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作文网

培训考核分析(收集3篇)

时间: 2025-09-28 栏目:实用范文

培训考核分析范文篇1

TWI项目管理的目标描述

TWI项目管理的理念或策略

TWI项目精益化管理强调“以终为始”“慎终如始”的理念,即在需求明确、方案策划时要系统性考虑培训目标与实现的可行性,强调从实际出发;在培训实施过程中将工作指导培训、工作方法培训、工作关系培训分解细化,渗透到工作中;在培训评估与总结过程中,要围绕项目目标和实际工作进行再分析,提出新的目标,形成循环。最终,将TWI项目精益化管理作为一种深刻的培训文化,长期加以实践,充分挖掘和发挥它的潜能。

TWI项目管理的范围和目标

范围:适用于所有现场培训项目,包括常规性岗位练兵、专项技能培训、应急事故处理培训、技能竞赛集中培训等。

目标:清晰项目目标,加强培训项目精益化管理,确保目标在实施过程得到落实,提高培训有效性和满意度。

TWI项目精益化管理的主要做法

基本流程

(1)每年2月前,按照国网公司统一格式,下达项目计划。

(2)在项目实施前2-3月,结合学员需求、公司发展要求、主办部门意见三方面,进行项目目标分析与要素确认。

(3)项目实施前1-2月,进行项目方案策划。

(4)项目实施前1月,由人资部主任或培训专责或主办部门负责人、专责进行项目方案审核。

(5)项目实施前20天-30天,下达项目实施计划。

(6)项目实施前15-30天,导师做好与学员的沟通,了解需求,做好教学备课,配合培训中心做好培训现场准备工作。

(7)项目实施前3-15天,学员做好培训前期准备工作,知晓培训时间、地点、内容与目标。

(8)项目实施前3-30天,培训中心、实训基地做好培训前期准备工作。

(9)项目实施前1-4天,项目实施前确认、演练。

(10)培训项目实施:工作指导培训(JI),导师指导学员如何正确地、安全的、尽责的开展工作,使学员能够快速地掌握工作要领。培训以导师为主,培训中心配合组织实施,控制好培训质量和效果。工作方法培训(JM),导师通过改善工作方法,教导学员通过利用现有人力、工具、材料,在更少的时间内,高质量、高效率的完成工作。培训项目实施:工作关系培训(JR),导师掌控学员情绪,以良好的师生关系完成培训任务。

(11)培训结束当天-3周内,办理培训项目结束评估、总结与费用结算手续。

(12)培训结束当天-2个月内,做好项目费用结算ERP系统流转完毕。

(13)培训结束后做好重点培训项目三级评估,撰写培训项目三级评估报告。

关键流程说明

(1)项目目标分析――分析培训需求,建构VISA目标

TWI项目目标分析基于培训需求调研报告,培训中心分别对培训对象、培训对象的直属上级、以及上级的上级进行项目需求调研。调研内容一要根据企业发展战略,企业当前重点工作和工作需求;二要研究、分析业务分管领导对该领域绩效提升的要求;三是掌握技能岗位员工当前能力与企业需要之间的差距。只有基于对培训需求透彻的分析,才会制定出贴合工作实际的VISA目标。

我们认为好的项目目标,应该达成以下效果,简称为VISA目标:

V――开阔视野

I――更新知识

S――提升技能

A――调整思维、促使行动

即在项目目标落地时,要清楚,开阔学员哪方面的视野、学到哪些新的知识、提升哪些方面的技能、调整怎么样的思维、如何使他们在今后能够有所行动,学有所用。

(2)项目方案策划――以精益化管理的总策划思路,紧密关联培训效果的三个三分之一。

项目方案策划是一个项目计划工作,要对项目的范围进行说明,也是项目质量得以保证的重要因素。经过实践我们总结出影响培训效果的三个要素,既关联培训效果的三个三分之一。

表关联培训效果的三个三分之一

第一个三分之一:好的导师,是培训的关键第二个三分之一:培训组织有效第三个三分之一:培训管理规范,培训服务周到

1)策划方案中能将培训目标分解到各门课程和各项训练上,即所有目标均须有相应的课程和操作任务来承担,目标可以重复分配,但不能有漏洞。1)培训开始要有开班典礼、领导讲话环节。开班典礼营造培训氛围,学员了解此项培训在工作中的重要性,能更好融入、投入到项目当中。1)自主管理、职责分明。培训班设立班委,职责分工不同,进行自主管理,接受导师统一领导。

