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老敬老是中国的传统礼仪,是大家必不可少的美德。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大家是否有尊老敬老呢?
重阳节前昔,我忽然有了一个突发奇想,给家里二老准备一份礼物,来表达我的一片孝心。买什么好呢?鞋子,太贵了;衣服,不知道他们穿什么号码。最后,经过我和爸爸的商量,决定买双袜子。我们到了商店,发现有好几个和我差不多大的小孩,原来大家都这么有孝心。最终,我选了一双玫瑰色的袜子和一双黑色的袜子。重阳节那天,我把两双袜子送给了爷爷奶奶,他们感动地拥抱了我,开心的说:“乖孙女儿,谢谢你的礼物,你真是个有孝心的孩子!”顿时,我的心里流着一股暖流。
回到了家,我仔细一想,世界上还有许多老人缺少子女的关心,他们不是工作繁忙没时间回家看望,就是不管老人,让他们去敬老院。那些老人真是可怜。然而,这世界上,还有许多人一点都不尊重老人,他们把老人当作出气筒,一生气就责骂老人,一点也不顾老人的感受。相比之下,我的爸爸妈妈很关心老人。每一次回家乡,他们都会带一些补品给爷爷奶奶。
重阳节,是老人的节日,我们在这一天,应该说是生活中的每一天,都应该关爱老人,不能只装个样子。
公交车上,你有给老人让个座吗?生活中,你有助过生活困难的老人吗?尊敬老人,不应该只尊敬身边的老人,而生活中,也有许多老人值得你的敬佩。
孟子说过:“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是呀,我们应该尊敬身边的每一位老人。“孝在于质实,不在于饰貌。”只要你有诚心,不论送什么礼物,他们都会感动。
敬老爱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每一位中华儿女都应将敬老爱老的传统发扬光大。
中华民族有敬老爱老的悠久传统。
东汉时期,董永在父亲亡故后,卖身至一富家国奴,换取安葬父亲的费用,他的行动不仅仅仅传为人间佳话,而且还感动了天帝。这个故事固然带有传奇色彩,但反映了人们对敬老爱老者的赞美与褒扬。
中国的敬老爱老传统历久弥新。
河南张尚昀在考入长春税务学院后不久,父亲去世,母亲患病。为了照顾生病的母亲,他不远千里,把母亲从河南背到长春,一边打工给母亲治病,一边刻苦读书。在经过了无数次的挑灯夜读后,最后取得了优异成绩。六个学期,五次获得奖学金。张尚昀之所以能在如此艰难的环境中,不放弃对母亲的照顾和治疗,是因为在他的思想中有敬老爱老的意识。他深深明白,没有父母,就没有属于自己的家;没有自己的家,就没有自己。他懂得,敬老孝老是一个人的本能,是做儿女的职责,是义不容辞的,是天经地义的。正如孔子所言:“夫孝,天之经,地之义也,民之行也。”
也许,我们并不能像董永一样卖身葬父,也不能像张尚昀一样背母上学。但是,我们作为二十一世纪的接班人,却就应从此刻做起,从小事做起,发扬民族传统,让孝老敬老的美德亘古不变。
尊老敬老成为我们的首要任务。
在乘车时,不是会听到或看到这样的标语:请为老,弱,病,残,孕的乘客让个座。试问,又有多少人能够真正做到这一点呢?敬老爱老的风尚正慢慢的离我们远去,原因在于人们敬老爱老的意识薄弱了,所以我们要提高敬老认识,统一爱老思想。
从小,我们就被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视为掌上明珠,他们对我们无微不至的呵护与关爱是不求回报,是无私的,他们的默默付出难道不值得我们去给予一丝尊敬和爱护吗?
作为学生的我们,虽然没到有赡养老人的义务的年龄,但为老人们做些力所能及的事也是义不容辞的,为老人洗一次脚,捶一次背,梳一次头,买一次菜,做一顿饭……也许这对我们来说只是小事情,但是不管我们做什么,只要我们用“心”去做,相信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们务必会眉开眼笑的,内心感到欣慰的。
令人可喜的是,如今社会上也有很多尊老敬老的事迹,每逢节假日慰问老人,生活中关心照顾老人,居委会组织老人健康活动,这些都是给老人们的`精神享受,然而子女的关心终究是最重要的。
随着时代的发展,尊老、敬老的主题也在进一步升华,让我们伸出双手,送出真心,让敬老爱老成为一种风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