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隐记得《青春》中的一段歌词:“继续行走,继续行走。”青春于此时的我,不过撩起了未来的一角,却勾起了我久久的感慨。这些时间里,我们在成长中得到什么,又失去了什么,永远是一笔算不清的愁账。但时光并不计较,它仍用那笃定的节奏,将每一刻分割在那细碎的光阴中。
骄阳当空的正午,我走在公园边的人行道上,倾泄的阳光被路两旁的树影裁割成了跳动的光晕,仿佛斑驳一地的银河。心烦着尚未完成的作业与功课的预习,眉间深锁着,我心中是一阵说不出的乏闷,脚步颓然,一切盈动的美景在我眼前皆是徒劳。“妈妈,我要棉花糖!”——一个稚嫩的犹如天籁的童音乍现在我的世界里,清脆的嗓音与绵软的语气令我停了脚步。“不行,棉花糖里有色素,对身体不好,还会让你蛀牙。”小女孩妈妈严肃的语气里带着温柔的无奈,亲切又熟悉。“我不管嘛,我就是想吃!”小女孩天真而俏皮的耍赖和小心翼翼的乞求,与妇女温和的劝导声交织成一柄柔软的利刃,一寸寸割开我坚硬的心房,涌出那些久违了的温软香甜,如同丝滑而炙热的巧克力,从那个破碎的角落里汩汩流淌出来。我忍不住回头张望,棉花糖车边的小女孩扬起稚气未脱的脸颊,清澈的瞳仁中流转着属于那个年纪的纯真与质朴,仿佛潺潺轻淌的林间小溪,清浅莞尔在清新的碧色中,柔弱的小手扯着妈妈的衣角,扑闪着一双大眼睛望向小贩手中蓬松的棉花糖。那双小鹿般湿润而动人的眸子,刹那惊艳了我的视线。
几年前的自己,也曾在这样一个棉花糖车前,细声软语地乞求着,眼中闪烁着同样纯粹而干净的纯真,嘴角同样牵起同一弧度的美好,扯着妈妈的衣襟驻足在路旁,听着妈妈几分严厉又几分无奈的拒绝,却执著地不肯放弃,眼中仿佛植着整片澄空,瞳孔如凝聚了千缕光芒般熠熠闪烁,心中疑惑着大人为什么不懂得糖的甜蜜诱人。同样的树影遍地,阳光斑驳。同样的童真美好与记忆中的那番所言所闻意外地重叠,吻合,一切都恍如昨天,犹可见痕。但我知道,我早已不属于那个烂漫年代,而那时的干净而清澈的笑容亦早已离我远去。在光阴流淌中,远远被风吹散、细碎的碎片被记忆拾去,埋葬在心中那隅不易察觉的角落,一睡多年。
时光匆匆,细沙般从指隙被风拂成一帘薄幕,愈是想要紧握,愈是飞逝散落。我们都曾有过那一段难得的单纯真挚,那时的我们艳羡着成长,艳羡着长大的凛凛威风,那时的我们拥有最无忧无虑的童年,于是,不懂得也不知道去珍惜。当童真遇上了成长,成长了的我们拥有了小时候所艳羡的一切,却再也回不到那逝去的流年。长大后的自己才懂得,成长并非那般美好,就像山间的清泉,不管在盛夏多么清爽,到了冬季仍是刺骨的冰凉。我们的童年,被碎碎的光阴,分割成了一片片光韵犹存的片断,虽是光华丰饶,但也经不住时间的裁剪,成为了一段段支离破碎的美好,宛如这满地的阳光。
我怔怔望着那对母女,灵魂出窍般久久伫立,仿佛在看一段完整的回忆剪辑。小女孩早已得到了向往已久的棉花糖,牵着妈妈留下匆匆的背影,我却仍望着那一方树影,凝视了许久才回过神来。在时间的阻力下,我终究是要与那份童真背离,越行越远了。我缓缓移动脚步,往回走去。手中多了一份久违的棉花糖,原本垂涎已久的甜蜜,此刻吃来,竟有几分苦涩与惆怅。
在碎碎的光阴中,我们沿着岁月长河行走了一程又一程,告别了许多,亦收获了许多,在这段漫长岁月里,我失去了那份童真,得到了成长的果实,虽是留恋,但我不曾惋惜。碎碎的光阴,如斑驳的光线,将记忆分割,在每一片碎片中,我看到成长中的自己。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的确,时间是用钱买不来的,也是公平的,不会多给一个人一分一秒,是需要人们去珍惜的。我认为一个人最大的奢侈,就是无端的浪费自己的时间;最大的损失,就是因为年少无知而丧失了大好的金色年华;最大的欢乐,莫过于无憾的利用了时间;最大的悲哀,莫过于看着时间流逝而自己仍无所作为。