2)选择敬业、负责、理论和实践能力强、有一定表达能力,熟悉该领域专业的导师。敬业负责的导师能根据学员情况精心准备。2)培训中期要书面张贴阶段性成绩测试结果,而张贴效果起到看板作用,提升培训效果与学习氛围。2)纪律严明、执行严肃。培训班要取得好效果需要有严明的纪律,而在执行过程要保持其严肃性。

3)导师的工作态度、工作方法、现场经验、工作要求对学员学习有很大的指导作用。3)培训结束要有结业典礼或总结环节。总结环节一方面让学员代表谈收获,另一方面体现了组织者对学员的关注、鼓励。3)管理有序、服务周到。培训组织应有序实施,流程控制到位。培训服务到位,对于学员反馈的后勤、学习等问题,落实后回复学员。

(3)培训中心、实训基地做好培训前期准备工作――“四个到位不可少”

前期准备工作是非常细致的工作,也是项目实施的开端,在这项工作当中,要做到“四个到位不可少”:计划分解到位不可少:各方沟通到位不可少:文档物品到位不可少:日程检查到位不可少。

(4)培训项目实施

1)工作指导培训(JI)。导师要做好工作指导培训准备,导师分步骤做好工做指导培训。步骤一:安排团队成员;步骤二:介绍操作,导师耐心讲述、解释和说明每一个重要的操作步骤,做第二遍以强调关键点,并能回答学员疑问;步骤三:尝试演示,让学员尝试完成操作并纠正其错误;学员再次操作时,向导师说明重要步骤及自己的理解;步骤四:跟进,让学员独立完成任务,并反复训练,导师应经常进行检查并提问。阶段性训练后,组织考试测验与评比。

2)工作方法培训(JM)。工作方法改善是工作创新的亮点所在,是工作效率提高的关键。如何改善工作方法,在导师指导下,分四步:分解工作;对每一个细节进行提问;开发新方法;应用新方法。向导师提交新方法提议,训练过程中在安全、工艺、质量、数量和成本等方面取得数据支持,并将新方法付诸工作实践。

3)工作关系培训(JR)。员工与企业良好的工作关系能促使员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工作态度,实现与企业的共同发展。如何才能使员工“由于愿意工作”而进行工作?从现场培训角度,分四个方面说明建立良好工作关系的基础。让每个学员知道自身工作进展情况,导师要乐意指出学员工作改进的方法,让他知道导师及公司对他的期望;适当给予表扬,导师应能发现学员的不寻常表现,并在事情保持热度时表扬学员,给予其信心和鼓励;充分利用和发挥每个人的能力,挖掘学员没有被利用的能力,绝不阻止个人的发展;由导师向学员传递企业文化,如导师应告知学员电力企业发展方向,体制变革本质及目标,并与学员一起工作接受变革,传递正能量等。

确保流程正常运行的人力资源保证

(1)组织机构

要确保流程得到正常运行,需建立四级培训责任体系,即人力资源部、培训中心、实训基地、参训部门。

(2)各部门主要职责

1)人力资源部为TWI项目精益化管理的责任部门,负责培训项目计划的制定、审核与组织实施,负责培训期间的监督、检查、考核管理。

2)培训中心负责培训项目计划的具体组织与实施,包括项目分析、培训安排,导师选聘、培训场地、实施培训、三级评估,负责培训的总结鉴定并上报人力资源部。

3)实训基地按照培训中心下达的培训方案具体组织实施,落实导师、培训场地、安排学员食宿、考勤等。

4)参训部门按项目培训计划,负责安排参训学员,并做好学员外出学习期间的工作安排,配合开展评估评价。

保证流程正常运行的专业管理的绩效考核与控制

(1)绩效评价指标与考核管理,公司成立以分管副总经理为组长,人力资源部、培训中心主要负责人、专责人为成员的绩效考核管理小组,负责对培训项目全周期培训情况进行绩效考核。

