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作文网

泌尿外科护理论文(6篇)

时间: 2025-11-14 栏目:实用范文

泌尿外科护理论文篇1

关键词:饮食护理;泌尿系结石;临床研究

泌尿外科疾病中尿路结石是发病率较高的疾病之一,作为世界上结石三大高发区之一的我国,据流行病学调查,我国尿路结石的发病率约为120/10万~6020/10万[1]。近些年结石的发病趋势呈明显增长趋势[2]。尿路结石的病因其复杂,与社会生活条件、自然环境、全身性代谢紊乱、饮食习惯及泌尿系统本身的疾患等密不可分[3]。随着社会的不断前进,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个很大提高,生活习惯也随之发生变化,饮食结构逐渐成为尿路结石形成与复发的重要的因素[4]尿路结石的复发既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质量,又给患者带来大量的经济负担,依然成为泌尿外科医护人员密切关注的问题之一[5]。适当调整饮食能降低尿路结石形成的危险性[6]。为了减少尿路结石的复发,制定特殊饮食将成为降低尿路结石的复发率的新手段。现报到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1年6月~2013年6月收治的120例泌尿外科结石手术患者,其中男79例,年龄25~56岁,平均(40.13±4.96)岁,病史4~11年;平均病史(4.51±1.64)年。女41例,年龄27~54岁,平均(43.46±4.40)岁,病史5~10年;平均病史(5.41±2.24)年。文化程度均为初中以上学历。120例患者在进行医疗护理前,均未出现复发症。采用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60例。两组性别、年龄、病程、文化程度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观察组,在护理过程中给予科学、合理的饮食指导;对照组,采用一般的护理即可。6个月后随访。具体方法如下。

1.2.1观察组方法观察组在一般护理前提下,给予科学、合理的饮食指导:①保证每日饮水量,饮水应不少于3000ml/d,除白天大量饮水外,在清晨、夜间、及排尿后也要适当补充饮水量。②制定合理饮食习惯,做到定点、定时就餐,避免暴饮暴食,更不能无规律饮食。合理搭配饮食,注意营养搭配,制定科学的饮食计划,对动物蛋白的摄入进行控制,如,鸡肉、猪肉、牛肉、羊肉等。限制高草酸食物的摄入,如菠菜、豆类、浓茶、可可、西红柿等。限制高钙的食物,如含钙多的坚果、牛奶、巧克力、奶制品等。少食脂肪和糖,食盐摄入

1.2.2对照组方法对照组紧紧采用一般护理,即自我恢复与医院护理共同进行,医院只进行常规的身体检查,必要时对突发状况进行处理,嘱患者多饮水,饮水量>2500ml/d,并不做饮食方面的指导,患者根据自己的饮食习惯及饮食结构自我恢复。

1.3统计学处理运用统计软件SPSS19.0进行统计,计数资料用χ2检验,设定P

2结果

见表1。

表1表明对照组复发率13.33高于观察组1.67%,χ2=4.32,P

3讨论

3.1尿路结石形成的原因

3.1.1体内草酸积累过多,这是尿路结石形成的主因之一,草酸含量较高的食物包括:如可可、茶叶、土豆、葡萄、豆类、桔子、菠菜等。

3.1.2嘌呤类代谢异常,尿酸是嘌呤代谢的最终产物,而且尿酸又可以导致尿液中草酸盐的沉积,如果嘌呤代谢异常,最终会形成尿路结石。豆角、动物内脏、花生、菠菜、海鲜等食品,全都富含嘌呤成分。

3.1.3脂肪类摄取过量,体内脂肪含量过高,造成肠道内可吸收的钙含量减少,如果饮水量少或者排汗过多,就可以导致尿路结石出现。

3.1.4摄取糖过多,可以加速钙的大量吸收,增加草酸钙的形成,从而导致尿路结石的发生。

3.2本次研究的意义通过本次探讨研究,我们可以看出构成泌尿系结石发病原因的一个重要因素既是饮食结构的不合理,并且直接导致泌尿系结石的形成、出现以及复发[8]。科学合理的膳食,制定确切的饮食方案,可以大大预防尿路结石的发生以及降低尿路结石的复发。尿石症的发生总的来说与高蛋白饮食以及尿中的尿钙、尿草酸、尿酸的含量和PH值密切相关[9]。因此在尿路结石的护理应从以下几方面展开。

