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幼儿园的基本情况:
我园是一所公办乡镇中心幼儿园,共有幼儿196人,教职员工25人,全部幼儿在园一日三餐(早餐、午餐、午点),中午在幼儿园午睡,下午4点半后全部幼儿离园回家。
二、检查人员:杨永德、黄联伟、黄远帮、钟飞兰。
三、工作落实情况: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切实认识做好学校食品卫生安全与传染病防治工作的重要性。我园在接到关于卫生防疫与食品安全专项检查工作的文件后,及时召开了班子会议,要求广大教职员工从维护广大师生的根本利益和稳定学校大局出发,要从讲政治、讲稳定、讲大局、讲科学的高度,充分认识和重视学校卫生防疫与食品安全工作,做到“警钟长鸣”;另一方面根据实际情况,及时组建学校卫生防疫与食品安全专项检查工作小组,对学校活动室、功能室、食堂、食品及校园周边的环境卫生进行了现场检查,对相关的应急预案、安全防疫工作资料、责任制的落实情况进行了自查自纠和查漏补缺,完善相关的各种制度。
(二)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做好学校食品卫生安全与传染病防治工作,明确园长是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是具体负责人,健康教育教师和后勤工作人员要认真配合,积极做好具体工作。校长、分管领导与食堂工作人员签订了食堂安全、卫生责任书,将学校的卫生安全责任逐级分解,落实到具体岗位和具体人员。
(三)采取措施,加强预防,努力防止食物中毒事故的发生和传染病的流行,针对学校的实际,采取具体的预防措施,切实保障师生的身心健康。
1、按班级卫生工作要求及个人卫生的基本要求,班级坚持做好每天晨检工作,学校领导坚持每天安全排查,找出存在问题。
2、加强师生良好卫生习惯的养成与检查督促。要求保持教室、教师办公室、食堂的通风,增加教师、学生的户外活动,要求师生注意卫生,勤洗手。
3、加强消毒措施。食堂的炊具、餐具每天消毒;放学后,大力开展学校大环境的整治,做到卫生无死角。加强学校的卫生工作力度,将此项工作列为近期的重点工作来抓,抓措施、抓检查、抓成效,做到常抓不懈,警钟长鸣,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4、每天上午8点半组织全体幼儿做幼儿体操,每天保证幼儿有2个小时的户外活动时间,增加幼儿的运动量,增强幼儿的抵抗力,增强幼儿体质。
(四)、搞好幼儿的在园一日三餐(早餐、午餐、午点)的质量,保证幼儿每天有充足的营养补充,幼儿园园长和食品安全管理员每日同幼儿一同进餐,经常巡查,确保各项工作落实。
(五)、把好四个关,杜绝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
(1)把好采购、加工关:采购做好验收工作,加工做到烧熟煮透,做好食品留样工作。
(2)把好“消毒”关。所有用的餐具、用具都高温蒸汽消毒。
(3)把好“个人卫生”关。做到身体不适的职工不能进入食堂工作,从业人员必须取得健康证及经过食品卫生培训合格才能上岗,工作人员进入食堂必须做到“三白”。
(4)杜绝非工作人员进入厨房关,保证放毒现象发生。
(六)、落实索证索票制度:凡食堂采购的食品及原料,食品添加剂等相关产品都必须索要产品合格证等证照,并做好采购记录。
四、整改措施
为有效的控制幼儿园食物中毒事件发生,做好各类事故隐患监控,切实保障幼儿师生员工健康安全。我们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解决:
(1)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增强从业人员的食品卫生、安全意识。幼儿园卫生室、食堂要通过课堂教育、板报。知识讲座等多种形式加大教育力度,使食品卫生安全方面的知识深入人心,自觉抵制假冒、伪劣产品,维护自身健康。同时,也使食堂的工作人员自觉按照《食品卫生法》进行操作营业。
(2)加大购物的审验力度,杜绝不合格的食品流入幼儿园,加强食堂生产加工卫生监管,严格操作规程,加大从业人员工作质量的奖惩力度。
(3)全面停止使用一次行碗、筷和塑料袋,杜绝白色污染和食源性疾病的发生。
(4)落实各个清洗消毒环节,加强清洗消毒环节质量的验收检查;确保清洗消毒符合要求。
(5)厨房大门口加装了防蝇门帘和防鼠坎,正确重新安装了灭蝇灯,重新购置更换了仓库的储物架,降低了灰尘,苍蝇对食品的污染。
五、存在问题
一、领导重视,周密布署,明确责任,抓好落实。我校在接到省教育厅的文件后,校领导马上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如何贯彻落实的具体方案,并下发了《关于贯彻〈关于开展创建高等学校“文明食堂”和“文明宿舍”活动的通知〉的通知》中医大后字(XX)1号文件(附件一),文件要求由校学生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各项领导、组织、协调工作,由后勤处负责具体落实;后勤处立即召开专门会议,研究落实措施;各饮食服务单位认真自查自改;开展宣传活动,在全校学生中广泛宣传,形成良好的创建氛围等。在进行面上布置的同时,还做了一条特别规定,每天必须至少有一名校级领导到学生餐厅就餐,以便随时发现问题,及时给予指导,立即进行改进。