时间是你珍惜了它,就会收获许多东西;你任它从你指间流逝,就会一无所获,一事无成。就用我的经历来举一个例子吧:在我刚入初中的分班考试中,我面对摆在面前的卷子,大脑一片空白。因为我在暑假里,几乎没有碰过书本,有些知识可以说是忘得一干二净,再想想,这不都是因为,我在暑假的时候没有好好珍惜时间,利用时间,而是任由它从我指尖流逝。经过半学期的努力,学习,在期末考试来临的时候,复习了很久的我在考场上发挥了我的正常水平,取得了对我来说可喜可贺的成绩。这不正是因为,我好好利用了时间而收获的么?
我国文学家鲁迅曾说过:“时间对我来说是最宝贵的,拥有充足的时间,就拥有了无限的财富。苏联杰出的教育家克鲁普斯卡娅曾说过:“凡是想获得优异成果的人,都应该异常谨慎地珍惜和支配自己的时间。”德国著名思想家歌德说过:“只要我们能善用时间,就永远不愁时间不够用。”
这些名人名言告诉我们:时间是最公正合理的,它从不多给谁一份,勤劳者能得的丰硕的果实,懒惰者只有两手空空,被时间主宰。所以我们要珍惜时间,不能虚度光阴。
岁月悠悠,时光悄然的流去,不知不觉间我已从一个孩童变成了成年人。回头看看,这些年来的点点滴滴。光阴的故事不算精彩,但却独特。因为光阴里的每一件事,每一个人,每一个微笑都值得我们记忆,都塑造了更好的我们!
曾经的我。
曾经的我在父母面前。我叛逆,不懂事,不理解他们的良苦用心,以为他们做的所有事情都理所应当,肆意的伤害他们的心!曾经的我在朋友同学面前,那时的我无所顾忌。每一天都按着自己的心情,对朋友的态度也取决于自己的心情,不会考虑他人的感受。曾经的我在老师面前,那时的我讨厌老师每天管这管那,讨厌她每周跟家长之间的例行谈话。于是,课上捣乱,背地里起外号……尽可能的让她不舒服。曾经的我面对爱情,那时的我以为爱情就是天,那时的我不在意成绩,不在意什么其他的东西,眼里只有爱情,义无反顾。
现在的我
现在的我面对父母,我懂事,孝顺,我会理解他们做的每一件事,我会对他们表达我的爱意。现在的我,在同学朋友面前,我变得内敛,我会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会注意他人的感受,会珍惜每一段相识的缘分。现在的我面对老师,更多的是一种敬意和理解,可能是因为自己学的也是师范专业吧,对老师多了心疼和崇拜!现在的我面对爱情,那只是生活中的一部分,不在是全部,我开始懂得平衡爱情与生活。
这不就是光阴的力量吗,一路上经历的所有事情,受过的所有失败与痛苦,赢得的所有的成功和荣誉,一步步,一点点的磨平了我的棱角,让我懂得宽容与理解。它拔除了我身上的刺,让我变得更加柔和。
光阴所带给我们的东西不是几天,几个月就可以看见效果的,可能是几十年才会让你看到自身性格,品性方面的变化。只要能守得住内心,我相信光阴的变化一定会是美好的。在光阴中,我们一点点的成长,成长的不只是年龄,还有那颗心。我们的心坚强中透露着柔软,柔软中也不失坚韧。
岁月流转,光阴也会逐渐变长,光阴的故事也会愈加多,愈加精彩。等到老了,回想这一生,或顺利,或坎坷,但我相信每个人都不会忘了光阴的故事,都会让其在记忆深处闪闪发光。
也相信,光阴终会让我们成为最好的我们!