3.2.1饮水大量饮水可以使尿液得到稀释,同时可以促进尿液的排除,使得各种晶体及盐类排除体外,防止结石的形成[10,11]。张莉等[12]采用问卷调查方式对泌尿系结石患者进行饮食习惯及营养状况的调查研究,认为饮水2000~2500ml/d可以有效减少结石的复发。目前公认的是饮水量在3000ml/d左右。通常饮水量按照按劳动强度、气温、出汗情况等而定,还可根据尿液颜色调整饮水量,避免深黄色尿液,保持尿液颜色清亮为宜。

3.2.2调整钙的摄入高钙饮食与预防泌尿系结石理论上似乎矛盾,但是高钙饮食可以有效降低尿液草酸的排泄,使尿液中草酸/钙的比值明显下降。若摄入含钙量高的食物,钙便和肠腔中的草酸结合,形成不溶性的草酸钙,随粪便排出体外,从而避免尿路结石的形成,研究发现,高钙饮食可以降低泌尿系结石的发生率,而补充钙制剂会使泌尿系结石的发生率升高,因此要选用正确的方法,提倡高钙饮食,而不是补充钙剂来预防泌尿系结石。但高钙也有限度,不是越高越好,如果草酸不足以结合,则会导致高尿钙。

3.2.3避免高动物蛋白摄取摄入过多动物蛋白会增加尿酸、尿钙、尿草酸,并且可使尿PH下降,加重尿酸沉淀而出现结石。提倡多吃牛奶盒乳制品,奶的营养齐全,又可以促进钙的吸收,但磷酸盐结石者,要限制牛奶的摄入。刘立宇等[13]对710例泌尿系结石患者进行成分分析及饮食指导,得出结论,动物蛋白不超过100g/d,能减少尿酸结石的复发。

3.2.4其他的饮食控制如减少糖的摄入,糖可以促进肠道对钙的吸收,相应的增加草酸的吸收,因此日常生活中尽量少吃白糖、红糖、葡萄糖等精致糖以及蜜饯、糖果糕点、甜饮料、冰淇淋等甜食。减少维生素C的摄入,因为维生素C的代谢产物为草酸盐。减少食盐的摄入,控制在

3.2.5加强饮食护理的宣教工作泌尿系结石患者普遍缺乏对疾病的重视,加之长久形成的饮食习惯,不便改正,以及自控能能力的参差不齐,都可能导致饮食护理工作受阻,因此,要加强宣教工作,让患者认识到疾病的严重性,以及饮食护理的重要性,了解饮食护理对该病预防、治疗、防止复发的意义,鼓励患者形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定期随访,出现问题,解决问题,帮助患者制定合理、科学的饮食方案。

综上所述,饮食护理在泌尿系结石的术后护理中意义重大,可明显改善复发的情况,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对缓解患者的病痛,减小家庭压力起到积极作用,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米华,邓耀良.中国尿石症的流行病学特征[J].中华泌尿外科杂志,2003,24(10):715-716.

[2]宋永林.上尿路草酸钙结石病因诊断方法的建立.昆明医科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5.

泌尿外科护理论文篇2

【关键词】临床路径教学法;泌尿外科护生临床带教;临床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3.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4-6805(2016)22-0155-02

doi:10.14033/ki.cfmr.2016.22.083

泌尿外科为临床上应用手术治疗方法对泌尿系统疾病进行治疗的科室,此科室除了具有自己的特点外,其围术期涉及的知识比较广泛,所以本科实习的护生在本科室实习过程中需要掌握的知识亦比较广泛[1]。目前临床上比较关注对护生进行的带教模式,由于不同带教模式对护生产生的影响程度不同,所以本科室十分重视对实习护生带教过程中的带教模式的选择[2]。本研究选择2014年1月-2015年7月在笔者所在医院泌尿外科进行实习的50名护生作为研究对象,依据带教方式的不同分为试验组和常规组,对临床路径教学法应用于泌尿外科护生临床带教中的效果进行评析,具体结果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4年1月-2015年7月在笔者所在医院泌尿外科进行实习的50名护生作为研究对象,依据带教方式的不同分为试验组和常规组,每组25名,其中试验组应用临床路径教学法进行带教,常规组应用常规方法进行带教。试验组的25名护生中包括男5名,女20名,年龄20~26岁,平均(21.56±2.62)岁,实习时间5~9个月,平均(5.23±1.02)个月,接受教育水平:本科生4名,大专生19名,中专生2名。常规组的25名护生中包括男4名,女21名,年龄19~25岁,平均(20.98±2.52)岁,实习时间4~8个月,平均(5.34±1.16)个月,接受教育水平:本科生2名,大专生20名,中专生3名。两组实习护生的年龄、性别、文化程度与实习时间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带教方法

