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听过一场讲座,主讲人是一位残疾运动员,其项目是铁人三项。若说那位冠军运动员的样貌,我是早已忘记,但其当时所展现出的坚持,着实震撼了我。于是乎,在目前的人生中,我觉得任何事唯有一直坚定一条路下去,才可成功。
确实是要坚守的,守住自我,守住内心的路前行的人往往更能体味真正的人生。宋有女文人李清照,年少时的她天真烂漫,有幸福的家庭,享受着生命给予她的美好。然而,一朝变故,她不得不走上漂泊的避乱之路,遍地战火中,她饱尝着人间悲苦,却从未停止写词作诗的脚步。她敢于击鼓鸣冤,只为守住那世人都渴望的.古籍。哪怕那个时代,连诗人陆游都言:“女子无才便是德。”她却依然放不下心中的坚持与操守。于是,她做着那乱世中的美神,哪怕艰苦,也要将文人的正气留散人间。数千年后的人们再想起这个女子,也不得不叹一声“女中豪杰”。
可见,一个人的坚守是会产生巨大影响的。然而,社会变化繁杂,时代瞬息万变,绝对坚守就是好吗?
未必,科技的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在大多数人都享受着其中滋味的时候,却总有些人固执地与时代格格不入,他们自称恋旧,实际上不过是自欺欺人罢了。曾有一个老人,放着空调不用,却偏依然要用蜂窝煤取暖,即便儿女后来给他安装了最新的暖气,他也仍旧不领情。结果,有一日,他因一时不慎,导致了一氧化碳中毒,所幸被人及时送去抢救,才挽回了性命。老人自己声称是放不下曾经的物件,这不免让人有些可笑。时代的进步,不适宜的东西被淘汰自在其理,老是以恋旧之名固执地坚守自以为好的东西,最终恐会酿成大祸。适者生存,坚守不等于固执,发展着坚守方为上策。
历史上著名的孝文帝改革就是很好的例证。孝文帝不执着于自己身为上位者的鲜卑血统,而是从大局出发,颁布条令,与汉族文化融合,最终推动北魏走向辉煌。不光大到历史全局,其实小到生活中亦然。做不出的题目换一种方法去做,不喜欢但又离不开的东西可以换种态度去接受……
要知道,坚守固好,但改变着坚守或许更能让人迎接明日的艳阳。
汤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时代的发展使得改变成为了必然的趋势。然而在这日新月异的变化之中,人们需要对昨天有所继承和保留。心中怀着坚守,才能让改变更加灵动。
标新立异固然是美好的追求,可一切的“新”必然要从“旧”的基础上演化而来。放弃对过去的坚守而单一追求明天的改变,不仅是对昨日的背叛,更使得所谓的改变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末,由此得来的“新”多了一份造作,少了一份灵动。互联网时代人们沉浸于新奇的虚拟社交,却忽视了对传统亲情人际交往的坚守,反而使人更加孤独;全球化趋势下国人被外来文化、尖端科技吸引,而忘却了对数千年文化积淀的传承,失去了文化归属感。
由此可见,坚守才是孕育变通的土壤,继承中的批判才是真正的“扬弃”。面对当代中国城乡建筑趋同的现象,建筑学家王澍秉承着继承中国传统文化,回归地域建筑传统的理念,坚守着老师梁思成“中而新”的观点,从传统建筑结构中寻找现代中国建筑的改变方向,用传统元素是建筑活化为一个个优美的中国符号。同样是追求改变,王澍并没有像大多数同行一样从虚无中寻找灵感,平地起高楼;而正是他所坚守的传统风格使得他拥有无限的艺术灵感和创作来源。所以坚守对于改变的方向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只有怀着对昨日的敬畏和坚守,才能使明日的改变更加自然而灵动。
不过,学会坚守并不是故步自封,我们要警惕不知变通而刻板固执的“死守”。面对诽谤与排斥,屈原纠结于自己理想的破灭,愤懑忧郁而投江;渔父却能随世事变化而自我调整,在江湖之中活得洒脱自在。面对萧条与饥饿,苏联死守“斯大林模式”而被刻板的经济制度束缚,走向解体;中国却在邓小平指导下及时改革开放,走向复兴与腾飞。历史的教训告诉我们,坚守之中也要寻求改变,懂得变通。
可也正是因为无数“死守”的教训,使人们害怕对过去的继承,一味地青睐于新奇和改变。但我们也要在改变中保持清醒的头脑,有坚守的意识,保持自己的本原身。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追寻改变,莫忘坚守,才能使每个个人、民族和国家愈行愈稳,愈行愈远。