二、严把食品安全卫生关,确保无一例食物中毒。食品安全卫生工作是食堂工作的重中之重,为确保无一例食物中毒的发生,我们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
1.严格执行国家《食品卫生法》和省、市各级主管部门的要求和规定。
2.严格把好食品进货关,为使这一措施落到期实处,我们将学校各餐饮经营点的食品进货进行统一采购,并由后勤总服务公司的副总王良金同志负责(附件三:《关于下发〈__中医药大学后勤服务总公司采购供应实施方案〉的通知》[南中医大后总字(XX)9号])。
3.建全各类安全卫生制度以及进、出货招标、检查、验收、登记、签字制度。
4.建立群众监督机制,让大家共同把好食品安全卫生关,有一次一个同学进餐时发现青菜没有洗干净,她马上打电话给后勤处,后勤处立即派人到现场进行了严肃处理,并对该经营点进行了惩罚。这个同学很满意,并表示:你们一时疏忽,改进后我还到这里用餐。
三、努力搞好伙食质量,确保学生利益不受损害。我们在保证学生伙食质量的工作中作重做了以下几点:
1.认真按照教育厅的标准逐条进行对照检查和改进。
2.按照学校领导的要求,后勤处起草并下发了《__中医药大学饮食服务管理考核办法》[南中医大后字(XX)2号]文件(附件二),由后勤处定期不定期组织检查和考核,在考核中把食品、菜肴的价格、质量、数量作为重点,后勤处采取购买部分食品进行烹饪,制定出熟率标准,用单菜核算的办法严格控制利润率,确保学生利益不受损害。
3.由于食品价格的上涨,学校采取部分补贴的办法,以保证学生不因价格上涨而影响伙食质量。
4.为搞好伙食,学校还组织了“厨艺”比赛,并开展了“让我的风味留住你的嘴”的活动。
四、开展师生共建“文明食堂”的活动。在这方面我们做了以下几点:
1.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把与学生的联系形成一项制度,定期和不定期与学生伙管会、学生维权中心、学生代表进行座谈、沟通,听取意见,并做到期有反馈,有措施,有改进。
2.组织节日联谊活动,加强与各食堂联系和感情的沟通。
3.尽最大可能帮助贫困的学生完成学业,我们要求每个食堂必须提供5个以上的勤工俭学的岗位和资助10个以上贫困学生,以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安心学习。
五、我校食堂的自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础设施方面:
我校两个校区的餐厅环境优美,餐桌椅、空调、电梯、电视、防蝇等设施齐全,且整齐美观质量好,面积为21500平米(含约10500平米在XX年9月份启用),新食堂启用后人均面积可达2平米,炊具设备不锈钢化达85%强,且标记明显,有防毒防盗措施,已实现微机售饭菜和微机的管理,窗口机与就餐人数比为1:120。
(二)、伙食质量方面:
食堂的主副食品价格、质量、数量基本达到文件规定的要求,食品高、中、低档的搭配合理,食品供应的品种、低档食品的品种以及每天变换食品的品种已达到或超过规定的要求,主食品能全部自制,做到了定期公布市场原料价格和进行单菜核算。
(三)、安全卫生方面:
各食堂都能严格执行国家的《食品卫生法》,有卫生许可证、动物防疫合格证,有各项卫生安全制度和措施,并做到了有检查、有记录,有突出事件的应急措施,工作人员能自觉按要求上岗和操作,其它各项卫生措施和规定能落实到位。:
(四)、服务质量方面:
员工按要求持证上岗,热情服务,文明用语,服务制度承诺上墙,做到服务程序化、操作规范化,师生能文明就餐,就餐者的满意率达82%。
(五)、内部管理方面:
学校与各食堂的承包合同规范,任务明确。各项制度建全,采购统一规范,监督机制建全,监控有力,内部管理规范,有计划,有总结,进出货手续齐全,帐册相符,管理实现了微机化,各工作人员有一定思想素质和业务水平,等级厨师或高工人员达到占红、白案人员1/4之一以上标准。
(六)、文明共建方面:
一、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
(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预防为主、科学监管和依法治理的工作方针,紧紧围绕我县农村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突出问题,深入开展农村餐饮服务环节的综合整治,严厉打击农村餐饮服务无证经营,故意采购和使用假冒伪劣、过期变质食品及食品原料,食品非法添加和滥用食品添加剂等违法违规行为,有效规范农村餐饮服务经营秩序,切实维护广大农村消费者身体健康和饮食安全。
(二)工作目标。以农村中小学食堂和学校周边餐饮服务单位为重点,开展农村餐饮安全综合整治工作。通过综合整治,进一步明确工作目标和监管责任,完善监管措施,落实农村餐饮服务单位主体责任。2012年年底前在餐饮服务环节实现以下监管目标:实现我县农村中小学食堂餐饮服务许可证持证率达到100%,农村中小学食堂餐饮安全公开承诺率达到100%,中小学食堂落实索证索票制度率达到100%,农村其他餐饮服务单位许可证持证率达到98%以上。
二、整治重点与工作措施
