麻地组成了密不透光的'叶丛。已经干枯的藤条松松散散地缠在大树粗壮的树干上。天空中时不时地飞过归巢的乌鸦。清澈的溪水从山上慢慢地流了下来。溪上,是一架有些年头的木桥,水边唯一的几户人家门也掩着。荒凉的古道上,一匹消瘦的骏马迎着萧瑟凄冷的秋风向前走来。
夕阳西下,一点儿余晖洒在地上,肝肠寸断的我却无心欣赏。有家,才温暖,远在天边,我,成了无家的人。
游子漫步在远离家乡的地方,藤蔓枯死了,无比凄凉,就连以前碧绿茂盛的树木也变得低头垂下。落叶遍布满地,踩上去沙沙的响。黄昏时的乌鸦且有家可回,自己却没有家。没有家?不,有的,只是它远在天涯。
小桥流水,几条渡船,几个人背着锄头走向炊烟袅袅的院落,多么令游子向往!可这一切的一切都不属于他,属于他的只有脚下的漫漫长路,崎岖无比的`路。冷风刮来,游子打了一个寒颤,继续走着,却没有一个目的地,只是想离这里远点儿,再远点儿。
他一无所有,只有陪伴着他的一匹马,那匹马显然是受苦了,骨瘦如柴。夕阳西下,一股乡愁涌上心头,愁断肠啊!浪迹天涯,沦落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