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作文网

中医基础理论论文(整理2篇)

时间: 2025-07-07 栏目:办公范文

中医基础理论论文范文篇1

关键词:中医基础理论;共同体障碍;优势与不足;研究路径及特点

【中图分类号】R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8602(2015)03-0002-02

引言:随着我国中医基础理论的正式建立以及着手研究,迄今为止60余年的甲子轮回、中医基础理论研究从最初的中医经典理论基础研究、梳理以及构建的中医基础理论体系到现在的多学科性的专题研究,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同时也取得了较大的成果。但是就目前中医基础理论的整体研究来看,其在理论研究的基本原则方面还是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也严重的阻碍了我国中医科学的发展。因此,应该加强中医与现代医学相关学科紧密联系,促进中医基础理论学科新内涵的建设,从而能够推进具有中医特点的新兴医学理论学科的发展。

1清醒认识中医所遭遇的共同体的障碍

中医是我国特有的一种医学体系,在中医的发展过程中,由于在文化、方法论以及中医基础理论体系方面的原因,我国的中医基础理论在研究过程中存在前所未有的共同体的障碍,下面就共同体障碍的具体表现进行简单的分析:

1.1科学共同体的障碍。中医基础理论研究中的科学共同体障碍,指的是中医学方面形成的理论、方法难以与目前的大科学体系相融合发展,直接导致了中医学的现代化发展缓慢,也使得中医学基础理论在实际的研究发展中难以形成理论、技术以及实践三者相结合的循环发展机制,从而影响了中医学整体的发展。

1.2受众共同体的障碍。由于我国经济的发展以及社会的进步,目前我国的民众接受的医学理念和知识,基本都是建立在以先进的科学技术为基础的西方医学上,对以中国的传统文化为根基的中医学术却不是很了解。由于中医医学发展缓慢,而西医却在普及和发展,我国作为中医的发源地,民众对于中医的任课也兴趣不高,从而影响了中医学术研究的的社会地位,以及心理地位,进而对中医的发展以及潜能的开发造成了较大的负面影响。

2正确评价中医基础理论的优势与不足

正确的评价中医基础理论的优势与不足,主要可以从三个方面,即从理论的分类、理论的发生以及理论的推演结果进行评价,下面就此进行简单的分析阐述:

2.1从理论的分类评价中医基础理论。学科的理论主要是由科学理论、数学与逻辑理

论三部分构成,其中科学理论主要指的是系统化的科学知识,也即是对于事物的客观看法和评价,数学理论是是从数学的基础之上对事物进行规律性的认识,逻辑理论指的是对事物进行客观的逻辑认证。就中医基础理论来看,其在科学理论方面还是具有较大的优势,其本身具有中医,中药的基础性体系,而在数学理论以及逻辑理论方面则是较为欠缺,这是中医基础理论研究的重要方向之一。

2.1从理论的发生评价中医基础理论。通过对中医基础理论的构成的仔细研究分析,

我我们可以得知中医学的推理发生是以中国古代哲学、文化的思维模式为基础,这也可以说明中医学基础理论并不是以经验成分与模式推演所形成的非经验成分的混杂,而是以中国传统文化的哲学中运气学为基础,这也使得中医学从发生的角度来说,优势在于理论性较强,不足之处在于缺少必要实践,因此,在中医学基础理论的研究中,应对其中的模式与经验的成分进行判别,尽可能的应用现代实证科学方法进行研究。

2.3从理论推演的结果评价中医基础理论。任何的科学理论,都是具有解释、预见两项功能的,这也是科学理论对客观事物进行本质和规律性总结的基础。在中医基础理论中,传统中医学基本理论的形成主要是以中国古典的“运气学”为基础。中医学基础理论的形成不仅仅具有经验性的概括总结,同时还具有各种模式的推演,这是中医学基础理论研究的优势,但这也影响了中医基础理论对现代临床医学的指导。

3明确中医基础理论研究的路径及其特点

就目前我国的中医基础理论研究的路径来看,主要还是由理论研究、临床总结、实验研究这3种路径构成,下面就这三种路径及特点进行简单的分析:

3.1理论研究。中医基础理论研究中理论研究路径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以中国古代相关的中医文献为基础,从演变的规律,体系结构以及病证论治用药规律等方面进行研究。该路径的特点在于难以形成中医基础理论研究的可持续性以及中医的理论、技术以及实践的循环机制。二是以中医理论现代研究文献为基础,进而进行梳理、总结以及详细挖掘研究。该研究路径的特点在于局限性,难以对中医理论进行整合集成。

3.2临床研究。临床研究是中医基础理论研究以及形成的重要途径,临床研究简单来说就是根据病情实际进行总结,该路径的特点在于因为现代医学的进步,导致临床研究

的实践机会越来越少,难以真正在中医的临床实践经验中总结提炼科学的中医基础理论。

3.3实验研究。实验研究是当代医学理论研究的主要方法,实验研究简单来说就是通过实验,可以对一些医学理论进行验证,但是对于中医医学来说,中医理论是以“象”思维作为基础理论构建的基础,西方医学则是以还原论作为指导思想,因此,在实验之中如何融合这两种不同思维的思想,这是实验路径存在的最大问题,也是中医理论中的科学问题。