1.2.1常规组实习护生带教方法25名护生全部按常规程序进行带教,首先制定好带教内容的大纲,然后对不同的内容进行分阶段带教。在带教前对带教内容的难点和重点进行详细的介绍,然后结合临床上相应的病例进行带教[3]。

1.2.2试验组实习护生带教方法25名护生全部按临床路径教学法进行带教,对每一个护生的学习能力和掌握程度进行了解后制定有针对性的护理带教,并且根据不断发展与改进的临床治疗技术对相应的临床护理带教进行调整,使实习护生掌握先进技术的护理知识,同时接受最契合临床的护理方法[4]。

1.3观察指标

分别观察并记录试验组与常规组护生在进科和出科时对泌尿外科围术期知识的掌握情况,同时观察对比两组护生对带教模式的满意程度。

1.4判定标准

以知识问卷的方式对所有泌尿外科实习护生的围术期护理知识掌握情况进行调查和评估,调查问卷的内容全部为护理带教过程中讲解的带教知识点及其有关扩展和延伸的内容,主要包括对患者的健康教育、心理护理以及基础护理等有关护理知识的评估。每个部分的评分范围均为0~100分,评分越高表示带教效果越好[5]。以不记名问卷的形式对所有泌尿外科实习护生对带教模式的满意程度进行调查和评估,问卷包括非常满意、一般满意与不满意三个选项,满意度=(非常满意例数+一般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1.5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22.0软件对研究所得各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比较采用字2检验,以P

2结果

2.1两组泌尿外科实习护生的围术期护理知识掌握情况比较

进科时两组护生对泌尿外科围术期知识的掌握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科时试验组护生对泌尿外科围术期知识的掌握情况明显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两组泌尿外科实习护生对带教模式满意程度比较

试验组实习护生对带教模式的总满意率(96.00%)明显高于常规组实习护生的总满意率(72.0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临床上泌尿外科围术期涉及到广泛的知识体系,因此对医护人员尤其是实习护生的要求比较高,所以应特别注重对护生实行的带教模式的选择。

常规带教模式一般是先制定好带教内容的大纲,然后对不同的内容进行分阶段带教,在带教前对带教内容的难点和重点进行详细的介绍,然后结合临床上相应的病例进行带教,针对性比较差,缺乏个性化带教特点。除此之外,医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临床治疗技术也不断发展与改进,其临床上相对应的临床护理带教也应进行相应的调整,从而更加显露出常规方法实习带教的弊端。临床路径教学法在带教过程中对每一个护生的学习能力和掌握程度进行了解后制定有针对性的护理带教,并且根据不断发展与改进的临床治疗技术对相应的临床护理带教进行调整,使实习护生掌握先进技术的护理知识,同时确保其接受的护理带教知识与临床更为契合,所以其更受广大护生的欢迎[6]。临床路径教学法中制定的教学内容与临床更为契合,且其对每一位实习护生制定有针对性的教学内容,所以获得的带教效果较好,另外其对每一位护生均进行针对性处理成为其满意程度比较高的重要原因。邹孟军等[7]在师生双向评价护理教学质量法在泌尿外科护生带教中的应用一文中得出临床路径教学法用于实习护生带教的临床效果比常规方法好,实习护生的总满意率(97.82%)远高于常规组的(80.13%),Foley等[8]及于俊娟等[9]也得出了相似的结论,与本研究试验的结论相一致。

本研究选择2014年1月-2015年7月在笔者所在医院泌尿外科进行实习的50名护生作为研究对象,依据带教方式的不同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常规组,对临床路径教学法应用于泌尿外科护生临床带教中的效果进行了评析,结果显示进科时两组护生对泌尿外科围术期知识的掌握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科时试验组护生对泌尿外科围术期知识的掌握情况明显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综上所述,临床路径教学法应用于泌尿外科护生临床带教中的临床效果比较好,受到广大护生的欢迎,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参考文献

[1]李丽,庞兰,黄琨,等.优质护理中泌尿外科护理带教方法的探讨[J].全科护理,2012,10(34):3233-3234.