(2)人力资源部对培训项目各环节进行监督检查,在培训期间,可通过向学员、导师发放调查问卷、考试考核等形式,对集中培训情况进行考评;培训结束后,可通过对学员所在单位对学员进行现场跟进、跟踪调查、抽查考试等进行调查。绩效考核结果报绩效考核管理小组,人力资源部将评价结果纳入公司业绩考核。

评估与改进

评估方法

(1)评估目的

培训效果的评估,是指在培训项目实施之后,采用一定的形式,把培训的效果用定性或者定量的方式表示出来。良好的培训评估体系是在工作分析、岗位说明、绩效标准和管理以及培训要素之间的流程管理,这种流程管理的核心,就是通过培训不断提高业绩,并在提高业绩的基础上,逐渐提高绩效标准,进而使TWI项目精益化管理工作进入良性循环,真正服务于企业的发展。

(2)评估内容和范围

1)问卷调查:向学员发放问卷调查表,了解培训后总体反应和感受情况,了解培训项目的设置是否合适,了解培训导师的培训情况,培训中心组织情况。

2)通过现场考问和考试考核,确定学员受训后的行为变化,以判断所学知识、技能、态度对工作的影响。

3)评估范围包括授课导师、培训中心、学员所在单位、学员。

(3)评估项目和标准,评估项目主要包括:

1)授课导师:主要有学员满意度、培训效果分析、任务完成情况、培训教学改革情况等。

2)学员:学员遵守纪律、完成任务、考试考核、团结协作等情况,以及实训基地、授课导师和其他学员的调查。

3)培训中心:主要有学员满意度、培训效果分析、计划执行情况、认真负责态度。

问卷调查,评估标准要达到所有问卷人95%以上。

(4)评估方法

评估方法主要包括问卷调查法、类比法和绩效考核法,通过问卷调查法和实施培训前后对比,了解培训的效果和质量。通过绩效考核法,掌握培训的实效,掌握实训基地、授课导师的负责态度和工作效率,提高培训质量和培训效果。

改进方向或对策

(1)加大教育培训投入,特别是要加强实训基地建设投入,全面整合优化县公司培训资源,建设高标准的实训基地。

培训考核分析范文篇2

[关键词]OSCE考核;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满意度

[中图分类号]R197.3[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673-9701(2017)15-0122-03

[Abstract]ObjectiveToexploretheroleofobjectivestructuralclinicalexamination(OSCE)inresidentphysicianstandardizedtraining.MethodsAtotalof56residentphysicianswhoreceivedstandardizedtraininginourhospitalfromOctober2015toOctober2016wereenrolledbyretrospectiveanalysis.AllresidentsweregivenOSCEassessment.TheOSCEscoresoftheresidentphysiciansatdifferentsitesbeforeandafterthetraining,theresidentphysician'sidentityandthesatisfactionoftheresidentwereevaluatedsynthetically.ResultsTheOSCEscoresoftheresidentphysicianinthehistoryacquisition,medicalrecordwriting,basicoperatingskills,etc.aftertheapplicationofOSCEassessmentinstandardizedtrainingweresignificantlybetterthanthethosebeforetheapplicationofOSCEassessment(P

[Keywords]OSCEassessment;Residentphysician;Standardizedtraining;Satisfaction

作榱俅仓幸恢制拦酪绞α俅布寄艿姆椒ǎOSCE在多个国家及地区均被广泛应用,其强调对住院医师临床操作技能的培养,要求考核方式能够满足社会发展及人才培训的需求,是培养高素质临床医师的重要途径[1-3]。近年来,我院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引进了OSCE考核模式,为探讨其临床作用,研究选取我院56例接受规范化培训的住院医师进行综合分析,并对研究结果进行相应总结。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选取2015年10月~2016年10月在我院接受规范化培训的56例住院医师作为研究对象,自2016年2月应用OSCE考核,其中男31例,女25例,年龄23~30岁,平均(26.32±1.63)岁,其中内科21例(37.5%),外科20例(35.7%),儿科15例(26.8%)。56例住院医师中研究生20例(35.7%),本科生36例(64.3%)。此次研究经过医学伦理会的支持,所有住院医师均自愿参与本次研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方法

