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事时喜欢拿一本闲书读一读,感受作者意境、心情。让自己的思绪飞的更高、走的更远。读书的心情和感受是别的任何事不能代替的。读书可以在生活之外另有一番天地。我从没考虑过读书意义。一位朋友的话都成年人了还看书作什么。你看这些书又能干什么”。让我思考它的意义何在?
首先我想到学生时代,在学生间流行一种说法,那就是读书不是唯一的出路”。这句话有一定道理,读书虽不是唯一的出路,但却是最好的出路。当然,有人会拿读书多的人和读书少的人在物质金钱层面进行比较。比如在我家,姐姐弟弟都是初中毕业,我上学时间最长,但收入刚好成反比,妈妈经常说上这么长时间学没多大用,我爸会劝我,你妈懂个啥别理她。我爸是老三届毕业生。他毕生希望我们姐弟三人都能上大学,他坚信知识的力量,在这一点上我受益匪浅。父亲经常劝我什么时候都不要相信那些轻薄之言,知识带给你的幸福他们是无法感受到的。
我认为读书不是为了炫耀,也不是为了人前卖弄,它是让我更能看清自己,也是为了能更好的约束自己,明白是非善恶。当然读书多的人,并不代表他人品就一定好。读书少的人,也并不代表他人品不好。我所见过那些农村大爷大妈,就非常的纯朴善良。人品和读书其实是两个概念,读书是知识教育,人品则是思想道德教育。有一定联系,但不是必然联系。
有时候,看到别人的爱好上写着看书”两字时,我的心中都会萌生出一种尊敬。我其实看的书并不多,大多数都是文学散文、小说类的书籍,专业类的书籍几乎没有。实际上,看书也是读书的一种延伸。
回想自己的上学经历,给我的感觉是学校只是不断在传授书本知识,却忘了教育学生如何养成读书学习的习惯。有了读书的习惯,才能从大量的书籍中汲取别人的思想文化。读书,是获得知识的捷径。
总之一个读书的人和不读书的人,在本质上是有区别的。别再相信读书无用论”,读书会让你更能认清自己,读书可以让你的路走的越来越容易,越来越宽。好好读书,天天向上,成为自己喜欢的样子。
书籍给我们带来的意义个人认为从以下三点来看
篇】读书的意义
最近看到一条资讯,内容是一位同学被引荐认识到了一位哲学教授。篇】读书的意义
龙应台:孩子,我要求你读书用功,不是因为我要你跟别人比成绩,而是因为,我希望你将来会拥有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当你的工作在你心中有意义,你就有成就感。当你的工作给你时间,不剥夺你的生活,你就有尊严。成就感和尊严,给你快乐。”
林语堂:当我们把一个不读书者和一个读书者的生活上的差异比较一下,这一点便很容易明白。
那个没有养成读书习惯的人,以时间和空间而言,是受着他眼前的世界所禁锢的。
他的生活是机械化的,刻板的;他只跟几个朋友和相识者接触谈话,他只看见他周遭所发生的事情。他在这个监狱里是逃不出去的。可是当他拿起一本书的时候,他立刻走进一个不同的世界;如果那是一本好书,他便立刻接触到世界上一个最健谈的人。
这个谈话者引导他前进,带他到一个不同的国度或不同的时代,或者对他发泄一些私人的悔恨,或者跟他讨论一些他从来不知道的学问或生活问题。”
三毛:读书多了,容颜自然改变,许多时候,自己可能以为许多看过的书籍都成过眼烟云,不复记忆,其实它们仍是潜在气质里、在谈吐上、在胸襟的无涯,当然也可能显露在生活和文字中。”
茂木健一郎:读的书越多,脚下堆砌起来的书籍数量越多。正因为是由一本本书堆砌起来,人们才可以看到更为广阔,更为深刻的世界。
阅读者涉猎的领域越多,脚下的立足之地就越牢固。
假如一个人对各领域书籍都有涉足,不拘泥于类型范畴,这样它可以移动的空间就很大。
而脚下的高度”是由此人在该领域中堆砌起来的阅读量决定的。当然,站的越高看的越远。
脚下的广度越大,看世界的广度和自由度就越大;站的越高,看到的视野就越远——书籍就这样不断堆积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