[2]何石锋,吴小候.基于临床路径的教学方法在泌尿外科研究生临床带教中的体会[J].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2012,11(1):1423-1426.

[3]卢杏新,黄英凡.人本原理在肿溜泌尿外科护生带教中的应用[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2,29(10):1218-1219.

[4]肖海鸟,李海燕,吴春燕,等.临床路径教学法在泌尿外科护生临床带教中的实施效果[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3,27(7):102,113.

[5]萧蕙,包庆惠.临床路径教学法在中医护理临床教学中的实践与探讨[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2,l4(16):1399-1402.

[6]卢丽珠,钱细友,崔金玲,等.临床路径在急诊护理教学中的应用与体会[J].临床医学工程,2012,16(18):1968-1969.

[7]邹孟军,郁少波,江爱玉.师生双向评价护理教学质量法在泌尿外科护生带教中的应用[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2,19(3):2821-2825.

泌尿外科护理论文篇3

关键词:泌尿感染原因预防措施

【中图分类号】R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2-0120-02

泌尿感染一般情况下是由于细菌直接侵入人体尿路造成的,它是一种炎症,而且它的感染范围能扩大到上、下泌尿道。泌尿感染的复发率通常很高,为广大患者带来了正常生活及工作的不便。

1泌尿外科感染的原因

1.1致病菌的存在。所有的致病菌都能造成尿路感染,例如大肠杆菌、产碱杆菌、粪链球菌等多种致病菌。其中大肠杆菌是最常见的一种,80%的尿路感染都是由它引发的。粪链球菌等是不容易引起尿路感染的。

1.2导尿操作不规范。有时没有按照规范进行无菌操作会造成导尿管受到污染,也会造成尿道以外的细菌侵入膀胱。之后,病人在留置导尿的时间里如果没有护理好引流管,最终也会引发尿路感染,这是一种在日常生活中很常见的现象。

1.3长时间留置导尿管。患者在医院治疗期间出现的尿路感染与留置导尿的实际时间有很大的因果关系。国外研究实验表明,受到感染的可能性随着留置导尿的时间逐渐变大。具体数据为,当留置尿管一天的时候,尿路受到感染的几率是1%。当留置尿管两天的时候,尿路受到感染的几率会上升到5%[1]。最后的实验结果显示,留置尿管为十四天或超过十四天受到感染的几率最终达到百分之百。

1.4特殊的生理状态。女性的尿道结构与男性相差很大,而且专家研究分析得到结论:女性尿路受到感染的几率比男性多七倍到九倍。此外,女婴、年轻女性以及五十岁之后的女性比其它时期的女性患此病的几率高。之后的实验结果显示,患有慢性妇科病的女性有可能通过已患的病种引发尿路感染。怀孕女性可能由于怀孕期间雌激素的分泌量比未孕时增加了,且输尿管平滑肌的张力减弱,她们的患病几率为6.7%。有些孕妇发病是由于怀孕后期子宫体积变大,输尿管和膀胱受到子宫的压迫,不能正常小便引起的[2]。

2预防措施分析

2.1提高泌尿外科科室的硬件水平。所有的医疗活动进行的好坏的关键在于硬件基础。因此,为减少患者泌尿感染的发病及复发率就要提高所有相关设备的医疗器械水平。对此,一方面,医院应设立专项资金,最好能够专款专用,以此来提高硬件设备的水平,引进先进的医疗设备,淘汰以往落后的设备。另一方面,仅仅依靠医院提供的专项资金是不能实现医疗设备水平的提高的,医院还应该多方面的筹集资金,尽早筹到足够的资金就能尽早为广大患者造福。

2.2医疗队伍自身建设。造成泌尿外科感染的发病以及复发原因中,在某一角度上来说,医院是主观因素[3]。与其说是医院,不如说是医疗队伍本身具有的素质。所以,医院方面就需加强医疗队伍的建设,培养高素质的、具有良好道德素养的专业人才。对此可采取以下措施:①不论是医生还是护士,在入职中都要严格对其是否是本专业出身把关。如果不是本专业出身就不能允许加入队伍,只有学习了理论及临床经验的应聘者才有入职资格。②提高医疗队伍的素质不是一蹴而就的,必须坚持对医疗队伍的长期培训指导。院方相关领导应加强对该事项的关注力度,为这一事件做出自己的贡献,比如组织医护人员外出学习或进行相关培训等。③医护人员应自觉提高自身素质,不断学习,不断积累临床经验。只有院方和医护人员同时做出努力,建设队伍素质的重任必将早日实现。