首先,建立OSCE标准化站点,并严格按照其流程进行实施,由专业临床教师对住院医师的病史采集、查体、病例分析及基本操作技能等临床能力进行考核、评估,主要包括5个站点。(1)第1站。主要考核住院医师的病史采集及查体能力,一般为20min,将SP作为考核模拟就诊患者,由住院医师担任诊治医师,主要包括问诊与查体两个方面,观察住院医师的沟通能力。(2)第2站。病历书写能力,以15min为宜,主要内容有患者的基本特点、诊断依据、疾病分型以及诊治计划等。(3)第3站。主要考察的是住院医师的基本操作技能,采用模拟教具,考核住院医师的心肺复苏术、腰椎穿刺术等操作能力以及外科o菌操作能力,严格按照评分标准对住院医师予以评分。(4)第4站。考核的是住院医师对诊断及检查结果的判读能力,时间为30min,该项考核在计算机上进行,要求住院医师根据提供的影像学检查结果、心电图等作出判断与临床诊断。(5)第5站。考核住院医师的病历分析能力,考官提前准备病历,要求住院医师对病历作出详细分析,考察其临床思维能力。另外,对住院医师进行问卷调查,探讨住院医师对OSCE考核的认可度及满意度。

1.3评价指标

对培训前后不同站点住院医师的OSCE得分、住院医师的认可程度以及住院医师的满意度进行综合评价。OSCE得分:共包含病史采集(20分)、病历书写(15分)、基本操作技能(15分)、辅助检查结果判读(30分)以及病例分析(20分)5个站点,共计100分。认可程度:为所有住院医师发放调查问卷,分析住院医师对OSCE考核的认可程度。满意度:住院医师满意度=十分满意率+基本满意度[4]。十分满意:住院医师对OSCE考核十分认同,认为其能够提升自身临床操作技能,可广泛推广;基本满意:住院医师对OSCE考核基本认同,部分存在疑虑,认为需要改进;不满意:住院医师对OSCE考核在规划化培训中的应用效果并不认同,认为其不能够提升自身临床技能。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t检验,P

2结果

2.1OSCE考核应用前后住院医师各站点得分比较

在规范化培训中应用OSCE考核后,可以发现住院医师在病史采集、病历书写、基本操作技能等站点的OSCE得分显著优于OSCE考核应用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OSCE考核应用前后住院医师认可程度比较

OSCE考核后,住院医师对OSCE考核的认可度显著优于应用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3OSCE考核应用前后住院医师满意度比较

通过对OSCE考核应用前后住院医师满意度分析,结果显示应用后满意度显著优于应用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OSCE是评价住院医师临床技能的重要手段,其以高度客观性、真实性、公平性等特点在临住院医师能力评估方面得到了广泛地应用。OSCE评估涉及到住院医师的思维能力、基本技能与操作以及医患沟通等多个方面[5-6],培训考核能够检验出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师资、教学、管理等方面的情况,在现代住院医师培训过程中应重视OSCE考核,认真学习先进经验,用好OSCE等科学的工具实施考核,推动教学方法的完善与改进。OSCE考核评分均经过专家的验证,结合住院医师的表现作出客观、合理的评价;在考核内容方面能够将临床场景生动、真实的再现,考察住院医师的医患沟通及临床操作技能,体现出规范化培训的效果[7-10]。考核成绩与住院医师档案同步,实现了信息化、智能化管理[11]。心电图考站采取人机对话形式随机抽题在线考核[12-13],其余考站由考官应用IPAD为学员现场抽题在线评分,根据考核标准自动生成考核成绩,考官对住院医师在考核中出现的问题及时指导纠正,将实践教学融入考核过程中,使住院医师的临床技能得到有效提升[14-15]。OSCE考核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能够为住院医师实施系统化培训指明方向,其贯穿了从病史采集、病历书写再到病例分析的全程,能够提升住院医师在各个环节的临床技能,通过OSCE评分使住院医师认识到自己在临床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并给予具有针对性的改进,强化临床操作与实践技能,提高住院医师综合素质。经过OSCE考核的应用,住院医师对OSCE的认可度及满意度大大提升。此次研究对我院56例住院医师进行规范化培训,结果显示绝大部分住院医师已经熟练掌握了临床操作技能,能够对多发病、常见病进行熟练诊疗,对患者进行问诊、判读检查结果等。经过OSCE考核,住院医师在病史采集、病历书写、基本操作技能等站点的OSCE得分显著优于OSCE考核应用前(P