光阴之流,蜿蜒淌过人生的沟渠,日日月月都被赋予不同的质感与色彩。追寻时光踏下的斑斑足迹,我们可以感知光阴并非滑过人生的苍白流动,它是起伏的波澜,摇曳生姿,流光溢彩,荡过纷繁的人生,每一波浪都被定格其间。
张若虚在《春江花月夜》中写道:“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江月澄明,江水奔流,是永恒流动的光阴;而江畔游子,望月沉吟,象征的则是短暂易逝、代代更迭的人生。时光不以人的意志转移,无尽地奔流消逝,而人之短暂渺小,在无限的时光面前,犹沧海之一沙一粟。然而,在江月与游子的互望中,光阴被赋予游子殊异的情思,永恒的江月被定格为无数有限而各异的存在,与游子相连共振,“落月摇情满江树”。踏过蜿蜒的蹊径,淌于曲折的沟渠,时光之无情于其间化为有情,波澜起于无形。光阴与人生的不同片段交织,随生命的丰盈而丰满,随生命的翩跹而定格。
时光是承载事物变化运动的容器,因其承载之物的性质而呈现不同质感,为其承载之物的变化运动而定格为一个个有色片段。追溯大唐,我们会歆羡初唐的清明质朴,仰慕盛唐的恢弘磅礴,无奈于中唐的残损衰微,扼腕于唐末的英雄垂暮。三百年的峥嵘岁月浩浩汤汤,波涛翻腾,在历史的矛盾运动中,定格,浓缩,凝结为一个个镜头,萦绕于后人心中。忆及杜甫,我们会联想起他青年时壮游天下,放荡轻狂;中年时战乱流离,忧国忧民;暮年时漂泊孤舟,艰辛潦倒。一代诗圣沧桑一生,定格为质感各异的多个片段而熠熠生辉,成为诗坛高标高悬于后世。光阴随事物的发展起伏摇曳,在不同阶段定格为不同的图景,渲染上独有的色彩,赋予独特的韵味,于是一帧一页皆含情生姿。
生活的旅程风景各异,定格下其间各种经历、触动、思索与心境的,或许是一段引发共鸣的音乐旋律、一本触及心弦的好书、一张承载感情的照片、奖牌与奖状,抑或是废纸箱里一叠厚厚的草稿纸、角落里一沓落满灰尘的练习册、布满蝇头小楷的笔记本、墙上信手涂鸦的画作、熟视无睹的桌上的裂痕。不妨抽出一闲散时刻,心平气和,重播一曲曲旧日旋律,掸去旧书封面的灰尘,拾起角落的小物件,仔细端详,静静翻看,细细品咂,让深远的记忆、绵密的情丝在心中泛起,涌升而充盈全身,使昨日场景重回眼前而历历在目。这些小物件,定格着一帧帧人生画面,作为一段岁月的忠实承载者,滞留下飞逝的光阴,使流动的时光可触可感,使回忆不再虚渺难觅,将有限的人生片段宕开无限思绪感触,让人在风雨中孤行时每有陪伴,每有慰藉。
光阴之流,穿过人生的罅隙,滴过一个个器皿,定格,凝聚,清脆有声。
厌倦了城市冰冷无情的高楼,厌倦了城市的车水马龙,我趁着这个五一假期,返回到了我的故乡——一个风景秀丽的江南小镇。
清清河水
信步在江南小镇的河边,那心情定是喜悦且满足的,江南小镇与城市的繁忙不同,江南的早晨总是悠悠的,初春时节,嫩绿的草皮上,还残留着滴滴春雨。春风拂过,便飘起一阵沁人心脾的芳香。和煦而温暖的阳光,照射在那宽阔的河面上,仿佛浮起十万片金箔,光是看着,便让人心醉。泛舟游览,木桨划出阵阵涟漪,河岸碧绿的杨柳,垂在水面,使河水染上了零星绿意。船夫在船头吆喝,粗犷有力的声音,盘旋在江南小镇的正上方,这便是杨柳青青江水平。