2.3选择适合的导尿管。医护人员应严格控制导尿和留置时间等事项的力度,选择合适的导尿管。在选用导尿管时,可选用两腔或三腔硅胶气囊导尿管。除此之外,镀银或者导尿管的表面有银时都能够避免泌尿感染的出现,而且效果十分明显。同时,留置导尿管时间过长会导致泌尿感染,因此在留置尿管时应把握时间,尽量不要太长。如果不能控制好时间,也可采用间歇性导尿法,这样就避免了由于留置时间过长而造成发病的情况。相关数据显示,后者的菌尿率仅是前者的二分之一。

2.4合理使用抗生素。抗生素本身不是毒药,但当不合理使用时,它就变成了毒药。抗生素并不是越新研发的就越好,它的疗效也和它的价格无关[4]。因此,患者应特别注意不要盲目联合使用抗生素,否则会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在使用时应看清说明书,尤其是血药浓度等事项。此外,不要预防性的使用抗生素,这会增大泌尿感染病发的几率。所以,在治疗泌尿感染时应特别注意抗生素的种类,选用合适的抗生素。

2.5综合改良医护手段。现今,造成院内感染的最主要原因就是导尿过程以及留置导尿管时间过长。因此,医护人员先不要急于给患者插尿管,应努力寻找代替方法以避免增大泌尿感染病发的几率。当患者没有其他尿科疾病只是尿失禁时,医护人员可用尿布或者成人尿不湿来处理[5]。在此期间应一直保持病床的整洁、卫生以及干燥。当患者清醒时,医护人员应耐心向其讲解药物治疗以及导尿对其的利弊分析,说服患者接受药物治疗等危险性小的方法。通常男性患者可以采用假性导尿的方法来治疗,并注意保持尿路的卫生。女性患者通常情况下可以采用一定比例的高锰酸钾溶液清洗的方法,听从医生的嘱咐,一日一次。除此之外,患者应尽量不要清洗膀胱。

3总结

泌尿外科感染并不是一种难以治愈的疾病,只要了解了导致泌尿发生感染的原因以及预防措施,健康群众就可有效避免泌尿外科的感染,患者也可依据医生嘱托早日治愈并不在复发。此外,医院应采取多方面的措施来解决泌尿外科感染这一问题,从预防到治疗,都应做好每一步,早日减少患者的痛苦。参考文献

[1]李军涛.泌尿外科感染的原因与解决对策探讨[J].中外医疗2012(23):14

[2]曾德朗.泌尿外科感染的原因与解决对策[J].医学信息(上旬刊).2011(09):87

[3]李杨健.泌尿外科患者院内感染临床观察[J].中外医疗.2010(15):55

泌尿外科护理论文篇4

【关键词】泌尿外科患者;护理方法;存在的隐患

加强组织管理明确护士在临床护理管理中的作用,护士既是护理人员各项护理工作制度和操作常规执行与落实的监督者,又是患者和家属对护理工作意见的倾诉对象[1]。护士每日查房两次,检查护理工作质量,及时发现护理缺陷,杜绝可能发生的护理偏差,还要认真听取患者及家属意见。下文是作者对泌尿外科患者护理方法、护理中存在的隐患的分析:

1临床资料分析

11从本院2009年1月至今实施整体护理以来本科共收治泌尿系统疾病患者200例,其中男150例,女50例,年龄30~70岁,通过精心护理和良好的健康教育指导,均获得了满意的治疗效果。为患者提供安全优质服务。

12经过以上例子,我们得知。

121护理风险因素分析老年手术患者的特点,老年人生理储备能力有限,对手术的耐受力与年龄成反比关系,尤其是对伴有并存病的老人,其耐受力更差。手术创伤可使并存病的病情加重,易引起其他组织器官连续性病变。

122泌尿外科的护理风险各种引流管潜在的风险手术患者多带有导尿管、膀胱造瘘管等管道,存在脱管、堵塞、感染的可能,例如前列腺电切术后的患者,如果引流管有血块堵塞而无法冲通时,必须二次手术清除膀胱中积存的血块;在上尿路手术中运用双J管,术后出现双J管的移位,需在膀胱镜或输尿管镜下解决问题。