综上所述,在规范化培训中心实施OSCE考核,能够反映出规范化培训的效果,提升住院医师的临床操作技能,提高住院医师综合素质,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任佳,吴泽全,赖雁,等.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在住院医师“三基”培训考核中的运用[J].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2011,10(7):803-805.

[2]张晟瑜,叶葳,郑威扬,等.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分层管理作用初探[J].基础医学与临床,2015,35(9):1299-1302.

[3]刘瑶,张向杰,潘志刚,等.全科医生规范化培训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中考官对标准化病人的评价分析[J].中华全科医师杂志,2015,14(4):246-249.

[4]余雪丰,陈俊国,张翼.区域性中心医院住院医师急救技能规范化培训的效果分析[J].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2011,10(10):1275-1277.

[5]李晓虹,周方.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在北京市精神科住院医师临床技能考核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导报,2014,11(27):166-169.

[6]陈慧,连石.客观结构性临床考核在皮肤性病学住院医师临床技能考核中的应用[J].实用皮肤病学杂志,2015,8(6):457-458.

[7]朱滨海,吴畏,陈园园.江苏省妇产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结业考核中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的实施与评价[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14,34(5):788-792.

[8]姜悦,王晓岩,马力.探讨莱斯特评估套件在全科住院医师全科思维培养中的作用[J].中国现代医生,2016,54(10):132-134.

[9]李慧,彭明辉,傅士杰,等.上海市规范化培训全科医生社区卫生服务能力评估研究[J].中华全科医杂志,2016,15(9):672-676.

[10]吴奇云,冯世萍,朱月琴,等.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在助产士规范化培训实践技能考试中的应用效果[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7,23(1):21-24.

[11]张伟英,倪逸倩.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在专科护士培训效果评价中的应用现状[J].护理杂志,2016,33(13):44-46.

[12]陆媛,于德华,张斌,等.PBL教学模式在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实践应用[J].中国全科医学,2014,17(16):1880-1883.

[13]丁志良,方建新,赵齐,等.基于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的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临床技能结业考核及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2015,18(13):1552-1554.

培训考核分析范文篇3

关键词:持证、培训、探讨、实践

中图分类号:C975文献标识码:A

技能人员持证培训考试的描述

1.1技能人员持证培训考试的目的

依托公司培训中心,以提高职业素养和职业技能为核心,加强生产技能人员培训项目开发,大力开展以实际演练为重点的技能实训,推动技能人员培训由“重理论、重证书”向“重技能、重效果”转变,有效提高生产一线技能人才的技能水平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断提升生产技能人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1.2企业对技能人员现场培训的要求

培训是提高公司员工素质的主要途径,对一线的生产技能人员进行现场培训又是企业培训工作的重点。生产技能人员培训的目的在于促进生产、营销一线人员实操技能水平的提升以及对标准作业流程的履行能力的提高。针对生产技能人员的工作特点,以课堂教学为主的传统培训方式已不能满足员工及企业对培训的要求,“现场讲解、现场演示、现场实操、现场考评”、“在讲解中理解、在演示中学习、在实操中消化、在考评中掌握”成为了现代培训模式的组成部分。

1.3技能人员持证上岗培训实施周期

为进一步促进技能人员队伍建设,实现公司人力资源优化配置,以技能人员能力建设为核心,以大力开展技能人员培训为手段,建立技能人员持证上岗制度,统一规范公司技能人员安全和业务的培训与考评。技能人员持证上培训常态实施周期为3年,即:技能人员持证后每3年为一个培训、考试、核证期。