袅袅茶香
走累了,茶楼便是个不可多得的休息的地方,坐在竹制的木椅上,欣赏窗外的瑰丽风景,风景优美,人的心情便是惬意的。记得年幼时,我总爱拉着外婆到茶楼喝茶,我那年迈的外婆,总会点上一杯绿茶,再为我点上一杯豆花,直到现在,我每当想到外婆,就会想起那杯可口的豆花。啊!真好喝。绿茶的香味儿和豆花的香味里,饱含着祖孙俩相互依靠的身影。这时我总爱与外婆在一块诉说生活中的大事小事,茶叶在茶水里舒展着,轻舞着,应着雪白的茶具,一股清香便会从口中传出。并在嘴里悄悄的盛开。甘甜之味萦绕在我的心中,此为甘甜之乡从口来。
温暖人情
在江南,那里不光风景秀丽,而且那里的人都是那么热情好客。走在那一马平川的小河边,那里景色宜人。还记得那次吗?那天,我在外婆家,因为江南的气候是湿润的,避免不了下雨,而那天我却没有带伞,没有伞,在江南便会成了一只落汤鸡。就在那次,有一位阿婆把伞借给了我,并说:“孩子,这把伞给你之后,我便离开了,没想到这次阿婆还能记住我,江南的人真好。
坐在回程的火车上,我想这次美好的记忆,定会在我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那一日,我和你在来路漫长的转经筒上相逢,手执的力量,胜过我暮年的青春。我清楚地记得,我的感动,那是我徘徊在荒寂尘世之后,遇到亲人般那样的亲切,这是你我最痛最美的相遇,迦蓝烟火,青童指路,恍若人生初相见。
我沿着乡音,风尘仆仆,落叶布满步道,雨滴依旧不疾不徐,打在荷叶间,溅湿了我的爱情,疼痛了我的青春。烟雨两岸,世界温润如玉,风雨纠缠,一朵粉莲,半阖在人间,情节朦胧,说出的疼字,竟是满池不圆满的伤。
花柳似伊,安静的柴扉前,你秉烛、绾发,端坐莲旁静悟。一朵莲浮出尘世,献给你旧年的经书,滴墨成伤,第一页,就写着打不开的谶语。原来,前世,我是你怀中的那朵莲,留在红尘的末梢,只为等你为我剃度,青丝入土从此清心,在一卷经书里安度终日。
曾经以为每年今日,我都会依偎你怀中,谁知我却流落沧海,浪迹天涯。我在水滴里,在叶脉折痕处安然入眠,被流水覆盖的尘世,飘着的是谁?我的前生还是后世?前世的相思,只有等寒风住了,芭蕉绿了,月儿斜了,在今世,谱成新词,一曲一曲,直到新的篇章翩然展开,我才唱给你听。
前世,我是流落人间的那朵莲,在你的怀里,让我打开一生的寂静,捧露相迎,你把我熬成中药却不吞下,而你的气息,供我疗养、照镜、梳妆;你的味道,让我温暖、沉醉、疼痛。你翻阅着我的每一章节,卸下我在人间的全部忧伤,藏花的古笺流传在书案深处,透过莲叶的几笔箫声,远远地怀念令人感动的时光。我们全力以赴地抒写一生,将多少岁月积淀下来的刻骨爱恋细心珍藏。原来,我依然是顾盼生辉的红颜,你依然是白衣翩翩的少年,永不老去。而我,多么庆幸,可以阔绰地装载那些抒情的流水,在一条芳草侵占的古道,微微的喜悦,从容走进来生,在你的怀里,与你相逢,凭着前世的气息,在今生再次相亲相爱。
前世,多少红尘深景,犹如隔世花影。窗外柳丝满池,飞香走红,你厮守在侧,剪烛写诗,岁月苍老,悄悄就是一生一世。能够遇见你,在彼此一生中最好的年华,以前的以后的所有空缺都在这一刻被灿烂地填满,别问,是劫?是缘?