123跌倒、坠床、烫伤老年患者行动缓慢、自理能力差,易水袋保暖易发生烫伤。

124并发症的可能因老年患者自身身体素质差、抵抗力低,术后活动少、卧床久等特点易并发其他疾病,如压疮、肺部感染、便秘等并发症[2]。

13护理管理风险因素护理人员风险意识滞后、法律意识淡薄,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维护自身权益的意识明显增强,患者和家属对医院及医护人员的要求越来越高,但是受传统护理习惯的影响,护士多按医嘱被动工作,对护理中潜在的风险不够重视;护理人员不熟知法律法规,不明确自己在护理工作中的法律责任、义务、范围。

2执行外科一般护理常规

21鼓励患者多饮水,一般每日饮水量2000~3000ml,预防泌尿系统感染及尿盐沉积。观察患者的尿量、颜色、性质,如有异常,留标本送化验。有尿瘘或尿失禁者,注意会清洁、干燥,保护皮肤,防止湿疹、皮炎及溃疡。

22导尿管要妥善固定,防止脱落,位置适宜,便于引流,2周更换导尿管1次。尿管保持通畅,有血块、尿沉渣、盐类沉积物阻塞尿管时,及时用无菌生理盐水冲洗[3]。

3泌尿外科护理方法

31泌尿系严重损伤泌尿系损伤严重者常伴有出血、休克、感染等问题。护理时应注意:严重损伤者应设特别护理记录,定时测定血压、脉搏、呼吸、体温等生命体征。绝对卧床休息,保暖,注意皮肤色泽及肢体温度,必要时给予休克卧位。

32术后健康指导

321术后嘱患者在舒适卧位的同时保持各管道的通畅,防止引流管滑脱、阻塞,并嘱患者和家属观察引流液的量、性质,如在短期内有较多鲜红色液体流出应及时报告医护人员。患者早日康复的必要措施。

322帮助患者学会疼痛的缓解方法,如活动时按压固定切口,长期带尿管的患者要学会膀胱功能锻炼的方法,如采用个体化的方法,学会正确使用尿袋,防止尿液逆流引起泌尿系感染。

4护士长对临床管理干预

在护士管理当中,护士长已经积极体现了他们的管理方法,关心、鼓励、创造、调动了护士的积极性,把护士在护理方面领导的具有实践性,而且工作也比较顺利。护士长在管理方面也做到了以人为本的原则,深刻的让工作人员了解到患者和护士之间是如何相处融洽的。

5总结

综上所述,患者参与疾病的护理,成为治愈疾病的合作者,从而发挥了患者的积极作用和自我护理能力。在多次的问卷调查中,患者对护理人员的工作满意率达到95%以上。患者对术前、术后指导给予了高度评价。通过护士健康教育,密切了护患关系,有助于医院职业道德的建设,同时护士本身也得到了自我价值的体现。因此,开展健康教育是切实可行的,并且是行之有效的。

参考文献

[1]朱玉清,黄本卿,徐秋红,等.气囊尿管留置导尿的护理要点.实用新医学,2009,4(10):1113

[2]陆以佳.外科护理学(第二版).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408.

泌尿外科护理论文篇5

目的探讨分析泌尿科护理实习生的带教工作情况。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来本院泌尿科实习的护生60名,随机分成2组,即参照组(n=30)、研究组(n=30)。参照组施行常规护理带教,研究组施行计划性护理带教,对2组护生的带教成果予以观察对比。结果研究组护生的理论成绩、动手实践成绩均要高于参照组(P<0.05)。在学习能力、解决问题能力、沟通能力方面,研究组护生明显强于参照组(P<0.05)。结论在泌尿科实习护生带教工作中,充分落实计划性护理带教,可以显著提高护生的理论成绩与动手实践成绩,并且对增强护生的各项能力有着十分积极的作用,值得临床予以推广应用。

关键词:

泌尿科;护理;实习生;带教

临床实习是护生实现理论联系实践的重要途径[1]。借助临床实习,护生能够获得更加专业的技能与素养,进而逐步成为受人尊重的白衣天使。同时,临床实习也是护生和患者接触的开始。泌尿科护理实习具有要求高、专业性强、入门难等特点,为带教工作带来了很大的难度。为此,要想护生在实习中掌握相关技能与能力,就要重视带教工作的有效开展。本文通过对本院泌尿科60位实习护生的研究,探析带教工作的有效方法,现予以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来本院泌尿科实习的护生60名,随机分成2组,即参照组(n=30)、研究组(n=30)。实习护生均为女生,年龄在18-23岁之间,平均年龄为(20.0±0.6)岁;学历水平:中专30名,大专20名,本科10名。统计分析2组护生的一般资料可知,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存在比较价值。