4结束语

总而言之,中医基础理论的研究是我国中医医学学术研究中的重要部分,同时也是最为艰难的部分,因此,对于中医基础理论的研究而言,政府及中医相关的机构应该持着开放的态度,欢迎社会以及各个医学研究机构的参与。在中医基础理论的具体研究方面,应该在继承经典的中医基础理论科学的基础之上,努力创新,用中医现代化作为中医基础理论研究的思想,同时加强中医学术与其他学科的联系,加强多学科的交叉融合,以实事求是的态度进行研究,寻找中医基础理论研究和现代科学的结合点,从而加速我国中医的发展,推动中医科学的发展与更新。

参考文献

[1]邢玉瑞.中医自身发展规律的内涵探讨[J].中华中医药学刊,2009(12).2473-2474

[2]林德宏,张相轮.东方的智慧[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605.

[3]王庆其.黄帝内经理论与实践[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111.

中医基础理论论文范文篇2

1.学生的基础太过薄弱

传统中医教学讲究“非其人勿授”。意思就是说如果学生不具备一定的基础和悟性是不能教授他们医学知识的。过去还有一种说法是秀才学医,笼中抓鸡。意思是文化水平高的人,往往能很快地步入医学之门。但是现在的职校生,大部分情况下是传统教育所不愿意选择或者不愿意选择传统教育的,不具备传统文化基础知识。这样的学生去学中医这样一门非常依赖于其传统文化素养的学科,实在是勉为其难。

2.大部分学生不愿意学习,尤其是不愿意学习理论课程

中医是中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数千年文化的积淀要在短时间内想学了就能灵活运用,无异于痴人说梦。这样就造成很多学生不愿意学习中医基础理论。中医作为中国的传统文化,又讲究一个“童蒙求我,匪我求童蒙”。强制的填鸭式教学往往在中医的课堂教学中起到适得其反的效果,使学生本来就有的厌学情绪更加浓重。

3.部分学生对中医教学模式不太认可

很多学生对西医的课程非常认可,因为西医往往是多媒体直观教学,学生上课可以听明白,但在中医课堂上,很多学生如坠梦中,或者干脆入梦中。一些学生据此认为西医他们更容易接受。

4.中医基础理论和当前的生产工作实践有一定的距离

当前的中医理论教学只重知识的讲解,而较少讲解知识的运用,造成学生即使学会了也无处可用的局面。汉方制药的司跟立先生曾经到河南医药高级技工学校和老师讨论当前的中医教育是不是对企业生产有所裨益的问题,但没有结果。并且传统中医讲究的是个体化,而现代的企业生产经营中讲究的是标准化,两者之间存在有着的矛盾。

5.中西医结合教学的欠缺

当前在医院中已经很少看到只用中药的中医和只用西药的西医,无论是中西药结合,还是中西医结合,这样的一个两者互相借鉴乃至于融合的趋势已经是不可避免的了。但是很遗憾,至今没有看到哪一所职业教育学校开设中西医结合这门课程,也没有一本教材是中西医结合教学的教材。即使部分职业学校同时开设中医和西医,但是这样所产生的效果可想而知。中医讲究是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等宏观的内容,而西医学讲究的是解剖生理病理药理等微观的内容。即使是大学生同时学起来也是非常吃力,更何况是这些文化基础知识本就薄弱的职校生去同时学习这样两门医学课程。

二、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

1.学生在初中阶段没有接受完整的传统文化的教育

部分教师不注重学生实际情况,只是按照大纲亦步亦趋,不能够帮助学生补足学生缺失的环节。

2.传统的理论课程离生产实际有一定的距离

部分教师不能与时俱进,又不能够将书本知识和生产生活实际相联系,造成教学的枯燥乏味。部分教师采取简单粗暴措施,造成学生厌学。

3.社会环境问题

这两年中药的注射液的问题,还有“张悟本事件”,都使一些舆论将矛头指向中医。

4.中医理论的误用

中医基础理论中虽然包含这很多养生和治病的法则,但是“学医三年,自谓天下无不治之症;行医三年,方知天下无可用之方”。中医基础理论的博大精深使其返璞归真,真正对中医理论研究透彻的却又少之又少。部分学生学了一星半点就使用,往往起不到相应的效果,对中医产生怀疑。更何况一些学生只是学了一些中药的功效,连阴阳表里虚实寒热都很难分清,更是对中医基础理论的误用。

5.中西医结合的问题

中西医结合的问题已经从清末到现在讨论了上百年的时间,不是一时半会能够得出结论的问题。

三、解决方案

1.从学生实际出发

学生的基础薄弱,那么我们在制定教学大纲的时候就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在教学中尽可能教授简单实用的知识,更要帮助学生先把基础知识补足。

2.丰富教学手段

多采用多媒体教学,大量使用图片甚至影视片断,激发学生的兴趣。多在实际环境中讲授中医药知识,如讲学生带到大自然中讲解人与自然是一个统一整体,效果会更好。

3.在中医课程中加入西医的元素

如在讲解麻黄汤的时候,不妨讲解一下新康泰克和快克,进行对比教学。

    【办公范文】栏目
  • 上一篇:中医基础学说(整理2篇)
  • 下一篇:对外贸易(收集5篇)
  •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相关栏目