陶渊明坚守了自己的节操,不为五斗米折腰,换来了世人的钦佩;鲁迅弃医从文,改变了自己的策略,用手中的笔与敌人浴血奋战,最终换来了千古佳誉;司马迁坚守了自己的信念,不畏宫刑之痛,终于著成《史记》,为后人所赞叹;邓小平改变了中国发展的缓慢进程,才有了今天改革开放后经济的迅速发展。但晚清政府却自以为是地坚守着所谓的节操,盲目闭关锁国,才导致了以后的八国联军侵华;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改变了战术,以退为进,最终为胜利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我们时时刻刻都在坚守,也时时刻刻都在改变。但坚守,并不意味着盲目地守旧,我们应该坚守的,应该是那种美好的品质、理想、信念与追求。我们应该改变的是一些不得当不适合的策略、技巧、战术与方法。改变的前提是要有底线,就如同做人一样,不要超过底线,违背偷道德。坚守与改变是对立但不矛盾的。坚守的同时,我们也需要一些适当的、灵活的改变。如果你想坚持自己的理想,但你的理想又有些遥远。这时,就到了需要改变的时候了,你可以改变自己实现理想的策略,换一条路,也许能更快到达理想的彼岸。
人们总是会在方与圆之间来回变换,就像电脑的三维屏保一样。可是,我们是应该坚守自己方的本性,还是应该为了迎合世界把自己变成一个圆呢?电脑上的屏保图基本上在做三种变化:有刺的→圆的→有棱角的`正方体。为什么圆会夹在这两种有攻击力的图形中间呢?后来我明白了,人的一生应该也就是这么变化的吧!每个人从出生开始都应该是带刺的,随着时间的流逝,变得圆滑,最后归期将至时,才开始向正方体来发展。但我天生就不喜欢那种圆滑的人。我认为他们太过于趋炎附势,没有自己的主见。我希望我能一直都坚持着做一个带着刺的人。但爸爸曾经对我说过:你该有自己的棱角,它可以保护你,即使它不锐利。原来他是想让我做一个有棱有角的正方体既坚守了本性,又带有一丝变通。
所以,变通与坚守并不矛盾,反而相辅相成,互利共生。坚守,可以让你坚守本性,过自己想要的生活。变通,可以让你在处处加油的世界里不会被排挤,有一处容身之所。
这才是坚守与变通的本质所在。
如果你是一粒树种落在了山腰上,一旦长成了参天大树,你就只能够坚守一片土地,为他奉献一生,不曾离开;如果你是一只小鸟飞翔在蓝天,无论你身在何方,你都可以凭借翅膀翱翔四方。我们每个人生来都有一颗大脑,它能够帮助我们,灵活处理各种事情。其实,人生有很多时候,都会面临这样的抉择:坚守还是改变。
人生路上,正是因为敢于坚守,我们的生命才能展示出属于自己的绚丽风采;人生路上,正是因为改变,我们的生命才能奏出属于自己的美丽音符,找准自我生存与发展的空间!因此,我们的生命历程时时刻刻昭示我们:人生路上,我们应以坚守为本,把改变作为辅助!
还记得不顾美国高官的麻烦阻挠坚持返回祖国的钱学森吗?回国后一无所有的他,凭借着自己的大脑与智慧,造出了氢弹和原子弹,获得“两弹元勋”称号。他以自己的执着,为我们解释了普通人也能够坚守的分量!正是他的坚守,坚守着对于祖国的热情,才能冲破美国的无理阻挠,回到了自己的祖国,为飞天事业做出巨大贡献!是什么让他得以排遣被监禁期间的孤独与寂寞时,若仅凭坚守,又何以让他充满信心敢于坚持呢?是他对祖国爱的坚守,还有他对自己心态的调整与变通!聪明的他,不畏监禁,坚持斗争的时候,他继续思考问题。这些在常人看来是再平常不过的'举动,却让钱学森在坚守中得到了心灵的变通,以读书与思考消融寂寞。改变,让他保持达观的心态,也让他坚守的步伐更加稳健!
因而,在坚守的过程中,有改变做催化剂,就一定让我们在前行的道路中走得坚定而不沉重。人生路上,我们应该学会坚守,它是我们生命中厚重的积淀,是我们心灵的归宿,它能够让我们在漫漫征途中紧握的人生标尺,失去它,我们的人生将永远迷失生命的航向;改变则是万物以得生机的心灵之花,它的纯净是我们生命的灵动之源,带来的是智慧之光的若隐若现,是面对风雨变幻的审视,舍弃它,我们的心灵就不再流动。
我们,作为有思想、会思考的人,人生路上,我们坚持“上下而求索”的追求,把坚守作为追求的根本,把改变作为前进的动力,才能实现人生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