1.2方法

1.2.1参照组带教参照组施行常规护理带教,在实习护生进入泌尿科之后,安排带教老师,先学习泌尿科护理的基础知识,之后由带教老师进行护理操作讲解与示范,并指导护生予以实践操作,在实习结束时给予考核。

1.2.2研究组带教研究组施行计划性护理带教,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带教计划制定:在实习护生进入泌尿科之前,根据实纲要求及泌尿科护理要求,制定有针对性、合理、科学的带教计划。(2)带教计划实施:①做好入科培训:在实习护生进入泌尿科时,介绍带教老师及病区环境,从而消除护生的紧张感与陌生感,并且对相关病种予以讲解,明确实习要点与学习目标[2]。②合理排班:为了让护生充分了解患者的病情变化,确保患者得到连续性的优质护理,在完成护生培训之后,将其分成2组,保证每名护生都有1名带教老师负责,便于护生和带教老师进行交流,从而及时解决护理中遇到的问题。③实施责任包干制:给每名护生及其带教老师安排3-6例患者,由其进行联合负责,充分评估患者的病情,进而给予及时、合理、全面的护理。④明确交接班:为了减少交接班次数,防止信息传递偏差,带教老师和护生只要交接自己负责包干的患者即可。(3)成绩考核:在护生完成实习的时候,需要给予理论及动手实践考核,此外,护生应该按照带教计划完成1次小讲课、上交1份护理记录、患者评估表2份、护理查房记录1份、个案护理记录1份、心得体会1份,从而对护生的学习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及沟通能力予以评价。

1.3观察指标对2组患者的理论知识与动手实践能力进行考核与记录,主要采用书面试卷与动手操作的方式进行评估,满分为100分。通过对护生小讲情况、上交记录的分析,评估护生的学习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及沟通能力,满分为10分。

1.4统计分析在SPSS22.0统计学软件中输入2组护生的有关观察数据,用(±s)表示护生的理论成绩、动手实践成绩、学习能力、解决问题能力、沟通能力,并对数据进行t检验,若P<0.05,表示组间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

2结果

2.1对比2组护生的带教成绩研究组护生的理论成绩、动手实践成绩均要高于参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

2.2对比2组护生的各项能力研究组护生的学习能力、解决问题能力、沟通能力明显强于参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详见表2。

3讨论

临床带教是护生转变为护士的重要途径,是带教老师和护生互动的主要过程,也是塑造护士的重要阶段,必须予以高度重视[3]。在护生带教工作中实施计划性护理带教,不仅可以显著提高护生对泌尿科护理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及动手实践能力,还可以增强护生的学习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及沟通能力,为患者提供了更加全面、优质的护理服务,最大限度的减少了护患纠纷的发生。本文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护生的理论成绩、动手实践成绩均要高于参照组(P<0.05);在学习能力、解决问题能力、沟通能力方面,研究组护生明显强于参照组(P<0.05)。由此说明,计划性护理带教的临床应用价值更高,与相关文献[4]的研究结果非常接近。总而言之,在泌尿科实习护生带教工作中,充分落实计划性护理带教,可以显著提高护生的理论成绩与动手实践成绩,并且对增强护生的各项能力有着十分积极的作用,值得临床予以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李艳芹,杨兰芳.泌尿外科护理实习带教心得体会[J].继续医学教育,2014,10(12):34-36.

[2]李崴,王国栋,张洁,等.将人文教育融入医学生临床带教中的体会[J].西北医学教育,2012,20(03):570-572.

[3]卢立桂.临床护理教学中护士长的监督与管理现况调查探讨[J].中国卫生产业,2015,1(09):112-113.