1.4技能人员持证上岗培训的范围

技能人员指公司主业和集体企业中从事变电运行与检修、输配电线路运行与检修、电力调度与通信、电力营销、电力工程施工、路灯建设与运维等生产工作的技能人员。

二、技能人员持证上岗培训的实施

2.1现有的培训方式

技能人员的培训历来都是公司各级领导关注的重点项目,公司近几年来的培训计划及实施情况的数据显示,技能人员的培训项目及人员数量在每年的培训工作中占的比例是最大的。除了课堂教学培训、现场培训以外,公司还开展了岗位练兵、技能竞赛等多种方式来巩固检验技能培训的效果。

2.2现有培训方式存在的问题

1)课堂教学培训主要采取老师讲、学生听的模式,虽然在近年开始随着多媒体在教学中的广泛应用,课堂教学的方式也在不断的更新进步,但总的来说还是以老师授课为主,对学员的接受程度以及培训后的效果追踪关注较少,可以说培训流程到下课就基本结束了。

2)岗位练兵和技能竞赛主要是采取竞赛的模式,对某一个具体的工作项目进行工作流程及完成水平的测试。竞赛可以对培训效果进行一个检验,从而促进培训。竞赛的不足则在于由于竞赛的项目针对性非常强,往往只是一个工种所需掌握的技能里很具体的一项,所以对技能培训的整体性不强。

2.3技能人员持证上岗培训的具体实施

通过对现有的培训方式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我们期望能够在现有的培训方式上有所创新,从而使公司的培训能取得满意的效果。技能人员持证上岗培训工作的开展,正是在这样的思路指导下开始的。

2.3.1培训需求调查分析

1)培训需求调查的方法

培训需求分析是实施培训闭环管理流程的前提。不进行培训需求分析的培

训是盲目的培训,往往达不到预期的培训效果。由于培训需求调查分析是整个流程中的第一个环节,是办好培训的基础性工作,所以技能人员持证上岗培训需求调查得到了公司分管领导、人力资源部、培训中心及相关专业部室的高度参与。培训需求调查的方法有很多种,本次培训采取座谈法进行培训需求调查模底。

2)培训需求分析

培训需求分析从层次上来划分,可分为三个层面:组织层面分析、职务层面分析和员工个人层面分析(见图1)。

图1是培训需求分析流程图:

a)组织分析

按照公司统计报表显示,各岗位人员分布为:输电运检主要包括线路巡视检修、电缆工、带电检修类约221人;变电生产主要包括变电运行和变电检修类专业约940人;电力营销类约1421人;配电生产类约614人;电力调度及通信类约181人;农网配电与营业类约471人;集体企业主要生产岗位约1138人,合计约4994人。人员分布如表1:

b)职务分析:

根据技能人员所在岗位工作特性进行分析。技能人员是处于公司生产、营销一线岗位的员工,他们的工作特性就是要会做事、能做事、愿意做事。那么针对技能人员进行的培训,就要以能掌握具体的工作技能为主要目标。

c)员工个人分析

对员工个人层面的分析主要从以下两个维度进行:员工所具备的知识和技能;员工个人的态度和职业素养。在明确了个人岗位的任职资格要求后,应找出员工目前状态和应有状态之间的差距,从而确定培训需求。

2.3.2制定培训计划

1)培训周期

技能人员持证上岗培训首轮实施周期为3年,即:2011-2013年。该阶段在公司系统全面建立各技能岗位持证上岗的培训、考试、取证制度,并完成主业和集体企业的全体技能人员首轮持证上岗。

2)培训类别

通过调查分析讨论,我们讲公司系统内所有的技能人员分为了六大专业,32个工种。即电力调度通信、变电运行与检修、输电运行与检修、电力营销、电力工程施工、路灯建设与维护六大类。

3)培训计划及实施安排

培训以基层单位组织自培为主,各岗位技能人员培训由公司统一安排。培训教材使用国网公司生产技能人员职业能力培养专用教材,考试考核题库由公司人力资源部会同有关部室研究制定并统一下发。公司培训中心按照下表时间结点安排专业考试考评工作,安全考试由安监部统一安排。业务考试考评由专业知识考试和实操考核两项组成。

