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你可能会想到长城、故宫等知名的古代建筑,今天我就来给大家介绍位于河南洛阳的世界文化遗产:龙门石窟。
龙门石窟是中国石刻艺术宝库之一,与莫高窟、云冈石窟、麦积山石窟并称中国四大石窟。龙门石窟始开凿于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公元493年)前后,后来,历经东西魏、北齐、北周,到隋唐至宋等朝代又连续大规模营造达400余年之久。密布于伊水东西两山的峭壁上,南北长达1公里,共有97000余尊佛像,最大的佛像高达17.14米,最小的仅有2厘米。
龙门石窟不仅工程量巨大、雄伟壮观,而且还有一个神奇的传说呢:相传远古时期,洛阳南面有一大片烟波浩淼的湖水,周围青山环绕,人们在山上放牧,在湖里打鱼,过着平静快活的生活。村里有个勤劳的孩子,天天到山上牧羊,常常听到从土地下传出开不开”的奇怪声音。他回到家,把这件事告诉给母亲。母亲想了想然后告诉他,如果再听到的话就回答:开!”这一还可不得了啊,瞬间天崩地裂,龙门山立刻从中间裂开,无数汹涌的湖水从裂口中涌出,咆哮着绕过洛阳城,流向东海。水流之后,无数清泉从山崖中迸出,成为度芳池和飞瀑。而两山的崖壁上则出现了无数蜂窝似的窟窿,窟窿内影影绰绰全是石像,有的眉清目秀,有的轮廓不清,千姿百态,蔚为奇观。从此,龙门石窟便名扬天下。
说完了历史和传说,我们来聊聊这儿的景点:禹王池,传说是大禹治水成功后开凿的这个池子,中间有一块特别像癞蛤蟆的石笋立在水池中央,泉水就从这儿喷出来,所以禹王池又称蛤蟆嘴。相传,这个是石笋唐代诗人白居易自认江州司马时,从九江运来的。这里篇】龙门石窟
我去过很多闻名遐迩的石窟,龙门石窟是其中之一。
以前总觉得外地比本地的景点更值得探访,所以最早去了莫高窟,而后去了云冈,离龙门石窟如此近,是因为疫情不能出省的情况下,不得已才去的,但去了龙门石窟后,我对家门口风景的印象大有改观
我们自驾到达了洛阳龙门,搭乘摆渡车到达石窟入口,刚下车,就遇到了洛阳电视台的人,不知道为什么,在那么多游客中,他们选择采访我,问我对龙门的印象如何,当时还没开始游览,怎么谈印象呢,我回头看看涛涛的伊河,对今天将要开始的游览充满了信心,一定不会失望的!于是我对着镜头说了这篇博客开始那段话,记者叔叔感觉我讲的不错!
凡凡姐姐的爸爸给我们请了一个金牌导游,可是她讲的一点都不好,像在背课文,毫无情感,也不跟我们交流,我提出的问题她一个都不回答,以前我去的很多名胜古迹,爸爸妈妈都会请专业导游,每次我都跟导游聊的很开心,这次这个导游太差,金牌背课文导游吧!以前,旅行结束时,妈妈都会让我和导游合影留念,但是这次妈妈看出来我不喜欢这个背课文机器,只给我和凡凡姐姐拍照,根本不提合影!