(一)加强重点环节、重点单位的综合整治。
1、强化许可管理。严格餐饮服务许可条件和程序,将许可审核与执法检查有机结合起来,严厉查处无证经营、超期限经营和超范围经营行为。要对申报材料和经营现场进行严格审查,对符合要求的在规定的时间内核发餐饮服务许可证,对农村学校食堂进行全面检查,对照餐饮服务许可标准,将原食品卫生许可证逐一换发为餐饮服务许可证,对不具备许可条件的坚决不予发证。对在检查中发现虽持有有效许可证但现实条件不能达到许可标准的,要责令限期整改,拒不整改或整改不到位的,要依法吊销、撤销或注销许可证。
2、严格索证索票。进一步落实农村中小学食堂和学校周边餐饮服务单位食品原辅料、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进货查验、索证索票制度,强化食品追根溯源,重点检查进货台账、供货商资质、产品合格证、检验报告和证明文件。严厉查处采购使用病死或者死因不明的畜禽及其制品、劣质食用油或“地沟油”、问题乳制品、来源不明的酒水饮料等违法违规行为,加大对采购、保管、使用食品添加剂的监督检查,严格落实“五专五查”要求,严防不合格食品流入农村餐饮服务环节。
(二)加强农村中小学食堂的监督管理
1、进一步落实对学校食堂的管理责任。督促农村中小学制定完善学校餐饮安全管理制度,要求农村中小学校长签订学校食堂《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承诺书》,并在食堂醒目位置张贴。建立学校校长、分管校长、食堂负责人、食堂餐饮安全管理员四级责任体系,落实校长是学校餐饮安全第一责任人的责任。
2、逐步提高完善学校食堂的基本设施条件。督促学校落实食堂餐饮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对农村中小学食堂的检查指导,着力改善学校食堂软硬件条件,坚决杜绝假冒伪劣、过期或“三无”食品进入学校,全面提高农村中小学餐饮安全保障水平。
3、实施食堂定期监督检查制度。把农村中小学食堂作为日常监管工作的重点,定期对农村中小学食堂进行监督检查,对不符合餐饮安全基本条件的,限期整改,直至吊销餐饮服务许可证,并向当地教育部门通报;建立农村中小学食堂餐饮安全信用档案,将农村中小学食堂全部纳入省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管信用网管理。
(三)加强农村餐饮服务单位监督管理。
1、坚持监管与服务并重,指导农村餐饮服务单位建立、健全和落实餐饮安全管理制度,做好从业人员健康检查工作,规范餐饮经营行为。
2、加大从业人员法律法规和业务知识培训力度,开展农村餐饮服务单位餐饮安全管理人员和农村中小学食堂从业人员集中培训,提高农村餐饮服务单位餐饮安全知识和规范操作能力。
3、加大农村餐饮服务单位基本卫生状况整治力度,做到场所环境干燥卫生,上下水通畅,加工设施设备与用具保持清洁、存放整齐。
4、加大无证经营和违法添加行为打击力度,对故意采购和使用假冒伪劣、过期变质食品及食品原料的,要加大处罚力度,涉嫌犯罪的要及时移送公安机关处理。
三、实施步骤
(一)动员部署阶段(8月26日-9月5日)。根据上级统一部署,密切结合本县实际,制定专项整治工作方案,统一思想、全体动员、精心准备、认真落实,确保整治工作科学展开、有序推进。
(二)检查整治阶段(9月6日-11月30日)。各科室、各单位按照职责分工,开展对农村餐饮经营单位的宣传教育,督促各类餐饮经营单位切实履行主体责任,认真搞好自查自纠;集中力量,对农村中小学食堂和学校周边餐饮服务单位进行拉网式检查,摸清餐饮经营底数,建立农村中小学食堂餐饮安全信用档案;对监督检查中发现的问题,逐一提出整改意见,督促限期进行整改;对监督检查中发现的违法违规行为,严格依法进行查处。按照标本兼治、重在治本的原则,着力加强农村餐饮安全监管制度建设、完善监管体制机制、强化政策保障措施,探索建立农村餐饮安全监管的长效机制。
(三)整改备查阶段(12月1日-12月20日)。对专项整治工作各个环节进行认真自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整改,查漏补缺,不断总结经验,完善监管措施,严防工作流于形式和走过场,确保综合整治工作取得实效,积极迎接上级的监督检查。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确保整治到位。要充分认识农村餐饮安全专项整治工作的重要性,站在政治的高度上,以切实保障民生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将农村餐饮安全工作纳入今年下半年重要工作日程,成立由局主要负责人任组长,班子其他成员任副组长,各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完善政策措施,狠抓任务落实。
(二)细化任务目标,落实工作责任。各科室、各单位要根据自身职能,明确各自责任分工,分片包干,责任到人,确保各项整治措施落实到位;对农村中小学食堂以及周边餐饮服务单位进行拉网式排查,严厉打击农村餐饮服务无证经营,故意采购和使用假冒伪劣、过期变质食品及食品原料,农村食品非法添加和滥用食品添加剂等违法违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