2.3.3培训考核方式

技能人员持证上岗培训考核考评由三部分组成:行业取证审核、业务及安全培训、业务及安全考试考评。

1)行业取证审核:人力资源部统一审核岗位行业取证,主要审核内容按照岗位要求,审核技能鉴定等级和专业技术资格。

2)业务及安全培训:人资部将会同专业部室拟定并下发各相关专业的业务知识、安全知识题库,题库下发后,即为各专业培训阶段。培训实施方式分为公司层面集中办班培训和基层单位依据题库和国网公司生产技能人员职业能力培养专用教材进行自培两种。

3)业务及安全考试考评:业务考试考评分应知和应会两部分。人资部、培训中心会同各相关部室,按照持证上岗培训的具体实施安排,分步实施业务技能考试考评。参加公司集中培训的员工,在培训班结束直接进行考试考评;参加基层单位自培的,由公司下发考试考评通知,相关部室依据题库出题,基层单位分批次报参考名单,并按时组织员工到培训中心,参加业务技能的应知、应会考试考评。安全考试由安监部负责每年组织各专业进行考试。

2.3.5岗位资格的认证

公司人力资源部依据技能人员的行业取证、安全培训与考评、业务培训与考评情况,对其进行岗位资格认证,认证合格者颁发《岗位资格证》。《岗位资格证》包含以下信息:持证人基本信息、行业取证信息、安全培训考评信息、业务培训考评信息。

首轮持证上岗工作完成后,公司技能人员必须取得《岗位资格证》方可上岗。《岗位资格证》有效期为三年,到期应再次进行持证上岗认证。

三、技能人员持证上岗培训的保证措施

3.1制度体系的保障

为了使公司技能人员持证上岗培训工作能够顺利的开展,公司制定了相应的管理制度。如《武汉供电公司技能人员持证上岗管理办法》、《技能人员持证上岗实施方案》。

3.2组织体系保障

公司各部门、各基层单位加强现场作业的技能作业人员持证上岗的监督检查,确保上岗人员全部持证。公司人力资源部每年会同相关部门对技能人员培训工作进行效果评估,将各基层单位持证上岗率纳入年度业绩考核。

3.3教材体系保障

为了能使公司技能人员能更好更快的达到《武汉供电公司技能人员持证上岗管理办法》的要求,培训中心在公司人资部及相关部室的帮助配合下,编写《武汉供电公司技能人员持证上岗考核题库》系列丛书(以下简称《题库》)。《题库》共有六本分册,分别是输电线路运行与检修分册、变电运行与检修分册、配电线路运行与检修分册、电力调度与通信分册、电力营销分册、电力工程施工分册、路灯建设与运维分册。除了编写《题库》,我们还按照各基层单位所报技能人员的种类和数量印刷并发放了《题库》,确保公司每位在岗技能人员人手一册。

3.4培训设施保障

为配合公司技能人员持证上岗培训的顺利开展,培训中心对现有的实训室以及基地进行了改造升级,如电能计量仿真实训室、抄核收仿真实训室、继电保护实训室、变电仿真实训室、配网实训基地。确保各实训室能满足技能人员持证上岗培训的需求。

四、评估与改进

4.1实施后取得的成效

1)2011年按照公司技能人员持证上岗培训计划,将公司系统内364名班组长分10批送往山东国网技术学院进行为期一周的班组长管理培训,不仅提高了班组长的管理水平,还让班组长们就专业技能有了相互交流的契机。2011年还完成了变电运行与检修类“工作负责人、工作签发人、工作、安全员”四种人共计369人的持证上岗培训。

2)2012年按照公司技能人员持证上岗培训计划,完成调度信息通信专业214人、变电检修专业185人、输电线路126人、配电线路794人、电力电缆42人、带电作业48人、装表接电127人的培训考核考评。

3)2013年,截至目前为止,完成培训用电检查356人、营销稽查86人、装表接电44人、电能表修校76人、电力负荷控制16人、变电一次安装45人、变电二次安装55人、电缆安装56人、送电线路架设118人的培训考核考评。并完成了第一次补考,包含5个工种共35人。

    【实用范文】栏目
  • 上一篇:初中美术德育工作计划(收集3篇)
  • 下一篇:培训考核分析总结(收集3篇)
  •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相关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