我们先到了龙门大桥,上面有陈毅元帅题的龙门二字,再往前走有一个小门,曾在1983年作为检票口使用,上有郭沫若先生题写的龙门石窟四字。河对面是香山寺和白园,那座山生产一种香料因此得名香山,香山寺是当地八大寺庙之首。白园是白居易的墓地,原来只有一个陵墓,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洛阳市长修了一座陵园取名白园。
龙门石窟,是开凿在东山,西山崖壁的两列石雕,这一点,跟我去过的大足很像,我们沿着西山石窟的慢慢的走,崖壁上的石窟有大有小,北魏,唐,宋时期,修石窟是为了为家人消灾祈福,上至皇帝,下至平民百姓,只要出钱都可以请人修建,唯一的区别是皇帝有特权可以修很大的石窟,而达官显贵和民间土豪即便有钱也只能修小的,往后走是三座北魏时期的石窟,中间一座建造完成,那尊佛面目慈祥,嘴角向上扬起,突出了北魏的特点。篇】龙门石窟
龙门石窟青山绿水,万像生辉,作为佛教艺术宝库,早在1961年既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篇】龙门石窟
接着昨天继续,话说上星期日王城公园赏完牡丹,已是傍晚时分,从公园出来,去安喜门马道街吃了一顿酸牛肉。
说起酸牛肉,最正宗的是在洛宁,我前年国庆节假期去爱和小镇玩时,爸爸妈妈曾带着我,专门找了一家当地最正宗的酸牛肉吃,洛阳的这家味道也很棒,也算正宗。
去年暑假,我曾来龙门石窟,就想欣赏夜景中的大佛,但是夜游早就停止了,未能如愿。这次重新开放龙门石窟夜游,也就是前几天的事,趁着欣赏牡丹的机会,刚好弥补一下上次的遗憾。
夜游的感觉很美妙,整个景区只有二十来位游客,一位导游带领我们一路讲解,四位保安护驾,两位在前边开道,两位在后边守护,简直是超级贵宾待遇。
这里东边香山,西边西山,两山对峙,伊河从中间流过,看上去宛若门厥,所以被称为伊厥”,也就是现在说的龙门”。但是这个龙门,并不是鲤鱼跳龙门”的龙门,鲤鱼跳龙门”,是在黄河的上游。
几道橘黄色的灯光照亮了大佛,灯光中的大佛,侧光照射出阴影和轮廓,更增加了大佛的庄严和神秘。爸爸告诉我,几年前的龙门石窟夜游,打出的灯光是彩色的,给大佛穿上了鲜艳的外衣。而我却不喜欢,彩色灯光虽然使大佛变得华丽,但却失去了威严和庄重,而此时的大佛,在单一却暖暖的灯光中,充满了灵性,用端庄而慈祥的目光俯视着芸芸众生。
关于石窟就写这么多吧,这一次过来,就是想体验一下夜游的感觉,欣赏灯光中大佛的美。
石窟所在的山叫西山,隔伊河相望的是香山。香山顶上有香山寺,始建于北魏年间,武则天称帝时重修,并经常驾临香山寺。白居易也曾捐资重修香山寺,并撰写《修香山寺记》,洛都四野山水之胜,龙门首焉。龙门十寺观游之胜,香山首焉。”清康熙年间再次重修,乾隆皇帝曾巡幸香山寺,称颂龙门凡十寺,篇】龙门石窟
2019年10月2号,早上吃过饭,我们全家高高兴兴地开车前往洛阳龙门石窟景区,路上经过登封少林寺服务区,我们下车休息了一会,因为之前去过少林寺,所以我们在服务区去了卫生间就继续出发了,没有再拐到少林寺。
国庆节假日游人真是熙熙攘攘,路上车水马龙,出现了很多处的拥堵,路途中有时我们被堵的水泄不通,龟速前进,还有不小心的车辆,出现车与车之间的碰撞摩擦,当有碰撞车辆出现时,路上就更难走了,十一国庆举国同庆,各高速路口免费,各单位人员放假,欢庆祖国生日快乐的氛围浓厚,尽管各个旅游景点人们很多,大家依然会去走一走,转一转。
来到了龙门石窟停车场,我们好不容易才找到了车位,然后去售票点买门票,当我们买过票时才发现我们所处的地点距离龙门石窟景点还有两公里,于是我们全家坐上了观光游览车,来到了景点门口。哇,还要排队进入,人山人海,踏过进门口,我们看到了龙门两个大字,激动的我们说:终于到了。”在这个龙门前面,我们找了一个漂亮的小姐姐给我们全家拍摄了全家福。咔嚓,完美!
沿着湖边,往里面走,我们看到了闻名中外的石窟雕像,大大小小的石刻佛像不计其数,最大的佛像有几十米高,最小的有拇指那么大,雕工非常精湛,遗憾的是还有一些佛像被侵略破坏,失去了最有神的头部,整个石窟墙长约两公里,这样的做工,这样的作品,反映了当时的盛状。可见它的背后是由多少人披星戴月、不辞辛苦精心创作而来的,我们应该尊重并好好地保护这样的历史文物,使它们广为流传,发扬工匠精神,在新时代为祖国创造辉煌,使其真的从富起来到强起来。
我们还游览了香山,上面有蒋宋别墅,还有九老堂等。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大雄宝殿下的九老堂,那是白居易晚年与其他八位友人常常品茶聊天的场所,我看到墙壁上有他们九个人的肖像,还有他们的自我介绍,我发现他们九个人寿命最长的是一百三十多岁,寿命最短的也都是八十多岁,在那个年代能活这么大的年龄,真的不太多。首先九老志趣相投,思想丰富,其次,九老也都是有才之人,生活中聊一聊,心胸更加宽广,此处的环境也是非常优美,站在香山寺之上,可以眺望到对面一水之隔的龙门石窟,整个香山僻静优雅,静谧自然。我想九老在这样一个好地方真是美滋滋。
游龙门石窟,让我明白在游览的过程中,不仅仅欣赏它表面的风景,还应该了解它的文化和背景,懂得珍惜文物,保护文物,更懂得只有国家强大了,我们祖国的大好河山才能够得以安稳,无人敢再去侵略霸占我们土地上的一草一木。
加油,中国人!