前世,你见证了我的盛开,从蓓蕾到凋零,我们在春末夏初里遥遥相望,你的脸如斯美好,美得让我忘记呼吸,只一眼,让我整个人似乎低到尘埃里,却又探身为你开成一朵莲。
今生,能不能在你缤纷的庭院,找到我前世的脚印,你手持书卷来到我身边,保持灿烂的微笑,贪婪地看着满池春风,把我的眼泪一饮而尽,是否会一如前世深情地将我拥入胸怀。
阳光正好,浮满院墙,青青的藤蔓,探出墙头,光影漫过,婆娑有声,我远远地开放,在时光深处,寻找值得托付终身的人。夏雨敲打东窗,旧路不忍逡巡,一朵如水般的莲,在盛开的路上,用心绣下,万世花香。繁华落尽,你让我让我依然相信爱情。忧伤了这么久,我可以展颜一笑了吧。
前世,我是你怀中那朵莲,用痴情,守候今生的不变。你欠我的光阴,我予你的疼痛,以及风尘里的人世琐碎,一直在我的回忆里绽放,不曾在光阴里褪色。锦瑟年华与谁度?穿过今生,倏忽之间,在你的怀里,即便沧海桑田,也人生芬芳,岁月静好。
当我们还在议论什么是“忠”,什么是“义”的时候,老天给我们上演着天翻地覆的巨变。时光犹如一般雕刻石雕的石刀,在一张张稚嫩的脸庞上面雕刻下印记。还记得小时候看水浒传的时候,一群小伙伴们搬来木头凳子坐在一间大的屋子里看的是滋滋有味。看完之后都还信誓旦旦的找一个庙去结拜,做一回英雄。只是,转眼间的时间,大家会为了一点点的事情为之恼火,有的时候甚至为了一句话大打出手。这一切都是什么造就的呢?
看了很多的书,始终找不出理想世界与现实世界之间的那种冲突。宁愿相信着理想让自己心里难过,也不愿意让现实侵吞了自己的纯真。可是,在这工作几年之后,在返回来思考这些年的时候,心里的那种痛不但没有减少,反而越来越痛。
当年,沉浸在武侠的世界里难以自拔。从里面找寻“忠”与“义”,尽量让自己做一个不卑不亢,忠义之人。生活了这么些年,“忠”与“义”,无论是对于朋友还是亲人,从来都没有丢掉过的信念。
伴随着一年年的钟声敲响;伴随着物质生活的提高;伴随着高强度压力的工作……大家都迷失了。与朋友聚会的时候,大多听到的是钱,钱,钱……再者就是谁升官啦,谁发财了,要不然就是一肚子的委屈。虽然是朋友,却不清楚他们那句话是真的,那句话是假的。没有钱,聚会的时候都开着车,工作压力高,每天都能看见他们发表旅游回来的甜蜜照片。是不是我们的眼睛和心灵都被蒙蔽了,还是大家都学会了无病呻吟或者还是什么呢?