泌尿外科护理论文篇6

【关键词】非内分泌专科护士;糖尿病教育;胰岛素注射;调查

【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9―0327―01

胰岛素治疗是降血糖的最有效方法,适用于各种类型的糖尿病。随着糖尿病患者病程的延长和胰岛素应用的深入研究,中国城市中心医院胰岛素应用比例持续上升[1,2],不仅内分泌专科应用人数多,在非内分泌专科应用人数也较多,特别是心脏肾脏神经及大中手术科室胰岛素应用较为普遍。非内分泌专科护士是胰岛素注射技术的具体执行者和指导者,其对胰岛素注射知识技能和技巧的掌握程度直接影响胰岛素的正确使用和治疗效果。为了了解非内分泌专科护士能否胜任此项工作,作此项调查,结果如下:

1对象

三级甲等医院非内分泌专业22个临床科室的工作年限一年以上中专以上学历的169名护理人员

2方法

2.1工具

调查采用自设问卷调查表的形式,包括两部分:(1)一般情况,包括性别、年龄、学历、职称、工作年限、工作科室、有无参加专科培训等(2)胰岛素注射相关知识掌握程度调查测评表内容自行设计,调查表共40道题,计100分。内容涉及胰岛素注射知识技能和技巧。

2.2调查方法调查者发放问卷,由护士自行完成。调查者不加任何暗示及解释,发放175份,回收175份,其中有效问卷169份,有效回收率为96.6%

2.3统计学方法数据采用SPSS10.0软件进行统计。

3结果

3.1调查结果显示:非内分泌专科护士的答题正确率最高82.5分,最低10分,平均29.9分。回答正确率较高的问题是胰岛素的作用保存温度给药途径是否成瘾及预混胰岛素的注射时间等。回答正确率不足20%的(最低的10个)问题是胰岛素的适应症、注射前需要摇匀的胰岛素剂型、用于餐前注射的胰岛素剂型、注射胰岛素部位的正确轮换方法、正确的捏皮肤方法、针头多次使用的危害、注射胰岛素的不良反应、不正确或不规范操作引起的不良反应、低血糖的症状和正确处理方法以及外出携带胰岛素的方法。

3.2影响非内分泌专科护士胰岛素注射相关知识掌握程度相关因素分析以护士胰岛素注射相关知识测评得分为应变量,以性别、年龄、学历、职称、工作年限、工作科室、有无参加专科培训等为自变量进行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非内分泌专科护士对胰岛素注射相关知识掌握程度与职称和工作年资相关。护师掌握程度较护士高,工作5年以上,10年以下护士掌握程度较5年以下和10年以上高,但工作年限5年以下与10年以上之间比较没有统计学意义。非内分泌专科护士对胰岛素注射相关知识掌握程度与受教育程度相关。接受过专科培训掌握程度较未接受过专科培训高。本科学历掌握程度较大专和中专学历高,但中专学历和大专学历之间比较没有统计学意义。非内分泌专科护士对胰岛素注射相关知识掌握程度与工作性质无相关性。内科与外科之间、糖尿病并发症相关科室与非糖尿病并发症相关科室之间比较没有统计学意义。

4结论

基层非内分泌专科护士对胰岛素注射相关知识了解甚少[3],难以胜任胰岛素治疗患者的指导和教育工作。建议:(1)需要胰岛素治疗患者尽可能到内分泌专科就诊或请内分泌专科会诊,使其得到及时正确的指导和治疗。(2)医院管理者要充分认识到糖尿病教育的重要性和非内分泌专科护士健康指导存在的不足,组成一个全院性的糖尿病教育护理网络小组,在每个科室设置一名联络护士,依托本院糖尿病专科医生和专科护士为主要的师资力量,形成医院或内分泌科护士、联络护士、非内分泌科护士等级培训形式[4],培养一支能承担医院糖尿病健康教育的护理骨干队伍。非内分泌科护理骨干应结合本专科特点,利用每周科内业务学习时间组织糖尿病知识学习。护理部要定期对全院护士进行糖尿病基本知识和技能培训,并定期组织考核,全面评价临床护士对糖尿病知识的掌握情况,真正使临床护士的糖尿病知识上一个台阶,更好地为广大患者服务。

参考文献:

[1]卓惠珍,陈玉梅,林艳曦等.非内分泌专科护士对胰岛素笔应用知识掌握情况调查[J].中国实用医药,2009,4(19):262

[2]潘长玉等.中国控制现状糖尿病―指南与实践的差距[J].国外医学内分泌分册,2005,25(3):174-178.

    【实用范文】栏目
  • 上一篇:家庭教育概念(6篇)
  • 下一篇:病虫害综合防治措施(6篇)
  •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相关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