暑期,我和家人一起去了洛阳,游了龙门石窟和白马寺,感触颇深。现在的龙门石窟已经修建得非常好了,景区内环境优美,风景秀丽,山水相连,景色宜人,美不胜收。伊河水将景区分成东西两半,西山这边的石窟明显要多于东山,游客一般都是从西山这边看过再从东山回来,我们也就入乡随俗先看西山这边了。
我国有四大石窟,分别是龙门石窟、敦煌莫高窟、云岗石窟和麦积山石窟,说来惭愧,至今还只到到过龙门石窟。
龙门石窟开凿于北魏孝文帝年间,这里碑刻题记大约拥有四千余品,之后历经东魏、西魏、北齐、隋、唐、五代、宋等朝代连续大规模营造达400余年之久。而独特、唯一的造像高达十万多尊,场面尤为壮观令人喜爱,到这里旅游总会流连忘返充满感叹。
这里的洞窟大多数雕凿在悬崖之上,可以清楚地目睹到很多佛像安静坐于窟龛当中,佛像浓眉秀目仪表堂皇、大小不一神态,各具特色。有不少游客看到那些美丽的景色便会感到豁然开朗,令人感到无比震撼,不愧是中华民族历年以来无可比拟的国宝。
龙门石窟不是一日所成,因为跨越朝代多,所以有着大量的实物形象和文字资料,这反映了中国古代政治、经济、宗教、文化等许多领域的发展变化。龙门石窟对中国石窟艺术的创新与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2000年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所以龙门石窟会有这么多佛像,据当地导游说:北魏孝文帝笃信佛教,迁都洛阳后仍不忘修建僧庙寺院,在伊水两岸,一山开窟造像,于是,一个神奇的大型石窟群开始创建。之后北魏灭亡,开凿进入衰落。直到唐朝建立,石窟开凿迎来了第二个兴盛时期。
佛像在当时寄托了他们渴望健康、平安以及长寿的美好愿望,现在再看看这些大大小小的佛像,似乎他们都变得温存无比,充满活力。
现在龙门石窟是学生群体暑期旅游的首选之地,亲子游、研学游成为龙门石窟亮点。而且这些佛像不仅是洛阳人的骄傲,也是中国仅有的无价之物,只是这些佛像经过千百年来的暴风雨洗礼,很多大佛身上的颜色渐渐脱落了,所以大家去游玩的时候文明旅游,讲究卫生及不随意粗碰佛像。
奉先寺里的佛像不愧是极品,不论是人物造型,还是做工都是十分精湛的,奉先寺里一共有九尊佛像,个个的音容像貌都各具神型,又各与其名称相配合,雕刻得出神入化,尤其是卢舍那佛像,像高17.14米,头高4米,耳长1.9米,不光人像造型栩栩如生,连身上的衣冠都舒缓飘逸,仿若丝质绢成。
还有个洞窟叫药方洞”,比较神奇,其洞窟门两侧居然刻有150多种药方,只是现时字迹模糊,有些看不清了,我想这一定是哪位药师所建,将药方刻于石壁是想避免写书易被流失的原故。
看完西山的洞窟,我们转到了东山,东山的石窟明显比西山的少,且石窟的位置都比较高,也就是说要爬山的,爬山到是不怕,只是没有时间了,所以看东山的石窟更是跑马观花舍远求近了。
但东山有个洞窟叫二莲花洞的却有些特别,因为这个洞窟内的佛像似有色彩。纵观龙门石窟,很少见有色彩的佛像,也不知是因为风吹雨淋损毁了,还是原本就是无色的。
龙门石窟是中国历史留给后人的石刻艺术宝库,只是上千年以来,经历了毁损、盗窃、破坏,所以现存的更为珍贵。我非常赞同现时莫高窟对石窟文物的保护方法,其实在龙门石窟我们也可以看到许多佛像都是残缺不全的,这些都无法修复了,且也不需修复,因为这就是历史,所以我们对待历史的态度应该是去维护而不是去修复,这样才能还历史的本来面目。