翻开曾经保存的照片,瞅着上面泛黄的印记,天真的笑脸,一点刻画的痕迹都没有。多年很快就过去了,原来瘦瘦的人有了啤酒肚,原本精干的人现在臃肿了很多。这些变化都是在岁月里经受了磨练才练就的。
工作之余,好不容易几个好友聚在一起,真的很想聊聊天啊,喝喝酒啊。可是,往往筹够的四个人会打一桌麻将,三个人会筹一桌地主,两个人却无所事事的各自玩着手机里的游戏。难道我们这么多年的成长就只剩下这些了吗?还是我们已经开始避开一些话题,是不是我们早已过了分享一些成果的年纪了。
一些友情看似牢固可靠,却也经不起几番失落。最最厌恶的便是,原本都是几个好朋友,偏偏过来一个人叫另外一个出去说悄悄话。你们说悄悄话没人不同意,可偏偏在众多好朋友面前来这么一套。谁看了会舒服?谁看了心里不会多想?如果真的是你们两个的事情,一个电话出去聊,或者事后找一个安静的地方聊去。谁也不会反对,谁的心里也会好受。
工作了有快三年了吧,算是够自己的花费了,一个人除了花费之外还能有点小积蓄。往往有些人会朝我下手借钱,一般在我没有急事的情况下都会青囊相助。只是,出去的钱犹如泼出去的水。要吧,若要没有一个恰当的理由还真的张不了口。不要吧,人家攥着钱就是不还。
看着身边的好友一个接着一个背道而驰,自己却不知道该如何前进了。面对自己讨厌的那种人,是不是最终自己也会成为那样的人。
不论最后儿时的玩伴们会成为什么样的人,自始至终我们都曾经走过那么一段岁月。如果我们在岁月里迷失里,失去了联系。如果真的有一天回想了起来,是不是也该到了我们重新拾起儿时纯真的时候了。
六年的小学生活即将结束!我们要告别这多姿多彩的童年!我的心中是多么的不舍啊!想起以往和伙伴在一起玩耍的点点滴滴,心中的难过怎能用语言表达出来。从儿时到现在,我已经过太多的离别,我已经受过太多的离别之苦,我对离别二字是多么的痛恨啊!
我怨过时间的匆匆,我不禁一遍又一遍的问自己,为何时间流逝的如此之快!六年的光阴为何转眼而过,难道人生真如小沈阳所说:眼一闭,一睁,一天过去了;眼一闭,一睁,一年过去了;眼一闭,一睁;一年过去了;眼一闭,不睁,一辈子过去了。我不相信,我不相信人生会对我们如此无情,我不相信时间会如此讨厌我们。我——不——相——信!
我多么想问身边的每一个人,为什么六年的光阴转瞬即逝,为何人间有那么多的生死离别,为何时间遇到我们会走得那么匆匆,为何人生不给我一点时间留住生活中的每一个精彩瞬间,为何做人就如此痛苦啊!若让我在人和动物之间做一个抉择,我必定选择做动物!但那有选择的机会啊!就这样,我在人世间毫无意义的徘徊,让我在这样的人生中做出了种种抉择,面对人生的坎坷、困难,我只有鼓起勇气去面对,不然会遭到唾弃!快要迈入少年大门的我,多么怀念童年的日子啊!多么憧憬小学的生活啊!
我一次又一次的反思我自己,小学的光阴你珍惜了吗?你认真去做每一件事了吗?你把笑容带给每一个人了吗?你珍惜朋友之间散发着钻石般光彩的友谊了吗?我发现一个个问题都是那么难解答,我发现六年中我留下了无比之多的遗憾。可世上哪有后悔药啊?如果真有,我会将我的缺点修复的完美无缺!
美丽的世界给予我们的时间是多么短暂,眨眼间六年便走了,随之,我们的小学生活便走了。我想告诉所有小学的弟弟妹妹: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珍惜自己仅有的童年吧!在自己的成长道路上不会留下太多的遗憾,快乐度过每一天!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是一本励志书,她的作者是美国19世纪著名的作家海伦·凯勒。该书主要讲述了又盲又聋的海伦·凯勒,不甘于命运的摆布,努力拼搏的坎坷一生和她的心路历程。她一生只有十九个月的光明和声音。在善良的安妮。莎莉及其他老师的帮助下,在亲朋好友的关怀中,海伦克服了承认无法想象的困难,最终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哈佛大学。
记得张海迪就说过:“在人生的道路上,谁都会遇到困难和挫折,就看你能不能战胜它。战胜了,你就是英雄,就是生活的强者。”这正是对海伦的真实写照。海伦凭着一颗坚强的心,最终在逆境中崛起,真是身残志不残,成为了一个英雄。
今天我和女儿读了《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故事的主人公海伦·凯勒在小的时候因为一场疾病失去了听力和实力,但是她的父母却没有放弃,为她找到了一名好老师——安妮沙利文,沙利文老师不仅海伦的心灵之窗,更改变了她的一生。海伦·凯勒凭着自己坚忍不拔的毅力读书、写字、说话;她在二十世纪初期,考上了哈佛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