泱泱五千年中华文化者,中原文化是其摇篮,中原文化之根当推河洛文化,河洛文化之中心当属洛阳。洛阳,豫西重镇,十三朝古都,居黄河南岸。俯瞰洛阳,南北伊河洛河分而流之。伊河乃洛河之支,洛河乃黄河之支。伊河源熊耳山南麓,东北向下流,穿伊阙入洛阳,出洛阳入洛河,谓伊洛河。伊河伊阙处,两岸龙门山香山分峙,龙门山遍布石窟,谓之龙门石窟。
石窟乃营建在岩石、山崖上的寺院。石窟与佛教关系密也。佛教源于印度,公元前后传入中土,盛于隋唐。石窟与佛教相伴相生,佛教入中土,石窟艺术随之而来,石窟艺术宗教感情浓厚,佛教又将之发扬光大。中国四大石窟含敦煌莫高窟、山西云冈石窟、洛阳龙门石窟与甘肃麦积山石窟。因地质地貌不同,四大石窟特色各异:莫高窟泥塑壁画为主,云冈石窟中国化显著,龙门石窟大气磅礴,具皇家气派,麦积山石窟洽与自然风光相融。
洛阳龙门石窟始凿于北魏孝文帝,历东西魏、北齐、北周,经隋唐至宋,续400年之久。密布于伊水东西两山的峭壁上,南北达千米,今存窟龛2345个,造像10万余尊,碑刻题记2800余品,奉先寺以规模最大、艺术最精为其代表。奉先寺是一组摩崖型群雕,因其时属皇家寺院奉先寺而得名,窟凿于唐高宗初,上元二年毕,长宽各30余米,洞中佛像共九躯大像,中间卢舍那大佛,为释迦牟尼报身佛,佛像通高17.14米,头高4米,耳朵长达1.9米,佛像面部丰满圆润,头顶刻波状发纹,双眉弯如新月,附一双秀目,微微凝视下方;鼻梁高直,嘴巴小巧,笑容祥和;双耳长且略向下垂,下颏圆而略向前突。圆融和谐,安详自在,身着通肩式袈裟,衣纹简朴无华,衣纹呈同心圆排列组合,使头像愈加鲜明而圣洁。整尊佛像宛若一睿智而慈祥之中年妇女,令人敬而不惧。余者八佛中,大弟子迦叶饱经沧桑、老成持重,小弟子阿难温顺聪慧,菩萨表情矜持、雍荣华贵,天王英武雄健,力士咄咄逼人。八佛与主佛卢舍那相辅相彰,群体形象富情态质感,凸显唐代佛像艺术之特点。
奉先寺外,潜溪寺、宾阳洞、万佛洞、莲花洞、古阳洞、药方洞、老龙洞、惠简洞、看经寺等各有千秋。龙门石窟为隋唐石刻艺术集大成者,艺术创造力蓬勃,形式完美,更是书法艺术史宝藏,其中"龙门二十品"是书法魏碑精华,褚遂良所书"伊阙佛龛之碑"则是初唐楷书艺术的典范。
仲夏游龙门石窟,沿伊河滨岸循龙门山拾级而上,次序细观,兴味盎然,奈游者甚众,拥挤不堪,嘈杂声鹊起,加之天气酷热,躁意遂生,行至半途即累,依河岸石栏小憩,方毕。及至彼岸,回望龙门石窟,方觉其磅礴大气也。正所谓近者观其微,远者感其宏,在伊河桥极目远眺,两山分峙,河水中流,水面微波漾漾,日光普照,满河碎金,偶有游船怡然驶过,舟影绰约。更远处山水相融,天地相接,不辨其貌,惟觉莽莽苍苍,宇宙之无边也。
古语有云:前人植树,后者庇荫,此其实也。遥想石窟开凿之初,能工巧匠云集帝都,船塞伊河,蓬帆蔽日,滨岸木架傍山,直耸入云,险峻处工匠绳索束腰,持钢钎刻刀,悬壁凿石,铿锵之声响彻云霄,致山中虎豹逃遁,众鸟匿藏。逢晴天泪汗如雨,醉浸山石后顺流而下,使伊河水涨,夜间万枝火把点亮夜空,并兼凿石之电光火石,交替明昧,其势壮哉!古人毕其智其力,方有不朽遗后世也,使来着观拜,供后人惊叹。
太史公曰:中华文明流传者,岂止千万,龙门石窟乃万中之一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